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宫宴 ...
-
"你安排人把府上收拾一下,晚些我再派人去把京郊府上剩下的东西一并拿过来,那边也留下些日常要用的,府上还缺什么派人去买即可。"
他们这次过来已经顺道带来了不少东西,丁伯他们是第一次来,穆云却是在受了赏进宫谢恩后先顺路过来看过一趟,深知除了需要扫除积下来的灰尘外,府上用品也算是一应俱全,稍微打扫下即可住下。
原本想着今日宫宴后等过两天就带大家过来的,没想他们已经高兴的一刻都等不及了,索性今天就定下来罢。
众人听闻,早就开心的撸起袖子一身使不完的劲,就等着主子一声令下了。
丁伯先让人去把将军的院子住处都打扫出来,这才让人去收拾别处。
期间派出去的人也带回了京郊府上余下来的东西,大约是人逢喜事做什么都不知累,大半天的功夫,竟是真把府上打理出来了。
穆云这次回来又带回了不少手下的兵将,前日都住在原先的府邸虽也算不得拥挤,到底是满满登登的住满了。
如今来了新府,都安排好府上人的住处后,反而又不见府上有多少人了,丁伯等人忍不住感慨,将军府当真是又大又气派。
来之前穆云说要直接搬来时丁伯还想着会不会太简单了些,旁人家新入府邸总要看好日子,放上两挂鞭炮,挂匾额,设宴款待,热热闹闹的好些事才是。
穆云听的直皱眉,摆了摆手表示就照着他们自己的想法办,不用管旁的。
就这样他们悄无声息的住进了将军府,待京中人反应过来时,那门外的匾额都老早就不知何时成了"将军府"了,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
太后娘娘在宫中设宴犒劳此次守卫边关御敌归来的镇远将军以及一干将领,朝中各位大臣自然也一并参加。
宫宴开始前众人就早早入了宫,等穆云进到殿内时,人几乎已经到齐了,殿内众人见镇远将军,原本高谈阔论相互寒暄的大殿寂静了一瞬。
他们之中自然有想要借此机会拉拢穆云的大臣,也有些还在观察,毕竟这位云将军的背景大家也深有了解,即便想要装作无事人一般上前与之攀谈也碍于其性情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而驻足不前。
"将军。"
邹越是穆云的副将,亦是穆云少有的心腹之一,此次回京那日也被小皇帝一并封赏过。
他看到穆云身后的念安,点了下头,二人算是打过招呼。
穆云此次入宫身边带的依然是念安,他也算自小跟在穆云身边,虽然年龄比小栗子跟小小大不几岁,但性格沉稳话少,根骨好,如今的武艺不容小觑,只有极少数人如邹越一般知道,念安的武艺还不是最让人惊艳的,他真正厉害的是通晓各门暗器。
宫中觐见圣上自然要卸掉兵器,邹越隐晦的溜了一眼十年如一日穿着寡淡黑衣的念安,摩挲着下巴心想这小子此刻身上指不定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暗器呢。
穆渊看了眼大殿门口方向,穆璟上前笑道:"父亲,二弟到了,怕是还没瞧见咱们,不妨过去看看。"
穆渊唇紧抿成了一条直线,未说什么,感受到周围人投过来的视线才用了些力道背过手,领着穆璟走了过去。
"二弟。"穆璟笑道,回头还不忘与邹越打了个招呼。
"父亲,大哥。"穆云冷声道。
邹越:"穆将军,穆少将军。"
穆渊沉沉看着穆云,穆云同样不偏不闪的回视过去。
穆璟轻咳了一声:"二弟这是打哪来,原还以为二弟今日回府后父亲与我一同入宫,特意在家等了好久。"
邹越强忍着才没有当面翻对方个白眼,看着穆璟此刻惺惺作态,要不是在宫里恨不得当下就离开:这/他/娘/谁还吃的进去。
穆云看向穆璟沉稳的声音里夹杂着一丝调侃:"多谢大哥关心,只是今日迁居,府中离不开人。"
穆璟一怔,佯装关心:"二弟何时另置办了宅邸,怎不与父亲说一声。"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身边的穆渊,见后者果真紧皱着眉头,面露不虞,显然看出对穆云的不快,与穆云语重心长道:"近来京中府邸必不便宜,二弟有喜事也该跟家中说一声才是。"
周围人都注意着这边,听了穆璟的话心里对这位才刚胜仗而归的二少爷也暗自摇头。
穆云冷冷的看了穆璟一眼,穆璟不知为何突然有种不妙的预感。
结果就听穆云开口道:"多谢大哥关心,京中宅邸价值几何我的确并不所知。大哥大概是忘了,此次回京陛下亲赐了穆云府邸,今日正是带人忙新府中的琐事。"
一段话说的穆璟哑口无言,就连身侧的穆渊也怔愣片刻。
其他留意这边的大臣们更是惊讶的互相对视了一眼:皇上亲赐将军府这种大事,穆家竟会忘记!这…可有戏看了。
