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下一刻,却见诸葛倾从瓷碗舀起一勺冰粉送入口中。阿洛莫名提起的那口气,又悄然松了下来。
“好吃吧?”她红菱似的唇角微微翘起。
诸葛倾抬首,便见她笑盈盈望着自己,明眸略弯,眼底似有星辰闪烁。
他颔首,低低应了一声:“尚可。”
阿洛心满意足,转身走向书架那侧……
云母屏风后,阿洛已对这方空间了然于胸。
那些填满檀木格栅的书册卷帙,想来是找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了。这两次探查下来,她已大致摸清了藏书分类,哥哥的下落不会和这些书有关系。
除了多宝阁中那一尺长的漆面方匣子——多宝阁中多是价值不菲的金石古玩,唯独这暗红漆面的方匣子不似贵重之物。它虽看上去有些年头,但边缘漆面脱落处,只露出普通的松木材质。
与其他珍玩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且这暗红漆面的方匣子,是整个书房中唯一上锁的物件......
阿洛目光缓缓游移,心中揣测这匣中可能存放的物事。当她的视线落在书架角落时,双眸却蓦地一凝。
难以置信似的,她靠近那方书架,伸手取出两册书。
一曰《大同义诠》。一曰 《天下公论》。
封面尚算崭新,但内页有明显翻动痕迹。
阿洛指尖微颤,胸腔内一颗心剧烈跳动。
她背对着屏风,缓缓深吸了两口气,方不解似地问道:“《大同义诠》、《天下公论》,这不是南边那什么……大同社推崇的典籍么?夫君也看这些?”
书架下阿洛声音清脆、婉转如莺啼,若离得再近些,便能发现那动听的少女音调下,偶尔溢出的细微颤音。
阿洛心头思绪万千,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幼时她与哥哥不过总角,便日日跟着夫子诵读这两本书,哪一页写什么,再熟悉不过。
哥哥十四岁那年,去参加辰溪书院入学考试,临行前豪情万丈地对她说,待他学成归来,定要将《大同义诠》和《天下公论》传遍大燕国每一个州府,每一户人家,让百姓都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书案后的诸葛倾,闻言却只抬眸看了一瞬。书架那头隔着屏风,只能看见一道隐隐绰绰的纤细身影。
他语声稀松平常:“先前奉朝廷之命赴江南剿匪,剿的便是大同反贼。知己知彼罢了。”
屏风另一头并未传来阿洛回应。
过了片刻,他又问,“夫人也知晓这两本书?”
阿洛浅舒一口气,比之方才已自如许多:“我哥哥驻军淮南,便是防着南边那些人,多少听过一些。”
“哦?那不知子墨兄在淮南与叛军交锋,是如何看待叛军与大同社的?”
阿洛回首望去,诸葛倾已从长案后起身。他身姿挺拔颀长,便是屏风阻隔,从她这处也能看见他束发的金冠。
不知为何,她突然想起二人在刺史府初见,那日也是这般隔着屏风,他屏风后的目光也同此刻这般,有如实质。
“那我却不知,□□常甚少与我聊军务。”阿洛道。
那厢诸葛倾似是笑了一声:“原来如此,夫人醉了都在找子墨兄,我以为你兄妹二人无话不谈呢。”
阿洛长睫轻颤,她与李珩,自小起确实无话不谈。
李珩初去辰溪书院,恨不能将每日见闻都分享予她,每次来信都是洋洋洒洒好几页,信件内容足够她在千影山读书练功后消磨时日。
阿洛也是从李珩口中知道有诸葛倾这号人。在书院那几年,他与哥哥关系想来是极好的,李珩信中最常提及的就是诸葛倾。
可后来不知为何,总觉得哥哥沉郁许多,甚少回家不说,书信也变短,信中也很少提及其他同窗,包括诸葛倾。
阿洛止住思绪,不欲再继续这个话头。无论自己哥哥李珩,还是温羽凝的哥哥温子墨,再聊下去,都于她无益。
她转而问:“夫君如何看这两本著作所述?南方百姓,可是被叛军和大同社蛊惑欺瞒?”
脚步声响起,诸葛倾已来到书架这头。
他目光落在阿洛手中书册:“书中所著有些道理,亦是百姓所乐见,藉此收揽民心,算是高明。”
他眼皮轻抬,见阿洛清凌凌的黑眸正盯着自己,红润饱满的唇瓣微启,一副专注又感兴趣的模样。
诸葛倾唇角不由挑起一丝笑意,“可百姓乐见,未必是士大夫豪门所乐见,更不提那些享邑千户万户的皇亲国戚。”
这谁不知道呢?阿洛腹诽。
她有些不服气:“你说的这些,在南边不是都被大同义军……”她语声略顿,面色如常,“大同叛军,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了么?这些人没了,南边那些人不就能给百姓兑现什么大同啊、天下为公啊,这些东西了么?你难道不觉得,眼下南边已是民心所向?”
