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走向春天 ...
-
小重山地铁站总共有六个出口,个个人满为患,队伍长到找不到尽头。
就许离排队这一会儿功夫,鞋子被踩了三回,胳膊被撞了不下十次……
再等下去,这胳膊十天半个月都别想再抬起来了。
许离前脚刚出站,梁华的消息后脚就发了过来。
梁华:“中介给我发了五套,我帮你筛了筛,还是这套最合适。你看看怎么样。”
房子在十九楼,南北通透,装修是简约的灰白色调,精致干净,必要的家具也足够齐全,怎么看都是个完美的选择。
只是选择越完美,许离越奇怪,怎么这么好的房子没人租,偏偏就被自己给碰上了?
不仅如此,许离查了查,这套房子就在横穿德海的汐沙江附近。
那是什么地方?江对面可就是全国有名的金融圈、商业圈。住在这一面的人,就算不是亿万富翁,也非富即贵。
他看着下方中介的报价,沉默了半晌,深深的觉得,这个价格,要不就是房东脑子坏了,要不就是梁华弄错了,他想不出第三种可能。
“喂。”
梁华很快接了电话,他的声音听着很远,杂音倒是不小。
“我在开车,杂音有点大。”
“怎么样,我发给你的那套房子,是不是还不错?”
“你是不是搞错了?这个地段的房子,租金那么低?”
许离试探性的开口:“梁华,你不会给他塞钱了吧?”
“啧,你别瞎说,我哪儿有钱?我的钱都在我老婆那儿管着呢。”说着谄媚的冲身边的人嘿嘿一笑,“老婆你说是吧?”
嫂子白了他一眼,声音从对面传来:“许离,你踏实搬过去啊,我替梁华作证,他真没塞钱,你别有心理负担。”
许离很感激,但他嘴笨,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别的词,只能诚恳的说了句“谢谢”。
每年必下的春雨大概是德海入春的标志。
雨不算大,但持续时间长,淅淅沥沥,威力不小,总能在你的裤脚上留下些痕迹,着实烦人。
小重山医院建在半山腰上,是一所治疗精神类疾病的专科医院。
许离撑着地铁口十块钱买的廉价透明雨伞,半眯着眼站在小重山医院前端详了好久它的牌匾。
他第一次来,站在门口也不是要考察什么,只是单纯的想把手上半支没抽完的烟给抽完……
等长长的烟燃烧的只剩下最后一小节,许离这才挪动脚步,往里走。
自打从虔湾市师范大学毕业之后,许离就一直在当地一所私立高中里当老师,虽说一年到手的工资比公立学校的老师高一些,但也没到能约的起私人心理顾问的程度。
所以,他早就习惯了坐在大厅等待叫号的过程,也并不觉得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精神科大屏幕上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毕竟医院还会贴心的给名字中的第二个字打码。
不过他身边坐着的那位母亲显然不这么认为。
女孩儿的名字被叫到的瞬间,她的母亲就好像有什么惊天大事被展露了出来,似触电般浑身一抖。
起身死死的摁住女儿的后脑勺,不允许她露面,仿佛只要这样,一切就都能和没发生过一样。
她一边快步走着,嘴上还不消停的冲女儿嘀咕着什么,许离不用听清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他叹了口气,有点庆幸当年许小洁最终没有给他机会说出自己的病症,否则,16岁的许离大概会像这位女孩儿一样,被压得抬不起头吧……
医生看着许离的过往病史,不由皱起了眉头。
“你之前住过院?”
“嗯,大概五年前吧,在虔湾市。”
医生抬头:“我看病历上显示,你就住了一个月,出院原因还是病人强制出院,能问问什么情况吗?”
许离眼眸微动,巧妙避开了和医生的对视,笑笑说:“当时我还在上学,我不想因为我的病影响学业,而且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已经好多了,不需要继续住院。”
毕竟是学心理学的,不可能看不破许离拙劣的谎言,只是知道他有难言之隐,医生就没再逼问下去。
许离暗自松了口气。
他住院这件事儿,没人知道,就算是那天梁华逼着他说出病情,许离也还是默不作声的把这一段经历给抹了过去。
不是因为见不得人,只是许离不希望别人同情自己。
“许离,你请这么多天假,是有什么事儿吗?”
