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6、番外 : 一世惊鸿③ ...

  •   元合六年,云国边关战事在经历了三年多之久后终于迎来了大捷。

      与此同时京中皇宫已被叛军攻破。

      三月后,文武百官列阵城门恭迎未来的弘贞帝回宫。

      "太傅。"霍景琛?走到孟知洐面前,恭敬道。

      孟知洐,朝堂右相,亦是前太子太傅,如今终于露出舒心的浅笑。

      当年皇帝曾问太傅何人当得帝王,孟知洐深知帝王薄情冷心,想来太子之位有变,未做迟疑:"臣乃陛下之臣,亦只一心听从陛下旨意。"

      他知道右相身处高位且自来是纯臣,有父皇遗诏。

      虽是太子太傅却从未有过偏袒,又实在找不出他的错处。

      且此人在朝堂民间威望颇高,结合种种,老皇帝又确认了他的心思后只点拨了孟知洐几句,无外乎是守好身为臣子的本分,便不再多言。

      如今新皇登即将基,改年号为泰和。

      当初新帝的兵将打入皇城时,并未伤到百姓无辜,甚至当百姓听闻这些人是前太子的兵时不仅都惊讶前太子还活着,无不雀跃欢呼,纷纷奔走相告如今真龙归位,天下自会太平无忧。

      说起来新皇回宫那日更让人震惊的是他身侧还带着妻儿。

      孟知洐粗略看去,两个孩子是双生子大约已有两岁。

      孟知洐恍惚间又忆起陈年旧事。

      当年他还是祖皇帝钦点的帝师,要求他教导尚且年幼的皇子,也是日后的储君。

      那日他带着还只有自己腰那么高的太子殿下跟他的伴读,尚书大人之嫡子沈仲怀,一同到御花园赏花,触景教学路过河晏池畔时听到孩童咯咯的笑声。

      转过一处石板路,视线没了假山的遮挡,果然见到两个宫女太监引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正朝着这边走来。

      他认出对方便是尚书大人家的嫡女。

      彼时小丫头不过四五岁,穿着一身水粉长裙,头戴嫩色桃花簪,整个人粉嘟嘟的甚是喜人。

      听了宫女太监们的问安,也跟着像模像样的行礼问安:"丹宁参见太子殿下,见过孟大人,见过兄长。"

      孟知洐满意的点点头,尚书府不愧是书香门第世家,小女虽尚且年幼,倒也知礼识节,丝毫不辱没门风。

      一旁的沈仲怀见了沈丹宁如此,也从一开始的担心转化成了欣慰,脸上的笑也夹带上了骄傲的神采。

      "平身,"少年含笑开口道:"你既然是沈仲怀的家妹,也该称得上是孤的妹妹,往后见了孤便不必如此多礼。"

      沈仲怀受宠若惊。

      他虽年纪不大,但早已入宫做太子伴读,中书大人夫妇对其多有疼爱,但也被给予厚望,自是从不曾怠慢规矩教养。

      如此,即便年龄不大繁文缛节却犹如刻进骨髓,从不敢懈怠,赶忙转身:"舍妹尚且年幼调皮,还望太子殿下…"

      霍景琛?少年老成的抬手制止,笑道:"尚书大人的家风何人不知,就连父皇也曾多有赞扬大人风骨,仲怀莫要自谦。"

      小姑娘虽聪明伶俐但到底年岁尚浅,自是对兄长与太子殿下的一来一往里的话中话听的一知半解。

      河晏池中波水荡漾,蜻蜓停落在叶间,蝴蝶在半空中飞舞。

      两条金鱼跃出水面,接着又"咚"的一声没入水中。

      白嫩透粉的小脸扬起亮晶晶的眉眼,一看就是在家人的爱护浸泡下养育出来的孩童,笑起来眉眼弯弯,那双眼睛透出的神情坚定而又明亮,映着满园春色生气盎然,恍惚间已然可窥见未来必定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小姑娘抬头冲着朝自己柔和笑着的身着明黄衣袍的少年朗声笑道:"丹宁谢过太子哥哥~"

