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架空的)移风易俗 ...
-
海南生女还有教育补贴。
近未来社会,2026年,我国通过《生育公平保障法》已实施。
---
春寒料峭的早晨,张家庄文化广场上的玉兰树才冒出花苞,村委会的电子屏已经滚动起粉色的字幕:"第七届新时代鹊桥会——优质男青年专场"。我裹着羊绒大衣站在签到处,看着二十几个小伙子排成歪歪扭扭的两列,每人手里都攥着塑封的简历,像等待面试的求职者。
"下一位,张建军。"戴着红袖章的妇女主任王桂兰推了推老花镜,扫码枪在对方身份证上"滴"地划过,"哟,信用积分达标了?不容易啊。"
排在队伍中间的男人往前挪了半步,靛蓝色工装洗得发白,袖口还沾着星点化肥痕迹。我注意到他右腿有些不自然的弯曲,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在县医院采访时见过的那些工伤民工。那时他们躺在走廊加床上,床头摆着褪色的相亲照。
"上个月刚把助学贷款还清。"张建军从文件袋里抽出一沓证书,"这是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去年考的无人机植保证,还有省农科院的设施农业培训结业书......"
王桂兰的平板电脑突然发出提示音,她眯着眼凑近屏幕:"等等,情感能力测试才62分?这可不够婚介所的准入标准。"围观的人群里传来窸窣的笑声,前排穿格子衬衫的小伙子得意地晃了晃自己85分的电子证书。
"主任,能不能再给我次机会?"张建军的手指在裤缝上蹭出一道灰痕,"上次测试时正赶上猪场闹疫情,我......"
"规矩就是规矩。"王桂兰敲敲桌上的《新时代婚恋市场准入细则》,烫金封皮在晨光里晃得人眼花,"隔壁李家庄的婚恋辅导班今天下午有课,你先把情感课程修满二十学时再说。"
我跟着张建军穿过广场西侧的月季花圃,他瘸着腿却走得飞快,惊起几只正在啄食的灰斑鸠。十年前可不是这般光景,那时镇上的婚介所贴满女青年的资料,男人们揣着彩礼钱像挑白菜似的来回比较。直到《生育公平保障法》颁布后的第三年,新生儿性别比监测屏第一次泛起代表女婴偏多的蓝光。
"记者同志,您说人怎么就这么贱呢?"他在智能温室前突然停住,玻璃幕墙映出我们变形的倒影,"十年前我爹把老黄牛卖了给我凑彩礼,姑娘家开口就要县城买房。现在倒好,女娃们宁可集体住人才公寓,也要挑个会写情书的。"
温控系统发出轻柔的提示音,他熟练地在中控屏上输入密码。我望着自动巡航的补光灯在草莓苗间流转,忽然想起档案里那张泛黄的诊断书——2018年他在建筑工地摔断右腿时,包工头塞给他的赔偿金还不够买半平米商品房。
"叮咚!"他腕上的智能手环突然亮起,县农业局的推送在空气中投射出全息字幕:"恭喜张建军同志入选乡村振兴人才库,您发起的'云端认养'项目已获得天使投资......"
玻璃墙外传来急促的高跟鞋声,穿米色风衣的姑娘抱着一摞文件闯进来,胸前的工牌随着喘息晃动:"张经理!省农科院的专家团提前到了,他们想看看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实时数据......"
我看见张建军背脊突然挺直,右腿的旧伤在智能护膝辅助下站成松柏般的姿态。那个在相亲会上局促不安的农民工消失了,此刻他眼里跳动着我看过无数次的、属于新时代创业者的光芒。
姑娘临走时红着脸塞给他保温杯,枸杞在琥珀色的茶汤里浮沉,像极了文化广场上新挂的标语牌:"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