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将军府 ...

  •   当年李家与李秀荷都不愿其入府做妾室,直到穆渊成亲时她才后悔,心底的不甘终究放不下心上人,因此不顾家中反对一意孤行的进了京寻到将军府。

      届时穆渊才大婚不久,他与殷夫人到底是媒妁之言,曾为其心动的李秀荷成了他心底里的遗憾,如今见人为了自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前来投奔他,更是酸涩的紧,一颗心全都被其揉软了。

      借着一股冲动,穆渊把人安置在别院后回到府中便跪求老将军成全。

      老将军气不过也碍于尚书府之间的颜面,见逆子胡闹,动了火用了家法。

      最后还是老夫人看不过,这边劝慰老将军,回头又厚着脸面去与殷夫人求全。

      身为新妇,才与夫君恩爱没多少时日,尤其还是尚书大人的千金,自是有她的傲骨,可京中贵女多在意名声,婆母苦口婆心的劝她:"渊儿总是要有妻妾的,没必要落得善妒不容人的名声。再者若现在拦的了一时总拦不住他们一世,到时他三不五时往那处跑,被人知道了府中上下不都闹个没脸,反而心生嫌隙磋磨掉夫妻情分又如何是好。母亲知道你最是通情达理,你且安心,那女人进府后也越不过你去,无论如何不还是要看着你脸色做事。"

      殷夫人到底年轻,即便心里恨不得不管不顾的闹开了算,但常年的教养和现实纵使她是尚书大人的嫡女也不得不对现实低头。

      她哭了一天,夜间再见到夫君时,二人相顾无言,别扭的谁都没有言语。就这样对着枯坐了一夜,直到天空泛起青色,殷夫人才开口。

      得来的不过是将军的一句:"是我对不住你。"

      半月后,将军府的小门抬进来了一顶轿子,轿中坐的正是这将军府未来的李夫人…

      后来穆渊求来了旨意,老将军与老夫人自不敢抗旨,尤其如今尚书府败落,也不必再担心与之龃龉。

      那一夜,殷夫人如同多年前得知将军为求一女子甘愿被罚时一样枯坐了一夜,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未曾流下过一滴泪。

      殷夫人只幽幽的对张嬷嬷说过一句:"她是皇帝下旨赐的平妻,她的孩子自然也成了嫡子。"

      她看着还在蹒跚学步的幼子睡的正香,想到自今日起他便不再是嫡长子,自然也不再拥有那为数不多的特宠。

      至此,尚书府嫡女的傲骨也彻底被这深宅折断。

      殷夫人伸手给穆云掖了掖被子,暗道她能说什么呢,又能做的了什么?曾经尚书府还在,他还能说句"对不住",如今她已然是罪臣之女,得来的只有她要叩谢君恩,如若不是将军,自己恐怕也早就跟着家人一起人头落地。

      呵,世人唯利是图唯爱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

      谁人不说如今她还是将军夫人已然是将军府仁义?

      被后宅蹉跎了几年后,殷夫人也不再是曾经那个温婉贤惠,待字闺中时也曾期盼他日寻得如意郎君,与之恩爱相守的京中才女。

      之前李秀荷就仗着将军的宠爱暗地里没少与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阴阳怪气,被抬做平妻尤其见着尚书府败落见就连将军府也不再看重她就更是肆无忌惮了。

      将军对其偏爱,对穆璟更是予以重望,对殷夫人母子也就不那么在意了。

      穆璟身为穆渊最器重的儿子,又是嫡长子,即便未奔赴过战场依然凭靠着几次走个过场立下来的军功被提为将军,掌管御林军。

      张嬷嬷在一旁笑的合不拢嘴,神情中带着与有荣焉的傲气:"外人那些个算得了什么,"她欣慰的看了眼穆云:"我们家少爷的军功,那可是实打实靠着自身能耐得来的,让他们到外面去打听打听,别说是京城怕是整个云国的百姓都听说了咱们云将军的威名,虽的都是皇上亲封,但这百姓心里谁还没一杆秤。"

      这话是真真说到殷夫人心坎里头去了,此时越发畅快,抓过穆云的手连道:"我儿辛苦,瞧着瘦了好多,定是忙的没休息好,时常没有按时吃饭。"说着她看向张嬷嬷:"回头你叫小栗子回府去后跟厨房嘱咐好,这些日子多做些补品给将军好生补补。"

      张嬷嬷忙笑着应下。

      殷夫人叹了口气,看着穆云道:"要依着我是想要你在身边亲眼瞧着才放心,可也知道你不愿,罢了,这也不是什么安生地,到底你住在自己府邸怕是还更舒坦些。"

