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时期,贾谊就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主张分封更多的诸侯削弱诸侯王的力量。但刘恒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到刘启登基时,诸王已成为大汉最大的危患。“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需要强行分割诸侯的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后,刘启依旧不敢采用贾谊之策。出自《汉书》。
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出自《史记》。
汉高祖刘邦也曾“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桀于关中”。出自《汉书》。
主父偃主张设置的朔方郡,是刘彻发动漠北之战并取胜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后世数百年的军事防御重地。朔方郡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卫青和霍去病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领军深入漠北。同时朔方郡的屯田制,也为漠北之战提供了大量的军粮补给。出自《史记》《汉书》。
当初主父偃助郢人兄弟揭发燕王刘定国的阴私,致使燕王被迫自尽。刘彭祖自身行为不端,而主父偃曾游历燕赵。担忧自己也被告发,等到主父偃出任齐相,刘彭祖就上书告发他收受诸侯贿赂,让诸侯的子弟多得以封侯。出自《史记》。
主父偃告发齐王刘次昌与姊通奸,刘彻就任命他当齐相。结果主父偃到了齐国,就拿通奸一事警告齐王,齐王在恐惧中自尽。刘彻本以为是他胁迫齐王自尽,因此大怒。但主父偃上书承认接受诸侯贿赂,坚称没有胁迫齐王,刘彻也就不想诛杀他。公孙弘进言“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刘彻这才族株主父偃。出自《史记》。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出自《史记》。
公孙弘通晓《诗》、《书》,又学习《春秋》杂说,最终选择了《公羊传》。出自《汉书》。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出自《春秋公羊传》。
张汤幼年审鼠,后来主动学习《尚书》《春秋》。董仲舒老病致仕之后,他又多次被刘彻派遣去寻董仲舒,问他朝堂政议的得失。在这数次拜访董仲舒的过程中,他整理出《春秋决狱》。出自《汉书》《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