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非吴语区是将有内馅的馒头叫做包子的,但——用包子的话!就不能扯丞相的大旗了!
顺带一提,馒头的出现比包子要早得多,而且早期的馒头也是有内馅的,所以在唐时中日沟通,馒头(带馅)就这样去了日本,并且演化成了豆沙馒头的专门用法,他们的默认馒头就是豆沙馅(冷)的——这是我在日本吃到他们的馒头时得知的消息。
但是在咱们本土,包子和馒头已经分开成了两条支线啦!
但是在吴语区,我们还是统称馒头,但是会在前面加定语,比如肉馒头、菜馒头、白馒头(真正的无内馅馒头),啊,不用怀疑,无论肉、菜,我们的馒头里面都是要加糖调味的。(推眼镜)
顺带一提,来上海的一定要试试白玉兰(连锁店)的菜馒头,他们的菜馒头里面是有菜油的,非常非常的香,而且因为上海人痴迷霜打后青菜微甜的口感,所以菜馒头里面也会加糖。
另外,梅干菜馒头和粉丝包我觉得也超级好吃的!昨天忘了说了,冲浪、漂流的地方不知道为啥都会卖梅干菜烧饼,那个真的超级香超级好吃的!!
PS:诸葛亮馒头的故事大概率是后期有人牵强附会,毕竟那个时代那个情况下,做馒头(有内馅的,毕竟是祭神都必须有肉馅)的成本比用人头高太多了,但也不排除丞相的确仁慈。
——此故事有2说,一个说法是过江时候,另一说法是和川地的部族结盟时候,我认为如果一定是真的的话,后者可信度更高一点。
PPS:日本是没什么早餐文化的,他们早饭要么自制,要么就是在便利店里面买,或者就是像是吃正餐一样吃早饭。(比如吃面条之类的),一个原因是日本全职主妇多,她们都是早起做便当顺便把早饭做了,其次就是房租太贵,只卖早饭支撑不起,而且日本的便利店吃的实在太多了……馒头包子炸物饭团三明治应有尽有还会定时出新,冷的热的任君选择,实不相瞒,我现在有一部分早饭也是便利店解决的。
但是,没有人,可以拒绝,热乎乎的早饭!!
我冬天最喜欢干得事情就是买个热乎乎的馒头捏在手上,一路当暖手宝,然后把它吃掉啦!!
今天发50个热乎乎的馒头!嘻嘻嘻嘻是我们南方特色的肉馒头哦!
话说我有点好奇,大家是怎么点进来的?除了在微博看到和在《保护动物》里面看到开坑之外,因为这本还木有榜单捏,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