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6、假如狂傲是飞卢玄幻流爽文——从剧情设计方面剥析九为什么必须是【恶人】 ...

  •   假如狂傲是飞卢玄幻流爽文——从剧情设计方面剥析九为什么必须是【恶人】

      ——

      玄幻套路之一:天才被打压,一着不慎被恶毒反派刻意欺辱,积攒仇恨后举起兵器击杀敌人,期间收获小弟、美人、灵兽,夺取天才地宝、创建自己的势力,最终一统天下。

      嗯,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呀~没错,这就是【渣反】里面原版【狂傲】的主线嘛。

      经典矛盾点:"资质绝佳却遭打压"

      先说开篇。

      主角是天赋异禀却遭遇不公的天才,核心冲突集中在"泼茶罚跪-柴房受辱"这个受虐场景。

      最关键的冲突就是:1.情节的起承转合结构;2.主角情绪转变的层次感

      【关键节点】

      首先是建立主角天赋与处境的强烈反差,比如用"测试水晶炸裂"这类夸张描写突显资质;

      接着要让打压来得猝不及防,师尊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虚伪感很重要;

      弟子们的群体霸凌要体现从试探到放肆的升级过程;

      最后柴房里的情绪爆发必须给后续复仇埋钩子。

      【情绪转变】

      初始的隐忍克制(体现生存智慧)→

      当众羞辱时的生理性战栗(展现人性脆弱)→

      独处时转化为冰冷恨意(预示黑化)

      【环境描写】

      柴房里的霉味、月光在污渍上的反光、远处飘来的药膳香气——

      用感官细节强化主角被剥夺一切的处境:当其他弟子在温暖处修炼时,主角指甲缝里正抠出发霉的稻草,这种对比比直接骂"你们等着"更有力。

      ——

      那么故事开篇就很简单了。

      【核心目标】

      建立主角的“绝佳资质”与“极端屈辱”的强烈反差。

      塑造“恶毒小人”(师尊)的虚伪与狠毒。

      刻画群体(其他弟子)的趋炎附势与冷漠残忍。

      埋下主角隐忍、蜕变、复仇的种子。

      【如何确定情绪转变】:

      【由外因触发内变】:每一次外部事件(泼茶、罚跪、嘲笑、丢柴房)都是情绪转折的强力催化剂。要清晰展现外部刺激如何一步步冲击主角内心。

      【层次递进】:情绪不是直线下降,而是像阶梯一样,层层跌落,每一层都更深、更痛、更绝望(震惊→屈辱→愤怒→恐惧→麻木→恨意→爆发→绝对意志)。在柴房达到最低谷(环境)和最高点(意志)的奇异统一。

      【生理反应配合心理】:描写身体的反应(颤抖、冷汗、咬破嘴唇、胃部痉挛、干呕、流泪)是表现强烈情绪最直观有效的方式。

      【内心独白与誓言】:在关键节点(如被泼茶瞬间、被群体嘲笑时、被锁入柴房后),通过精炼有力的内心独白或无声的誓言,直接点明情绪的核心转变(“为什么?!” “我恨!” “我要报仇!”)。

      【眼神变化】: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多次描写主角眼神的变化(清澈→震惊→屈辱愤怒→空洞冰冷→恨意如冰→燃烧的火焰),能最直观地传递情绪层次。

      【环境烘托】:从庄严广场到压抑静室,到公开受辱的院落,再到地狱般的柴房,环境的变迁本身就是主角心境的外化。

      【对比强化】:开头“天才光环”与后续“贱如蝼蚁”的遭遇形成强烈对比,不断加深屈辱感和恨意。

      【关键点】

      【绝佳资质是核心】:时刻让读者感受到主角体内蕴含着巨大的、未被开发的潜力,这潜力与他当前的悲惨处境形成最强烈的戏剧张力,也是他未来翻盘的基础。在柴房场景,可以让他第一次微弱地感受到这股力量的存在(哪怕很细微),点燃希望之火。

      【师尊的恶毒要“合理”】:可以暗示师傅嫉妒主角天赋怕其超越自己,或主角体质/身世对其有特殊用途(如炉鼎、药引),或纯粹心理扭曲以折辱天才为乐。不必本章完全揭露,但要给读者留下去探究的钩子。

