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第 82 章 ...

  •   又下过一场雨后,院子里的枇杷已经熟透了。这天,玉笙正在院子里看着人摘果子,林秀在书房,郁金在一旁伺候。晴烟带着小丫头在树下帮着接摘下来的果子,就有一个婆子进来说:“姑娘们来了。”话音刚落,就见秀芝他们带着几个丫头来了,林秋也在后面跟着。
      这天正是下午时分,太阳已经偏西。阳光从西院墙斜斜地洒进来,正照在进来的一行人身上。秀薇走在最前面,穿着一件白绫衫子,外罩月白褂子,底下是碧落色裙子。秀薇后面跟着秀莲,她上身穿着初荷红的袄子,松花色裙子。她的后面是秀芝,秀芝上身穿一件鹅黄的短衫,外头罩一件杏子黄掐牙背心,下穿着香叶红绫裙子。
      林秋走在最后面,穿着群青色袍子,银鱼白的裤子,头戴一顶小帽。他垂着头,走得不快,跟在几个姑娘身后,好似一群雀儿们后头跟着个落水的小耗子,又惶恐又慌张。
      几人向玉笙问了好,又问大哥哥,玉笙便叫晴烟去请林秀,又叫丫头们把才摘下来的果子洗两盘拿过来。不一时,流云和大雪拿着两盘黄灿灿的大枇杷进来了,各人的丫头又去要了水来,众人就洗了手,坐着吃起果子来。玉笙想起林秋好些时不过来了,又见他今番沉默了许多,不似从前活泼好动,知道他心里有事,便亲自剥了几个枇杷给他,叫他得闲了只管过来逛逛。林秋答应了,只低头吃果子。
      几人在这里说说笑笑,玉笙又叫丫头去请秀梅,不多时秀梅就出来了。她的头发原是贴着头皮剪断的,这大半年的功夫长长了好些,已经能梳起一个小髻了。她今日仍是穿着青灰色的袍子,手里拿着一串数珠,头发只用一只木簪挽着,全身上下并无装饰。
      秀梅又带了青果红叶和小喜儿出来。这三个丫头平日里只跟着秀梅吃斋静坐,难得出来逛一趟,因此今日得出门来,都有些兴奋,拉着丫头们躲到后边去吃果子去了。这里人一多,便更觉热闹了。林秀在书房听见这边的喧嚣,就也拿着一幅画走来赶这热闹。
      众人见他来了,都站起身来,只有玉笙坐着。林秀叫各人坐,自己也坐了。晴烟打水来给他洗了手,他便也坐着吃果子,同弟妹们说笑。
      玉笙见他拿着画走来,就知道是前些天自己央他画的那枇杷山鸟图了。要湿帕子来擦了手,从丫头手里接过画,展开来看时,众人都把头凑过来同看。这是一副工笔画,一枝枇杷枝上结着一簇黄澄澄的枇杷,其中有几个底部还泛着青色。一只鸟儿站在枝头,扭过头去看那枇杷叶,枇杷叶子上有几个虫咬出来的小洞。
      画中果多叶少,亭庑绿的叶子,配着葵扇黄的果子。鸟儿背上的羽毛呈青蓝色,腹部是灰白色,根根可数。这鸟儿画得体态丰满,灵巧活泼。整幅画配色鲜艳,细致生动,趣味盎然。画上盖了一个印,写着“东川林文远”,后头还题着一联诗,写道:
      金丸垂晓露,翠羽动春生
      众人看了,都品评了一番。林秀对玉笙说道:“画已得了,你有什么谢礼给我?”
      玉笙笑道:“谢你个栗爆,你吃不吃?”
      林秀听了,捂着头转向众人道:“你们听听,你大嫂子讲不讲理?我费心费力地替她画了,连个谢字都讨不到,还要吃她的栗爆呢!”说罢,用两手捂着头躲着玉笙。
      众人都笑了。玉笙又看那画,说道:“这诗倒还行,这画,你还说你事费心费力地画,我看你是省心又省力。画得不怎么样,就只颜色调得好。”
      林秀道:“嗐,公主娘娘,你自然见过不少好画,我一个乡野村夫,如何同那些名家相比呢?你就将就着看吧。你说要我画了你好用在绣品上,我才特意给你调的这颜色呢。你绣好了也给我瞧瞧。咱们互相品鉴学习,才能进步,你说呢?”
      玉笙道:“叫你画你就画,谢礼么,没有。你要不愿画,下次我找别人去。至于说互相品鉴学习,画我只懂得看一点,绣花么,你们男人家自然是不懂的,谈何互相学习、进步?”
