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改观 ...
-
次日,天刚蒙蒙亮,霍婉就早早起了床。经历过那样糟糕的末世后,她昨晚没睡好也不奇怪——毕竟周围都是陌生的环境,一时半会儿还没法适应过来。
她刚推开房门,就见赵玉秋掀开东屋的竹帘子,边打哈欠边走了出来。
赵玉秋看见霍婉也愣了一下,往日里这个小姑子总爱赖床躲懒,恨不得睡到辰时末,今儿怎么卯初就起来了?
“二姐儿,你怎的醒这么早?”赵玉秋压低声音问。
霍婉搓了搓有些发凉的手,笑着回道:“昨日夜里睡得早,醒了就睡不着了,便想着不如早些起来帮帮嫂嫂。”
赵玉秋将信将疑地看了她一眼,没再多问,转身就从厨房木柜里取出半碗小米,揭开锅舀了三瓢水进去。
“二姐儿,灶房里还得烧火,我先去淘米。你把昨儿嫂嫂摘的菜拿过来吧,就在堂屋里放着。”
霍婉应了声“好”,进屋把桌上的绿棱菜端出来,动作熟练地蹲在灶房门口开始择菜。
赵玉秋淘好米倒进锅里,转头看见霍婉认真择菜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诧异。往日里,二姐儿别说主动择菜了,就连院里的锄头倒了都不知道扶一把,如今却安安静静地做着活计,倒真像是变了个人。她面上不显,只是往灶膛里添了几根干柴。火苗“噼啪”一声窜起来,直映得灶房里暖暖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城里孩子,霍婉几乎没烧过柴,毕竟城里用的大多都是天然气或者电器。她放下手里择好的绿棱菜,走上前跃跃欲试道:“嫂嫂,让我试试吧。”
赵玉秋闻言手里的动作顿了顿,随即起身把座位让给她,仔细叮嘱道:“行,你来吧。火头不用太大,瞧着灶里的柴烧得差不多了再添。还有,添柴的时候慢着点,别硬往里塞,当心引火出来烧着衣裳。”
“哎!”
等锅里的水刚一烧开,赵玉秋就把洗好的小米下到锅里,然后在上放好蒸屉,里面放着的是昨日剩下的粗粮野菜窝头。
这顿饭属实算不上好,甚至是有些粗陋。但对于经历过末世世界的霍婉来说,能有一口热汤饭吃,就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忙完这些,赵玉秋也闲了下来,干脆站在旁边指点霍婉烧火的诀窍。很快,霍婉就掌握了添柴的节奏,把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她心里一阵欢喜,脸上的表情也跟着放松了不少。
赵玉秋瞧霍婉一脸开心的样子,浅笑着掀开一旁的陶罐,把摘好的绿棱菜放进去煮一会儿,等差不多了直接盛出来,什么调料也没放就端了出去。
由于现在地里的活计不多,所以煮出来的粥米粒极少,几乎全是稀汤。
霍婉叹口气,跟着赵玉秋一起把早饭摆好后,就去厨房里舀了点水简单洗漱一番,赵玉秋则是去东屋叫霍荀和霍修远起床吃饭。
村里的丫头梳头没什么花样式,一般都是简单的垂髫髻和单螺,霍婉尝试把长发梳成其中任意一种样式,可惜都没成功,最后只得将部分发丝在脑后挽出一个简单的发髻用布条固定,其余的直接披散在肩头,看起来倒也不突兀。
很快,霍荀和霍修远就起来了。
霍荀刚一坐下,就看见霍婉手里端着什么东西进了厨房。他不由愣了愣,随即开口朝赵玉秋道:“秋娘,二姐儿的病才好了一些,你怎么也不拦着她?这么早就去灶房里忙活,若是累得她再病了可怎么办?”
看着丈夫微微蹙眉满不赞同的样子,赵玉秋动了动唇,终究还是没说什么,只是低头给霍修远碗里舀了碗稀粥,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些。
霍婉从厨房里拿着竹筷走到饭桌前,敏锐地发现哥哥嫂嫂之间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对。霍荀在一边皱着眉,赵玉秋脸上更是连个笑模样也无,只有小侄儿霍修远年纪小不知事,乖巧端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粥。
她见状赶紧把竹筷往桌上一放,挨着赵玉秋坐下,笑呵呵地开了口:“哥哥,你怎么一大早就板着个脸啊?难不成家里的粮都让夜磨子偷走了?”