诸葛倾挑了挑眉:“眼下看,他们确实未曾欺瞒百姓。可南方叛军中,未见得所有人都同心同德 ,不说别的,就各部叛军首领,对大同都有各自的见解。更何况,产出叛军首领最多的大同社,内部也非铁板一块。”
阿洛却不这么认为,大家既然都是认可大同与天道公义才聚在一处,就算少数人有自己私心,也掀不了大同大公这艘巨船。
却又听诸葛倾话音一转:“不过南边收揽民心的手段,我大燕诸州府却可学而致用。我已将此事上表父亲,若推行得当,山南未必不能成为各州府之翘楚。”
他声音低沉清润,所言似乎并无避忌。
阿洛面上依旧听得认真,心中却想:这诸葛家父子的野心,快要摆到明面上了。
可她转念一想,当下的大燕朝,也确实没太多可避忌。他这话就算传到各州府又如何,便是传到京城,那边怕也无暇顾及。
若山南真能学一些南边的大同大公做法,于百姓却是好事。
只不知诸葛泰却能接受几分。就阿洛所知,他可是恨极了大同社。
思及此,她眉眼染上笑意,真心实意道:“夫君若能助父亲做成此事,于你和山南有益不说,亦是功德一件呢。”
诸葛倾目光落在她脸上,一时未语。
日光从窗格透入,映亮她带笑的眉眼,她原有一双多情妍丽的桃花眼,蝶羽似的浓密长睫轻闪,便能轻易勾人心魄。可此刻她看向他的双眸澄澈炽亮,不掺杂质,亦无狎昵。
他喉结微滚,指节无意识收紧:“或许吧。”
阿洛甜甜一笑,余光扫过多宝阁上的松木漆面匣子,打算改日再来。
却见诸葛倾侧过身去,屈指轻叩了两下书架:“对了,父亲要将山南赋税与监察交予我,明日开始我便要去军衙上值。”
阿洛了然,怪不得这两次来,他案头堆积不少账册。
财税监察,可是当下局势里仅次于军务的命脉,看来诸葛泰对诸葛倾,并不似外界传言那般冷待。也或者,这便是诸葛倾联姻温氏获得的好处?
阿洛略一思忖,扬起小脸甜笑:“这差使不错,先恭喜夫君啦——”
她正想再与他多说几句好话,好跟他讨要书房使用权,不料门外却先响起笃笃的敲门声。
那敲门声不小,听上去急吼吼的。
阿洛眉头颦起,门外却先传来苍老沉哑的声音:“二公子,使君让您现在就去前院书房。”
通禀的人不是季平,听声音应是诸葛泰院中的管事。
“来得可真是时候。”阿洛没忍住小声抱怨,她看一眼诸葛倾,“那你去上值,我还能来你书房看书的罢……”
她可怜巴巴望着对面青年,甚至带着几分讨好的意味。对方却未置可否。
他看她片刻,深邃眉眼现出两份凝重:“父亲找我,应是为你车驾被村民阻拦的事,我先过去。”
那确实不是小事。阿洛长睫低垂,只得点头,跟着诸葛倾一道出了书房。
*
“这群混账东西!我诸葛家还没走出山南呢,就开始掏老子家底!”
“咔”一声轻响,年逾四旬的诸葛泰将手中青瓷茶盏撂在案上。
他鬓角微霜,面有薄怒,屈指重重叩着那叠粗糙麻纸写就的诉状,“若非百姓闹至门前,只怕待到南边匪军打上山南,我等尚且不知祸起何处!”
麻纸上蝇头小字密密麻麻书就十余页——何年何月,何人至河柳村,以何手段强占田亩几何,写得清清楚楚;末页宣纸上,更摁着河柳村三百余口鲜红手印,触目惊心。
书房内除诸葛倾三兄弟外,尚有钟繇父子并两名文士。诸葛泰声量不高,眼袋深重的面容上怒色亦不浓重,然自众人齐聚,满书房只闻他一人之声,空气仿佛都绷紧了,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紧张。
“都说说,此事该当如何?”诸葛泰向后靠入椅中,面色稍缓。他身着褐色织锦嵌银丝宽袖袍,双手拢于袖内,鹰目如刃,徐徐扫过在场众人。
“咳,使君。”钟将军身后一面白无须的文士趋前一步,躬身揖道,“使君明鉴万里。民田实乃赋税根本,民生关乎稳定,百姓诉状自不可轻忽。然……”
文士话锋一转,侧身向诸葛腾方向再揖一礼,“三公子娘舅家素为本地望族,声誉颇佳。其中是否存有误会?单凭这些村民一面之词,恐难下定论。”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晚8-10点更新:前期随榜,后期日更。存稿足,发财小手请收藏~ 预收文:《强夺青梅》外柔内毒美人x见色起意恶霸 预收文:《送亲竹马悔不当初》端方世家长子 x 心机叛逆郡主 x 阴湿朝廷鹰犬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