      穆云自及冠那年就也搬出了将军府,府邸临近京郊,当初殷夫人还心疼想要拿出私钱给他再在城中寻个宅邸。

      可穆云不愿,依他所说现在的宅子清静不说离军营也近,平日来回用不了太久,倒是方便不少。

      穆云道:"皇上厚爱,这次还赐了套宅邸,就在东头,离将军府不过一街之隔。"

      这事别人还不知,散朝后皇帝与穆云相谈边关事宜时,提到了这一回的赏赐时方说起过如今他也是将军了,再怎样也该有将军府才是。

      福玉公公前脚刚走皇帝的赏赐就到了,公公走后穆渊看都未看那一眼,转头就把礼单给了他。

      穆云在去书房前草草看了眼,果然看到了其中特赐的将军府。

      殷夫人一听,可开心了:"那位置可当真好,日后你入宫也方便,娘想你了安排人去也是近的。"

      张嬷嬷也想到了什么,双手合十轻轻拍了下手,一双眼睛开心的就连这些年操心伤神生出的一点点褶皱都舒展开了:"那我们少爷岂不是…"她想了想,好不容易找了个合适的说辞:"少爷,皇帝…陛下赐下来的也是将军府吧。"

      穆云浅浅的勾了下唇角,在二人殷切的注视下点了下头:"一会我还要进宫去谢恩。"

      张嬷嬷最先反应过来,从鼻腔里发出一声痴笑,上去就抓住了殷夫人的手,激动时还不忘尽量压低声喊道:"小姐,小姐你听到了吗,咱们少爷有自己的将军府了!那可是另立的将军府!!"

      殷夫人听后也满面红光的,拍了拍张嬷嬷的手,嗔怪她:"瞧把你开心的,就连是我都好些日子不见你这么开心过了。"

      张嬷嬷看着自家小姐,笑着探出些身子,脑袋瞅着人顺着话哄着:"是是是,这好日子还多着呢,那就提前跟小姐陪个不是,往后怕是要见天看我老婆子咧嘴巴了。"

      一句话把殷夫人逗的直笑着拍她:"越发贫嘴了。"

      就连一旁的穆云眼底也不经意的划过一抹笑意。

      殷夫人轻咳了下,拿起茶水顺了顺:"对了,这回搬去新府邸你手底下的人可够使?依我看就再挑些去,不是我说你,如今也是做了将军的人了,府里总不能太冷清。过去瞧着都是些血气方刚的在府上打理也就罢了,如今不比从前,总要挑拣些心细的丫头在旁伺候着才是,你今儿带回来那孩子我也见着了,母亲看着是个好孩子,栗子说他在战场上还帮过我儿大忙,我这心里自然欢喜,可他年龄小不说又是个小子,到底没丫头心细。"

      穆云无奈,叹了口气:"母亲…"

      "我知道,"殷夫人也无奈,自己这儿子哪哪都好,就是大概摊上了将军府这么个吃人的地,自己这个娘亲又不得宠才养成了他这冷淡的性子,做娘的哪会不了解自己儿子,穆云这孩子面冷心热,看上去不近人情,实则心里面比谁都软:"你不爱让侍女伺候,都把人打发着在别院了。母亲就是担心他们那一帮男人总有心粗的地方照顾不周,总要有几个在身边伺候才是。"

      穆云府邸身边的人都是他的手下和当年因尚书府被流放变卖的奴仆,之后殷夫人又等待了个时机悄悄让人寻回来的。

      这些人有些还不能在京中露面时就藏在穆渊府里,直到边关出事外敌来袭,原本该赶往战场的穆璟被李夫人求穆渊留了下来,转而派穆云替死,去那九死一生的地儿。

      殷夫人忐忑半日得来的确是穆云一进去就答应出征的事,见了穆云就又担心又气的痛斥了对方一顿。

      即便知道无计可施但依旧想着怎么才能改变时才听穆云与她说:"他们既然打定主意想要我去,我提与不提都毕定是我。"

      是以,当他去见穆渊听了他的吩咐时便跟对方提出了要求。

      穆渊紧盯着他,穆云也不卑不亢丝毫没有躲闪。

      最后还是穆云移开了视线,沉吟片刻后终于妥协。

      穆云没有欺瞒穆渊,如实告知了那些人正在他府中的事实。

      穆渊就是再不想理也碍于被牵连害怕将军府被皇帝迁怒的风险不得不帮他。

      他不能让将军府被拖累,尤其是在他想让穆云替穆璟出征的档口。

      这事实则并不难办,尤其是外敌来犯,穆家上下已然是此时云国最大的仰仗,皇帝自然也要给他三分薄面。

      何况老皇帝当时一举清除几个皇子时,当时的太子究竟有无反意众人自然不敢再议论,皇帝和当时护驾有功的穆渊自然再清楚不过,就更别提因清正廉明耿直的替大皇子谏言却受了无妄之灾的尚书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