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此事可行 ...
-
坤宁宫的晨雾尚未散尽,三十八名宫嫔已跪满庭院。程砚之执银枪立于阶前,玄色凤袍下隐隐透出金丝软甲,枪尖垂落的红缨在秋风里划出血色弧线。
"昨日教你们的步法,可都记清了?"他的声音不似寻常女子清亮,倒像金石相击。跪在最前的丽嫔悄悄抬眼,正对上那柄银枪骤然破空而来,堪堪停在眉心三寸处。
满院惊喘声中,程砚之收枪转身,枪杆扫过青砖激起一串火星:"战场瞬息万变,敌人可不会等你们摆好架势。"他忽然抬脚勾起石锁抛向空中,在众人尖叫里旋身劈下,百斤石锁竟被银枪劈成两半。
与此同时的宣政殿内,八王爷正将奏折重重摔在龙案上。象牙笏板应声而裂,碎片溅到女帝萧明棠的龙袍下摆。"半年无所出,陛下是要让大雍江山后继无人吗?"
他指着身后跪倒的二十余名大臣,"今日若不给个说法,老臣便撞死在这盘龙柱上!" 萧明昭抚摸着龙椅扶手上的夜明珠,这是程砚之昨夜新嵌的南海贡品。她忽然想起那人握着刻刀时专注的侧脸,唇角不自觉带了笑意:"皇叔这般着急,倒像是算准了朕生不出子嗣。"
这话刺得八王爷须发皆张,藏在袖中的密信烫得他心头火起。那是程砚之操练嫔妃的密报,这个不男不女的皇后竟将整个后宫训成了铁桶。
八王爷正要发作,忽见女帝起身拂袖:"既然皇叔忧心国本,不如替朕暂理朝政。三日后朕要携皇后南巡,这宫里...也该清清蛀虫了。"
暮色染红琉璃瓦时,程砚之正在拆解臂缚。忽然身后传来龙涎香的气息,一双素手接过了缠作乱的金线。
"今日朝堂..."女帝的声音带着倦意,指尖无意识摩挲他掌心的厚茧。程砚之望着铜镜里交叠的身影,喉结动了动:"陛下真要纵虎归山?"
"虎要出柙才好吃人。"女皇萧明昭将下颌抵在他肩头,看着镜中人说:"江南道十七份密折,都说八皇叔在修河款里养私兵。"
她忽然轻笑,气息拂过程砚之耳后的红痣:"倒是你,把丽嫔吓病了三个太医。" 程砚之猛地转身,女帝猝不及防跌进他怀里。
层层叠叠的凤袍散开,露出内里玄色劲装。他握着女帝的手按在自己心口,那里跳得比面对千军万马时还要快:"臣练的是精兵,不是娇花。"
窗外忽起惊雷,暴雨冲刷着宫墙上的螭吻。值夜的太监们谁都没看见,两道黑影悄然掠过飞檐,朝着南熏门疾驰而去。
程砚之的银枪用粗布裹了负在背上,女皇的发髻间插着支鎏金错银簪——那是能调动北境十万程家军的虎符。
在这繁华的大楚王朝,宫廷之中看似一片祥和,实则暗流涌动。皇后程砚之,本就是将军府的少将军,有着非凡的手段与气魄。他男扮女装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些妃子们被他训练得精疲力尽,再无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精力。宫里的太监宫女们,更是对他马首是瞻,他的命令在后宫之中如同金科玉律,无人敢违抗。
这等情形传到了八王爷耳中,八王爷气得胡子都掉了。他本就野心勃勃,对皇位觊觎已久,在他眼中,一个女子竟有如此能耐,实在是让他难以忍受。八王妃的弟弟李横,更是年轻气盛,心高气傲。他听闻皇后的种种事迹后,满是不屑,在他看来,皇后不过是一介女流,能收拾几个宫女太监和后宫妃子,算不得什么本事。
李横找到八王爷,两人一番密谈。李横义愤填膺地说道:“王爷,这皇后如此嚣张,后宫都被她掌控了。皇上至今也无子嗣,王爷您也怀疑皇上也许不是男儿身,这可是天大的把柄。我们何不在朝堂上联合众大臣,逼迫皇上早日有子嗣,不然就以无继承人的耻辱为由,让他退位给王爷您。王爷德高望重,又手握兵权,这皇位本就该是您的。”
八王爷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狠厉,点头道:“此事可行,不过需得谨慎行事,联合大臣时不可露出破绽。”
于是,在朝堂之上,八王爷带领着一群被他收买的大臣,纷纷上奏。他们言辞激烈,要求皇上必须早日有子嗣,否则就应退位给八王爷。
皇上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她当即当朝训斥众大臣:“朕乃一国之君,好男儿应当以国事为重。子嗣之事,自有安排,岂容你们在此逼迫。朕定会证明自己是个明君,朝堂之上,岂容你们这般胡言乱语。”
然而,八王爷为了自己的阴谋,丝毫不肯退让。他在朝堂之下早已煽动好那些大臣,大臣们纷纷为他辩护,一时间朝堂上乱作一团。皇上无奈,最后只好宣布退朝。
回到后宫,皇上满心疲惫,将早朝之事告诉了皇后程砚之。程砚之有着男儿的豪情与智谋,实际上,他本就是程府里的小将军,因一些机缘,男扮女装成为了皇后。
此时,听到女皇讲述八王爷得理不饶人的行为,程砚之当即跪地,向女皇献上一策:“陛下,臣以为微服私访是个好办法。一来可听听百姓口中的八王爷是如何欺压百姓的,搜集他的罪证;二来也可借此机会,陛下也可以散散心。朝中之事,暂且交由丞相魏大人管理,让八王爷协助。如此,既能稳住八王爷,又能让他更加嚣张跋扈,露出更多破绽,方便我们日后收拾他一党。”
女皇听后,眼睛一亮,觉得此计甚妙。当下便决定,按照程砚之的计策行事。
几日后,女皇与程砚之乔装打扮,带着几个亲信,悄然离开了皇宫。他们一路行来,听闻了不少关于八王爷的恶行。百姓们怨声载道,诉说着八王爷强占土地、欺压良善的种种罪行。女皇心中愤怒不已,对八王爷的厌恶又多了几分。
而在这一路的微服私访中,女皇与程砚之朝夕相处,感情愈发深厚。他们一同感受民间的疾苦,一同商讨应对八王爷的计策,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丞相魏大人尽心尽力地处理着政务。八王爷虽名为协助,实则处处刁难,妄图掌控朝堂。他不断地安插自己的亲信,排除异己,朝堂之上一时间乌烟瘴气。然而,魏大人沉稳应对,表面上对八王爷的行为隐忍不发,暗中却在收集八王爷的罪证,等待着女皇归来的那一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女皇与程砚之遇到了一个被八王爷手下欺负的书生。书生悲愤交加,将八王爷的种种恶行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甚至还提到了八王爷与一些外敌勾结的传闻。女皇听后,心中大惊,深知八王爷的野心已经膨胀到了极点,若不及时铲除,必将危及国家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