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西风送凉(13) ...

  •   这次水患,被完全冲垮的村落统共五座,被淹没的良田十万有余,可谓是满目疮痍、损失惨重。

      为逃难进入绥金城的灾民有两千余人,被勉强安置在城中各个赈灾点,很快,官府的存粮就不够用了。与此同时,一种瘟疫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这种瘟疫初期的表现与普通的伤寒之症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发热、体虚、咳嗽,身体素质好的人只要喝药休息便可自愈。

      但有些体弱之人,其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反复咳嗽,直至体衰而亡,大约只需要半月的时间。

      水患未除,又有瘟疫,一时间城中人人自危、闭门不出,赈灾点的人们更是闹了几波,非要离开绥金。

      可是他们离开绥金之后又能去哪里呢?顾婉妤戴着头巾,匆匆赶来,站在激愤的人群面前安抚他们。她将整张脸包裹得严严实实,连眼睛都用纱巾蒙起来,医师说她最先便发作过一次,不容易再次染上疫病,因此请她多来赈灾点帮忙。

      因顾婉妤待人真诚,有求必应,此处的灾民们都认识顾婉妤了,他们不会为难她,只是恳求她放他们离开绥金。

      “反正待在这里也没有饭吃,不如去别处投奔亲戚。”有人说道,立马得到了更多的赞成和响应。

      “在这里,万一出现疫病症状可以及时得到救治,若是出去了,途中感染瘟疫可怎么办?”顾婉妤摇头,“而且医师说过了,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衣物,包裹里的物品,都可能带有传播瘟疫的不洁之物。如果放你们出去到各地乱跑,岂不是白白地扩大了疫病的范围,为害他乡?这万万不可。”

      “那我们就在这里等死吗?”

      问话之人是个干瘦黝黑的老头子,一看就是在地里干了一辈子的老农民,如今面黄肌瘦,两眼凹陷如同骷髅,让人看了十分不忍。顾婉妤上前一步,温声说:“老人家,朝廷以及大景各地都十分关切麓北的灾情,向我们送来粮食、草药及其他赈灾物资,汨江到镜麓的河也要通了,到时候福源堰便能建起来,从此再无水患,好日子指日可待,怎么说等死呢?我们都要好好地活。”

      “但是当下我们已经没有粮吃了。”

      顾婉妤沉默片刻,看着眼前清苦又焦急的人群,承诺道:“我保证大家今日可以吃上饭。”

      好说歹说,这边的灾民总算安抚下来。顾婉妤招来赈灾点的官员,问:“城中富户承诺开仓放粮,今日该谁家了?”

      官员也为难:“富户们已经放过一轮,如今都说是都没有余粮了。”

      顾婉妤叹气,点点头:“毕竟是自愿捐赠的举动,无法苛求。那么地方父母官们呢?可有哪家还有余力?”

      官员左右看看,凑近她低声说:“杨知府肯定还存着不少粮食,只是不肯捐出。”

      放在以前,这些小官们肯定不敢说杨席的不是,但是自从福源堰开建以来,杨席不仅没有担负起水利建设的重任,甚至还以此为借口加重赋税,搜刮城中百姓以及富户们口袋中的油水。后来水患突生,他更是躲在后面,几乎不出来主持大局。

      杨席带领的队伍,人心早已散了。他手下这些坚持做实事的官员对他更是尤为不满,希望此次事件结束后,煜王能回京参他一本,让他早日下台,一改绥金城官场的官僚腐败的作风。

      “该想个什么办法逼他拿出粮食才行。”顾婉妤也低声道,“杨知府存放粮食的私库在他府上吗?”

      “是的。”

      顾婉妤眼珠一转,坏笑道:“要不让灾民们去他家门口闹吧,反正他们每天不闹上两三次心里就不舒坦,与其闹我们,还不如去闹手里真正有粮食的。”

      官员一惊,想说这真是不成体统,却又反应过来,这杨知府手中能有如此多存粮,还不是多年来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如今水患危急,全拿出来也算他为百姓们回馈一次,有什么不对的呢?

      “好,那我差人挑动灾民聚集到杨府去,顾姑娘你千万不要插手这件事,以防被有心之人攻讦。”

      “对了,杨知府可能会坚称自家无粮,你应当安排两个身手好的,偷偷打开院门,让灾民得以见到仓库中究竟有没有粮食。”顾婉妤嘱咐。

      官员苦笑,顾姑娘真是考虑周到,杨席这次可是有难了。

      既然此处已经无事,顾婉妤转头便去了安置伤患以及感染瘟疫的人们的隔离点,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些日子,她满城来回跑这几个地方,连轴转地工作帮忙,已经完全习惯了。

      隔离病人的地方位于城中一家私人园林内,环境非常好,是一个仁爱乐道的老富商主动为官府提供的地方。

      若不是他宅心仁厚,病人们就只能拥挤在肮脏狭窄的窝棚中悲惨度日,没有病都能憋出病来,更何况本就重病之人。

      现在在这风光甚好的园林中静养,病患们不满和绝望的情绪少了很多,几乎听不到原本不绝于耳的抱怨声和丧气话了。

      为了防止疫病扩散,此处除了病人,只有医师们以及官府派来的杂役可以进出,顾婉妤算一个例外,她如今在这城中几乎可以说是畅行无阻,医师们也乐于见到她来帮忙。

      “顾姑娘来了。”此处最为权威的老医师与顾婉妤已经很相熟了,见到她便差使她去送药,不需要客套。

      顾婉妤乐呵呵地提上篮子,篮中是一碗碗气味浓郁的药汤。

      “顾姑娘,最近身体没什么不舒服吧?”

