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一转眼到了十月,研究生考试的报名正式开始,是决定报考院校的最后时机。

      我的选择仍是A大,但是刘青峦却在A大和远在千里之外D大徘徊,迟迟没能做出决定。

      对于我选择报考A大法学院这件事,刘青峦给出的评价是积极而中肯,他赞通着我的选择。

      他认为,我本科的学校不是太好,如果跨考那种非常热门的院校成功的概率不大,A大是个比我本科档次高了很多的学校,这个学校排名和口碑都是不错的,只是王牌专业是他的计算机类的专业,法学专业相对薄弱,不过这个薄弱是相较于顶流的院校,实际情况来说也是不错的,但是竞争压力会小很多,胜算也会大一些。如果这次成功上岸,那么也算是一次逆袭,可以读到一个好学校。

      他倒不是一个激进的人,他不希望我拼劲全力上一个所谓顶流的学校,他认为那样压力过大,反而不利于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当下所做的努力就是要比自己现在的水平高一些,目标要定成垫垫脚努努力就能够到的高度,竭泽而渔式的努力会造成某一个瞬间全面的溃败。

      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学习一直不错但却从来不是最优秀的。

      他对自己有着很客观的了解,他知道自己挺聪明但是绝不是天生大佬,他此生在任何领域也注定不会封神,那些神一样的存在并不是单单努力可以造就的,神的存在需要天赋的加持。所以他对专业的选择和学习的态度一直是兴趣使然,并没有给自己强加太多的压力。

      对于A大和D大让他举棋不定的原因在于,A大的专业是绝对的王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D大虽然没有那么厚的根基,可也是最近几年的后起之秀,而且研究方向更具有创见性,这两个学校都吸引着他,让他有些举棋不定。

      “我决定了,我要报考D大。”那天晚上我俩在家常小馆吃饭,他告诉了我这个决定。

      虽然这个决定在情理之中,但又实属在我的意料之外。我知道他的决定都是基于理性,但是我以为我和他的爱情能变成左右他选择的权重,他会为了我毅然决然的选择A大,然而他的目光和语气里没有着任何的犹疑。

      “为什么做了这个选择呢,以你现在的水平,和历年的录取信息来看,还是A大更胜一筹,毕竟这个专业的王牌在A大,你的成绩应该没问题。”我故作冷静,波澜不惊的问他。

      “开始我也是你这么想的,可是我还是觉得D大研究的方向和氛围更诱惑着我,我想去尝试一下。”刘青峦的选择里丝毫没提及我们的感情。

      “我还以为你会为了我选择A大。”我本来不想说这种扰乱他选择的话,可是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委屈巴巴的说了出来。

      “哎呀,我的宝宝感觉委屈了。”刘青峦安慰着我,接着说。

      “我考虑这个问题了,虽然相隔千里,但是高铁很快的,我看高铁的班次也很多,想见面周末或者有空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见面的。放心吧,我未来做的人生所有选择里,都会考虑到你的。只是我希望像你说的,为了小情小爱影响我们生活大方向上的决定。”

      “宝宝,我是这样理解爱情的,爱情就是两个人一起变得更好,爱情要想长长久久的走下去,一定是两个人彼此成就互相滋养,然后两个人一起公共成长。

      爱情里不应该有牺牲式的妥协和退让,这是完全不可取的。你看哈,生活里有很多家庭或者很多伴侣无条件的牺牲妥协,虽然当下好像是比较好的解决了问题,可是从长远来看,终究会有一天爆发更大的矛盾。”他细致的给我讲者他的想法。

      “宝宝,我不得不提起你的伤心事了,你看在之前的感情里,你做了多少妥协和退让,可是很遗憾换回来的不光是没有结局的爱情,还受到了伤害,你现在回想一下,你的付出和牺牲是经过思考后的甘心情愿吗,其实不是的,那些都只是为了维系住某个时刻的稳定做出的退让。”我听着他讲的话陷入了思考。

      “我们努力的去准备考试,花着几年宝贵的时间去读书,肯定不只是单单为了那一纸毕业证书,更为了自我认知和能力的提升。

      如果因为两个人想时时刻刻在一起,放弃了自我的成长,比如我只是为了和你在一起选择了A大,我放弃了对自己想法的努力和尝试,那么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因为自己放弃了努力而遗憾。

