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机会 ...
-
第二天,顾夏昕穿着白色连衣裙上班。刚入座,就看到林总办公室坐着几位访客,休闲商务装,像是总部的人。
Jenny 走出走进,端茶送水。顾夏昕连忙走去茶水间,给Jenny 帮忙,顺便打听一下情况。Jenny 中文名叫邓画,苏州人。她是文科生,能说会道,性格活泼,作为R&D 部门的秘书,和一群情商不怎么高的工程师打交道,太合适了。
“谢谢,谢谢”Jenny 在茶水间一边和顾夏昕一起准备咖啡,一边低声说,“可能有新项目,Sherry 你的机会来了。”“可能老人先上吧。我还在学习。”顾夏昕谦虚地说。帮助冲好咖啡,Jenny 快步送去林枫办公室。
顾夏昕回到座位上,心神不宁。她有六个月的试用期,期望尽快有项目在手里,心里才能安心些。同事们陆陆续续进来,他们也在探头看着林总办公室。不过他们手上都有项目,明显不那么急切地去争取项目。
这时,Jason 桌上的电话铃响起来,他接了电话,“OK,sure ”,立刻去了林总办公室。
Jason 是总部内部转过来的职员新,新加坡人,中文名字刘伟伦。他三十出头,矮胖,大饼脸,小眼睛,圆鼻头。谁然其貌不扬,但是开会的时候,可以涛涛不绝地表达自己的建议。他说英语的时候抑扬顿挫,顿挫间带着lah音,听着很是亲切。
意外的是,Jason 出来后,神秘地走到顾夏昕桌旁,让顾夏昕一起去林总办公室。什么事?顾夏昕一边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心,一边快速走到林总办公室。
进门看见林总办公室变成了会议室。里面的人看见顾夏昕进来,点点头。顾夏昕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坐在一旁,听着。原来,确实有新的项目。
公司的亚洲年会,今年准备在线上开展。研发部负责开发一个线上”展区”。让公司各位大佬们知道研发部的成果。同时,该系统让让总裁及各级大经理变身数字模拟人,在“展区“参观,走动,并且可以提问,打招呼。
会议结束后,Jason 负责项目总体规划,协调各个部门的互动。顾夏昕很惊讶,林总挑了她这个新人加入。Jason 很擅长项目管理,可是对AI算法,3D建模,以及数字训练和测试都不大懂.顾夏昕研究生方向就是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识别。大概这就是让她加入项目的原因吧。
经Jason介绍,项目的预算很充实。往年每一次年会都要邀请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去澳门参加三天的会议。来回飞机票,住宿费,伙食,聚餐等,耗资巨大。这是线上代替线下的亚洲年会,节约了成本。这个项目预算相当于以往年会费用的三分之一。这个项目能成功的话,上海研发团队就能在总部获得一席之地。
上海八月份的天气非常炎热,新项目的舞台上,各路“神仙”开始登台。
刘伟伦很快搭建了一个项目团队,顾夏昕作为技术主要负责人。顾夏昕看着项目章程,市场部,测试和质量部,运营部,法务部,还有IT 文伟部门,几乎重要部门都参与了。顾夏昕一想就明白了,通过这个项目,各个部门有机会在公司老板们面前露露脸。干活的人少,指挥的人多,难怪Jason要个懂技术的来参与。万一上线有问题,还能找个背锅侠。
顾夏昕一边琢磨着,一边排项目进度,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IT 运维部的组织结构里:林明轩。他也参与了项目。
Jason 雷厉风行,一旦安排好进度,每周和项目组开进度协调会。
第一次例会时,顾夏昕演示虚拟系统,各个部门纷纷提出的问题,好像只要挑出系统毛病,就能表现出超强的能力。顾夏昕一一解答,可是,有些技术细节,解释起来有些干涩。幸好,林明轩替她接住一些问题,化繁为简。一个小时的会议拖到两个小时才结束。顾夏昕的背上已经湿透了。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沟通能力。
“以后,研发,测试和运维可以组成一个技术实施小组。在开例会前先统一好进度。有些太技术层面的细节我们自己了解和解决就好。”会后,林明轩和Jason 提议。
“OK,研发你和Sherry 对接。测试组的John 你很熟的。” Jason 爽快地答应了。
顾夏昕听着很振奋。和懂技术的团队交流会轻松很多。毕竟是轩哥。
重拾信心的顾夏昕,每周四和John, 轩哥一起在会议室“密谋”进度。三人成行,项目实施部分非常顺利。周五的例会上,他们约定只说非技术部能听懂的,能支持的,能响应的,不再纠缠技术细节了。
一来二去,顾夏昕和测试团队的经理John 非常熟络了。而且轩哥对部署,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上线维护等提供了非常专业的建议。周四的会议让顾夏昕收获颇多,对公司,对团队,对自己的融入,信心满满,心情舒畅极了。
John 是香港人,和轩哥都喜欢吃港式茶餐厅。Sherry 也加入他们的饭局,三人成了固定的饭搭子。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模拟数字人的技术的接入已经初步完成,可是“展会”的模型却让顾夏昕很头痛。她想起研究生时的同学,现在大厂做技术顾问的王汇。他是系统设计的专家。
王汇,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毕业,他是典型的全A生。毕业的时候,去了一家知名的咨询公司。现在已经是高级顾问了。他不喜欢没有目的的交流,觉得浪费时间。在公司,他的每小时咨询费抵得上职场小白一周的薪水了。同学聚会时,他总能涛涛不觉地讲起互联网行业的领头技术,被同学们“友好”的称呼为“王教授”。
顾夏昕微信王汇。
【王教授,你在上海吗?想请教一下AI 项目中的问题】。
【我在上海,周四我进办公室。我们在南京西路附近一起吃个中饭?】
【没问题】顾夏昕欣然同意。她的公司正在南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