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断舍离了才会有好运气哦 ...
-
“活多也得一样一样干,我爸要吃药,两个妹妹下学期一个上五年级,一个六年级,学习成绩也不错,希望能供她们读更多书,考大学。”
刘华宝的形象瞬时高大起来,少年们从心底里佩服他勇于担当。
江临内心被触动到了,诚恳地说:“小宝,补贴政策和养殖技术你不用担心,哥跟你打包票,只要你养好了,一定能卖出去。”
“我相信政府,也相信哥哥们。所以我和小杰两个人,决定养200只,等第一茬鸡出笼了,我们再根据情况扩大规模。”
刘杰说:“我爸妈都快六十岁了,年龄大,厂子不要他们,在外面的餐馆里帮忙洗碗打杂。”语气一度哽咽,随即道:“宝哥肯带我,我就努力干!养好了,我爸妈也就能回家养鸡了。”
林星听到刘华宝和刘杰决定养鸡的消息,激动地摇晃着他们的肩膀。
程恩越在一旁笑说:“再揺得把脑袋摇散黄了。”
林星松开了手,仍旧无法平息内心的兴奋,他双手叉腰仰头地来回走,时而拍手激动道:“年轻人养鸡,比中老年人养鸡更让我开心!这就是新兴的力量,将来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加入乡村振兴的阵营!”
向初哲说:“林哥,暂时别美了。我们村就絮哥家决定养。”
一盆冷水浇在林星的头上,从头到尾凉透了。笑容瞬间消失,追问着:“咋回事啊?那天晚上开会,大家挺积极高昂的呀,我当下觉得怎么着也有几户的指标。”
裴絮挂断电话:“初哲,你和林哥详细地说一下大家的想法,我们去大榕树接肥。”
刘华宝和刘杰立即起身,“哥,我们帮你搬。”
程恩越翻了一下冰箱,说:“絮哥,我去镇上买点熟食和青菜,今晚大家伙聚聚。”
“那也不用在这说了,一边干活一边跟我详细说说。”
向初哲搭上他的肩膀一起往前走,详细地给他总结大家的想法。
宋一帆和李旭燃找了几遍也没找到防水布,从杂物房里探头问:“絮哥,咱的防水布呢?”
江临突然想起什么,反问:“什么防水布?啥颜色的?”
“红蓝白条纹相间的防水布,我记得我收回来了。”
某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江临和向初哲收拾杂物房,江临抱起一团脏污的红蓝白条纹相间的防水布,一脸认真地说:“初哲,你知道哦,人哦,要断舍离才会有好运气。”
向初哲点点头,赞同他的说法,把防水布装上了装垃圾的翻斗推车。
“我给扔了。”江临心虚地说。裴絮只好斥巨资再买了一卷防水布并教育他断舍离有时候会费钱。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林星和少年们绞尽脑汁,终想出了一个办法,将零碎养殖的村民聚集在一起,并说服他们联合养殖,以一户的名义申请鸡苗数量,达到数量后申请补贴,于是许多有成本顾虑的村民也报名联合养殖,并在村委会签订了合同。
绿色的大货车上面放着许多白色的笼子,小鸡毛茸茸地眨着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村子。
耕地被翻耕正在等待灌水,而后准备下秧。从山脚下至山顶,绿色之中是一枝枝淡黄色的芒果花,蜜蜂穿梭在其中,不亦乐乎地辛勤采蜜。
村民们拿着自家编织的竹制鸡笼聚集在大榕树下,裴絮照着登记的数量给村民们发放鸡苗。
“这鸡苗看起来也没特别之处啊。”村民们蹲着仔细地端详鸡笼里发出吱吱喳喳声音的小鸡。
江临说笑:“行走的人民币,自然看起来一个样。”
少年们轻柔地一个个分发小鸡,剩下的笼子里还有三百只。
裴宗礼说:“鸡苗还小,等照顾半个月到一个月我再放到山上,暂时全部放在老房子里养着。”
小鸡到了新家,却惊恐地缩成一团,相互抱团不愿离开笼子。
赵素梅端来了几个不锈钢盆,里面放着细碎的玉米粒,水斗间隔地放在周边。
“赶着一只出来,其它的全部会跟着出来。”赵素梅嫌弃地把裴宗礼推到一边,用手将小鸡赶往笼子口。
“小点声,温柔一点,不然给你吓破胆了。”
赵素梅仰头白眼他:“这么胆小的鸡还不如不养,打雷了不得哇哇哭啊!”
