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情书藏于条款中 ...

  •   帝都冬日的早高峰还未完全成型,三环主路车流刚开始密集。
      盛曜总部大楼前,广场地砖仍带着未干的水痕,清洗车刚驶离,地面还泛着淡淡的灰色光泽。
      玻璃滑门一响,前台下意识抬头。赶紧整理起身:
      “陆总,早!”
      “早”
      陆之然没拎包,右手空着,左手握着一份文件袋。
      有人看了一眼,害羞的迅速收回视线。
      电梯正好停在一层,门“叮”地一声滑开。
      陆之然走进去,系统自动识别他的身份,数字37亮灯。
      他站在正中,不靠墙,只静静等着电梯上升。
      三十七层,再一声轻响。
      门开,他走出去。
      空气里已没有寒意,中央空调均匀运转着。
      行政区内人声不多,但动作利落,有人推着文件车,有人从茶水间走出,神情各自专注。

      会议室门已打开。
      莫以宁在门边,看见他进来,立即点头:“会议资料已经准备完毕,项目组刚到,预计准时开始。”
      她把一叠签字文件递给他,刚好是他今天准备处理的前一项目的终审流程。
      他低头翻页不急不缓,签字时不需要多余确认,每一笔都落得干脆。
      签完,合上。
      办公区另一侧,两位老员工靠着打印机等资料,眼神时不时飘向会议室方向。
      “咱公司七年了吧。”
      “嗯,陆总这七年,状态就没变过。”
      其中一人顿了顿,压低声音:
      “你说,他这七年,有没有真正看过谁?”
      “你说感情?”
      “不是业务,不是合作——就是那种,在意。”
      “没听说过谁能走得近。真要说,有人试过。”
      “项目部有个实习生,长得超级帅,还挺张扬,全公司都在看。陆总就扫了一眼,再没动静。”
      “我还记得,HR那次安排什么‘部门联谊’,名单送过去,结果莫助理直接收回了。”
      “外面还说他性冷淡。”
      另一人轻笑一声:“他那眼神像能随便看人?”
      打印机“哒”地一声吐出最后一页。
      其中一人弯腰收纸,语气压得极低:
      “他不是没心,是那颗心……早就给出去了。”
      “那人是谁?”
      “没人知道。只知道,从那之后,他眼里再没别人。”

      会议室门紧闭,长桌两侧真皮椅列队整齐,设备接口对齐完毕,投影屏幕已启动,画面静待切换。
      莫以宁站在前角,左手遥控器,右手资料夹,语调平稳:“技术测试通过,远程线路稳定。”
      她操作熟练,指尖一点,画面亮起。
      顾诚出现在屏幕上。
      身后,两位新人摆好最后一组资料,封面写着:
      【清研能源 C轮融资·投前会议(内审稿)】
      “各位早,主线文件分发完毕,会议由陆总主持。”
      莫以宁坐在下首,目光从平板上抬起那一刻,会议室的门开了。
      陆之然走进来,脚步极稳,身上西装是深灰哑光面料,他手里只拿了一份资料,未多言,也未多看谁,只是走到最前方的位置坐下。
      他皮肤偏冷白,黑发微长,耳侧打理得极清爽。最吸睛的是那双眼——狐狸眼型,狭长、内敛、带感,眼尾微挑,天生带着魅惑。
      那一瞬,莫以宁心底一闪念头:
      “如果陆总出道,资本圈的颜值天花板得重新洗牌。”
      但很快,她收了视线。
      这是陆之然——盛曜资本的主理人,风控亲自审,估值亲自控,项目每季度亲自一轮,强得像一把标尺,压得所有人必须齐整。
      帅只是意外。
      真正压人的,是他骨子里的不可妥协。

