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登基 ...
-
萧煜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永宁”,寓意天下永享太平。顾清被封为太傅,辅佐新皇处理朝政。朝中上下皆知新皇与顾太傅关系非同寻常,但无人敢多言。
一日,萧煜在御书房批阅奏折,顾清在一旁为他研墨。萧煜放下笔,握住顾清的手:“清儿,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顾清微微一笑:“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萧煜眼中闪过一丝柔情:“清儿,你我之间,不必如此拘礼。”
顾清低头:“礼不可废。”
萧煜叹了口气:“你总是这样冷静自持,让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顾清抬头看他:“陛下是一国之君,臣只是......”
话未说完,萧煜突然将他拉入怀中:“清儿,我不想再听这些。我只想知道,你心里是否有我?”
顾清沉默片刻,轻声道:“陛下,臣的心意,您难道不明白吗?”
萧煜心中一喜,正要说话,外面传来太监的声音:“陛下,边关急报!”
萧煜松开顾清,正色道:“进来。”
太监匆匆进来,呈上一封密信。萧煜打开一看,脸色骤变:“北狄大军压境,边关告急!”
顾清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一遍,眉头紧锁:“陛下,北狄此次来势汹汹,恐怕早有预谋。”
萧煜握紧拳头:“他们果然不甘心!”
顾清沉思片刻:“陛下,臣建议立即召集朝中重臣商议对策。”
萧煜点头:“传朕旨意,即刻召开朝会!”
朝会上,众臣得知北狄入侵,纷纷献策。有人主张和亲,有人主张出兵,争论不休。
顾清站出来:“陛下,北狄狼子野心,和亲不过是缓兵之计。唯有出兵迎战,方能保我大梁江山。”
萧煜点头:“顾太傅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即刻调集大军,御驾亲征!”
众臣大惊,纷纷劝阻:“陛下,万万不可!御驾亲征风险太大!”
萧煜摆手:“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退朝后,顾清追上萧煜:“陛下,御驾亲征非同小可,您......”
萧煜握住他的手:“清儿,你愿意陪我一起去吗?”
顾清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臣愿随陛下赴汤蹈火。”
大军出征那日,京城百姓夹道相送。萧煜身着戎装,英姿勃发。顾清骑马跟在他身侧,神色凝重。
一路上,萧煜与顾清同吃同住,形影不离。军中将士虽觉奇怪,但无人敢多言。
到了边关,萧煜亲自指挥作战。顾清则负责后勤调度,确保粮草供应。
战事激烈,双方僵持不下。一日夜里,萧煜正在帐中研究地图,顾清端着一碗汤进来:“陛下,夜深了,喝点汤暖暖身子。”
萧煜抬头看他,眼中满是柔情:“清儿,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顾清摇头:“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萧煜握住他的手:“清儿,等战事结束,我们......”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喊杀声。一个侍卫冲进来:“陛下,不好了!北狄人夜袭大营!”
萧煜大惊,立即拔剑冲出帐外。顾清紧随其后。
夜色中,北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萧煜指挥将士迎战,但敌众我寡,形势危急。
顾清突然拉住萧煜:“陛下,跟我来!”
两人骑马冲出重围,来到一处高地。顾清指着远处:“陛下,那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绕到北狄大营后方。”
萧煜眼前一亮:“清儿,你......”
顾清微微一笑:“臣早已派人探查过地形。”
萧煜大喜:“好!我们立即行动!”
两人带领一支精锐部队,从小路绕到北狄大营后方,发动突袭。北狄人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战事结束后,萧煜论功行赏。顾清被封为镇国大将军,位极人臣。
回到京城,萧煜在宫中设宴庆功。宴会上,萧煜举杯:“此次大捷,多亏了顾将军。朕敬你一杯!”
顾清举杯:“为陛下效劳,是臣的荣幸。”
宴会结束后,萧煜拉着顾清来到御花园。月色如水,两人并肩而行。
萧煜突然停下脚步:“清儿,现在天下太平,我们......”
顾清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柔情:“陛下,臣的心意,从未改变。”
萧煜大喜,一把将他拥入怀中:“清儿,从今以后,我们再不分开了。”
顾清靠在他肩上,轻声道:“好。”
从此,萧煜与顾清携手共治天下,开创了永宁盛世。史书称他们为“永宁双璧”,传颂千古。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