许离的辅导员是个没比他大几岁的女生,讲话很温柔,从不发火。
她知道许离不是本地人,所以平时格外关注他,刚收到他的请假信息,电话就打了过来。
许离两眼一闭,瞎话张口就来:“家里出了点事儿,需要我回去一趟。”
“事情严重吗?”
“不……”
严重两个字还没说出口呢,话立马拐了个弯儿,“不知道,我得回去看看情况。王老师,我能先请一个月吗?”
对面明显沉默了很久。
最后王老师还是说:“行。假条我帮你开,你先放心回家,家里的事更重要。”
许离一个人,一个箱子,就这么去了医院。
直到到了医院,他才知道,住院必须有家属陪同。
这句话在当时就像晴天霹雳般砸在许离身上。
要是需要家属陪同,就势必会让许小洁知道我的状态,她会怎么想?会不会以为我疯了?她会愿意来吗?还是把我骂一顿再挂掉电话……
两天后,许离再次回到了医院,这次他不再孤身一人,身边多了个中年妇女陪伴。
不是许小洁。
许离接过女人手里放满水果的脸盆。
“魏阿姨,你把东西放这儿就行,我来理。”
魏阿姨轻轻拍了拍许离的手,“你现在是病人,要好好休息。而且我是收了钱的,这些是我应该做的。”
许离拗不过她,只好放弃。
最终他还是没有告诉许小洁。
亲情这两个字对于许离来说太奢侈了,他不敢奢望,而且相较于虚无缥缈的感情,那时的他更愿意相信真金白银换来的“真心”。
哪怕魏阿姨和他素不相识,只是看重自己支付的高额报酬,但那又怎么样?至少细致入微的照顾是真的。
而那时的许离也只是需要这个。
医生把单子递给他,“药量还是维持原状。”
等许离转身要走,医生轻叹一口气,对他说:“你现在什么都别想,最重要的是,先平稳的度过这个春天。”
许离怔了怔,没多说什么,只是浅笑着应了声“好”。
会的。
新城市,新生活,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许离想。
日落时分的空港大道车流不算大,但天工不作美,打雷闪电,什么招儿都用上了,原本的小雨变成了倾盆大雨。
雨刮器都快刮冒烟了也架不住这么大的雨,挡风玻璃上积聚的雨水就像瀑布一样不停往下淌。
江予怀不管,只是一个劲在左道猛踩油门。
周围的车看到这辆黑色的帕拉梅拉发疯似的往前冲,吓坏了,一个个都避之不及,放慢速度,尽量和它拉开距离,暗暗保佑车主发疯千万别波及他们。
就这样连超数辆车后,江予怀一打方向盘,连变两道,出了空港大道。
江予怀黑着脸把音乐调响,总算盖过了窗外令人心烦的雨声。
“天空和我的中间
只剩倾盆的思念
如果相识
不能相恋
是不是还不如擦肩”
江予怀:……
歌词像是戳到了江予怀的心事。
妈的更烦了,还不如雨声。
电话那头的陈缄懒洋洋的嗑着瓜子:“你到哪儿了?”
