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是我有个朋友,约了我一起创业。”
酒吧里,舒真朝蔺桥和市嘉解释:“他是做程序的,我们打算参加一个游戏创意立项的比赛。”
“昨天就是跟他一起吃饭?”蔺桥说,“看你一直没回消息,猜你应该是有事,是在谈这个?”
“是的。”舒真顺势道歉,“吃完饭回去也一直在想这件事,就没顾得上看手机,到凌晨才想起来,不好意思。”
“不用在意。”蔺桥替他们各添了一杯柠檬水,让他们与酒交替喝,“昨天问你,也是想约你今天出来。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你不要介意我占用你时间就好。”
舒真笑着摇头,说怎么会,谢谢你们请我喝酒才对。市嘉则是对舒真说的那个立项比赛十分有兴趣,追问道:“你刚才说的那个比赛具体怎么比啊?谁都能参加吗?”
“没什么限制条件,应该是都可以的。”舒真把网页打开给市嘉看,“这个比赛叫Onegame,我们一般简称OG。具体流程的话……就是拉几个人,最好有策划美术程序一起,第一轮先把设计初案交上去,等他们评选出觉得还行的,再下一轮复试。复试的时候需要把初创案做成可体验的20分钟试玩切片,然后公开评审,当天会邀请一些媒体和玩家到现场,每个组公开路演,大家一起选出最有潜力的那一组。”
“听起来好难,”市嘉忧愁道,“又要出方案,又要做切片。我谁都不认识,根本拉不齐人参加,第一步就out了。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吗?”
“也还好?”舒真想了想,说,“类似的活动其实很多,游戏公司每年都有在办,不过OG稍微特别一点,它更侧重非商业性的项目,鼓励获奖的队伍自己成立工作室,而不是在公司内部立项。”
市嘉不太明白,蔺桥道:“独立运行工作室,说明投资人对研发本身的干预不会太多,更关注的也是作为投资方的口碑,而不是项目本身的回报性?”
舒真解释道:“现在游戏公司立项,基本都要求项目从初创期就保证未来的长线运营功能——比如pvp,mmo,或是现在比较主流的内容向,靠足够的团队人数,996加班卷产出,维持高频率的角色、剧情投放,让玩家留存,长期消费。愿意扶持精品向项目的投资人很少。但这家公司之前投资的,都是小规模的精品项目,商业性比较低,一次性买断付费。”
“我懂了。”市嘉说,“也就是说不做礼包,不卖皮肤,在手机或者steam上一次性买断,单机游戏。”
“对。”舒真道,“所以他们这个窗口对我来说很难得,我和我的伙伴,都是想做单机的。”
“等你做出来,我一定会玩的。”市嘉说,“你们打算做什么类型?”
“还没想好。”舒真实话答道,“今天就是一直在想这件事。我不像你有一个很明确的、想做的品类,我有点……摇摆吧。觉得哪一类都很有趣,都很想做。”
“不然你结合一下?”市嘉说,“把想要的都放进去,没必要做选择题嘛!”
显然不能这么做,舒真笑着没说话,蔺桥制止道:“不要乱出主意。”
“你就知道是乱出了?”市嘉立刻转身,“你又不玩游戏,还懂这些?”
“产品本质有共通性。”蔺桥见两人都看着自己,便放下酒杯,说,“既然是定位是小团队项目,初创时期想太多,反而弊大于利。产品调性不突出,会失去竞争力。”
他嗓音低沉稳重,说话时控制着语速,很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味道。舒真认真反刍他话中的意思,不禁点了点头。
事实上他也是这样想的,但总架不住脑子里总是跳出一些零碎的想法,至今没能串出一条主线。
他虚心求教:“但按我之前工作时大家的思路,看得见的设计点不够多的话,方案初期就会被卡掉。所以大家一般都是……花里胡哨都先填上,落地的事后面再说的。”
蔺桥微微皱眉,态度显然是不太赞同这种做法。但他没有将话说死,只道:“也许是我太保守了,确实不太了解你们的行业。”
“不,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舒真却笑了起来,说,“花里胡哨想太多,最后落地的时候就变得很困难,找不到重点,真的做出来了,也不是很整体。嗯……我经历过这样的项目。”
那是舒真的第一份工作,也正是他认识毛奇冰的项目。
那时候舒真还只是一个校招生,对游戏行业充满了憧憬,期待着进入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厂后,能认识行业内的大佬,从他们身上获取充沛的经验和知识。
但现实是,舒真在那个项目里经历了无穷无尽的打回和重构。
一开始,大家的野心是很大的。国风赛博,文化输出,科幻幻想,大世界探索,UE4引擎下的超真实美术质感……文案团队构建了一个磅礴大气的世界观,原画组做出了不输于国外3A的高级概设。策划组自然也要群策群力,拿出配得上这些的设计。
当时的主策划便决定,策划组每周集中两次头脑风暴,把能想到的设计都形成文档,全部灌输到这个游戏里去,一定要让这个世界充满趣味,充满挑战。
但这么做的结果是,这游戏在第一次对外测试后得到了非常负面的反馈:
缝合怪,4399大集合,不知道要干什么,好无聊,主要玩法到底是什么?