      老医师的大弟子是一名爽朗的大姐,她待顾婉妤亲切得不得了,两人一齐去送药。

      “没有呢,看来我最先发一场烧,反而是因祸得福,现在很健康。”顾婉妤笑着说。

      “吉人自有天相,”大姐笑了几声,“但预防的药还是得天天喝,我这篮子里也有你的一碗。”

      顾婉妤吐吐舌头,那药是真苦啊,但如今药草珍贵,大姐天天专门为她多熬一碗,她不能不识好歹地拒绝。

      他们一间间房地送药,等大姐给病人喂药时,顾婉妤也坐在一旁,如壮士断腕般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才能把这一碗苦药汁送到嘴边。

      患了疫病的小病人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顾婉妤,大姐在一旁哄着小孩:“你看,大姐姐好厉害是不是!自己就能把药喝掉!我们小乐也不能输,来!一口气喝掉!”

      顾婉妤苦笑,对小病人眨了眨眼,便捏住鼻子,一口气闷了。

      喝完,她放下碗,嘴里马上被大姐塞了块芝麻糖。

      “真厉害!来,我们小乐也喝!”

      顾婉妤嚼着芝麻糖盖掉嘴里满腔的苦涩,和大姐一起盯着小病人。

      有人在眼前做了示范,小病人便也闭上眼睛,学着顾婉妤的样子死死捏住鼻子,一口气喝干了。

      其实捏住鼻子,舌头也能尝到苦味,趁着那味道还没泛上来,顾婉妤连忙往小孩口中塞糖:“快快快!赶紧嚼!”

      小孩嘴里被塞了满嘴的糖,鼓起腮帮子慢慢嚼,也就不觉得喝药多难熬了。

      看孩子乖乖地喝完药躺下,顾婉妤和大姐才满意地退出房间。

      “看他恢复的还不错,说不准过几日就好了。”顾婉妤说道。

      “是啊,小乐这孩子太可怜了,希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一家子都被水冲走了,只有他一个扒在木凳上飘出来,被邻居抱起来救走。”大姐叹一声气,“要是小乐以后没人养,就我来养!”

      “姐,你是他的贵人啊。”顾婉妤调侃,“小妹佩服。”

      “说这话!”大姐不好意思地用手臂拱拱她,“你才是绥金城的恩人,我们佩服你还来不及,莫说这些来折煞我!”

      顾婉妤宽慰地笑着摇摇头:“都是相互的。”

      这城中捐出粮食、物资甚至园林的百姓们,主动响应号召去河岸修建水利的百姓们,每日辛勤工作的官员和医师们,谁不是这场灾难中的英雄呢?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汇聚在一起才能拥有度过难关的力量。

      “我有预感,这场灾祸快要过去了。”大姐说。

      “希望如此。”

      帮助医师们忙完出来后,顾婉妤走在冷清的大街上,难得见到今日街上多了些人在闲聊。她竖起耳朵,听到人们讨论的居然是灾民们去知府家门口讨粮了。

      这么快?她忍不住凑过去听,多少存了分幸灾乐祸的心。

      那几个人见陌生人凑过来了,还吓了一跳,忙捂住口鼻。顾婉妤摘下纱巾,冲他们笑盈盈地打了个招呼。

      几人见居然是顾婉妤,才放下心来,还十分热情地与顾姑娘分享。

      “那隔离点多少灾民都去了,少说也得有一千个人!”讲述人语气夸张,“围着知府家的大门就不停地吵嚷,把知府吓得闭门不出。”

      “然后呢?讨到粮食没有?”顾婉妤兴致勃勃。

      “闹了半晌,突然有人喊,去后门,就有不少人又去了后门,那里靠着知府家的粮仓啊!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门自己就开了。起先灾民们还不敢进去,后来有几个带头的先进去了,那些灾民就哗啦啦全涌进知府家的院子里,看到那粮仓可是满满当当的!”

      “真的啊,这下他得开仓放粮了吧。”顾婉妤听得啧啧称奇,没想到这杨知府的家底这么厚实,这时候了家中居然还有这么多存粮,可比她与官员以为的还要多。

      “是啊,杨知府赶快来维持秩序,不让人抢,好说歹说才把灾民们劝走,说一定会给众人放粮,决不食言。”

      “嗯,那就好。”顾婉妤满意了,这事做得真不错。

      “顾姑娘,你发行的上一期小报,我们都看了,写得真不错,我们也能说点什么登上报纸吗?”

      “当然了。”顾婉妤有些惊讶,“你们想说什么?”

      那人摸着头,有些羞涩,嘿嘿一笑:“我们想说,希望各地仁人志士能伸出援手,帮麓北一把。麓北自古是富庶之地,百姓又颇受教化,懂得知恩图报、大是大非。若当下肯施以援手,助麓北渡过难关,日后麓北每一个人都必定会偿还这份恩情。”

      “好的,我记下了。”顾婉妤有些感动,不住地点头,“上一期小报发行之后,我已经收到许多地方的联系,说要为麓北捐粮捐物。不少物资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有如此多的帮助,想必我们所面对的这场灾祸会很快过去的。”

      “自然!自然!顾姑娘你可要把这些好人的名字都记下来告诉我们!”几人互相看看,激动地说,“总有一天我们会回报的。”

      “我会的。”顾婉妤郑重地回答,“我也不会忘记在此地所见到、所经历的这一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