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茵茵你听说了吗?顾连城的白月光要回国了。”
曲时茵听着朋友的话愣了一下,谁的白月光?
“顾连城还有白月光?”
她怎么不知道?
顾连城不是说只喜欢过她一个吗?
朋友听着曲时茵的问话便说道:“忘记你是后认识我们的了,不知道也正常,想当初老顾追万青宁追了三年,终于感动了对方,可惜后来万青宁为了自己的事业甩了老顾出国了。”
曲时茵有点懵,她说的怎么和顾连城说的有些不一样呢?
顾连城他真的有这么一个白月光吗?
曲时茵和顾连城是地下恋,所以朋友不知道他们两个的恋情,于是曲时茵就又问道:“真的假的啊?老顾看起来不像是会被人甩了的样子啊!”
“那会儿顾连城被他爸妈赶出家门了,银行卡都停了,万青宁嫌弃他穷就甩了他。”
曲时茵听着这话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啊,想来顾连城可能是不想提起上一段糟糕的感情才没有提起过。
想必万青宁回来也对他们两个的感情没有什么影响。
随后她就听着朋友继续说道:“老顾当时老伤心了,还跑到国外追妻,可惜对方已经有新男友了,他还想着当小三撬墙角呢,然并卵压根就没有什么用,老顾只能伤心回国,回来后天天在酒吧厮混。”
“抽烟喝酒蹦迪样样沾。”
曲时茵听着有些愣神,原来清冷的顾连城也会这样为情所困吗?也会这样疯狂吗?
这是她在顾连城身上从来没有看过的,这让她有些难过。
她有点好奇顾连城的前女友到底长什么样,于是就问道:
“万青宁长什么样啊?”
“我找找啊。”
随后她就找到了一个v信账号,点进去就看见了n张顾连城和一个女人的照片,这个账号的主人名叫珍爱青宁,一看就知道是顾连城的。
曲时茵没想到他还有这么一个账号,不过她安慰自己,他应该已经弃用了。
曲时茵一边想一边看着顾连城和万青宁的合照,合照里顾连城永远是微笑的,她每次要和顾连城合影他都很勉强,照片里也是一副冰冷的样子,这让曲时茵有些难过。
她安慰自己万青宁都是前任了,是过去式了。
随后她发现万青宁怎么长得和自己那么像,不应该是自己怎么长得和万青宁那么像?
曲时茵心里有些慌乱,顿时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什么白月光替身的小说,她告诉自己现实不会那么狗血,不要自我代入。
可是疑惑的种子已经种下,曲时茵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
晚上等到顾连城睡着了,她偷偷拿出他的手机开始查岗,顾连城的v信大号都是一些公务,或者和朋友的闲聊,没有什么不该有的消息。
之后她又退出了这个账号,登陆了珍爱青宁的那个账号,发现顾连城在大前天晚上发了一个仅他和万青宁可见的朋友圈。
“我打算结婚了。”
曲时茵心里一紧,因为顾连城根本就没有和自己求婚,也没有透露这个意思,他怎么会发这么一个朋友圈?还专门给万青宁看。
又联想到朋友说的万青宁要回国了。
这就是他的目的吗?
曲时茵心情有些烦躁,虽然知道顾连城心里有个白月光,但是她和对方在一起九年了,从大一的时候就在一起了,感情很深,没有那么容易舍弃,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就在她思索的时候,顾连城突然开口说道:“怎么还不睡?”
曲时茵闻言回复道:“我妈白天问我怎么还没有男朋友,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想是不是应该公开了?”
顾连城摸了一下曲时茵的头说道:“睡吧,别想太多,不然又该睡不着觉了。”
曲时茵有点失落,为什么他一直不肯公开?
顾连城见状心下一慌,连忙将她的头按在自己的怀里,然后吻了一下她的额头道:“睡吧。”
曲时茵“嗯”了一声就闭上了眼睛,但是怎么也睡不着,她在想顾连城的态度。
第二天一早顾连城起来的时候小心翼翼的,但曲时茵还是能够感受到,因为她一夜没睡着,她还能够感受到顾连城吻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也许这里面有什么别的误会呢?
于是就在顾连城走的时候,曲时茵一把叫住了他说道:
“连城!”
顾连城回头问道:“怎么了?”
曲时茵看着他一字一顿的说道:“我想结婚了。”
顾连城看出她眼里的决绝,心里一慌,连忙说道:
“茵茵再等等我。”
曲时茵有些难受,这个回答让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他们在一起了快十年,也许应该再给他一个机会。
“好。”
曲时茵的话让顾连城松了一口气,她那么爱自己怎么可能会离开自己?
可能被爱的人总是有恃无恐。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会留在原地?
-
晚上,顾连城给曲时茵发消息说有工作要忙,今天会晚点回家,然而曲时茵却从朋友那里得知他今天要去机场接万青宁。
曲时茵不由偷偷的跑到了机场,看到了顾连城和万青宁相拥的那一幕,看到万青宁亲吻他的脸颊,他却没有躲避。
曲时茵连忙给顾连城打了一个电话,她看见顾连城接起了电话,便说道:“顾连城我想要结婚了。”
顾连城没有回复,他现在心乱如麻,不知道说什么,之后曲时茵又说道:
“你有没有什么想和我说的?”
顾连城不知道为何有些心慌,曲时茵又说道:
“没有的话,我有。”
“顾连城,祝你幸福。”
“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我们谈过,毕竟在一起这么多年你也帮过我不少。”
“再见了,顾连城。”
顾连城有些慌乱的回复道:“曲时茵,虽然今天是愚人节,但这个玩笑并不好笑。”
“你不该拿这个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