霍荀听妹妹还有心情同自己说笑,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开,却还是忍不住念叨:“二姐儿,你这身子骨还没好利索,怎么就忙着去灶房里折腾了?若是不小心累出个好歹可怎么好?”
霍婉摇摇头,“哥哥,你说什么呢?今儿是我自己醒得早,硬要去灶房磨着嫂嫂教我烧火,嫂嫂拦都拦不住。再说了,我都在屋里歇好几天了,身子早就大好了,要是总躺在床上,就该憋出病来了!”
“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
“我哪有胡说?方才嫂嫂也是,生怕我累着,一个劲地让我坐着歇着。这一顿饭下来呀,我就帮着嫂嫂端了两个碗,可无趣了。”
坐在桌前的赵玉秋闻言一愣,她没想到这个小姑子居然在霍荀面前为自己说话,且句句熨帖。不光今天,昨天也是,她头一回舍得将到嘴的吃食拿出来分给家里人一起吃……难道,霍婉真的要改性子了?
霍荀看了看一脸认真的霍婉,最终无奈地叹口气:“好了好了,哥哥说不过你。只是二姐儿,若是觉得累了,可千万别硬撑着,知道了吗?”
“知道啦,哥哥。”霍婉笑着应了一声,又给霍修远夹了一筷子绿棱菜:“远儿,多吃点青菜,以后长高高。”
霍修远抬起头,看着第一次对自己和颜悦色的姑姑小心一笑,用力点了点头:“嗯,谢谢姑姑!”
一旁的霍荀也反应过来,刚才自己关心则乱,对秋娘的态度着实有些不妥。他抬头见霍婉坐在对面笑吟吟地喝粥,而霍修远也一脸迷糊地抓窝头吃,没人注意到这边,于是他干脆把手悄悄从桌子底下伸过去,轻轻在赵玉秋手背上拍了拍。
赵玉秋手一颤,原本心里那点因男人念叨而起的委屈很快就散了,脸上也重新有了笑意。霍荀再接再厉,赶紧给妻子亲手盛了一大碗粥,又从蒸屉里拿了个窝头放到她的碗里,“秋娘,你趁热吃。”
“嗯……”
在这样温馨缓和的气氛下,一顿早饭很快就用完了。霍婉跟着赵玉秋把碗筷收拾好,然后搬了两个凳子,跟霍修远并排坐在了院子里。
今日天晴,微风,阳光透过枣树在地上留下明灭的光影,正好适合坐下歇着。霍修远手里攥着根树枝,在地上不知在画些什么。
“远儿,你这是在做什么呀?”霍婉凑近一看,笑着问他。
霍修远腼腆地晃晃小脑瓜,“姑姑,远儿在写字。”
字?
霍婉看着地上歪歪扭扭松松散散的笔画,罕见的沉默下来。
“姑姑你看,这是三,这是字,这、这是经。”
霍婉不由得叹了口气,霍修远写得“三”勉强能看出来,至于“字”和“经”,实在难以辨认。想来这孩子心里是想读书习字的,只是没人好好教他。
霍荀是个庄稼汉子,平日里忙着地里的活计,哪有时间教孩子写字呢?赵玉秋虽然有心,可她没读过书,大字不是一个,自然也没法教他。原来的二姐儿虽然识字,可她的心思都放在周文轩身上,又怎么会管这个一向不大亲厚的小侄儿呢?
想到这儿,霍婉心里有了个主意。
自己前世好歹也是个大学生,教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念念书认认字还是没问题的。虽非她本愿,但自己毕竟占了二姐儿的身子,总要好好对她的家人才是。再说了,多教霍修远一些东西,也能让他在将来有更多的出路,不用再懵懵懂懂,一辈子只靠种地过日子。
“远儿,你想不想学写字呀?姑姑教你好不好?”
霍修远闻言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连忙用力点点头,脆生生地说:“想!我想!姑姑,你真的愿意教我写字吗?”
小孩子是不记事的,但凡能对他和善友好一些,他很快就忘了之前的姑姑对他是何等的冷淡。
霍婉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孩子柔软的头发,笑着点点头:“当然是真的。不过,读书写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光要有耐心,还要认真。远儿,你能做到吗?”
“能!远儿一定认真跟着姑姑学!”
