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情书藏于条款中 ...
-
帝都冬日的早高峰还未完全成型,三环主路车流刚开始密集。
盛曜总部大楼前,广场地砖仍带着未干的水痕,清洗车刚驶离,地面还泛着淡淡的灰色光泽。
玻璃滑门一响,前台下意识抬头。赶紧整理起身:
“陆总,早!”
“早”
陆之然没拎包,右手空着,左手握着一份文件袋。
有人看了一眼,害羞的迅速收回视线。
电梯正好停在一层,门“叮”地一声滑开。
陆之然走进去,系统自动识别他的身份,数字37亮灯。
他站在正中,不靠墙,只静静等着电梯上升。
三十七层,再一声轻响。
门开,他走出去。
空气里已没有寒意,中央空调均匀运转着。
行政区内人声不多,但动作利落,有人推着文件车,有人从茶水间走出,神情各自专注。
会议室门已打开。
莫以宁在门边,看见他进来,立即点头:“会议资料已经准备完毕,项目组刚到,预计准时开始。”
她把一叠签字文件递给他,刚好是他今天准备处理的前一项目的终审流程。
他低头翻页不急不缓,签字时不需要多余确认,每一笔都落得干脆。
签完,合上。
办公区另一侧,两位老员工靠着打印机等资料,眼神时不时飘向会议室方向。
“咱公司七年了吧。”
“嗯,陆总这七年,状态就没变过。”
其中一人顿了顿,压低声音:
“你说,他这七年,有没有真正看过谁?”
“你说感情?”
“不是业务,不是合作——就是那种,在意。”
“没听说过谁能走得近。真要说,有人试过。”
“项目部有个实习生,长得超级帅,还挺张扬,全公司都在看。陆总就扫了一眼,再没动静。”
“我还记得,HR那次安排什么‘部门联谊’,名单送过去,结果莫助理直接收回了。”
“外面还说他性冷淡。”
另一人轻笑一声:“他那眼神像能随便看人?”
打印机“哒”地一声吐出最后一页。
其中一人弯腰收纸,语气压得极低:
“他不是没心,是那颗心……早就给出去了。”
“那人是谁?”
“没人知道。只知道,从那之后,他眼里再没别人。”
会议室门紧闭,长桌两侧真皮椅列队整齐,设备接口对齐完毕,投影屏幕已启动,画面静待切换。
莫以宁站在前角,左手遥控器,右手资料夹,语调平稳:“技术测试通过,远程线路稳定。”
她操作熟练,指尖一点,画面亮起。
顾诚出现在屏幕上。
身后,两位新人摆好最后一组资料,封面写着:
【清研能源 C轮融资·投前会议(内审稿)】
“各位早,主线文件分发完毕,会议由陆总主持。”
莫以宁坐在下首,目光从平板上抬起那一刻,会议室的门开了。
陆之然走进来,脚步极稳,身上西装是深灰哑光面料,他手里只拿了一份资料,未多言,也未多看谁,只是走到最前方的位置坐下。
他皮肤偏冷白,黑发微长,耳侧打理得极清爽。最吸睛的是那双眼——狐狸眼型,狭长、内敛、带感,眼尾微挑,天生带着魅惑。
那一瞬,莫以宁心底一闪念头:
“如果陆总出道,资本圈的颜值天花板得重新洗牌。”
但很快,她收了视线。
这是陆之然——盛曜资本的主理人,风控亲自审,估值亲自控,项目每季度亲自一轮,强得像一把标尺,压得所有人必须齐整。
帅只是意外。
真正压人的,是他骨子里的不可妥协。
会议进入第十分钟。
清研能源的融资报告推进到中段,投影屏上跳出新页面——退出机制与回购结构初案。
魏琛开口:“本轮融资三方参与,盛曜、京储、还有光岭资本。”
他翻了页,指向角落处一栏:“光岭是通过温特渠道进来的境外基金,拟持股25%。目前退出机制暂未定稿。”
陆之然没抬头,只在“光岭资本”四个字上略过,指尖轻顿了一下。
光岭。他昨天才听说,来得太快,像一支从天而降的干净资金。
但这种类型的基金,几乎不会掺合C轮——不是常规路径。
他不动声色地翻到后页。
魏琛继续:“光岭提出三年内不设回购约定,也不要求任何固定退场方式。说法上是——纯风险投资。”
会议室静了几秒。
江屿盯着那段条款,语气平淡:“太干净了。一进一出,全靠自觉?”
程一珩语调更冷:“连个兜底都没有,这不是投,是丢。”
魏琛顿了顿,补了句:“但它是走正规渠道进来的,资金也干净。合规上挑不出问题。”
顾诚从会议一开始就在连线那头,镜头静开着,身后是熟悉的灰色书架。
退出条款那页被翻出时,他低头看了眼文件,又看了屏幕右上角的画面几秒。
然后,开了麦,语气依旧散淡:“这钱确实干净。”
“干净得不像投资,像某人……不愿留债。”
江屿听完,没说话。
他轻轻合上手边那份资料,抬头看了镜头一眼。
顾诚也在看他,镜头那边唇角微挑,像是在笑,又像在问:“你看出来了吗?”