      林秀听了,摇头晃脑地学着她的话道:“绣花我只懂得看一点,画么,你又不会画,却是谈不上互相学习、进步。如此说来,还是我吃亏。下次不接你的活儿了。”
      玉笙听了,也不答他这话,只抿嘴笑,叫丫头把画收起来。
      夜里,众姊妹吃了晚饭,又闲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家了。秀芝秀莲两个如今也已搬回来住了,过几天又回去陪她们的母亲住几天。
      玉笙见今日无事,便同林秀商议道:“这天看着甚好,日日闷在这院里,外头多少好风光都不得见。我想去李家坝走走,看看李姑娘的坟,顺路逛上几日再回来。”
      林秀听了,想了想,说:“我明日去衙门跟他们说一声,你就在家收拾收拾,看哪天动身,我同你一道去。”
      玉笙赶忙说道:“李家坝又不远,要不了几天就回来了,我自己去就行了。你仍旧上你的衙门,不必管我。”
      林秀走到玉笙跟前,说:“你一个人去我怎么能放心?要是再来个李老头张老头把你掳走,隔着这么远,我上哪儿去找你?你别犟了,听我的,再等几日,我同你一起去。”
      玉笙笑道:“从哪里再跑出个什么李老头张老头?事情已经完了,我总不能一辈子不出门吧。要是都这么怕起来,这日子没法过了,毕竟出门怕贼抢人,在家怕贼来偷。”
      林秀听了,知道说不过她,便也坐下,伸手揽过她的腰,说道:“当真不要我陪?你一走就是几天,我可舍不得你。”
      玉笙扑哧一笑,说:“你少轻狂了,当心丫头进来看见,成什么体统。”一边说,一边推他。
      林秀只管抱着她不动,还把头往她肩上一靠,闭着眼睛,说道:“怕什么,要都怕起来,这夫妻没法做了。毕竟出门怕人瞧见,在家怕丫头瞧见。”
      玉笙听了,也不动,由他抱着,她只拿手摩挲林秀的脖子,说:“你们家个个都生得白,这肉摸着怪细腻的。”
      正说着,流云进来,一边走一边说:“东西都收拾好了,若是明日启程,这时候就该睡了。”话还没说完,就见他二人抱在一起。流云羞红了脸,赶忙又退出去,还把门也关上了。
      玉笙听见外头有人进来,赶忙把林秀推开。林秀也放开了她,站起来朝门外说道:“是该歇息了,你们去打水来,再进来替夫人更衣吧,。”
      流云在门外听了,答应了一声,自去找人打水。
      次日天刚明,玉笙一行人就坐车出发了。林秀骑着马一直送到城门口,玉笙催了几次他才走。因路途不远,因此只带得流云晚霜并大雪小雪四个丫头,又有两个媳妇,两个婆子。一行人皆做平民打扮,只把玉圣公主的印信贴身带着。
      四月的天气还不甚热,只有下午的阳光晒在身上有些发烫。此次出门并无别事,且李家坝就在左近,大路可到,因此几辆车都是慢慢悠悠地一路行去。
      走了两日,已来到李家坝的市镇上,众人找了家客栈歇了,明日再去李家祖茔祭拜。玉笙叫人找了个当地的婆子带路,约好明日天亮就出发。一连赶了两天的路,今夜众人都要好好歇一歇,便在客店里随便吃了些东西,各自收拾了早睡。
      李家在当地延续了几十代人,算是当地的望族,因此百姓们都知道他们家居何方,埋身何处。玉笙叫婆子坐在车前给车夫指路,自己坐在车内听婆子絮絮叨叨地说些当地的风俗,如何嫁女,如何庆花朝,如何过七夕等。
      说到后来,婆子又问玉笙等是何人。玉笙便说是远方亲戚,因他们家祖上于我家有恩,此次路过李家坝,顺路过来祭拜恩公。婆子只是随口一问,也不管他真假,又说起别的事情来。
      不多时,已来到一户人家。婆子领了钱 ,欢天喜地地去了。车夫上前叩门,告知了门房来意。那家里的管事人出来,听说有人要去祭拜李家的含春小姐,客客气气地请玉笙等人略等片刻,自己要进去禀告家里的爷们,请主人家出来说话。
      不多时,一个四十左右的高大男子出来了。媳妇从车内接过公主印信,两手捧着交与那男子。男人看了,仍旧交还给媳妇,媳妇又递给晚霜,晚霜收了。男人朝车内恭恭敬敬行了礼,叫小厮备马,要亲自带路去李家祖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