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一把姻缘伞(九) ...

  •   茶室中,两位歌女一左一右唱着一曲美人祭。这两位都是妙人,且不说她们身姿婀娜,人美如画,就说她们的那两副好嗓子,咿呀咿呀几声,便将人的魂给勾走了。

      董明锐跪在于文茵上,单手捂着茶杯,眯着眼,痴迷地听着曲儿。

      间歇,明珠迈着小步子走来,跪在一旁,轻声道:“老爷,小姐要去苍凉山,已经命人把马车备好了,半炷香后就出发。”

      董明锐微微睁眼,两指一拈胡须,咂摸一口茶,道:“她去的不是时候,贵客刚来,她便要走了。罢了,随她去罢,她想见谁便见谁,心意这事儿强求不来的。明珠,你在山下候着便好,莫要打扰他们。”

      明珠轻声应下后,便悄悄地退下了。

      明珠刚走,董明锐等的贵客便来了茶室。

      殷咸集只身前来,并未带随从。虽说殷咸集一向行事高调,走到哪都是摆足了架子,可到了董明锐这,他倒是难得的低调了起来。

      一袭水墨色长衫,一根灵透至润的白玉簪,一把山水画折扇,还有一张笑意氤氲的笑脸。

      简简单单,儒雅随和,颇有气度。

      “董卿雅兴啊。”殷咸集给自己倒了杯茶,闭眼一嗅,笑道:“茶香浓郁,好茶。”一挑眉,他问道:“这是什么茶?”

      董明锐行过礼,端正地坐在对面,“王上猜猜。”

      殷咸集两指夹起茶杯,轻轻地晃了晃,茶香溢到空气中,再一闻,他问道:“可是琅苏的御荈?”

      董明锐与殷咸集对饮,道:“正是。王上果真是王都之中最懂茶的人,臣真是何其有幸能与王上同饮哪。”

      殷咸集朗声道:“董大人过誉了。本王少时在宫中住的时候,父皇曾赏了本王少许,本王记得御荈的香味,很是不同。只是,本王自立称帝之后,琅苏御茶园中的茶便不往上京运送了,御荈可是千金难求呢,董卿是如何得到这珍品的?”

      董明锐道:“臣不敢让王上喝陈茶,这茶正是今年三月刚采摘的新茶。至于这茶是如何得来的,臣更不敢有所隐瞒。这茶是谢氏长公子谢百宴,也就是您的义子三日前登门拜访时送给臣的。只是……”

      “只是谢百宴已经与琅苏谢氏一刀两断了,你是想说,你不知道谢百宴是如何得到的新茶的对吗。”董明锐欲言又止,殷咸集便替他把话说了。

      说到此处,殷咸集稍稍能窥探到董明锐此番请他喝茶的目的了。

      董明锐低着头,不用那双精明的眼睛看殷咸集,把商人老谋深算的做派藏了起来,悻悻苦笑道:“臣真就不是个能藏的住事的人,臣的心里话不用说口,王上也能知道了。”

      “董卿,本王一直很信任你,把你当成了本王的依靠。”殷咸集欲扬先抑,把话挑明了说,“可是你实在是让本王寒心啊。那个叫檀奴的孩子,险些在大牢中伤了本王,你知道的,本王什么都不怕,就怕死。”

      董明锐登时一怔,连忙跪在茶桌前,叩首道:“老臣罪该万死!”

      殷咸集看惯了董明锐一惊一乍的演技,很是配合道:“本王也没说要治你的罪啊。来,起来,继续陪本王喝茶。”

      董明锐仍不起身,“臣有罪,在府上养了这样的畜生却不自知,臣没有脸面面对王上。臣不敢求王上原谅,但求王上给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殷咸集打了个响指,点头道:“好啊。本王正有此意。廷尉苏天伬跟本王说,那个叫檀奴的人临死之前终于松了口,说他是一个名为铜鸟堂的刺客组织养出来的死士。这个铜鸟堂还真是不简单哪,三番五次的挑衅到本王头上来,本王在变成流浪的时候,就险些死于铜鸟堂刺客之手。董卿,你去替朕查查,铜鸟堂的头目,到底是谁。”

      董明锐这会真是大汗淋漓了。他再一磕头,道:“臣定严查此事,不负王上所望。”

      “起来吧,地上多凉啊。”殷咸集环顾四周,周围寂静无声,连树上的鸟儿都不叫了。他问道:“贵府那位叽叽喳喳的掌上明珠哪儿去了?前几日本王邀她去御花园赏花,她竟然没给本王回信,本王可是等了她好久呢。”

      聊到姜熹和,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

      董明锐挪前了点地,跪在文茵上,一边抹着汗,一边道:“小女前些日子病了,在闺阁中养了数日才好,许是那日收到了惊吓,伤到了心神。王上来得不巧了,这会她不在府中,去苍凉山的观音庙还愿去了。”

      “苍凉山?她去那荒郊野岭做什么。”殷咸集脸上的笑转眼就没了,“她向菩萨求了什么愿?”

      “臣不知。”董明锐道:“不过,臣听府上的女婢说,小女向菩萨求了姻缘,不知真假。”

      殷咸集摇头一笑,又问道:“她可是有心上人了?”

      董明锐叹气道:“这臣就更不知道了。臣仔细想了想,好像听见府上的女婢说过一丁半点,说什么苍凉山上有位修习佛法的公子常常给小女写信,小女每次读到那人写的信,都会傻乐上半日。”

      殷咸集又不笑了,冰着脸问:“什么人住在苍凉山中?本王怎么不知道有人在那修习佛法。难不成,她喜欢和尚?”

