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鲸落 ...


  •   南极科考站的极昼持续到凌晨三点。祁寒在钢琴前睁开眼睛时,冰原上的阳光正透过特种玻璃照在琴键上,将黑檀木和白象牙染成一种朦胧的灰蓝色。他活动了下因低温而僵硬的手指,发现身上盖着齐洛的防寒服——那件左胸口袋永远装着贝壳标本的橙色外套。

      "醒了?"齐洛的声音从实验室方向传来,伴随着离心机运转的嗡鸣,"刚好赶上'鲸落'直播。"

      祁寒走到观测窗前。外面是南极罕见的无风雪天气,能见度达到惊人的二十公里。在冰原与深蓝海水的交界处,一座由《音浪计划》设计的特殊建筑正在阳光下闪烁——那是他们历时三年建造的"极地音乐站",外形像一架半埋入冰层的巨型钢琴。

      "信号接进来了。"齐洛调整着声呐接收器,屏幕上突然出现深海画面,"麦克唐纳海沟,深度1247米。"

      祁寒的呼吸凝滞了。镜头前是一头垂死的蓝鲸,体长超过三十米的庞然大物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沉向海底。这不是普通的死亡——这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鲸落",当鲸鱼死亡后,它的尸体会成为深海生物长达百年的营养来源。

      "心跳频率?"祁寒轻声问。

      "每分钟2.3次。"齐洛调出生物监测数据,"它选择了这里。"

      这不是偶然。三周前,这头被科研团队编号为"AZ-2024"的老年蓝鲸突然改变迁徙路线,以惊人的精准度游向麦克唐纳海沟——正是《音浪计划》水下扬声器覆盖的海域。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的歌声在过去七天里逐渐演变成了一段可辨识的旋律——肖邦《葬礼进行曲》的变调。

      "开始记录。"齐洛按下录音键,"人类第一次完整记录蓝鲸自主选择的鲸落。"

      ---

      观测进行到第九小时,南极的太阳依然高悬。祁寒在钢琴上即兴弹奏着,音符通过量子传输系统实时转化为深海声波。屏幕上的蓝鲸偶尔会摆动尾鳍,仿佛在回应某种只有它能听见的旋律。

      "它年轻时应该听过你父亲的潜水器。"祁寒突然说,"还记得黑匣子数据里那段52赫兹的共振吗?"

      齐洛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停顿,墨水晕染开一小片深蓝:"你是说...它把潜水器的声呐当成了同类?"

      "然后记住了那个频率。"祁寒的手指在琴键上弹出一段简单的音阶,"就像你小时候记住邻居家的钢琴声。"

      这个推测让实验室陷入沉默。齐洛走到标本架前,拿起一个密封瓶——里面是最新发现的深海微生物品种,他以祁寒的名字命名为"Pianoflora qiensis"。瓶身在灯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斑,像被冰封的琴弦。

      "祁寒。"齐洛突然转身,"我想修改遗嘱。"

      钢琴声戛然而止。

      "如果有一天..."齐洛的指尖轻叩瓶身,"我也要一场鲸落。"

      祁寒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想起五年前在维也纳医院,医生私下告诉他齐洛的肺活量只有常人的70%——那场深海事故的永久性损伤。

      "好。"祁寒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静,"但得是由我设计的鲸落。"

      他重新弹起钢琴,这次是一段全新的旋律。屏幕上的蓝鲸突然剧烈抽搐,接着开始了鲸落最后的仪式——它用尽最后的力气唱出了此生最长的歌声,持续整整十七分钟,音域跨越六个八度。声纹分析显示,这段歌声的结构与祁寒刚才弹奏的新曲相似度达到89%。

      "它在学习..."齐洛的声呐耳机滑落,"上帝啊,它在死前学会了你的曲子..."

      ---

      蓝鲸完全沉入海底时,南极迎来了罕见的极光。绿紫色的光带在夜空中舞动,与音乐站外墙的LED灯带同步变幻。祁寒和齐洛站在观测台上,看着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第一批鲨鱼已经开始享用鲸落的第一餐,而更微小的生物则在等待属于自己的盛宴。

      "知道鲸落最神奇的是什么吗?"齐洛呼出的白气在零下40度的空气中凝结成冰晶,"一具鲸尸可以养活整套深海生态系统上百年。"

      祁寒没有回答。他正注视着音乐站外墙上的数据屏——那里显示着蓝鲸最后歌声的声纹图谱。在专业软件的处理下,图谱逐渐显露出隐藏的结构:那竟然是一幅地图,精确标注了南太平洋七处未被开发的深海热泉坐标。

      "它去过这些地方..."齐洛的声音发颤,"比我们想象中更远..."

      祁寒打开钢琴盖,内部刻着一行小字:当鲸歌化作雨声,我们终将在深渊重逢。这是他在《音浪计划》启动当天刻下的,当时齐洛笑他太文艺。

      现在这句话有了全新的意义。

      ---

      三个月后,国际海洋科研组织发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发现:在那头蓝鲸的胃部,找到了七块特殊的鲸粪石。经过基因检测,这些结石内部封存着来自不同海域的珊瑚幼虫,其中三种是科学界从未记录的新物种。

      "就像时间胶囊。"新闻发布会上,齐洛向记者展示全息投影,"这头蓝鲸用一生收集了这些珊瑚,最后通过鲸落将它们送回最适合生长的热泉区。"

      有记者提问:"为什么它会配合《音浪计划》?"

      祁寒接过话筒:"因为它认出了老朋友的声音。"大屏幕切换到声纹对比图,蓝鲸的歌声与七年前齐父潜水器的声呐频率重叠在一起,"海洋不会遗忘任何声音,即使那是人类制造的。"

      发布会结束后,两人收到了南极科考站的紧急联络。监测显示,在蓝鲸尸体周围已经形成了新的珊瑚礁雏形——那些被它守护一生的珊瑚幼虫,正在创造新的生态系统。更令人震惊的是,水下摄像机拍到了奇异的一幕:新生珊瑚的排列形状,隐约呈现出钢琴键盘的轮廓。

      "你的鲸落设计图..."齐洛在回程的飞机上突然说,"我猜要用到量子钢琴?"

      祁寒从设计图中抬头,发现齐洛正用他当年在悬崖边的那种眼神看着自己——仿佛看着一场即将改变人生的暴风雨。

      "不止钢琴。"祁寒翻开笔记本,露出里面的设计草图:一架造型奇特的乐器,结合了钢琴键盘与鲸鱼椎骨的结构,"还有你的声呐系统...我们的骨灰..."

      "会变成珊瑚的养分。"齐洛接过后半句,手指抚过草图上的鲸骨纹路,"然后继续演奏。"

      飞机穿过云层时,祁寒在平流层看到了完整的极光。那些绿色光带如同深海中的珊瑚,在夜空中无声摇曳。他想起蓝鲸最后的歌声,想起齐父黑匣子里那段《离别曲》,想起自己第一次在悬崖边听见潮声时的震撼。

      有些音乐不需要听众,有些爱不需要见证。就像此刻,齐洛靠在他肩头熟睡,呼吸与引擎的震动形成完美的和声。空乘人员经过时惊讶地发现,那位著名的钢琴家正用指尖在舷窗上画着五线谱,而他的伴侣——那位拯救过无数海洋生物的科学家——在梦中哼着不成调的鲸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