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Chapter37 ...

  •   一连得了好几日的晴光。

      闻辞自那日吃完饭回去后,当夜果不其然复烧了,他吃了汴之梁给买的药,又昏昏沉沉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隔天晚上,人才
      从高烧的折磨里彻底逃离。

      时隔十几个小时,闻辞终于重新连上网,有空从冗长堆积的消息海里,捡出最为重要的几条回复,除去堂惜年和郭祁的几条消息,就是学校的事,堂惜年她们是告知他厨房熬了粥,起床就能喝,学校的事不算紧急,闻辞一边回复,一边脑子里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

      等他回完消息,下意识地返回主页,看到了恼人的红点,一点进去,就看到了汴之梁的几条短信。

      他想起来了。

      刚刚在锁屏界面留意到的名字,原来是汴之梁。视线扫得太快,消息一多,他差点给忘了。

      短信上,是这么写的:

      昨天17:37
      【烧退了吗?晚上打算吃什么?店里炖了排骨汤,我给你送点来。】

      昨天18:20
      【惜年说你还在睡,醒来记得吃点东西,乖乖把药喝掉。】

      昨天0:49
      【妈妈今天的话……你别放心上,她们对你没意见,我们一家除了之禹,都是话多的性子,白天……如果让你感到不舒服,说
      声抱歉。】

      最后一条消息,发送于一个小时之前,17:09,很简短,仅仅三个字:【闻老师】

      像一句没说完的话,没有标点,没有前因后果。闻辞在读这些短信时,脑海里不自觉脑补出汴之梁的语气,所以他觉得这三个字后面应该是有一串省略号的,就像脑海里读出来的那样……

      脑海里的汴之梁,语气是犹豫的。

      闻辞思考片刻,抬手,回复他:【谢谢你的汤,我好很多了。】

      他这样严苛遵守礼节的人,很清楚与人交谈中称呼的重要性,他应该在这句话开头加上“汴之梁”的名字,但直呼其名,尤其是这样写在书面用语上,总觉得失礼,叫“汴先生”,似乎又太客气,同从前一般叫他“梁老板”,放在此刻已然不太合适,明明在此之前,他已经叫过汴之梁的名字,跟着身边人喊他一声“梁哥”,似乎……更怪了。

      梁哥,梁哥……怎么听,都像是关系亲密的人才能叫出口的。

      在一番纠结与挣扎后,闻辞索性哪个都不选,至少,不会有因为叫错称呼而更加尴尬的场景发生。

      好像因为一场不合时宜的表白,闻辞连对他的身份,也彻底混淆了。

      他拆开这份精致的摆件,想要把其摆上展示柜,站在朋友的橱窗前,犹豫不决,走到旁边同事的橱窗,更不想选,站到正中的家橱窗前,又不伦不类,兜兜转转,只好抱着这尊摆件,站在展示柜前发呆。

      接下来的几天,闻辞没再收到汴之梁的任何短讯。

      但他的朋友圈,在这几天罕见地更新了,定位在大理那边,画面里,除去风景照,剩下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合照。

      汴之梁戴着墨镜,并不能看清五官,嘴角挂着和煦随意的笑意,看得出每张照片都是精心设计的构图,连一张小猫的爪垫都拍得纵趣横生,画面里的阳光,隔着屏幕都满到快要溢出,仿佛有他的地方,就永远不会黯淡。

      他在哪里,哪里就是晴天。

      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大理、丽江等地将迎来光明灿烂的晴日,但闻辞早上起床,却发现小院角落还有残留的水洼,昨夜大抵又下雨了。

      真是座喜怒无常,变幻莫测的城市。自打他来云南后,天气预报的准度就始终在15%以下,闻辞不喜欢无法预料,不喜欢突如其来的改变。

      改变,就代表着未知的麻烦。比如,他总是不可避免,在无数次细雨蒙蒙中,硬着头皮往家赶。

      天气不可控,但大家都忘了,观测天气的人本身,明明更不可控。

      突然就很想吃甜。

      闻辞想到,向芽家似乎在三朵街经营有一家糖葫芦店,他曾听谁提起过,向芽家的糖葫芦,种类是南城最多的。

      说走就走,闻辞从衣柜里随便抓出一件薄荷浅绿短袖,踩了双运动白鞋,迅速出门了。

      夏日昼长,七点多钟天光还大亮,闻辞在三朵街走走停停,留意着路边招牌,这边家家户户门口,都种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丽江这边的小城大多没有主干道,皆是蜿蜒曲折的小路四通八达,而每条路都是被精心设计过,转过街角,又能看到新的一番美景,像是绿野仙踪。

      这个时间点逛路的游客不少,满街人声和店里的音乐混杂,有民谣,也有听不懂的本地吟唱,最多的还是卖手鼓和编织物的。
      闻辞这才想起,汴之梁那个卖手鼓的朋友——李明也,似乎很久没看到他过了。

      “胖金哥,打个银器不?”闻辞被一声吆喝叫住,回头才发现是个约莫六十多岁,穿着民族服饰的阿婶,“打个银器送胖阿妹,阿妹笑呵呵哎。”

      闻辞还念着正事,摆摆手:“不了阿婶。”

      他哪里走得了,好不容易有个搭上话的人,阿婶忙不迭妙语连珠:“欸——胖金哥,你人才这么好,肯定好多女娃娃喜欢你,打个戒指招财进宝,还能招桃花呢!”