      【群体恶意的必然性】:弟子们的行为要符合趋炎附势的群体心理,他们的嘲笑也是进一步摧毁主角心理防线的工具。

      【主角的反应要“合理”】:他愤怒、屈辱,但更知道此刻反抗是徒劳的。他的隐忍不是懦弱,是弱者在绝境中保存实力、等待时机的智慧(狼崽在狮子面前装死)。柴房里的爆发是他精神上的第一次真正反抗和觉醒。

      强烈的冲突基调,塑造出饱受屈辱却意志如铁的主角形象,可以很容易的将读者的情绪牢牢抓住,并对后续的逆袭充满期待。

      那么,想要主角【爽】,反派就必须【坏】

      反派越【坏】,其他弟子越【趋炎附势】,整个门派越【黑暗迂腐】,后期主角推翻起来就越带劲和爽快。

      ——

      但。如果剧情是设计上稍微不那么无脑。

      或者说,希望给九增加一点点的复杂度,让他不要成为纯粹的反派工具人。

      希望深化反派师尊的复杂性,从单纯的恶毒转向“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悲剧感,难点在于如何平衡【洗白】和【维持可恨性】。

      如果反派不坏,主角的行为要怎么体现呢?

      正如某大陆三哥,如果统一天下的某殿本身就是正义,还免费为广大民众激活武魂,与皇室分庭抗礼,吸收英雄不问出路——

      这样的结果,最后只能彰显一件事——主角的仇恨不够彻底,他的反击就显得极为好笑。

      如果坏人不是真的那么坏,主角的反击又如何能酣畅淋漓而非用力过猛显得不近人情?

      所以这类文必须遵守一点:【苦衷不能抵消当下的恶行,否则主角的复仇动机会被削弱】

      从创作角度,需要三个关键设计:

      第一是记忆闪回的时机。

      不能太早让主角发现真相,否则会削弱前期的恨意;最好在反派濒死或权力崩塌时揭露,形成戏剧反讽。比如让他在走火入魔时无意识喊出“疼”,主角才意识到这是当年悲剧所留下的记忆烙印。

      第二是符号的闭环。

      【羞辱、抽打、辱骂】这些核心意象要贯穿两代人,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暴力的复制。类似的场景里,困住了两代人。可是这两代人,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第三是黑化转折点的选择。

      如果反派本身并无大错,那么主角的仇恨就会显得薄情寡意。

      如果反派还曾经给与主角庇护,那么主角的反击就会显得刻薄残暴。

      所以反派可以洗白,可以有弱点、可以有被同情的地方——但一定要有致死点,有绝对不允许洗白的重要软肋——比如,残杀同门、勾结外敌。

      这种复杂的文章里,最大的风险是容易让读者同情反派。

      对策是强调他后续的主动选择:比如他本可以像岳掌门那样舍弃一切宽厚待人,却为了心中的扭曲主动选择施加痛苦,甚至享受其中。要写出他逐渐从被迫到上瘾的异化过程。

      最后留给主角的拷问亦是精彩:当主角发现反派师尊的梦境里写满“你便是明日的我,如今将我拽下深渊,明日谁会为你送终”时,该愤怒还是悲凉?

      屠龙少年总成恶龙,可恶龙,也曾是少年。

      ——

      想要成功将这个故事写出来,必须有足够的铺垫、暗示与最终揭示。

      【核心原则】

      表面行为不变:反派对主角的羞辱(泼茶、罚跪、纵容弟子欺凌、关柴房)依然极端恶劣且不可原谅,这是【维持读者愤怒和主角恨意的根基】。

      内在动机转变:他的行为驱动不再是单纯的嫉妒或扭曲,而是一种被扭曲的“生存法则”和病态的“传承仪式”——他认为这就是世界运行的方式,是“强者必经的磨砺”,甚至是“世间本来的、弱肉强食原则”。

      伏笔与暗示:在第一章及后续章节,通过细节、闪回(反派视角)、他人之口(如掌门、老仆)或意外发现的物品(如日记残页),逐步揭示他的过去。

      悲剧性而非洗白:揭示苦衷是为了增加复杂性和深度,绝不是为了洗白他的行为。主角(和读者)应该理解他为何变成这样,但绝不会认同他的选择,他的行为依然是可恨且需要付出代价的。

