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病魔突袭 ...

  •   在那所洋溢着青春朝气的校园里,毕业季的氛围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校园主干道两旁的银杏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在为这场盛大的告别吟唱。
      同学们抱着书本,脚步匆忙,彼此交谈的话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热烈地探讨毕业后的去向。然而,赵达却被一片阴云悄然笼罩,命运的重击毫无征兆地降临。
      赵达身为家中长子,父母皆是勤恳朴实的普通人。父亲那粗糙如老树皮般的双手,因常年劳作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洗不净的污垢;母亲的脸庞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头发也变得花白稀疏。
      他们靠着微薄收入拉扯几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的脊背微微弯曲。年幼的弟弟妹妹还在上学,弟弟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每天清晨总是睁着那双满含求知欲的大眼睛,期待着去学校汲取知识;妹妹则扎着两个马尾辫,笑起来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懵懂憧憬。
      赵达作为家庭的希望,一直刻苦学习,他的书桌堆满了翻旧的课本和密密麻麻写满笔记的练习册,满心期许毕业后能分配一份好工作,挑起家庭重担,让父母不再劳累,给弟弟妹妹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最近,赵达总觉身体异样。时常浑身乏力,原本活力满满的他,稍一运动便气喘吁吁。每次上楼梯,他都得扶着栏杆,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挪,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起初,他只当临近毕业,学业压力大,又忙于找工作,身体吃不消,并未在意。
      可肝部时不时传来的隐痛,却如鬼魅般,纠缠得愈发频繁。那疼痛,起初只是轻微抽痛,像有人轻扯神经,每当夜深人静,这种细微的疼痛便愈发清晰,搅得他难以入眠;后来逐渐加重,变成钝痛,仿佛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肝脏,时不时用力一捏,疼得他冷汗直冒。
      终于,一个晚自习结束后,肝部一阵剧痛袭来,赵达疼得脸色苍白如纸,冷汗如雨下,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脸颊不断滚落,浸湿了衣领。他双手紧捂腹部,身体蜷缩成一团,在床上痛苦地翻滚,嘴里忍不住发出微弱的呻吟。
      室友们见状,纷纷围上来关切询问,在大家搀扶下,赵达来到校医室。校医是位和蔼的中年女性,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中透着关切与专业。她仔细询问赵达症状,手中的笔在病历本上快速记录,随后用听诊器检查,眉头渐渐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赵达,你的情况有点复杂,校医室设备有限,我建议你去市里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校医的语气带着一丝担忧,眼神中满是对他病情的关切。赵达的心猛地一沉,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但他还是强装镇定,嘴角挤出一丝微笑,谢过校医,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宿舍。
      那一晚,赵达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宿舍里其他同学均匀的呼吸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而他却望着宿舍天花板,思绪万千。校医凝重的表情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心中满是恐惧与不安。
      他不敢想象,若自己真患上重病,这个家该怎么办?父母那日益苍老的面容,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母亲花白的头发,弟弟渴望知识的眼神和妹妹纯真的笑容,在他眼前交替浮现,让他内心痛苦挣扎,泪水不自觉地从眼角滑落,打湿了枕头。
      第二天,赵达瞒着所有人,独自来到市医院。医院里人来人往,嘈杂人声、匆忙脚步声、婴儿啼哭声交织,弥漫着压抑气息。挂号大厅里,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有的眉头紧锁,满脸焦虑;有的小声啜泣,神情哀伤。
      赵达在各个科室间奔波,每走一步都倍感吃力,脚步虚浮。排队等待时,他靠着墙壁,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周围的喧嚣仿佛与他无关。检查室的门一次次打开又关上,每一次都让他的心揪得更紧。
      终于,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坐在办公桌后,表情严肃,手中拿着那份决定命运的报告。“你这是肿瘤,情况不太乐观,需要尽快住院治疗。”医生的声音低沉而沉重,每个字都像重锤砸在赵达心上。赵达只觉耳边一阵轰鸣,仿佛整个世界瞬间崩塌。他呆呆望着医生,嘴唇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眼眶瞬间湿润,眼神中满是绝望与迷茫。