      闻辞一边想要抽出手,一边道:“阿婶,我不招桃花……”

      两人就这么在路边挽着手,谁也不退步,闻辞对云南人的热情与开朗程度早就有所见识,他原以为自己早习惯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大家的实力,饶是能说会道的语文老师,也抵不住本地阿婶魔法攻击。

      在一番辩论后,阿婶突然看着他:“哎哟,胖金哥,你不喜欢女娃,你难道喜欢男娃呀?”

      “……”闻辞表情卡了一瞬,眉毛抖了抖,“阿婶……您还懂这个呢……”

      一听这话,阿婶立时激动,指着屋内的货架道:“你早说嘛,这种我们也有,上次……”

      趁着她松开手的功夫,闻辞赶紧拔腿溜走,窜到了人群里,街市吵闹,阿婶还在后头不停喊他:“下次来啊胖金哥……我给你打折。”

      哪里会有下次。

      闻辞脚下飞快,一抹薄荷绿在人群中稍显突兀,他不再靠近街两边的店铺,顺着街道正中直走到尽头,右拐进了三朵街的末
      尾。

      人群从密集的海浪悄然风平浪静,变作娴静的溪涧,安静于古城小巷间流淌,这边紧挨着雪山大道,零零散散坐了几户商贩,还是本地人居多,闻辞在脑海里回忆着向芽家的方位,拐了又拐,看到三朵蓝色绣球花,便知道那是向芽家的糖葫芦店了。

      门口有一个糖葫芦形状的卡通灯,红色的氛围一路延续到屋内,变成暖调的白黄,听见脚步,三雅抬起头,一诧:“呀,闻老师!”

      “您…找姐姐吗?”

      闻辞摇头,指向柜台:“我来照顾你生意。”

      她下意识认为闻辞是带着工作来的,却忽略了闻辞作为老师的一部分,还有普通人的一部分。

      “欢迎欢迎,闻老师你随便选,我请客!”三雅热情地推开防尘玻璃,逐个介绍,等三雅讲完了各种招牌,闻辞才礼貌地问出,“有草莓糖葫芦吗?”

      三雅想了想:“草莓啊……”

      “不好意思啊闻老师,草莓今天卖光了。”

      看到了闻辞脸上闪过的一丝失落,三雅忙不迭推荐起其他:“我们家这款芒果的卖得也很好,您瞧,就剩这一个了,怕酸的可以试试糯米,口味淡点。”

      “哦对对,这款山楂饼也好吃呢,前段时间的网红款,梁哥可喜欢了!之前每周都来买一串,最近没咋来了哈哈。”

      三雅戴着手套,每介绍一款,就观察着闻辞的反应,直到终于看出一点意图,立马伸手去够:“喜欢梁哥这款?”

      这话有点怪。

      闻辞嘴唇翕动,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真有眼光!这款工艺可复杂了,我姐也是专门找人去学的哎。”见人没拒绝,三雅就开始往袋里装,“你试过知道,这款保准不后悔!”

      闻辞心道,有那么绝对的事么……

      “多少钱?”闻辞扫完玻璃柜上的收款码,“滴”一声,“帮我把芒果的也装一串。”

      三雅装完,直接递到他手里,等看着人接过去了,才笑笑:“要什么钱。”

      闻辞就知道,他蹙眉摇头:“不行哦三雅,你这样我下次怎么还好意思当回头客。”

      三雅站在柜台后,挥着手就要赶客:“走吧走吧,别废话!”

      推搡中,闻辞瞟到右侧墙壁上的价目表,大致扫过一眼,输入了一个不会出错的范围数目,晃晃手机:“过去了~”

      他几步迈下阶梯,等三雅从柜台挤出来,人早就转进街角不见了。

      他一路往家走,途中拿出一串山楂饼,轻轻咬下一个缺口,芝麻香气胜过球状的山楂糖葫芦,脆脆的酸甜香,一点不腻。

      第一次,闻辞因为变故,而没有那么焦躁不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Chapter3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给新来的宝宝们说一声 最近翻大纲发现漏写了一些剧情。 在正文完结后我会把开头修完(开头会替换新的剧情,现在太慢了)再补全一些细节,提高全本完成度(OvO)届时我会在作话and大眼上标注哪一章增添了哪些情节or修改了什么地方 便于不想二刷的宝宝们快速了解 有想攒文的宝宝也可以等我完结修完文看,只要别忘记我就好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