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次日,孩子很早就跑去找老人。
老人坐在床上看书,见他来后笑着说:“早上好啊,小家伙,来这么早?”
老人面容慈祥,笑声和蔼,语气平易近人。
孩子很听老人的话,钢琴学的很认真。护士看见孩子这个样子笑了,从未见过这孩子这么认真,医院里的其他人也是。
老人发现这孩子和其他人口中说的一样聪明,记忆力惊人,听过一遍的曲子,他基本都会弹。
老人还让他试了一下其他乐器,基本只需指点一下,他都能演奏。
听医院里的其他人说,这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有天赋,特别是艺术方面。
老人很欣慰,没想到还能在这最后的时候遇见这样的“艺术奇才”。
老人一生没结婚,无儿无女,就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亲孙子一样喜欢和疼爱。
一次,孩子好奇的问老人:“你不觉得我很奇怪吗?”
老人:“哪儿奇怪?”
孩子说他的头发、皮肤,还有眼睛。
老人:“多漂亮啊,怎么会奇怪?”
孩子连忙摇头:“不是,我是说你…不嫌弃我吗?”
老人听笑了,他疼爱都来不及的孩子,怎么会嫌弃呢?
老人抱起孩子,放在自己大腿上坐着,问他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孩子说今天早上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那个孩子看见他的样子被吓哭了,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孩子还说很久以前,一些人看见他就骂怪物和嘲笑,还取各种难听侮辱性的外号,都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说着说着就哭了。
老人摸着孩子的头,轻轻擦拭他的眼泪,安慰他不要伤心。
“不哭不哭,我的乖乖最漂亮了,又聪明,怎么会没人喜欢呢?爷爷就特别特别的喜欢乖乖。”
老人抱着孩子起身来到窗边:“你看我的乖乖跟白玉兰花似的,多漂亮啊!”
医院里的玉兰花今年开的格外好。
老人带着孩子来到楼下看玉兰花。孩子骑在老人肩上凑近看着玉兰花,孩子看得很入神,不再哭泣,他还是第一次那么近看这花,看清楚了平常站在远处,站在树下看不清的细节。
欲雪似霜如白玉,清晰可见花瓣的生命线。
它,真的,很漂亮。
老人问:“是不是很漂亮?”
孩子:“嗯。”
老人一直住在医院陪着孩子。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而老人却在一天天的老去,病情逐渐恶化……
几年后,孩子长大了许多。
孩子在过完十三岁生日的第二天早上,满心欢喜的走在去老人病房的路上。
他有一个藏在心里很久,想问却没问的问题:
我们是不是最好的朋友吗?
因为从始至终他都能感受到老人只是把他当成孩子,他的亲孩子对待。
他决定今天一定要问。
护士来到病房查看老人的情况,看见孩子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背对着她。
护士走近看:“今天起这么早?不睡懒觉啊?”
他手里拿着一张纸,纸上有着一首未写完的曲子,左下角有一行字,看字迹是老人写的。
他坐在那一动不动、面无表情,泪流满面。
老人安详的躺在床上,像是才刚入睡。
护士好像知道了什么,神色平静,想是早就知道,或是在医院里,对于这种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
护士轻声说道:“看到这病房里的新钢琴了吧,那是他送给你的礼物,弹下吧,去看看喜不喜欢。”
他没说话,拿着谱头也不回的走出了病房。
从此,老人的病房就一直锁着,再也没人进去过。
直到十五岁生日那年,少年说想去那间病房看看,护士听后很高兴,准备带他去,少年说想一个人去,护士听后就把开门的钥匙给了他。
少年来到门前站了一会,慢慢的打开了门,房间还跟以前一样,只是多了些灰尘。
他轻轻地掀开钢琴上的布,坐在钢琴前,拿出了那张只写了一半且从未弹过的曲子。他决定释怀这一切,告别过去。
他深呼吸后,鼓起勇气打开了琴盖。
护士在给病人换输液瓶时,病人突然说:“你们的医院里是不是有钢琴啊?”
护士:“有啊,怎么了?”
病人:“你听,有人在弹琴耶,多好听的,是那位张教授吗?”
护士告诉病人那位张教授在几年前就因病走了,而且她也没听见琴声。
病人另一只手指着楼上,让她仔细听,真有声。
慢慢的,医院里的人几乎都听见了,之后,大家看见了少年轻快的走来,面带暖阳般的笑容,犹如春风拂面暖人心,跟遇见的每一个人亲切的打招呼说“您好!早上好!”