      “怎么会这样?我怎么能得肿瘤?我的家人怎么办?我的未来怎么办?”无数念头在他脑海中疯狂闪过,心中满是绝望与迷茫,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从医院出来,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厚重得仿佛随时都会塌下。街边的树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枝叶,路上的行人脚步匆匆,对他的痛苦浑然不知。
      赵达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鞋子拖沓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感觉自己像被世界遗弃的孤儿,在这繁华都市中,寻不到一丝温暖与希望。他想放声大哭,可喉咙干涩,发不出半点声音;想大声质问命运为何如此不公,但他知道,此刻的他,必须坚强,因为他的身后,是整个家庭。
      回到学校,赵达如行尸走肉般,对周围同学们热火朝天讨论的毕业事宜充耳不闻。他拖着虚弱的身体,走进教室,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他耳中变得模糊不清。他不敢告诉父母自己的病情,害怕他们承受不住打击;也不敢告诉弟弟妹妹,不想让他们纯真的世界过早蒙上阴影。
      他独自承受着这份巨大痛苦,痛苦不堪,头发大把脱落,每次洗头时,水盆里都漂着一层发丝。身体虚弱无比,吃什么吐什么,食堂的饭菜刚入口,便一阵恶心,他只能匆匆跑到卫生间,对着马桶呕吐,吐得胃酸都泛了上来,身体也愈发憔悴。但他依旧咬牙坚持,在课堂上强撑着精神,试图跟上老师的节奏,可眼神却时常空洞游离。
      工作的事情也陷入僵局。同学们都在忙各自分配的事,而赵达却无心顾及。校园的公告栏前,围满了讨论工作分配的同学,赵达经过时,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眼神中满是羡慕与无奈。他知道,自己的梦想或许此刻已遥不可及,但他还是心存一丝侥幸,希望奇迹发生。回到宿舍,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曾经对未来工作的憧憬,如今却被现实击得粉碎,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家庭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赵达心头。父母因担心他的毕业和工作,时常打来电话询问。每次电话铃声响起,赵达都深吸一口气,强颜欢笑地接听。“喂,妈,我在学校挺好的,工作的事也在顺利进行,您和爸别担心。”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愉快,可挂断电话后,却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害怕父母发现自己的异样,更害怕自己无法给这个家带来期望中的改变。夜晚,他常常在梦中回到家中,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醒来后,泪水已浸湿了枕头。
      经过与医生交流,得知肝癌是医学难题,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办法,有的说要做肝移植,整体医疗费用至少六十多万元,且效果不一定有保障,这对赵达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他根本无力承担。想到这些,赵达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疼痛难忍,未来的路在他眼前变得一片黑暗。
      在这段黑暗日子里,赵达结识了一些同样身患重病的患者。医院的走廊上,他常与他们相遇,彼此的眼神中都透着同病相怜。他们有的和他一样,年纪轻轻就被命运无情捉弄;有的则已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坚持多年。
      病房里,有一位患白血病的女孩,她身形瘦弱,面色苍白,头发因化疗掉得所剩无几,只能戴着一顶帽子。虽每天忍受着病痛折磨,但总是面带微笑,用乐观态度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她告诉赵达:“生命虽脆弱,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这些患者的故事,让赵达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之火,他决定,无论多么艰难,都要与病魔抗争到底,为了自己,为了家人。随着病情发展,赵达身体愈发虚弱,但他仍努力调整心态。每天清晨,他在剧痛中醒来,却告诉自己要坚强。
      他开始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天多吃一点东西,哪怕只是多喝一口粥;明天能多走几步路,从床边走到门口。每完成一个目标,他都会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小小的鼓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坚毅的笑容。他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他想起小时候和弟弟妹妹在田野里玩耍的快乐时光,他们在金黄的麦浪中奔跑嬉戏,笑声回荡在整个田野;想起父母在他取得好成绩时欣慰的笑容,父亲粗糙的大手拍拍他的肩膀,母亲则满脸笑意地为他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些回忆,成为他与病魔抗争的力量源泉。