      短期内维系了爱情,可是长期来看反而是给爱情带来了裂痕,当然我也知道,选择D大未见得是最优解,即便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选择,可是经历过以后回头看,也许自己的选择不是最成功的,这样都是很有可能的。

      可是人生哪能回头看呢,不断地回头看否定自己的选择,在我看来就是庸人自扰,没有必要。没有人的生命像闯关游戏一样,每一次都做一个最优解,直至最后以最便捷的方式通关成功,那样的人生也少了很多未知的魅力吧。”他耐心的给我解释着。

      “宝宝,你有没有想过,当时我选择的第一个自习室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那个选择浪费了我几天的时间也损失了一点钱,可是如果没有那天错误的选择我也不会误打误撞来到这个自习室,毕竟这个自习室离咱们家远一些,需要每天开车往返。可正是因为之前错误的选择,让我遇见了对的你呀。你说这是不是最大的幸运。”他一边说着一边满眼幸福。

      “可是,可是咱们离得那么远,又会有那么多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女生,你万一又遇见了别人呢……”我撅着嘴嘟嘟囔囔把自己的小心思说了出来。

      “姐姐撅嘴的样子好像个小傻瓜,我能理解你的担心,不过你看,现在才十月就算是明年咱俩顺利入学,是不是也要到明年九月呢,这差不多就有一年的时间,学校每年又有三个月的寒暑假,平常的假期也不少,只要我们不太忙,每周见面都有可能呀,你就不要为一年以后的事担心啦。”刘青峦宽慰着我。

      “我都想好了,你反正也是在本地上学嘛,如果你不喜欢学校的环境可以住在家里,估计研究生的课程不会排的太满,自由的时间会很多,每天都可以在熟悉的家里生活,这样是不是可以缓解一些孤单和思念呀?”我没想到,刘青峦看似理性的都没把我考虑在决定之中,但是却处处为我在考虑。

      “宝宝,我还想和你说,你不要太担心,我们现在是热恋期,所以两个人想时时粘在一块,等过了这段时期面对短暂的分开,心情上就会缓解很多。

      而且到时候我们都得为自己的学业忙起来,我们的爱情也不可能占据生活的全部,如果两个人的爱的本质就是不停的黏在一起,你觉得这个爱情能长久吗?”他总是有着超乎年龄的理性和成熟。

      “我觉得好的爱情就像港湾,虽然船儿每天都要出海,但是不论经历了多少风浪,心里都念着航行归来,最终的目的地就是那个港湾,我们都是彼此的港湾,也都是彼此的灯塔。

      两条船注定要经历各自的风浪,这不光是一条船的宿命,这也是每一个人的宿命,人生有一部分就是孤独的独自前行,但这并不影响最终两个人合二为一的筑建共同的命运,你说是不是呀?”他像对着一个小朋友一样发问。

      “再说,以后我们工作了,出差也是常有的,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我小的时候我爸就经常出差,有时候还会出国,但是我从来不觉得我爸真正的离开了我,因为过两天他就会回来,并且哪怕到穷山僻壤,也会想办法拣一块石头或者奇怪的树枝给我当礼物,我知道他一直挂念着我。”我感受到虽然没有妈妈,但是刘青峦却是被满满的爱灌溉长大。

      “我总觉得真爱不会被距离冲散,再说现在高铁这么方便,这也算不上那种远距离见不到面的异地,有多少爱情两个人即使在一起也没能长久,你说是不是。”刘青峦感慨道。

      经过了这次聊天,我对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的思考里不全然是理性,还有着周全的思虑,最重要的是那份一直很笃定的信心。

      “以前谈恋爱的时候我从来没对女朋友承诺过所谓的永远,因为我并不能在那份感情里体会到永远,而且我几乎没说过爱,因为我感受到的是两个年轻人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很开心,但是我说不出爱,因为我不知道那种深爱是什么感觉,只是我知道那个时候的感觉不是刻骨铭心的爱,所以我说不出口。

      但是遇见你了,我就总想说永远,这不是我的期待,这是我认为一定会存在的,我每天无数次说爱你,是因为我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爱的感觉,就是非你不可我只爱你的那种感觉,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所以才把爱挂在嘴边。”他的语气平平淡淡,但是戳在我心里最软的地方,我知道这就是最好的爱情该有的模样。