少年在阳光下,他的睫毛上有着晶莹的泪珠。
从几年前直到现在,大家还是头一回见他如此阳光。在此之前都是沉默不语,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没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天,是属于他的艳阳日。
夏花起身把手放在他的肩上:“走吧,今天阳光好,我想出去看看。”
春蝉愣了几秒,回过神问:“所以……你那天到底经了什么?”
夏花向病房外走去,背对着他,说:“想听啊……”伸了个懒腰,“以后再说……”
夏花回头看见他还站在原地,拉着他就往外走,让他别想了,都过去了。
来到楼下,春蝉调整好心态,骑着自行车,带夏花去古镇逛逛。
古镇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满是人间烟火气息。
春蝉问夏花来过这里吗?夏花说来过,但不常来。
古镇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都是宝藏好物品,还有款式特别的服装和各种美味小吃。
当路过小吃街时,夏花说他以前来到这条街时都会买点吃的回去,最喜欢的就是这里的糖葫芦,每颗山楂都又大又红,甜滋滋的。
春蝉问:“你嘴馋了?”
这时前面刚好有人在卖糖葫芦,春蝉就骑车过去买。
卖糖葫芦的老爷子看到夏花,说:
“哟!姑娘,我记得你,很久都没看见你了。”
夏花笑笑:“在养病。”
春蝉:“你喜欢吃糖葫芦?”
老爷子:“姑娘家爱吃甜食,正常。”
春蝉买了两串糖葫芦都给了夏花。
夏花:“你不吃?”
春蝉:“我不怎么吃甜的。”
春蚕虽然爱钱,但不吝啬,对朋友还是很大方的。
“这位年轻人是……”老爷子说。
春蝉:“我是他的朋友。”
老爷子懂了,笑了笑。
“好一对佳人啊……”
老爷子说完便转身走了。
春蝉感觉老爷子好像理解错他们的关系了,而夏花在想别的。
春蝉突然回过神:“诶,大爷!还没给钱呢!”
老爷子头也不回的说:“送你们了!”
不远处有人在唱戏,两人便过去瞧瞧。戏台子下边围满了人,河对面和河中船上的人也在看戏。
他们站在人群的最后面。
台上唱的是《梁祝》。
春蝉让夏花等一会,他很快就回来。
夏花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吃着糖葫芦,看着戏,想着春蝉对老爷子说的话:我是他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
这可比糖葫芦甜多了。
……
春蝉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袋东西,让夏花快尝尝,猜他可能喜欢吃就买了些。
夏花一看是山楂,表面裹有白色的糖霜,糖入口即化,酸酸甜甜的。
春蝉:“好吃吗?”
夏花点头:“好吃,我记得这个好像没卖的。”
春蝉说之前确实没卖的,应该是在他养病的那段时间才有的。
这个季节应该是没有山楂球卖的,应该是在秋季到冬季才有卖的,春蝉只是去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卖的,结果真有卖。
夏花问他多少钱?他说十六,夏花听后给了一百元,说多出的钱是谢谢他能带自己出去玩。
春蝉不要说是请他的。
夏花低着头,小声嘀咕:“吃你不吃,钱也不收。”
春蝉:“怎么了?”
“求你了,你还是吃点吧……”
“吃一颗也行啊。”
夏花把山楂送到春蝉嘴边。
春蝉:“就一颗?”
夏花点头:“就一颗,一颗。”
春蝉张嘴刚好咬住山楂,就听见了熟人的声音。
“哟~这不是我们的大忙人吗?居然有时间来闲逛,还有美人投喂,你小子小日子过的不错啊!”
这人身穿青色长衫,手持折扇,面带俏皮的笑容,双眸狭长弯如月,眼尾向上翘,看上去又温文尔雅,像是旧时候的书生。
春蝉:“才参你别又到处乱说。”
同班同学奇才参。
奇才参用扇敲他的头:“怎么?你怕了?”
奇才参:“我不会乱说的,相信我。”
“……”春蝉并不相信这个大喇叭的话。
奇才参的目光看向了夏花。
“姑娘看着好生面熟,似曾相识,像我很久以前认识的一个人。”
春蝉:“他是男……”
夏花扯了扯春蝉的衣角,微微摇头,让他不要说。
春蝉问奇才参怎么在这?他说跟他们一样,闲逛呗。
“师傅又想听你唱戏了,你过两天来我家可行?”奇才参说。
春蝉:“师傅他身体好些没有?”