所有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转向穆家父子,穆璟神色变了又变好不容易扯出一抹笑:"这自然是好事。你也是,怎不将此事与父亲讲,也好让我们一同替你规划一二。"
一番话听的一旁的邹越嘴角抽动了下,鼻孔暗中轻嗤一声。
穆云扬起眉,颇感意外:"大哥怎么忘了,陛下派福玉公公到府上宣旨赏赐时,大哥也正在其中。就连我当日进宫谢恩还是自府上进的宫。"
邹越听的唇角疯狂抽搐,强忍着才没大笑出声。
"够了。"
一直未说话的穆渊突然开了口:"时候不早,想来宫宴也快要开始了,你们有什么话等出宫后回了府再说。"
"是。"
"是,父亲。"
穆云的神情依旧不咸不淡,只是穆璟的表情难得有些撑不住。被穆渊一番教导后,这才赶忙调整心绪。
感受到周围看笑话般戏谑的视线投向自己,脊背如同承受着无数根细针扎下。
突然有笑声打破了沉寂,众人纷纷侧目,跟众人都穿着官服不同,此人身着靛青色段锦,看布料上还带着鹤纹,如若不识权当哪位文官大人,一眼便知才刚从何处赶来。
"穆将军,穆少将军"那人看了眼穆云,勾起浅笑意味深长道:"云将军。"
"王大人。"穆云回敬。
来人正是刑部尚书王鹤羽,这位王大人自来与穆大将军不睦,众人见二人又对上了,不免看戏的心思更浓了:"恭喜穆将军府上二公子再立功勋,穆将军当真教子有方,不仅教导出大公子这样…能文能武的惊世良将,如今看着云将军也不遑多让,可见府上自是未来不可限量。"
"王大人谬赞,"穆渊脸色依旧不十分好看:"犬子此次不负圣望侥幸立攻,到底还不够沉稳做事难免冒进。"
"穆将军此言差矣。"
一道声若洪钟,气稳洪亮的声音插了进了,众人齐齐看去,见来人后自觉让出路,穆渊领先作揖:"徐大将军。"
面前的老人正是徐大将军,按理就连穆渊都要称呼一句叔伯。
老人虽年过古稀,因常年习武,整个人看起来不过花甲之年的样貌且身体依然健朗。
当年边关告急,徐大将军主动请缨带兵出征,可到底顾忌着将军的年纪,他才开口朝中百官就齐声反对,这事才落到了穆府头上。
老将军气势不减当年,征战沙场多年的一双眼睛清明锐利的看向众人,他摆了摆手:"穆将军莫要自谦,依老夫看有云将军这样的将领,实乃云国之幸,百姓之幸。"他含笑看了眼穆云,眼中神采丝毫不掩其欣赏之意:"若说当初老夫还担心多年后朝中武将难以为继,如今有了云将军这样的将领在,老夫亦为陛下替云国的万民苍生松了口气。"
一时间殿内无人敢接话。
徐大将军年仅十四岁时就随军上了战场,如今早已年过古稀,是云国的肱股之臣,历经效忠辅佐过云国三代帝王,如今到了小皇帝这已然是他经历的第四代帝王了。
别说是小皇帝,就是太后娘娘都要敬着他,无不退让其三分薄面。
像刚刚的这番话,任谁都没胆说出口,也唯有这位敢,且无人敢置喙更不会因这番言论对穆云怎样。
"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众人赶忙站好,恭迎圣安。
宫宴上不似上朝时,孝清太后直接并排坐在皇帝身边,看容貌也不过三十左右。
"众爱卿平身。"
众人谢恩后入了席,金盏玉酒,宫中特有精细的美食佳肴在前,众人垂首品味,时不时相互一阵低语。
皇帝跟太后对此次出征的将领战士们又再次论功行赏夸赞了一番后,听太后笑道:"哀家跟皇帝刚瞧见各位大人好生热闹,不妨也说与哀家跟皇帝听听。"
众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更是垂着头做足了事不关己一无所知的态度。
殿内一时针落可闻,太后笑着看了诸位大臣:"这是怎么了?"
这时徐大将军笑着喝了杯酒,抬头看了过去:"不过是刚刚进殿时微臣瞧见几位大人与穆将军闲聊,听他未免有些妄自菲薄,忍不住说了几句。"
"哦?"太后黛眉轻扬,好兴致的问他:"大将军不妨说与哀家跟陛下听听。"
徐大将军沉吟了下,这才掐去一部分的将自己赞扬穆云的事又说了遍。
太后听后丝毫不见不喜,反而掩唇笑道:"哀家觉得徐大将军所言甚是,"她侧过头,俨然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皇帝觉得呢?"
小皇帝也难得与太后有相同想法的一次:"儿臣认为母后与大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有诸位爱卿在,当是我云国之幸。"
说着举杯示意大家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