“还有五分钟。”
“我在2楼等你,提前上去太尴尬了,讲来讲去都是些客套话,听了耳朵疼。”
江予怀勾了勾嘴角,“饭局里也就说些客套话。”
陈缄“唉”了声,“也是。”
“我转个弯就到,挂了。”
江予怀不喜欢应酬。
几年前他还在伦敦上学,通过陈缄认识了不少上流圈子里的人。
他言行举止得体,有商业头脑,长的还好看,最主要的是和华鼎集团的公子哥关系好,因此那帮游手好闲的富少每每有聚会,都愿意叫上江予怀。
刚上大学的江予怀急于扩展人脉,摆脱江明的控制,所以无论谁叫,他都去。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段时间。
后来,江予怀开始创业,陈缄作为他的好朋友,特别支持他的想法,也成了第一个投资他项目的人。
那帮富少看到陈缄投了,当然也不能闲着,纷纷凑上来投资。
一时间江予怀成了他们之间的香饽饽。
也就是那时候开始,他的第一个科技公司“科信”有了雏形。
江予怀不靠家里,背后无人撑腰,想要站起来,就必须得学会忍。
那时候,应酬简直家常便饭,低声下气敬酒的日子多到他数不清,几乎每天都是吐完了跌坐在马桶旁睡着的。
等第二天醒了,捂着火辣辣的胃,收拾收拾,接着赶往下一个饭局……
所以,现在的江予怀,特别讨厌虚伪的恭维,也厌恶酒桌上所谓的恶臭文化。
业内人都知道,荣汇集团这位年轻的创始人不轻易碰酒,想敬酒都得先看他的脸色。
可惜,今天饭局上这两位好死不死的,偏偏就要去触碰江予怀的底线。
“江总,我敬你一个!”
钱氏集团二公子钱云启满脸堆笑的举着酒杯,绕过大半个酒桌跑到江予怀身边。
江予怀不动声色的挑了挑眉,没搭理他。
钱云启看不懂,他的弟弟钱云承也缺点眼力见,屁颠屁颠跟在他哥身后,凑了上来。
江予怀知道这两人的来历。
钱氏集团董事长钱震华有三个儿子。其中只有大儿子钱允明是前妻生的,二儿子钱云启和三儿子钱云承都是现任所生。
大儿子钱允明年轻有为,不到三十岁已经成了公司的顶梁柱。
至于他们两个……
没听说过。
不过江予怀看着他俩“莽撞”的样子,深刻怀疑,是不是钱震华觉得丢人,所以才不放他们出来。
陈缄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钱家两兄弟,想帮忙打圆场都找不到机会开口。
只是这么晾着他们也不是办法,毕竟是钱氏集团的公子爷,传出去不好听……
陈缄清了清嗓子,没起身,只是礼仪性的冲两人举了下酒杯。
“我替江总喝了。”
陈缄拿着酒杯的手臂猛地被钱云启一把摁住。
他原本正朝着江予怀那面侧身回酒,被钱云启一闹,酒杯晃荡,酒全洒了出来,溅了江予怀一身。
江予怀不悦地皱眉,冷冷的看向钱家两兄弟。
周遭空气仿佛凝滞。
钱云启只能听得见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还有大脑一片空白发出的宕机嗡鸣声。
来之前,大哥钱允明提醒过他,这位荣汇集团的掌权人年纪轻轻能爬到这个位置,手段一定不简单,言谈举止都要小心再小心。
只是钱云启一贯看不上这位大哥,自信的觉得自己不比他差多少,自然也不把他说的话放在心上。
现在出了这样的事儿……钱云启后悔的快把后槽牙咬碎了。
江予怀不怒自威,从进门到现在甚至没开口说过一句话,但钱云启只要看向他,腿就没出息的止不住颤抖。
还没等江予怀说话呢,钱家两兄弟一前一后把手里的酒给干了。
钱云启:“江总,对不起,我自罚一杯。”
钱云承:“我陪一杯。”
江予怀还是没说话。
钱云启以为他还没消气,又满上了一杯,一饮而尽。
“我再罚一杯。”
钱云承:“我也再陪一杯。”
当然不能区别对待,他们敬完江予怀,又开始敬陈缄,像两具没有感情的敬酒机器。
江予怀简直开了眼了。
这么多年,他就没见过这么谈生意的。
话还没说两句,酒倒是已经半瓶下肚。
等他们回到座位,陈缄实在憋不住了,靠在江予怀耳边压低声音,说:“钱家是不是管得严?不让他俩喝酒?我看他们今天不是来谈生意的,是随口找了个理由,假借谈生意的名头,好光明正大出来喝酒吧?”
江予怀撇了撇嘴,“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