霍婉被他信誓旦旦的小模样逗笑,正想再说些什么,就见赵玉秋端着木盆从东屋走出来,额上带着一层薄薄的汗,脸也微微泛着红。
“远儿,你和姑姑在这儿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娘,刚才姑姑答应我,说要教我写字呢!”霍修远站起来跑到赵玉秋身边,仰着小脸兴奋地说道。
赵玉秋愣了一下,随即看向霍婉:“二姐儿,这会不会麻烦了你……”
霍婉柔柔一笑,“嫂嫂,我瞧着远儿是个聪明的孩子,既然他想读书认字,那我来教他也不算什么难事。往后远儿大了,若能多识些字,总归是有前程的。再说了,咱们是一家人,远儿更是我的亲侄儿,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前些日子生病,嫂嫂忙前忙后的照顾我,难道嫂嫂会觉得我麻烦你了么?”
赵玉秋手里的木盆晃了晃,里面的水差点洒出来。她定定地看了霍婉半晌,慢慢就红了眼。二姐儿这次生了病,果真变了许多,不光对自己态度和善,连对着远哥儿也多了几分疼爱。
在她心里,哪怕小姑子平日里素来爱躲懒,可她会写字,会看书,这可是极为了不得的。要是远儿能跟着她学上几个字,将来说不定也能像公爹当年那样,成为村里的秀才老爷!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赵玉秋越想越心里发热,她赶紧放下木盆,一把拉起霍婉的手:“二姐儿,那远儿就拜托你了。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就跟嫂嫂说,我和你哥哥去县城里给你们买回来!”
“嫂嫂,不用这么麻烦。”
霍婉看着赵玉秋激动的样子连忙摇头,“爹的箱子里有不少旧书,我先去找些适合远儿的来教他。至于写字,我们可以找些木棍在地上写,将来家里条件宽裕些了,再去买正经的纸笔也不迟。”
她话音刚落,霍荀也大跨步从东屋里走出来,憨笑道:“那敢情好,前些日子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咱们今儿干脆把爹的书拿出来晒一晒吧!可不能让他们受潮了!”
说干就干,霍荀径自往西屋的方向走,边走边说:“二姐儿,帮哥哥开开门,哥哥好去你屋里把箱子搬出来。”
霍婉闻言顿时就想到了她床脚处放着的那口上了锁的大箱子,原来里面装着的全是那位秀才爹的书。
“嗯!好!”
一家人来到霍婉房间,雕花木箱许久未动,上面已经落了些灰尘。霍荀用力把箱子搬到院中,随即小心翼翼地打开锁。
霎时间,一股陈旧的气息混着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
书册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极为珍贵,当年的霍秀才在附近几个村里也是一等一的体面人,若不是他为了考举人耗尽家资,这霍家恐怕早就能跻身清河村富户行列了。
一本本泛黄的书册被霍荀轻轻取出来,他识得的字不多,也很少去看爹留下的书,倒是二姐儿近几年会时常翻看,所以他也不晓得自家妹妹到底能认得多少个字。
该说不说,霍秀才的这箱藏书十分丰富,里面不光有三百千这种基础启蒙书,还有一整套四书五经、集语、春秋二册、策论、法言之类的。令霍婉意外的是,箱子最底下还放着一些杂书,由此看来看来霍秀才所涉领域当真是十分全面。
霍婉小心地接过三百千放到一旁,笑着说道:“哥哥,嫂嫂,这是以前爹带我学过的书,正好能教远儿启蒙。”
“好好好,你看着来就行。”
等箱子中的书拿出了七七八八,霍婉发现最底下有一本非常厚的古本,名为《闲杂要方》。书的封皮虽然略有破损,但里面的内容十分清晰。
《闲杂要方》里的文字像是简化过的繁体字,又不像纯简体那样方便,霍婉基本都能读懂。书里的内容从饮食起居、四时调养,到心理调适、生活良方等应有尽有,霍婉简单地翻了几页,越看下去眼神越亮。
比如书中有记载如何洗头发更柔顺的法子、如何制作女子保养方、如何护理手足、甚至连古代牙刷牙膏的制作都有详细说明……这可真是捡到宝了!
霍婉高兴地把这本书举起来,对着霍荀道:“哥哥,这本书可以送我吗?”
霍荀抬头看过来,他只识得闲、方二字,想来里面写着什么有意思的故事。他浅浅一笑:“当然了,这些书是爹留给咱们兄妹俩的,你若是喜欢就留在屋里慢慢看,别弄坏了就行。”
“谢谢哥哥!”
赵玉秋有些羡慕地看着霍婉手里的古书,心里想着若是自己能识得几个字那该多好啊!不过转念一想,往后远哥儿若能读书识字,没准能去县城里谋个体面前程……这么想着,她心里又松快了起来。
摊开的书册在阳光下静静地躺着,整个院里仿佛也染上了几缕淡淡的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