奇才参:“好的呢……真的。”
春蝉觉得他表情怪怪的。
师傅同时也是奇才参的爷爷。
奇才参想到爷爷每天五点钟就拉着他去晨跑,都能要了他的小命。跑两个多小时,他跑的上气不接下,两眼翻白,而爷爷却像个没事人一样。
跑完后休息半个小时又要练习唱戏……
马上快开学了,一想到暑假这样度过,奇才参心都凉了半截。
奇才参:“那你过两天有空来我家唱戏吗?”
春蝉点头。
下午,春蝉骑车带夏花回医院。
夏花说先不回去,他想去医院前面的森林里走走。
他们在林中散步。夏花走在前面说,小时候夏天经常跑到这里来乘凉,虽然是一个人,但并不孤单。他转身对春蝉笑了笑。
一缕缕的阳光倾泻向树,零零碎碎的落在他的身上,他的瞳中,如繁星的璀璨,水面的粼光。
之后,他们坐在草地上聊起了天,聊着聊着夏花就躺了下。他躺在草地上,犹如一抹残雪。
他们接着上次的聊,这次主要谈原著《红楼梦》第二回。
这回交代了林黛玉的背景和父母,还有贾政夫人在大年初一生下了一个嘴里含玉的男孩,取名为宝玉……
同时写了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借冷子兴之口,说明了贾府的人物与家族的关系状况。大家族外表看似繁荣,实则内里早已枯竭衰败。
“林如海有多牛?”春蝉问道。
夏花慢慢解释着:
“林家祖上四代列侯,林如海凭自己才学考上前科探花,还是皇上钦点的巡盐御史,家族背景还是豪门贵族和书香门第……”
春蝉:“探花和巡盐御史有多牛?”
夏花就先解释探花,了解探花前要了解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首先参加童试,分别为县试、府试、院试,这三个通过为秀才,再参加乡试,为省考,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还要参加会试,为全国统一的国家级考试,考中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最后就是殿试,由皇帝当监考官,分别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比如李时珍和考到70多岁的蒲松龄等人就没考上举人,最常用的例子就是“范进中举”,范进50多岁考中举人,高兴的发疯,被岳父扇了一巴掌,才清醒过来……
而大文豪鲁迅考秀才却没考中……
春蝉听完这才知道探花有多牛。
春蝉:“那常说的连中三元……”
夏花:“乡试、会试、殿试都得第一名。”
夏花接着又讲巡盐御史。
巡盐御史主要是收缴盐税和管理盐之类的事。听说明清时期,盐的收缴税差不多能达到全国的一半。
能成为巡盐御史,都是皇帝的亲信。
盐在古代还有“白色黄金”这一说法。
夏花:“我之前看到一个新闻,一个人在商场偷三公斤黄金,按现在的价格,黄金最低五百元一克,你算算这三公斤值多少钱?”
春蝉:“三公斤有六斤,一斤五百克……一…一百五十万?!”
夏花:“对,这下知道盐在古代有多值钱了吧?”
……
春蝉发现夏花好像真的很喜欢《红楼梦》,只有在谈《红楼梦》的时候,他的话就特别多,其他时候话都特别少。
春蝉突然说道:“你说我们一起把《红楼》改成京剧,怎么样?”
夏花:“嗯?”
春蝉:“就是把全本的《红楼梦》都改成京剧形式表演,我喜欢京剧,你喜欢《红楼梦》,你觉得怎么样?”
夏花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的,就说自己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红楼梦》怎么改成京剧,下次他来医院把他唱出来。
春蝉:“好,下次我来唱。”
回去的路上,春城骑车穿过草丛,草丛上的刺划烂了他的白衬衫,好在没有受伤。
到了医院,夏花给了春蝉一件自己的短袖,刚好合身。
夏花拿起衬衫,说:“我给你补一下,过几天就能穿了。”
春蝉说不用,破的太烂了,而且也不值几个钱,拿回去擦地应该不错。
夏花:我会补好的,相信我。”
夏花找到了江护士,想让她教自己刺绣。
江护士:“咋突然想学这?衣服破了?”
夏花把衬衫给她看,江护士说这么大个洞,这可不好补。不过她今晚刚好有空,她给他补,问夏花想要什么图案?
夏花:“不用江妈,你工作一天了,好好休息,你教我怎么补就行了。”
“你是不是受伤了?”江护士突然反应过来,“哎呦,我的小祖宗,出门注意点。”
江护士把他前后上下都看了个遍。
夏花:“我没事。”
江护士捏了把汗:“那就好,不过你以后出门要注意安全,小心不让你出去玩。”
“就是啊,小夏少爷”,病床上的人附和道,“出门要注意安全,不然你江妈会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