      是【理解】,而非【原谅】。

      毕竟,若是反派情有可原。

      主角——又为什么要报仇呢。

      所以反派【必须】是【坏】的,行为上、动机上、最后造成的结果上。

      过度展现反派复杂性会分散读者对主角的共情,身为玄幻爽文,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一直是主角,是读者代入感。

      如果读者带入的主角不够爽快,或者说其他人比主角更有闪光点——

      主角的戏份和高光就会被抢走,便不符合一开始的设计了。

      ——

      所以想要让【反派】复杂又不能降低主角爽度,必须要清楚两条线:

      一是主角的绝对C位不能动摇,

      二是师尊的“不适感”要通过精妙细节呈现。

      这需要后续设计时保持双重线索——明线是主角的蛰伏与反抗,暗线是师尊逐渐崩溃的心理防线。

      师尊的直接虐待、精英弟子的帮凶行为、宗门制度对暴行的默许。

      这样当主角最终反抗时,就具有系统革命的意义。

      ——

      现在,写一下冰九的救赎向可能。

      指原剧情的情况下,冰打破九的悲剧循环,让九意识到【深陷泥潭只会带来又一次的场景重演】,继而帮他摆脱心魔。

      这需要在不削弱前期建立的黑暗基调的前提下,实现人物关系的逆转。

      关键在于三点:

      一是保留反派师尊施暴的合理性,他的扭曲必须足够深刻;

      二是感化过程需要足够强烈的触发点,比如主角做出完全违背他认知的行为;

      三是救赎的代价要沉重,不能轻轻松松就和解。

      比如:当反派师尊准备痛下杀手时,主角反而救了他。

      这个行为要设计得极具冲击力:如主角本可借妖兽之口除掉仇人,却选择以德报怨。而反派师尊被救后的茫然无措,正体现他世界观受到的冲击。

      后续发展要避免俗套。反派师尊的动摇应该充满反复,他可能一边暗中保护主角,一边继续维持暴君形象。最终救赎的高潮不是简单的师徒和解,而是反派师尊以自我毁灭的方式终结循环,比如替主角挡下致命一击后,在临死前说出那句‘我错了。’

      【这里有一点欸。九的性格不可能认错的。冰也不是以德报怨的人。】

      【所以普通的救赎向对他两来说有点困难】

      避免洗白的三大铁律

      【不消解原罪】

      反派必须付出惨烈代价(修为尽失/终生残废)

      救赎后仍遭部分弟子唾弃(体现代价真实性)

      【感化非说服】

      关键转折点永远是行为感召而非言语说服

      在某些行为中敲击记忆痛点,而非长篇大论的言语说教

      【救赎双向性】

      单一的救赎不是救赎,真正的救赎必须是双向。

      “救赎主动权”。

      必须让主角成为反派醒悟的催化剂:当九在被击中心扉产生动摇时,是因为看到冰的某些行为唤醒了他自己的良知。

      救赎不是恩赐,而是主角用血泪挣来的战利品。

      真正的救赎永远是【通过别人唤醒了自己】,而非【旁人的一股脑堆积】。

      ——

      【反派救赎期防抢戏三原则】

      1. 物理层面削弱(失去修为、容颜有损)

      2. 精神层面依附(在某些时刻开始依赖主角,并隐有向主角臣服的姿态)

      3. 高光场景切割(无论是谁的高光,最好的资源、最大的议论、最优秀的评价永远是主角)

      读者经历的不仅是主角的故事,而是一场代入式的、 “共同复仇” 的沉浸式体验——前期积累的愤怒值,就是后期爆发的燃料库。

      所以无论何时必须保证主角才是最大的受益人,所有反派的【苦衷】和【立体】必须依赖于主角,永远不能超脱主角之外。

      ——

      ——

      啊,经过上面的分析,我想九为什么不能压制冰,已经写的非常清楚了。

      因为【狂傲】的主角是冰。

      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冰的爽度】。

      所有冰所经历的事情都是为了增加【读者】的代入感,引动读者的情绪变化。

      在这种故事里,九可以【复杂】,可以【悲惨】,可以【聪慧】。

      但——不能压过主角的风头。

      尤其是,在最前期的时候,九是激发冰复仇动力的人物。

      所以【九必须行为极坏、人品有极大缺陷】

      这是故事一开始的框架决定的,甚至说是一开始设计的大纲决定的。

      从开头就是悲剧的角色,越丰满、越招人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