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这会儿就是要用备用电源的时候了。但是休息区的店员接到电话,让她先不要启用。
现在根本不知道电厂的供电几时能恢复,备用电源得用在刀刃上。
店员咒骂道:“这个天气不给开空调,要热死人的啊!”
她去把冻柜里的冰块全铲了出来,放在自己身边。反正没电了,早晚也是要化的。
秦桑看服务区一直没亮灯,也就没开过去。她把门窗锁好,把车子靠边。自己把驾驶座椅放到135度,闭眼休息。
肯定不敢睡死了,眯一阵恢复一下精力,也让车轮休息一下。
虽然外界温度高,但不摩擦总是要好些。
她开了四个半小时,接近500公里了。这会儿海拔差不多有一千米高,温度下降了六度。
所以,车外温度在50度左右。
过了一阵秦桑睁开眼,约莫五六百米外的休息区,餐馆和其他地方居然还没有来电。备用电源也都没有开启!
“坏了!”秦桑打开车载的收音机。
收音机里说: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得热射病住进医院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老弱病为主!
如今医院里已经重演了新冠疫情刚开始时的情景:医疗资源告急,医院走廊里都堆满了病人。
秦桑面色顿变,她记得当初美国新冠的下一步就是很多人根本得不到救治。然后太平间里尸满为患,全部用收尸袋一层一层的在柜子里收纳。然后装食物的冷冻车也都用上了,同样堆得层层叠叠......
危机,正式降临了!世道将乱。
如果是在中国,她还能有点底。政府的救灾职能会立即运转起来,解放军、消防员、武警官兵等等都会开始行动,制定最佳的救灾方案。
但美国政府这方面的职能是不强的,美国民众也不认为政府有这个义务。
她看看手机,04:00了。
还有五百多公里到丹佛。一路狂飙的话,这就是四个小时的车程。
她赶紧开到休息区的公厕处,清空了一下内存。还好,还有冲厕所的水。
秦桑开了后车门,拎了一桶汽油出来。加了半桶到汽车油箱里。
其实油箱里还剩了三分之一,但就怕之后想加都没有机会下车了。先加满!
接下来的行程,她就不准备停车了。
秦桑上车之后,就一路开到120——150的时速。
美国高速公路的限速是150。而且开太快了,摩擦生热,轮胎也受不了。
如今还只是医疗系统失控。随着温度越来越高,一切都会失控。
都五十多度了啊,不知道那些所谓的专家会怎么解释。但不管怎么解释,在温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也安抚不了民众。
下一步,大家都会想法子往海拔高的地方迁徙。在这个过程中,大米、水资源等都会被哄抢。
秦桑这会儿就路过了一家路边的超市。就连这里都有人砸破厚实的玻璃门,涌进去抢东西了。
她油门都不敢松,一路狂飙过去。
又开了百多公里。有一辆大巴停在了路边,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抛锚了。
路边有人在招手,秦桑怎么可能停下?万一是想拦停她的车子抢东西的怎么办?
她直接就把车飚过去了。剩下那辆大巴车的人跺脚痛骂,却没法追上她的车。
秦桑呼出一口气,就怕之后再遇上人在路上撒铁蒺藜这些,先刺破她的车胎。
她再次加速,油门踩到底。
这时候,洲际公路上也不像之前那么空旷。
无数家庭的大门打开,开出车辆。人们急匆匆从冰箱里取出现成的食物、水等,再带上家里露营的一些生活资料。
或是就近上山,或是像秦桑一样直奔高海拔的西部地区。
所以,洲际公路上车辆也开始多了起来。
秦桑以超过150的速度狂飙了一阵,车子多了也就不敢飚了。车速又降回120。
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怕有人拦车了。这么多车川流不息的开着,没人敢找死来拦。
但是,这么多人和她目的一样。到时候到了科罗拉多州她能安全么?
算了,先到了再说。怎么都比在这里热个半死强。
而且,等到明天12点,气温飙升到64度。哪怕是科罗拉多州,也会到50度以上。
她一定得在那之前上山。就直接就近找到落基山脉的盘山公路入口上山!