      会议进入第十分钟。
      清研能源的融资报告推进到中段,投影屏上跳出新页面——退出机制与回购结构初案。
      魏琛开口:“本轮融资三方参与,盛曜、京储、还有光岭资本。”
      他翻了页,指向角落处一栏:“光岭是通过温特渠道进来的境外基金,拟持股25%。目前退出机制暂未定稿。”
      陆之然没抬头,只在“光岭资本”四个字上略过,指尖轻顿了一下。
      光岭。他昨天才听说,来得太快,像一支从天而降的干净资金。
      但这种类型的基金,几乎不会掺合C轮——不是常规路径。
      他不动声色地翻到后页。
      魏琛继续:“光岭提出三年内不设回购约定,也不要求任何固定退场方式。说法上是——纯风险投资。”
      会议室静了几秒。
      江屿盯着那段条款,语气平淡:“太干净了。一进一出,全靠自觉?”
      程一珩语调更冷:“连个兜底都没有,这不是投,是丢。”
      魏琛顿了顿,补了句:“但它是走正规渠道进来的,资金也干净。合规上挑不出问题。”
      顾诚从会议一开始就在连线那头,镜头静开着,身后是熟悉的灰色书架。
      退出条款那页被翻出时,他低头看了眼文件,又看了屏幕右上角的画面几秒。
      然后,开了麦,语气依旧散淡:“这钱确实干净。”
      “干净得不像投资,像某人……不愿留债。”
      江屿听完,没说话。
      他轻轻合上手边那份资料,抬头看了镜头一眼。
      顾诚也在看他,镜头那边唇角微挑,像是在笑,又像在问:“你看出来了吗?”
      他们谁都没接话。
      麦克风静音灯亮起,会议继续推进,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陆之然没接话,只是静静看向那页合同。
      纸面很干净,条款印刷清晰,却有一行字格外刺眼:
      【退出机制】
      光岭资本放弃C轮股份回购优先权,三年内不设退场约束,法律责任豁免。
      他眼神落下,指腹轻轻掠过那一行文字。
      那不是一份正常的投资协议。
      不是“回报无所谓”,而是“刻意不求回报”。
      像是有人,故意把这笔钱留在台面上——只为了将来可以毫无阻力地离开。
      他轻轻抽出那一页纸,压在左手边,动作克制。
      会议室气场顿了顿,像被无声地撬动了一角。
      程一珩敏锐察觉:“陆总?”
      陆之然抬眸,语气平稳:
      “退场条款需要重审。”
      “让法务再核一次。”
      江屿低声问:“哪儿有问题?”
      他淡淡一笑:
      “直觉。”
      但他知道,真正的问题不在条款里。
      而在那个——写出这行字的人。
      他心里清楚,这场融资,从这一刻起,就不再简单。
      清研C轮融资会议暂告一段落,核心结构初步达成,但关键条款仍需复审。
      签署流程暂缓推进,留待法务二次确认。

      【清研融资相关术语释义】
      C轮融资:企业发展到中后期所进行的第三轮融资,通常用于大规模扩张或商业化落地。
      境外基金:注册在海外的投资机构,通常通过合法渠道投资国内项目,背后资本来源相对隐匿。
      退出机制:投资人日后如何撤出、收回投资的方式,常见方式包括上市变现、股权转让或公司回购。
      回购权:企业承诺在特定条件下回购投资人所持股份,是保障投资人利益的一种方式。
      不设回购:意味着投资人自愿放弃未来由公司回购股份的权利,承担全部退出风险。
      责任豁免:退出时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或经济补偿责任,投资人完全自负盈亏。
      纯风险投资:没有固定回报机制、不设兜底条款的投资方式,意味着愿赌服输。
      资金路径合规:投资资金通过合法渠道进入公司,流程、背景、来源都符合监管要求。
      退场条款重审 / 二次核条:即重新评估投资协议中关于退出的约定,确保无隐藏风险。

      会议室的门缓缓打开。
      陆之然脱下外套搭在臂弯,走出会议室的那一刻,关闭飞行模式。
      信号刚连上,推送像水压失控一样炸开。
      财经APP、项目群、社交提醒、联系人弹窗,一股脑往外冲:
      【步氏集团董事会通过新任继任者】
      【步安之,正式执掌集团】
      【#资本归位#】
      【#回来的那个人#】
      他指尖轻划,一条视频自动弹开。
      是步氏总部发布厅现场。
      人群略乱,镜头跟着移动,一道熟悉身影从深处走来。他走得不快,却精准地走进了画面正中。
      步安之——站在镜头前,西装无褶、姿态沉稳、目光锋利得像不认识他。
      掌权者该有的样子。
      陆之然盯着屏幕,心跳轻轻漏了一拍。
      那不是意外。
      是一种太熟悉的本能。
      他的眼睛,比大脑更早认出那个人;
      他的身体,比理智更快反应。
      他记得很清楚。
      那年冬天,步安之紧握他的手,说:
      “我不想接班。”
      “我不想你跟着我,连自由都要让资本来分。”
      可现在,视频里那双手,正推开步氏大门,走进董事会议室最深处。
      像是从未离开
      像是这七年的沉默,只是为了今日这一步无声归位。
      手机推送还亮着。
      有句话,在他心里一遍遍地响:
      你终于站上去了。
      ——可你回来,是不是从头到尾,只为了赢?

      投影刚熄,纸张还散着,会议室的气氛还未完全散去。
      财经推送刷了满屏,消息一条接一条涌进来,几乎所有人手机都在震。
      顾诚的连线挂在屏幕上,镜头里他侧身坐着,手指转着签字笔,看似漫不经心。
      当那条新闻弹出来那刻,他只是轻轻一笑,语气慵懒:
      “这下好了,终于不做幕后了。”
      江屿没回他,只轻轻把资料合上,语气低低的:“这一步,他藏了太久。”
      魏琛没看他们,只在合同封面上敲了敲笔,像是记下了什么时间点,又像是无声画了句号。
      程一珩盯着屏幕上的新闻图看了几秒,忽然笑了声:
      “那人一消失就是七年,回来就把局清了。”
      顾诚接话,语气像调侃又像陈述:
      “他不是藏,是把别人都逼到该让位的时候了。”
      没有人再出声。
      但那一刻,每个人都明白一件事:
      那个在海外搅动了七年风云,却在国内保持沉默的人,回来了。
      七年来,业内一直有他。
      不在台前,却从未离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