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显仓促的结尾。
之后,两人因为各种原因更换联系方式,然后再也联系不到彼此。柳没事不会去找慕,慕在她面前是自卑的,努力还完当初借的医药费就不会去打扰她。所以他们最终只是过客,那个拥抱是他们距离最近的时刻,就像两条相交线,相交过后,渐行渐远。
关于这篇文,只想练笔,但不知道练哪个方面,人设/大纲的把控?随便,之后也是随心所欲,列了几个主要事件(辅导功课,蹭饭,火灾,辍学)打开键盘开干。比较好笑的是当时定下的基调为“轻松、阳光”,回头一看哪有一个符合的。
关于主角,两个姓是取了梦中人名字的前两个字,名就取名助手摇,现用现摇,懒得摇就没名字。
关于剧情,想到了很多以前的事,都是以听者或看客的身份接触到的。勤俭的老一辈,也可以说抠门;人间蒸发的初中同学,早婚早育的小学同学,错过高考缴费的校友(不认识,但觉得挺惨的);社会新闻。
关于人设,慕的是迷途知返的不良少年,柳相反。这两人没成,组个对照。
关于感情,更多是亲情吧,男女主预设最亲密的接触不过一个克制的拥抱,情愫被默契地埋在心底,这样或许能降低变质的可能,保持它的纯真美好,没那么意难平了。
关于泪点,印象中在妹妹等哥哥回家、郭回忆前夫、慕放弃高考的三个片段哭了,永远会被一些真挚的情感打动。
关于灵感梦(梦没什么逻辑)。记录是23年12月底,梦里有低矮的红砖房,挺破的,墙损毁的地方能看到木头框架,里面还是水泥地,没铺瓷砖,梦里的男生煮了一大碗面,真的好大一个碗,感觉比我脸还大,我边吃边哭,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在屋内我们靠得很近,并没有拥抱,但是有不舍。然后他在那个梦中世界消失了。梦里应该还有高铁,又白又干净,和房子不像一个时代。便签上记,去坐电车,赌气不愿交流,走在前方,可是又怕少年一去不复返,故意放慢脚步,错过第一班电车。在车上,被鼓励(?为什么用这个词)坐到他身边,心动。
现在看有点荒谬……注释就直白多了,温柔贴心的邻家哥哥形象,另起一行:长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