      赵达常坐在医院花园里,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光影。花园里花朵开得正艳,五彩斑斓,散发着阵阵芬芳。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鸟儿在枝头欢快歌唱。赵达静静地坐在长椅上,闭上眼睛,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和微风的轻抚。
      那一刻,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他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倒下,我要战胜病魔,回到家人身边,去实现我的梦想。”然而,现实困难依旧重重。治疗费用无法解决,赵达更不想让家人承受这份打击,这简直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都不够往里填。
      为节省开支,他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在食堂打一份最便宜的素菜,就着米饭勉强下咽。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放弃治疗。他开始寻找各种治疗肿瘤的方法和经验,在医院的图书馆里查阅相关书籍,与一些患者交流抗癌心得。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帮助和鼓励,有的人给他推荐民间偏方,有的人给他捐赠善款,这些温暖举动,让赵达感受到人间真情,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与病魔抗争的决心。
      在赵达收到肝癌诊断结果的那一刻,他的世界仿佛被一道黑色幕布骤然笼罩,所有希望之光都被无情遮蔽。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每一项都伴随着高昂费用,对于家境贫寒、肩负整个家庭经济重担的他来说,犹如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一些便宜的止痛药物维持,试图在这绝境中抓住一丝喘息机会,然而,这仅仅是痛苦深渊的开始。
      赵达每天清晨在肝部剧痛中醒来,那种疼痛像是无数根钢针肆意穿刺肝脏,又仿佛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无情撕扯内脏。他紧咬牙关,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滚落,双手紧紧捂住肝部,指甲深深陷入掌心,身体在床上蜷缩成一团,试图以此缓解疼痛。
      在疼痛间隙,他艰难地从枕头下拿出那瓶廉价止痛药,瓶盖因多次拧动变得有些松动,他颤抖着拧开瓶盖,倒出两片药,就着床头早已凉透的白开水吞下去。这些止痛药是他目前唯一的依靠,虽只能短暂缓解疼痛,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越来越差,但却是他在这艰难日子里的救命稻草。
      服用药物后,赵达慢慢从床上坐起来,他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绝望。他看着镜子中那个形容枯槁、头发因化疗副作用大把脱落而变得稀疏的自己,眼眶深深凹陷,颧骨突出,心中涌起一阵酸涩。曾经的他,是校园里活力四射的青年,身姿矫健,笑容灿烂,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期待;而如今,却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生活的希望也愈发渺茫。
      在学校里,赵达的变化引起同学们注意。他们看到赵达日渐消瘦的身影,原本合身的衣服变得宽大,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苍白憔悴的面容,眼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得黯淡无神。心中满是担忧与疑惑。然而,赵达总是强颜欢笑,试图掩饰病情。每次在校园里遇到同学,他都努力挺直腰板,挤出一丝笑容打招呼。
      他害怕同学们知道真实情况后,会为他担心,更害怕自己成为大家的负担。他依旧每天按时去上课,尽管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全身力气,脚步虚浮,身体摇摇晃晃;尽管课堂上他常因疼痛无法集中精力听讲,眼神空洞游离,思绪被疼痛扯得七零八落,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他知道,知识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即便在这黑暗日子里,他也不想放弃。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赵达的秘密还是被好友李明发现了。那天,李明来找赵达一起去图书馆复习,推开门瞬间,他被眼前景象惊呆了。只见赵达正躺在床上,双手紧紧捂着肚子,脸上露出痛苦表情,额头上满是汗珠,眉头紧锁。
      地上还散落着一些呕吐物,散发着刺鼻气味,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李明急忙跑到赵达身边,焦急地问道:“赵达,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赵达看到李明,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试图坐起来,却因疼痛不得不放弃,身体又重重地倒在床上。