      “烦人,我都忍不住眼泪了。”我娇嗔道。

      “我知道你受了那么多苦,很多时候都没有安全感,所以我就是要把这些说给你听,我希望你每天都很快乐,每天都很安心。”他好温柔。

      “嗯,我知道啦。”我点点头,情绪都涌到了心头。

      我要承认这种表达很重要,至少对于我来说。刘青峦一直在用力的保护着我,但是那种保护从来不是像把我放进温室一样,和所有的危险彻底隔绝,她陪着我一点点变得强大,让我变成了一个更独立的自己,他让我知道,他永远都是我最坚强的后盾,让我在自己人生的战场上勇敢的披荆斩棘。

      报名结束,考前最重要的事完成了,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剩下的时间就是不停重复的修炼自己的能力,争取在十二月的考试里顺利上岸。

      学习就像一个周期,状态总是起起伏伏,有时候反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的焦虑感越强,我总是瞻前顾后胡思乱想。反倒是刘青峦一直情绪稳定,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每天的学习任务。

      有一天不知为什么,眼睛看着书可就是心乱如麻,实在坐不住了,就走到自习室外面的走廊里,看着窗外透透气。过了一会,刘青峦走到了我的身边。

      “你怎么出来啦?”我问他。

      “我刚才一直在做题,太投入了,根本没注意到你出来,我起身上厕所一看我宝宝丢了,我就出来找找。”说着,他就上手掐我的脸。

      “宝宝焦虑了,宝宝看不进去书了,宝宝完蛋了!”我沮丧着。

      “是遇到弄不会的知识点了吗?”他立即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

      “不是,就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什么都学会了,可是合上书又好像什么都不会,那种无法把控的感觉使人焦虑。”我边说边叹着气。

      “别太沉浸在背书当中了,焦虑了就大量做题,没有一个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机械的记住书上所有的内容。题做多了,那种对知识点和考点的把控感就有了,然后通过做题,针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知识的反复,这样几轮以后感觉就会好很多。”他理性的和我分析着。

      “咱们的学科完全不一样,你都不知道我学的是什么,怎么指导我学习啊!”我抱怨着说。

      “考试这事,万变不离其宗嘛,原理都是一样的。学习最怕不知道变通,有的人喜欢背书记笔记,有的人不爱看书喜欢做题,还有的人会的地方努力学不会的地方就彻底放弃,这都是因为没摆正学习的目的。

      反正我的学习一般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听老师讲课和自己看书,这是打基础建立知识体系理解知识的过程,但是有些人学习听课以为听明白了就是学会了,其实不是的,听课虽然重要但这也仅仅是最开始的第一步。

      当第一步的知识体系搭建成功以后,第二步就是用做题来检测对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在面对应试考试的时候,大量做题还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只是前几年,好多人抨击所谓的题海战术,我承认单纯的题海战术不可取,可是这算是对题海战术的污名化,正确的刷题绝对是有益于学习的。而那些把题海战术说的一无是处的人,正是仅仅停留在无脑刷题当中的人。

      如果不做够足够量的题,就很难达到从质变到量变的飞跃,这个咱们政治不都学过嘛。这些原理之所以叫做原理,就是因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

      这就来到了第三步,那就是总结和复盘,通过现有的问题查缺补漏。

      刷题也是有目的的,但是刷题本身肯定不是目的,可是我看到很多人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来,一味的把刷题当成目的,最后会的内容一直都会,不会的内容一直不会,这就陷入了无效的恶性循环,时间久了自然信心都被打碎了。

      所以这一步的重点就是收口,把知识的漏网之鱼一网打尽。

      所以学习这件事要给它建立一个标准的体系,当我们把这个体系内的流程全部走完一遍,知识必然是已经掌握了。

      这也有点像打游戏,卡在哪一个关口了就总结经验,有的放矢的主要针对当下的关口想解决办法,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出现点问题就觉得全完了,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青峦分享着他的经验,果然他成绩比我好是有原因的,他对于学习方法的思考逻辑缜密行之有效,这么一说就让我豁然开朗。

      “哇,我之前怎么没想过这些呢,狗哥,你真牛逼!”我心悦诚服的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