被邀请来测试的玩家们几乎都在玩法上给予了差评。于是团队被勒令整改,要在半年内重构玩法——他们这个组是国内最早启用UE4引擎的大厂团队之一,养人的成本远高于Unity和其他公司自研引擎,半年就要烧掉公司三千多万,所以大家都十分明白,这是公司看在沉没成本的份上给出的最后死限,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策划组可谓头顶泰山。那段时间整个策划组实行周70小时的工作制,嫌少有凌晨前能回家的时候。
舒真甚至有好几次是通宵以后坐在工位上欣赏完窗外的日出,然后起身,打车,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回公司继续工作。
每一周,每一个版本日,每一个工作单,都如同一轮刑罚,将所有人折磨得精疲力尽。
即便如此,项目还是最后被解散了。
既成的美术资源成为了卡住所有人咽喉的手——“已经做好的内容不能浪费,必须想办法融合进新的游戏模式中”。
第二次对外测试,玩法反馈依旧一塌糊涂,事业部leader直接在大会上宣布了项目作废。
美术资源很宝贵,那就挪到其他项目里继续用。文案资源不值钱,统统删掉拉倒。员工们要么自己想办法活水,要么等着领赔偿滚蛋。
舒真当时还是个保护期内的校招新人,没法被开,于是成功活水去了同公司的另一个线上项目,做了一段时间的系统兼演出策划。毛奇兵则干脆跳槽,去了现在所供职的那家二次元公司。
这几乎是注定的结局。舒真现在回忆当时的开发模式,确实就像蔺桥说的,没有调性,一团乱麻。
舒真轻轻叹息,说:“其实我经常想,国内有几百个研发团队,但每年出品的游戏数量确实不多,难道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好的idea吗?我觉得应该……不是吧。也许就是因为,好的idea实在太多了呢?”
市嘉困惑不解,又察觉到舒真话中的惋惜,一时不知该说点什么。
场上沉默了片刻,蔺桥道:“创意与落地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没有重点的创意堆砌,会让这段路更漫长,也容易迷失方向。”
“是这样的。”舒真从方才那点情绪中抽离,说,“所以想法不是越多越好,以前工作的时候,我经常想对领导吼这句话。”
“我就是例子吧?”市嘉觉得自己也听懂了一些,说,“论想法,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完善了。但你叫我做,我好茫然。你刚才跟我说的那些,我现在也还不是很懂,但我知道,我自己是做不出来的,必须找人帮我。”
舒真鼓励地点头,市嘉又说:“所以蔺桥这样的老板,就跟你要参加的那个比赛一样,是不是还挺难得的?我看他们员工都挺喜欢他。”
“诶——”舒真顿时笑了,说,“其实在云南的时候我就羡慕过维维了,上雪山的时候还许了愿,接一个同款老板来着。”
“要什么同款?”市嘉乐不可支,“直接接他本人啊!反正他就是四处搞投资的嘛!”
舒真:“?”
“如果不是要留着钱做自己的项目,我就自己投你了。”市嘉往蔺桥那边歪了歪头,说,“蔺老师,游戏开发考虑一下?”
蔺桥道:“可以,方案拿过来——”
蔺桥这一晚上话不多,但只要舒真或市嘉关注到他,他都会很快给出回应。
就像现在,他在酒吧昏暗的光线中转过脸来,望向舒真所在的方向,又随意伸出一手,做了一个索要的动作。
舒真在酒精带来的些微晕眩感中,只觉的这一幕,简直像那种3A大制作的游戏里的精雕细琢过的场景一样,从光线,到建模,到视角和构图,都充斥着不真实的艺术感,是可以作屏保的程度。
这个时候,应该要按截屏键啊!可惜现实世界里没有这个按钮……舒真在心里这么想,实在忍不住笑,心情也变得很好。
他转开了视线,很快又转回来,说:“好的,谢谢蔺老师,写完方案一定找你。”
这是又把蔺桥的话当作玩笑的意思。
“慢慢来。”蔺桥也没点破,视线掠过他微微上扬的唇角,道,“既然是精品向,就不用考虑太多。有时候你的直觉,也许就是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