      他虚弱地说:“没事,李明,我就是有点肠胃不舒服,休息一下就好。”李明看着赵达苍白的脸色和痛苦的神情,根本不相信他的话。
      在李明再三追问下,赵达终于忍不住,将自己患肝癌的事情告诉了他。李明听完,泪水瞬间涌上眼眶,模糊了视线。他紧紧握住赵达的手,手心里满是担忧的汗水,说:“赵达,你怎么这么傻?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告诉大家?我们是同学,是朋友,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啊!”赵达苦笑着说:“我不想给大家添麻烦,而且治疗费用那么高,我根本负担不起。
      我现在只能靠这些便宜的止痛药撑着,走一步算一步吧。”李明听了,心中一阵刺痛,像有一把尖锐的刀在他心上划过。他决定一定要帮助赵达,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病魔吞噬。李明回到学校后,立刻将赵达的事情告诉其他同学。
      同学们得知消息后,都十分震惊和难过。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的脸上满是担忧与同情。大家纷纷表示要伸出援手,帮助赵达度过难关。于是,一场为赵达筹集治疗费用的募捐活动在校园里悄然展开。
      同学们自发组织起来,在校园各个角落设立募捐点,用彩色卡纸制作了精美的募捐箱,上面画着鼓励的话语和温暖的图案。他们向过往师生讲述赵达的遭遇,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呼吁大家献出爱心。
      许多老师和同学了解情况后,都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有的从钱包里掏出皱巴巴的零花钱,有的从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还有的甚至捐出积攒已久的奖学金。校园广播也开始播报赵达的情况,声音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
      在募捐活动进行的同时,李明和其他几个同学还积极联系社会上的一些慈善机构和公益组织,向他们求助。他们通过网络发布赵达的病情和募捐信息,配上赵达曾经充满活力的照片和如今憔悴的模样,文字中饱含着对他的关切与期待。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募捐活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仅仅几天时间,就筹集到一笔可观的资金。当李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赵达时,赵达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没想到,在自己最绝望的时候,会得到这么多同学和社会好心人的帮助。
      他紧紧握着李明的手,手不停地颤抖,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大家!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们的恩情。”李明笑着说:“别这么说,赵达。我们是一个集体,同学之间就该互相帮助。现在有了这笔钱,你可以去接受系统治疗了,一定要好好配合医生,争取早日康复。” 很快暑假到了,校园里变得格外安静,往日的热闹喧嚣消失不见。
      赵达一个人留在学校。他的宿舍里,床边放着一张摇摇晃晃的小桌子,桌面坑洼不平,上面堆满各种药品、病历以及一些简单生活用品。药瓶上的标签有的已经磨损,看不清字迹;病历本被翻得有些破旧,纸张边缘卷起。
      每天,赵达就在这个简陋的房间里,与疼痛和孤独为伴,苦苦挣扎。窗外的蝉鸣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炽热的光斑,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由于无法进行系统治疗,赵达的病情逐渐恶化。疼痛频率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有时即便服用止痛药,也难以缓解。他开始频繁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吃进去的食物几乎都会原封不动地吐出来,每次呕吐,他都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翻出来,身体愈发虚弱,体重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曾经合身的衣服,如今穿在他身上显得空荡荡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他的皮肤变得蜡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无助,每天只能靠着坚强的意志,在这痛苦的深渊中艰难地支撑着,等待着命运的转机。一段时间赵达的病情稍有好转,可他始终没有让家里及黄静怡知道。他独自承受着这一切,在与病魔的抗争道路上,艰难前行,怀揣着那一丝对生的渴望。
      这段时间他写信告诉家里不用担心,他正在等待分配工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那一片云》故事公告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