少年们分别将小鸡送往刘华宝和刘杰家。
刘华宝的父亲刘世禄搀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出来门口笑容灿烂地迎接他们。
刘世禄招呼道:“你们先进来喝水。”
裴絮说:“叔,我们先把小鸡安顿好再过来喝水。”
刘华宝打开了后院的门,原是一个菜园子,他和刘杰推着翻斗车到处去寻找别人丢弃的砖头,在仍旧寒冷的二月天趟进冰冷的河道筛沙子,将后院铺了一层沙子和一些砖头,给小鸡创造了干净的生活空间。
几个人手脚麻利地把小鸡放入院子里,刘华宝抱来了一些干稻草,小鸡们定定地盯着他们,挤在一处可爱极了。
程恩越给了他一本小册子,“小宝,这是我们哥几个看了一些霞烟鸡养殖视频,以及絮哥问了一些他从事养殖家禽的同学总结出来的养殖经验,虽然品种不一样,但大方向可以参考一下,小杰那里也有一本,你们回头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养殖难处,尽管跟我说。”
刘华宝用衣服擦擦自己的手,用力地握住程恩越的手。
双眸泛起了感动的泪水,说:“越哥,真的很感谢你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疑问,以及给了我很多实质性的建议和帮助。”
裴絮和江临拍拍他的肩膀,给予鼓励的力量。
江临说:“不要给我整柔弱这一套啊,你才十八岁就敢一下子养殖两百多只霞烟鸡。”他指着修整得很不错的园子,“细心和努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作为哥哥还得跟你学习。”
刘华宝垂眸彻底地绷不住了,肩膀微微耸动,泪水滴落在地。
程恩越一把将他揽入怀里,双眼微微通红,带着哭腔安慰他:“哎哟,这是干啥呀?今天是小鸡们到了新家的大好日子,也是你养殖事业的开始,咱得喜庆一点,不许哭了哈。”
刘世禄拄着拐杖靠在砖墙上,也泛红了双眼。
裴絮和江临从身后抱住他们两个,“小宝,不要给自己的那么大压力,我们都是新手,一起努力地往前走。”
夕阳像一个圆圆的金色月饼,散发出耀眼的光晕,令人不能直视它的全貌。
裴絮站在水肥罐前,对着群里的视频通话界面说:“你们检查水管了吗?”
“好了。”
“行!我现在把总开关打开,你们沿着分水管,一直到地里的滴灌管子,看看来水了没?”
“好。”
裴絮紧张地打开了总开关,检查系统的完备性和可行性,实用性的时刻到来了,如果不能顺利进行浇灌,那么就得下功夫排查问题了。
少年们趴在分水管前,仔细地听着是否有水流的声音经过。
一分钟,一分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少年们的心情逐渐焦灼,裴絮追问:“有水过去了吗?我这里已经在不断送水了。”
“哗啦!”
终于!轻轻的水流声传入耳蜗里。
江临高兴地喊道:“裴絮,有了!”
兄弟们接二连三地在群里欢呼地喊着来水了。
裴絮如脚底抹油般迅速地往地里奔跑,黑色的滴灌管被地固定在黑色的地膜上,出水口靠近墨红玫瑰苗和油茶水苗的根部。
一滴,两滴,出水口的水缓缓渗入地里。
裴絮激动地拥抱江临,兴奋地嚷嚷着:“江少,成了成了!来水了!”
江临下意识地回抱他,双手无意识地摩挲着他的背部,夸赞他:“成了!裴博士,你是最优秀的理科生,这么复杂的系统也自己安装成功了,省了一笔不菲的技术费!”
裴絮放开他,江临的手悬在半空中停滞了几秒,而后若无其事地收回。
“一万多的技术费啊!”裴絮比着手指,“还得承担技术指导老师的往返机票和住宿费,这回省了,我还把系统摸索成功了。我要是破产了我就申请入职,全国出差帮人安装系统。”
江临逗他,比出三根手指,“那你得全国巡回安装三百多套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才能还上我的钱。”
裴絮沉浸在省钱的喜悦当中在地里巡回检查全部滴灌管有无成功出水。
煎至金黄的罗非鱼被翻了面,放入切成块的西红柿,倒入料酒和调料,继而加入热水,江临不断地往里添柴,一脸享受地说:“久违的西红柿烧鱼,香啊!”
林星和刘华宝,刘杰三人聚在一起择豆角。林星不禁感叹道:“我今天看到你们把鸡苗领回家的时候,我突然感觉乡村振兴不再是一句空口号,星星之火正在被点燃了。”
刘杰笑说:“林哥,网上说在乡镇当公务员可辛苦了,二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像三十岁,我以前不信,想着坐办公室吹空调能有多辛苦,现在看到你我信了。”
“你小子这是在说我老呢。”林星佯装要扔豆角打他,刘杰笑着往后倒躲。
林星吐苦水:“我刚来的第一年我真想辞职,下乡做扶贫工作,我每天的行走步数在朋友圈排第一,有些村民不理解我们的工作不配合,我做思想工作说到嗓子哑。有些时候给他们申请了扶贫项目,比如免费提供珍珠鸡鸡苗,好家伙,还没下蛋直接给我炖了,那还养个锤子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