秦桑一刻不敢停歇,聚精会神按导航的方向往丹佛开着。
千万、千万不要堵车啊!她还有三百多公里才到。
身后传来汽车连环碰撞的巨大声响,然后火光冲天。她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是离她几十米的两辆车相撞了,然后引发了连环车祸。
她没有理会继续开着。还有280公里,270,240......
05:40,天亮了!这100分钟,她狂飙了260公里。真是亏得皮卡耐造,美国高速公路路况好!
八点、早上八点她就能抵达山上。
秦桑精神一振,她的大逃亡即将告一段落。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车速忽然慢下来了。堵车——这是要命啊!
她没敢下车,车窗都没开。就怕旁边有人冲上来,砸了车窗把她拖出去。自己把这辆车开跑。
都能看到远处有人往高速公路跑来了,秦桑默默地拿出了手枪。
她想看看有没有机会汇入旁边的车道。没有、根本没有!旁边的车道,车子一辆接一辆飞速驶过,是真正的应接不暇。
想强行变道,只会出车祸。
还好,这条车道前方的司机们当机立断。几辆附近的车把车子爆胎那家人接纳了,让他们带着东西分散上了自家的车。
然后十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司机,把那辆挡路的车子一鼓作气推到了路边侧立起来。
这条车道重又开动,司机们急急的发动车子。这样旁边朝高速公路冲过来的人群,就没法抢车和各人车上的物资了。
秦桑就跟着这些车流又狂飙了一个半小时,到达了丹佛市区。
但绝大部分车并没有停下,都直奔落基山脉去了。
她幸亏油加满了,自己的内存也清空了。一路跟着飚到了海拔3300多米的房车露营基地。
这里比海拔0米的地方已经低了20度左右。温度目前在40度,能生存和生活。而且因为是露营基地,所以各项设施齐全。
很多逃亡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能安顿下来了。
但秦桑略一迟疑,不顾自己已经很累了,还是继续沿着盘山公路往上开。
不是嫌这里依然热。变态高温下,40多度已经是非常宜居了。
但是,其他人仓促逃亡,未必带了多少生活资源。
过几天用完了怎么办?抢呗。她一个单身女子,能保得住自己的食物、饮用水?甚至还有其他的罪恶可能发生。
往上继续开,3500米以上就空气稀薄,不适宜人类生存了。
而她,带了两台氧气机。如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太阳能。
她的氧气机是可以太阳能充电的。两台轮流,可以源源不断从周围吸纳空气来造氧,供她使用。
周围空气再稀薄,但人少。有机器帮她大范围的吸纳,她的氧气是够用的。
这会儿快八点了,前后左右已经没什么人和车。
秦桑直接开了一点车窗。她关着车窗呼吸了一整晚,车内的空气氧气含量比外界还稀薄,全是二氧化碳。
这样,不但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温度都能再降一点。
她把车载空调关上了,省一点汽油。越往上开,越凉爽!
渐渐的呼吸就不畅了。
秦桑担心自己出现高原反应。停车取了氧气机,把装备戴好。这样就可以边开边吸氧了。
等看到海拔3700米的路牌,秦桑停下了车。
狂飙了三个半小时,然后又是一个小时的盘山公路,她累坏了!
海拔3700,比山下凉快22.2。空气稀薄,几乎是无人区。
不然就得和她一样有氧气机。或者是像青藏高原的人一样,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她终于敢停车休息了!
秦桑打开车门,拎着便携式氧气机下车走了走。在车里蜷了那么久,她脚步都不稳当了。
除了在第一个服务区的餐馆吃饭的半个小时,外加睡的两个小时,从昨晚八点半到现在八点半,她一直都在车里。
开车时间加起来是9.5个小时,开了一千公里高速公路和几十公里的盘山路。
人都要散架了!
525道:“我就知道你行的!所以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才选了你。”
秦桑道:“我谢谢你了啊!”这一天的10000块,也忒难挣了。
这会儿走了一分多钟,终于能走稳当。
秦桑看了一下油箱,快见底了。忙把之前剩的大半桶油也倒了进去。
然后她拿了一张露营折叠凳出来。把氧气机就搁在驾驶座上,自己坐在车门边。一旦有事,可以马上上车把车开走。
3500米以上,就没有露营地了。等闲不会有人来,除非是带满设备爬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