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欢迎来到BC10000--3000试验场 ...
-
欢迎来到BC10000--3000试验场
某研究小组的实验场,由一名导师,一位助手和若干实习学生组成。
背景发生在人类已经走向宇宙,为了探寻宇宙的本质,穷尽一切资源从各个领域进行研究。
温馨提示:对他们来说,21世纪的人类是他们极其遥远的祖先,所以在本文中看到任何以21世纪价值观看起来很残忍的事情,请不要介意。
该实验场是一个巨大的球形星体,并在星体外部配备了一系列模拟宇宙环境的装置和监控设施。
该实验场的外表特征呈椭圆形,一端安置着该实验场的控制中心,另一端是虚拟的真实。
该实验场有多个研究项目组成,其中最主要的,也就是导师的项目是“如何界定虚拟与真实?”,该项目占据两端区块。而其他若干项目则分布在星体两端之间。
1.一位刚成为导师学生的人的研究项目
“蛋宇宙论”
在该区块内,生成一个人,并让其经历一生,将此次人生的时间轨迹确定,删除此人的表层记忆数据,将其安置在另一个地点,再经历一次人生……如此反复,直到该时间段此人的人生已填充完毕,进行与下一个时间段的接轨交叉实验,等到实验基础数据收集完毕,正式运行,让此人不断生死,自我构成了自己的所有社会关系,即所有亲人,爱人,朋友,仇人,陌生人。以此来研究该人是否能上升成更高层次。
该学生由于实验成果屡次不符合实验预期而选择自暴自弃,强行界定实验结果范围。
学生将该实验概述给导师
导师回复,先射箭再画靶,重做。
学生回复,嘤。
2.一位冷静的学生的研究项目
“大灾难”
在该区块内,随机生成一定数目的人类,并使其快速生成到一定文明阶段,并用历史记载的符合该文明阶段的灾难轮番试错,尝试寻找解决灾难的最优文明模板。
该学生取得了不少研究数据。
学生将该实验汇报给导师,
导师回复:缺乏中间文明数据,不要依赖快速生成,无利于获得真正的成果。重修。
学生回复:谢谢老师。
3.一位有着浪漫细胞的学生的研究项目
“完美语言”
在该区块内,为生成的人类提供一些基础语言模板,并将其分化为不同种族,随机投放至不同地区,观察语言的分化与交融,并尝试制造文明争端和融合,促进语言交融。实验进程终止后,将该次最终语言收录,投放就下一次语言实验进程,如此反复,寻求最符合人类的完美语言。
该学生目前认为试验场已划定文明时间范围,而在此段时间范围人类尚未实现躯体的跨越,语言效率始终低级,已放弃尝试人类,转而使用其他生物尝试多维语言,快乐摸鱼。
学生将实验成果含糊汇报给导师
导师回复:你有天赋,不要懈怠。(提供了一封关于专门研究文明语言的研究场所的介绍信)
学生回复:啊啊啊,谢谢导师,导师我爱你
4.一位喜欢赌运气的学生的研究项目
“绝对不可测”
在该区块内,生成大量人类,试图测试在一切无法完全预料到的世界里的文明状态,在实验进程中,事件生成下一个因果体系下的事件的概率只有50%,剩下的50%是从实验库中随机抽取的任意东西。目前实验进程中的文明发展缓慢。
该学生曾试图尝试过绝对随机,结果导致实验进程死机,如今痛定思痛,稳定了生成概率。
该学生将成果汇报给导师
导师回复:文明形式独特,继续保持,不要着急。
学生回复:好的,老师。
最后的结局,该实验场收到喜讯,人类探寻到了宇宙的本质,人类即将从这个宇宙中走出。
以下为喜讯《关于宇宙本质的原理论述》内容的结语
“在此感谢人类自己,感谢所有存在,感谢宇宙。”
宇宙的本质的问题不是被这个实验场所解答的(这只是人类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3000年的实验场而已),而是被其他亿万又亿万个实验场所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一起解答的。实验场所并不只有人类文明在做,其他所有高等文明亦是如此,最后文明们共享了答案。
该设定观为我构思的一个游戏的背景,主角为导师项目的产物,在主角存在时间段,所有原人类以及处于同样水平的其他文明都已离开宇宙,出于可能性考虑,人类的祂们留下了所有实验场所和许多人类文明,分散在各个区块,区块仍按照原来的实验逻辑继续运行,等待着实验结果的成功。以此供后来的存在探索,学习,追赶。
导师项目设定主角需要不断在虚拟现实来回穿梭,并经历各个实验场地,以此来解答导师当时设定项目时随手迸发的小灵感——“如何成为一个完备的人?”
主角唯一具有的特殊性是,仅在该实验场范围内,拥有可以穿梭所有项目的最高权限。
但主角很难知晓答案,因为出于考核的目的,文明们给答案设置了一道可知领域锁,必须知晓该领域范围内的所有知识才能打开这道锁,得到答案
所以作为个体的主角难以得到这个答案,因为它必须耗费一个文明数以亿计的时间和在该时间中所有存在的该文明的生命 ,才能获得得到答案的资格。
怎么说呢?在我的构想里,主角可未必想追求完备:),她可是个脑回路离奇,性格胆大又胆小,善于思考又懒得思考的人物啊,她才不会主动去承担这样一个问题的重担,但要是心血来潮去解答的话,那她倒是很有时间。
不是,为什么主角一定要回答背景问题呢?我并不觉得所有的故事都一定要有一个首尾相合的结尾,那不是故事,那只是一个精心编制的玩意儿,主角知道有那个问题,但她不在乎,她也不可能解答。他们是两条波浪,偶尔相交,时常错开
不,主角依然敬畏那个答案,敬畏那些文明,她不过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能解答,但她绝对不会将个人的感受凌驾于其他个体之上。
她的唯一权限只有穿梭,她唯一要做的事只是经历,而她也必将逝去,类如过往的无穷存在。
这并不值得悲哀,你看这宇宙的所有,无一悲哀。
嘿,我们为什么不来讨论学生们在导师这碰壁多少次了?修改多少次论题?多少次反复重修实验数据?虽然这个实验场所很小很小很小,但实验场所的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都互相开玩笑,去闹一闹别人的实验区块,或互相帮忙。
我当时创作这个灵感很大的xp激励就是不同视角产生的恐怖效应。对于这个师门而言,文明灭绝不过是实验的必要损耗,尽管可能出于同理心会比较温和的对待(如给小白鼠执行安乐死),但大部分情况就是按照常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设置了双重的背景,一个是主角正在经历的,小小实验体在实验场的经历,一个是已经走掉的,会在游戏中随机掉落的,关于一个温馨友善,偶尔互相伤害的师门的故事。
很喜欢那种以微小的视角来看,很恐怖的东西,其实本质很朴实可爱(虽然微小肯定不这么认为:))
你不必这么悲观,我真的觉得我是在讲个温馨的故事,虽然我的朋友大都不这么认为吧:)
欣赏不来由于自杀导致头盖骨飞上天花板哗哗流血就像在室内下雨的幽默感的人的眼光都太狭窄了(小声逼逼赖赖,关于我曾经写过的一篇短篇小说被吐槽的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