他们谁都没接话。
麦克风静音灯亮起,会议继续推进,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陆之然没接话,只是静静看向那页合同。
纸面很干净,条款印刷清晰,却有一行字格外刺眼:
【退出机制】
光岭资本放弃C轮股份回购优先权,三年内不设退场约束,法律责任豁免。
他眼神落下,指腹轻轻掠过那一行文字。
那不是一份正常的投资协议。
不是“回报无所谓”,而是“刻意不求回报”。
像是有人,故意把这笔钱留在台面上——只为了将来可以毫无阻力地离开。
他轻轻抽出那一页纸,压在左手边,动作克制。
会议室气场顿了顿,像被无声地撬动了一角。
程一珩敏锐察觉:“陆总?”
陆之然抬眸,语气平稳:
“退场条款需要重审。”
“让法务再核一次。”
江屿低声问:“哪儿有问题?”
他淡淡一笑:
“直觉。”
但他知道,真正的问题不在条款里。
而在那个——写出这行字的人。
他心里清楚,这场融资,从这一刻起,就不再简单。
清研C轮融资会议暂告一段落,核心结构初步达成,但关键条款仍需复审。
签署流程暂缓推进,留待法务二次确认。
【清研融资相关术语释义】
C轮融资:企业发展到中后期所进行的第三轮融资,通常用于大规模扩张或商业化落地。
境外基金:注册在海外的投资机构,通常通过合法渠道投资国内项目,背后资本来源相对隐匿。
退出机制:投资人日后如何撤出、收回投资的方式,常见方式包括上市变现、股权转让或公司回购。
回购权:企业承诺在特定条件下回购投资人所持股份,是保障投资人利益的一种方式。
不设回购:意味着投资人自愿放弃未来由公司回购股份的权利,承担全部退出风险。
责任豁免:退出时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或经济补偿责任,投资人完全自负盈亏。
纯风险投资:没有固定回报机制、不设兜底条款的投资方式,意味着愿赌服输。
资金路径合规:投资资金通过合法渠道进入公司,流程、背景、来源都符合监管要求。
退场条款重审 / 二次核条:即重新评估投资协议中关于退出的约定,确保无隐藏风险。
会议室的门缓缓打开。
陆之然脱下外套搭在臂弯,走出会议室的那一刻,关闭飞行模式。
信号刚连上,推送像水压失控一样炸开。
财经APP、项目群、社交提醒、联系人弹窗,一股脑往外冲:
【步氏集团董事会通过新任继任者】
【步安之,正式执掌集团】
【#资本归位#】
【#回来的那个人#】
他指尖轻划,一条视频自动弹开。
是步氏总部发布厅现场。
人群略乱,镜头跟着移动,一道熟悉身影从深处走来。他走得不快,却精准地走进了画面正中。
步安之——站在镜头前,西装无褶、姿态沉稳、目光锋利得像不认识他。
掌权者该有的样子。
陆之然盯着屏幕,心跳轻轻漏了一拍。
那不是意外。
是一种太熟悉的本能。
他的眼睛,比大脑更早认出那个人;
他的身体,比理智更快反应。
他记得很清楚。
那年冬天,步安之紧握他的手,说:
“我不想接班。”
“我不想你跟着我,连自由都要让资本来分。”
可现在,视频里那双手,正推开步氏大门,走进董事会议室最深处。
像是从未离开
像是这七年的沉默,只是为了今日这一步无声归位。
手机推送还亮着。
有句话,在他心里一遍遍地响:
你终于站上去了。
——可你回来,是不是从头到尾,只为了赢?
投影刚熄,纸张还散着,会议室的气氛还未完全散去。
财经推送刷了满屏,消息一条接一条涌进来,几乎所有人手机都在震。
顾诚的连线挂在屏幕上,镜头里他侧身坐着,手指转着签字笔,看似漫不经心。
当那条新闻弹出来那刻,他只是轻轻一笑,语气慵懒:
“这下好了,终于不做幕后了。”
江屿没回他,只轻轻把资料合上,语气低低的:“这一步,他藏了太久。”
魏琛没看他们,只在合同封面上敲了敲笔,像是记下了什么时间点,又像是无声画了句号。
程一珩盯着屏幕上的新闻图看了几秒,忽然笑了声:
“那人一消失就是七年,回来就把局清了。”
顾诚接话,语气像调侃又像陈述:
“他不是藏,是把别人都逼到该让位的时候了。”
没有人再出声。
但那一刻,每个人都明白一件事:
那个在海外搅动了七年风云,却在国内保持沉默的人,回来了。
七年来,业内一直有他。
不在台前,却从未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