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姜悯自认长到她这个年纪,该明白一个最简单的人生道理——“没什么大不了的。”
也是谷香岚女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人生的容错率是很高的。
那些曾让她如临深渊的时刻:课后被老师单独留堂、卷末没解出的几道大题、拼写本上刺眼的红叉,不知掉哪儿的一支心爱的钢笔……
彼时,只觉天崩地裂,胸腔擂着鼓,手心沁着汗,仿佛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回望,时光的流水温柔抚平尖利,记忆的沙床青石圆润。
除了生死,皆是微尘。
但周灵蕴不懂。她还是个未经事的孩子,而老人步履蹒跚,背影佝偻,虚弱匍卧在原地,不能再继续引领。
她走出家门,被生活无形的长鞭驱赶到大路上,茫然四顾,不知该去向何方,犹犹豫豫,随着人流一步三回头。
她心焦如焚,好像今天少赚一个铜板,明天奶奶就得饿肚子;多睡一刻懒觉,天就要塌下来砸破她摇摇欲坠的家。
饭桌上,她把咬去半截的虾仁埋到碗底,想带回家给奶奶尝鲜,众目睽睽下又实在臊得慌,犹豫半晌,还是刨出来吃了。
她惶恐极了,她一定得做些什么,哪怕只图个心安。
她与“她”,不单是容貌的相似。
多少次午夜梦回,那瘦削背影决绝如刀,崖口处纵身一跃,没有一丝犹豫,像一道闪电撕裂晴空,迅疾而猛烈。
姜悯来不及发出一声惊呼,手臂僵垂,指尖徒劳抓捏,只触到冰冷的空气和迟滞的风。
在之后的半分钟,所有人失去反应,如木雕泥塑,呆呆望着没有“她”的那块青褐的山石,直到同行的旅客大喊道——“有人跳崖了!”
世界轰然重启,长辈撕心裂肺的哭喊灌进耳朵。
姜悯后来时常在想,如果当时拉她一把,仅仅是牵住她飘飞的裙角……
她想拉她一把。
周灵蕴这一觉睡得很好。她半梦半醒,身体似乎陷入云朵,心里有事牵挂着,具体想不起,只觉身体懒洋洋,脑袋晕乎乎,风推着云絮漫无目的飘荡,她亦随之浮沉,无所谓去处。
姜悯进房间,窗帘拉开条缝,找到床上那个小鼓包,扒出周灵蕴半个毛绒绒的脑袋,“起床吃饭了。”
床铺柔软得不可思议,被窝里是她贪恋的馨香。周灵蕴艰难掀开半拉眼皮,手脚绷直,结结实实伸了个懒腰,哼唧几嗓,她翻身抱住被子,“天亮了吗?”
姜悯没应声,径自打开衣柜翻找,“买的内衣还没到,我记得有件吊带,你穿里边,干活要是觉得热,外套脱了也没事……”
照顾小孩,她无师自通,进步神速,处处体贴周到。
周灵蕴脸蛋贴在枕头,“好舒服啊,好不想起床啊。”
她一阵唉声叹气,慢吞吞爬起,“真的好软好软,我从来没有睡过那么舒服的床。”
姜悯翻出条洗缩水的运动裤,“这个长度对你来说正好。”
而姜悯的细致不止体现在衣食。周灵蕴洗漱时没在盥洗台看到她的手表,走到客厅,抬头望向钟表方向,那处竟也空空。
家里没人,只有阿姨在厨房忙活,周灵蕴去房间找奶奶,阿姨说老太太一大早就上山了。
“说要回去喂猪。”
周灵蕴闻到沸锅里飘出的肉馄饨香气,本来要问时间的,肚子咕噜几声,给忘了。
外头天阴着,瞧不见太阳,昨晚偷偷下了场雨,地面湿漉漉,姜悯说不着急,慢慢溜达过去,周灵蕴估摸时间还早,也不急。
进厂房,老远闻到饭菜油荤气,周灵蕴心中顿觉不妙,加紧几步跑到板房门口。
老板一家三口正围坐小方桌吃饭,那孩子扭头看见她,立即端着饭碗蹿出来,喊着“来了来了”,嘴里米饭噗噗直往外喷。
他又旋风似冲回屋,冲着爹妈嚷嚷:“她来了她来了!”
“两位老板好。”周灵蕴浅浅鞠躬。
姜悯站在周灵蕴身边,不说话,只是对她的卑微和谄媚略微不爽地眯起眼睛。
“二小姐又来体验生活了。”女人也端着饭碗出来,竹筷轻敲碗边,甩开一片辣椒皮。
“二小姐用饭了没。”男人笑眯眯抿口酒。
周灵蕴摇头,不接受这个称谓,拉着姜悯跑到一边,“我上班了,谢谢姜老板送我上班,你快回去忙工作吧。”
“好,我下午来接你。”姜悯道。
“没关系,我可以自己回去。”周灵蕴挥手拜拜,转头跑进厂房。
五分钟后,她终于明白姜悯为什么会说“下午”,而不是“中午”。
“已经十二点了?!”周灵蕴双手抱头,如遭雷击。
大姐探头往外看一眼,拉她到角落,“上午旷工,你刚过来,老板没为难你吧?”
周灵蕴呆呆摇头。
她起晚了!迟到了!
怕被老板找麻烦,周灵蕴提心吊胆缩在厂房最深处,一下午连水都没怎么喝,不敢出去上厕所。
大姐给她拿了个苹果吃,说老板一家出去赶集了,周灵蕴这才放松下来。
“送你来上班那年轻女的,是不是云崖萃的老板?所以他们不敢吱声,欺软怕硬。”大姐说真看不出来,你还有这层关系。
周灵蕴小口咬苹果,额角的汗滴进眼睛,她抬袖抹一把,“我们只是朋友。”
“跟大老板做朋友?”大姐竖起拇指。
此时此刻,大老板刚把藏在电视柜后面的钟表拿出来重新挂墙,那块带有机器猫图案的儿童电子表又忘了藏哪儿,到处翻箱倒柜。
阿姨从屋外进来,冲她招呼一声,“老太太回来了。”
“她孙女还在这儿,肯定是要来的。”姜悯吩咐泡茶,“请她进屋坐。”
“带了东西。”阿姨说。
老太太竟然牵了头大黄牛下山!牛背左右挂两个竹筐,筐里放了几个麻袋。
她牵牛进院,一把老骨头看着颤巍巍随时要散架,力气还不小,麻袋一个个搬地上。
阿姨赶忙去迎,老太太跟她介绍,去年冬天的红薯、今年新挖的土豆、晒干舂好的辣椒面,另有大蒜六七挂,干花椒两斤。
“红蒜,本地红蒜,好得很呐,花椒也是野生的,麻嘞,相当麻,炒肉嘛香——”
“带这么多东西。”姜悯缓缓走下台阶,“我们有口福了。”
人还没到跟前,老太太“噗通”一声跪倒。
她双手合十,虔诚如祷佛,“姜老板,你是好人,大善人,娃娃可怜的,没爹没娘,你带她走嘛,当养个猫儿狗儿,给口饭吃,饿不死就行了,你是好人的嘛,你给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