      董明锐听笑了,连忙摇头道:“王上莫要猜下去了,旁的老臣是真的不知道了。”

      殷咸集放下茶杯,看向窗外,心不在焉道:“时候不早了,本王先走了。董卿莫要忘了答应本王的事情,择日,本王再来与你品茗。”

      说完,殷咸集便快步走出了茶室。

      董明锐凝视着落在殷咸集后背上刺眼的阳光,有些纳闷。他问一旁的歌女,“时候不早了么?太阳这不才冒出头不久么?”

      一位歌女掩面一笑,轻声道:“许是王上着急去寻人罢。”

      另一位歌女陪笑道:“许是苍凉山的太阳落得要快些罢。”

      “是了。”董明锐仰头一笑,将杯中剩茶一饮而尽,笑道:“茶凉了,都散了罢。”

      **

      苍凉山上风光无限好,姜熹和提着裙摆,一路跑上了山。站在山门前,她停下脚步,四处张望,只为了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她很想叫他的名字,却不忍心打破观音庙的清静,只好轻步跑进去,一路小跑到菩提树前。

      菩提树上红色的祈福带比之前更多了。她站在树下,听风铃轻响,看祈福带上各式各样的愿望。

      “熹和姑娘,好久不见。”

      有人在背后唤她。

      姜熹和知道来人是祝玉璟,便傲娇地佯装没听见,随便地捏起一条祈福带,撒娇似地说:“菩萨呀菩萨,您能不能告诉我,某个人为什么只给我写信,却不去找我呢?”

      风送来了他的声音。

      “因为他不敢见你。”

      姜熹和抿嘴一笑,又说:“那他为什么现在来见我了呢?”

      “因为他想见你。”

      姜熹和登时心花怒放,她捂着心口,低下头,听心跳声砰砰砰。须臾,她敛起笑意,转过身,背后的发带被小风吹的活蹦乱跳。

      她笑眼弯弯地看着祝玉璟,背着手,歪头说:“好久不见呀,祝公子。这儿的菩萨可真灵,站在菩提树下,连人心里的话都能听见呢。”

      刚才她背对着祝玉璟,没有看到,其实祝玉璟也一只在笑。他的笑容如春风拂过水面,一圈圈荡起的涟漪中,尽是无限春光。

      他先是道歉,“抱歉。没有经过姑娘的允许,擅自给姑娘送了信。玉璟在此向姑娘道歉。”

      “好啦好啦,我来找你又不是想听你道歉的。况且,你不必向我道歉,你给我写信,我心生欢喜,病都好了,我该谢谢你才是。”说完,姜熹和笑着问:“小猫呢?我是来看小猫哒!”

      小猫正躺在蒲团上懒洋洋地睡大觉,还抱着一根胡萝卜,显然是在梦里把胡萝卜当成了小鱼干。

      一只小馋猫。

      二人没有打扰小猫睡觉,他们蹲在蒲团面前,轻声细语地聊着天。

      如此近距离的看小猫,姜熹和才看清它的小脸。她觉得这只猫很像她之前见过的一只三花猫,只能说是有点像,却无法确定倒是是不是同一只。姜熹和问祝玉璟:“你想好给小猫起什么名字了吗?”

      祝玉璟小声说:“我不知道该给它取什么名字,所以一直在等你来。熹和,你给小猫取个名字罢。”

      姜熹和托着腮,脑袋一歪,说:“那我想想。”

      祝玉璟帮她出主意,“你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可以用你喜欢的东西给小猫取名字,这样也好记。”

      “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珍贵的东西,我现在拥有的东西,大多都不属于我。”姜熹和百无聊赖地盯着小猫看,苦恼地想了一会后,她的视线从小猫身上挪到了祝玉璟的身上,突然有了主意。

      姜熹和看着祝玉璟,捂着嘴激动地说:“有了!我想到一个!”

      祝玉璟笑着问:“是什么?”

      姜熹和说:“小景。以后我们就叫这个小猫小景罢。”

      祝玉璟懵懵地愣了一下,指了指自己,问道:“小璟?”

      “别紧张,不是你的‘璟’啦。”姜熹和握住祝玉璟的手腕,在他的掌心写下一个‘景’字,说,“是景色的景。小景小景,我给它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住在山里,每天都可以看到良辰美景啦。你觉得怎么样?”

      其实就是因为祝玉璟,她才给小猫取这个名字的。因为小猫是祝玉璟救下的,也因为她想记住这只小猫,也想记住祝玉璟。

      她告诉祝玉璟是“小景”而非“小璟”,可她叫“小景”的时候,也是在叫“小璟”。

      这一点,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祝玉璟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有些紧张地眨了眨眼睛,而后才道了句:“甚好。”

      甚好。

      他觉得,此时此刻,什么都是刚刚好。

      姜熹和趁小猫伸懒腰的时候,摸了摸它的小肚子。小猫的小肚子被太阳晒的特别暖和,像毛茸茸、暖呼呼的小毯子,还特别软和。

      小猫肚子上的伤已经好了,腿上的伤还没好,但也快好了。祝玉璟用纱布把小猫的小腿包了起来,像一条软乎乎的鸡蛋卷。

      姜熹和辞了小猫,站到香炉前,双手合十,说:“这儿的菩萨可真灵啊。”

      这时,祝玉璟走到她的身边,突然问了句:“你想不想知道这里的菩萨为什么灵?”

      姜熹和回头看他,问道:“这还有原因吗?”

      祝玉璟站在她的身边,抬头,与观音像对视,道:“当然。万事皆有因果,菩萨可以灵,可以不灵,事在人为。”

      姜熹和怎么也想不到,那日观音诞扮作观音的少年居然告诉她,菩萨灵不灵,事在人为。

      她还没来及的明白到底怎么个事在人为的时候,祝玉璟已经带着她,藏在了观音像的后面。

      他说,等一会有香客来拜观音的时候,她就明白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一把姻缘伞(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