      孟知洐看向皇帝口中的皇后…

      除了孟知洐外,诸位大臣看到后均像是被烫到一般心下一颤,慌忙转开视线。

      与印象中冷漠又威仪,不容反驳的强势不同,这位未来的皇后娘娘虽然举止依旧大方得体,神情却从未有过的温婉柔和更有神采,与新帝凝视时更是温柔缱绻。

      沈丹宁看到他们的样子,与霍景琛?对视一眼,二人带点小恶劣的如同少年时偷偷做了坏事成功时般暗中偷笑,并未多说什么。

      新皇先是召见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原本就是太子,虽历经艰险离开朝堂多年,却依旧保有帝王之相。

      尤其多年来不曾荒废对朝中诸多事宜的了解跟忧国忧民之心,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君臣便你来我往的针对云国当前局势展开了探讨。

      晌午时皇后派人前来提醒皇帝与诸位大臣用膳,并叫御膳房做了不少适宜诸位老臣胃口的饭菜。

      这一日,待重臣离开御书房时,不仅不见疲惫反而各个面色红润,大有容光焕发之采,仿佛又回到了才刚入仕时的雄心壮志,任谁都看得出他们对新帝的满意。

      皇帝单独留下了孟知洐:"朕请太傅留下是有事相商。"

      孟知洐:"陛下请讲。"

      "太傅可愿为朕再辛劳苦,再为帝师。"

      孟知洐惊诧的看着皇帝,见后者唇角噙着笑,态度极其认真,揣度着话道:"陛下正值壮年…"

      皇帝摆手道:"朕历经前朝后事,早已看开。相信太傅见到皇后之后心中早已有过衡量,朕无意充盈后宫,朕这一生也只会有皇后一个女人,未来的太子也必定是朕与皇后之子。朕要太傅悉心教导诸位皇子,来日立做储君。"

      霍景琛?生于皇家,自小就见惯了帝王、后宫乃至手足间的尔虞我诈,两面三刀。

      大起大落间也曾唏嘘血缘至亲,皇城龙椅亦如同牢笼,既身处高位周围也不免虎狼环饲。

      有丹宁在,于他心里是星月辉映,一个弱女子这么多年一直都强撑着所有人的胜败荣辱,努力为他破开了尘世的一束光。

      皇帝意味深长的看着孟知洐:"太傅,云国的未来必定不会重蹈前朝的覆辙。朕与丹宁亦不是先帝与无能小儿,必将以百姓以江山社稷为重,不知太傅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孟知洐深深的看向皇帝,抬手恭敬行礼,掷地有声:"臣,定不负陛下与皇后重望。"

      泰和元年,新帝下旨特设内阁。

      后又接连几道圣旨:重整赋税,开设恩科三年,广招天下有志之士。

      罪己书平反霓家,殷家等诸多重案,自以太子一案中受到牵连的诸多臣子世家一并沉冤得雪。

      看似罪己,实乃字句前朝昏庸,皇家失职之过。

      并公开了元合年间勾结敌国的诸位朝臣之罪。

      其中包括前穆少将军穆璟,其母亲李氏母家,妹妹穆婷与煜王,珈珞郡主等通敌叛国,收买云国将领投靠耶噶尔与夏昜等国,致使徐大将军遇难阵亡,云将军被俘等诸多不为人道之事罄竹难书。

      并下旨穆渊与殷夫人和离。

      穆渊深受打击一病不起,将军府至此没落。

      那一个多月,云国各地死刑场的地面被血污染。

      新帝几乎血洗了大半个朝堂,连根拔起了诸多权贵势力,到了隔年,刑场附近仍泛着阵阵血腥味。

      有人下去自然就有人被提拔上来,新帝同时又提拔了一批有能力又因各种原因被一直打压,有才能的文武之臣。

      云国朝政至此稳固。

      元年秋,后宫传来喜讯,皇后再次有了身孕。

      次年,帝后新添龙凤胎,皇帝大喜,特为此下令大赦天下,云国举国欢庆,百姓高呼真龙归位天下太平,如今又有龙凤呈祥,未来必然海晏河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