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5、这盛世如君所愿 ...
-
“许多年前,在苍然还是众多帝子中的一位之时,他便已经十分出色,但却碍于出身并不得志,我是宫中为数不多与他关系较好的人之一,同样也是继承帝位的有力人选,那时候朝堂上下都以为我与另外一位帝子最有机会继承帝位,直到王深藏的出现。”
靖安王回忆起往事,脸上浮现许多惆怅,“王深藏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狠辣也是最聪明的人,他用了各种手段,威逼、利诱朝中大臣,将他们拉拢到苍然那一派,而对于其他众多不愿意服从的帝子们,他则是采取了最简单也最血腥的镇压手段,那一次,宫城之中血流成河。”
“我是唯一一个从那场争斗中活下来的帝子,并封王驻于扶风,而作为交换的条件,扶风一脉子嗣则永不可称帝。”
王央衍神色愕然,她从未想过居然还存在这样一段往事。
靖安王其实并未说完,那时候的他乃大周帝后所出,是当之无愧的嫡系,原本他才是最正统的继承人,所以,李苍然纵然念在往日交情并未对他下手,却还是让他立誓凡他的血脉都不得参与帝位之争。
“...可那又如何呢?”
王央衍哂笑一声,紧接着缓缓抬起头来,道:“如今我是大周的大祭司,大局为我一人所握,只要我说不,就没有人敢怀疑扶风的忠诚,王爷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她已经不想考虑那么多了,她只要见到李川彻,他是她如今唯一想要的自私了。
靖安王目光微深。
“我会疼他、护他,只要我活在这世上一天,就绝不可能让任何人动他。”王央衍郑重道。
靖安王神色动容,目露沉思之色。
以王央衍如今在大周的地位,这样的承诺绝非信口开河,或许…他真的可以相信她。
在多年前,李川彻刚出生的时候,靖安王看着怀中那个哭闹着的小婴儿,他就已经知道,那个脆弱的小生命将会是他的整个生命、他的所有,从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暗下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用他的一切去护佑李川彻的一世安宁。
他所坐镇的扶风远离朝堂纷争,物产丰饶、四方和平,永远都会是李川彻的后盾,只要大周不倒,即便自己的儿子毫无功绩、即便他是个混世魔王,扶风都足以保证他的一生衣食无忧。
靖安王深知自己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他甚至早早就计划好了,若是百年之后自己与夫人撒手人寰,该安排让谁来照顾好李川彻,他可以出事,但是李川彻绝对要平平安安的。
“阿棠…是我与夫人的命。”靖安王神思深重。
王央衍以为他还是不愿松口,手握更紧,阿棠是你们的命,你们要牢牢地护着他,不让他卷入陵川之中的纷争,可是那样的话,谁来挽救我呢?
“但他这样的年纪,总还是不想我们管他太紧。”
靖安王叹了一口气。
王央衍眼眸微亮,听出他话中的言外之意,蓦然产生了些希冀。
靖安王忽然恭敬地对王央衍躬身行礼,恳切道:“所以…还请大祭司善待我儿。”
……
靖安王终于松口,承诺在他打点好在陵川这边的事务后,便命人将李川彻接来与王央衍见面,王央衍感动至极,道谢拜别。
或许在今年冬日造访陵川之前,便可以见到阿棠了…王央衍这样想着,心中由于近来的许多琐事缠身身而产生的苦愁也不由得散去了许多,这也许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唯一一件真正能令她感到开心的事了。
在与靖安王谈过之后,王央衍便接到李呈宣传她去御花园喝茶的令,说是已经在那里等她了,并让她在前往的路上与李长邪汇合,二人一同前来。
前往御花园的路上刚好会经过广信殿,那里的白色木槿花开得很是绚烂,应该是被人照料的极好。
王央衍停驻殿前等候,美丽的脸上不自觉露出几分难以察觉的哀愁,“织…你说他现在会在哪里?”
在她体内的天书书灵织听到她这一声呢喃,不禁沉默下来。
自从王央衍从灾域归来,它与她之间的沟通愈发频繁,它能清楚地感受到王央衍掌控天书的能力越来越强,故而才能出其不意地拿下梁国,而在卜算预言上,王央衍除了运用王深藏当初教授的心法外,还靠它来进行预知。
预言本就是它作为天书书灵的一项极为强大甚至可谓逆天的能力之一。
很多时候,王央衍手上所掌控的其他几页天书也可以为它所用,只要王央衍承受得住,它便可以帮她获取许多常人不得而知的消息,比如说,王央衍此时所问问题的答案。
若是其他的问题,织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她,但如今却不由得犹豫了。
王深藏与慕长衡是许多年许多年的好友,这件事还是织告诉王央衍的,它至今都记得王央衍当时错愕的神情,以及那之后连续好几日的落寞伤愁,直到最终也只是自嘲感叹一句——‘我果然…还是不够了解他’。
那时候,织便看出来了,王央衍对她的那位师父用情之深,真真像极了当初的姜元祈,同样的也是爱而不得,谁能想到,她二人在这方面竟是出奇地相似,就连喜欢的男人都是同一个人,莫名的,织想起了慕长衡曾对她说过的一句话。
‘你说,那个小姑娘会喜欢上阿藏,会不会是因为受到了姜元祈的影响?’
织不禁叹息一声。
“他是个懒人,如今应该是在某个闲地悠然度日吧。”王央衍叹笑一声,自问自答,接着像是得到了些许安慰,神色慰然,纵使天各一方,纵使难以相见,但只要知道他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与自己在同一片蓝天下就足够了。
正是感慨之时,长信殿殿门处紫衣女子推着李长邪缓缓而出。
王央衍抬头望去。
紫衣女子向她恭敬行礼,“见过大祭司。”
李长邪则是静静地看着一身祭袍的王央衍,面具下的目光深远而平静,这似乎是登基大典后他们久违的一次面对面。
“那天听过云水谣的话,我本是不信的,但那确实成为了事实。”
犹记当初王央衍前往天琼雪山之时,云水谣便曾单独见李长邪,说出了一番仿若预言般的话语,比如王央衍一定会成为大祭司,而新任的帝君则会是李呈宣,一字不差。
王央衍一笑,笑意却不及眼底:“这盛世如君所愿,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