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回门 ...

  •   八阿哥胤禩与茗玉新婚第二天,晨曦如同温柔的轻纱,悄然透过窗棂,轻柔地洒落在二人温馨的碎玉轩屋内。那丝丝缕缕的光线,仿佛也带着几分喜庆与柔和,为这对新婚夫妇的崭新一日拉开序幕。

      大丫鬟碧玉打着水,另一个大丫鬟樱儿拿着衣物过来,茗玉早早便起身,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喜悦,精心地梳妆打扮。她身着一袭淡粉色旗装,旗装上绣着的芍药花精致绝伦,每一片花瓣都好似被赋予了生命,娇艳欲滴,栩栩如生。领口与袖口镶着的洁白兔毛,毛茸茸的质感不仅增添了几分冬日的暖意,更衬得她肌肤如雪,气质温婉动人,宛如春日里盛开的繁花,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而八贝勒府八阿哥贴身太监小慎子拿进,胤禩同样身着华丽的常服,身姿挺拔,剑眉星目,英气中透着沉稳,飒爽间尽显风度。二人携手,迈着轻盈而幸福的步伐登上马车,向着安郡王府缓缓驶去。车轮滚动,仿佛也在轻轻诉说着他们心中对此次回门的期待。

      一路上,茗玉心中满是期待与感慨。自幼她便在外祖父外祖母身边长大,安郡王府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她无数美好的回忆。如今虽外祖父岳乐已去世多年,但外祖母赫舍里氏那慈祥的面容,却始终如温暖的烛光,萦绕在她心头,照亮着她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马车缓缓停在安郡王府门前,那朱红色的大门庄严肃穆,在晨光的映照下,更显深沉与厚重,仿佛在诉说着王府历经的岁月沧桑。门前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张着大口,守护着这一方宅邸,它们那栩栩如生的姿态,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捍卫王府的尊严。

      茗玉与胤禩刚下车,便见府中众人已在门前迎接。多罗安悫郡王玛尔珲身形魁梧,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他面容沉稳,眼神中透露出的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勤郡王蕴端则气质儒雅,举手投足间尽显文人风范,眼神中透着聪慧,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大表哥华玘年轻英俊,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让人倍感亲切。大舅母佟佳氏体态丰腴,那和蔼的笑容仿佛能驱散冬日的寒冷,给人以温暖的慰藉。二舅母乌雅氏身姿婀娜,神色温婉,恰似山间的溪流,温柔而宁静。

      外祖母赫舍里氏站在众人前方,虽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无法磨灭她眼中的慈爱与温暖。她一见茗玉,眼中立刻泛起泪花,那是思念与喜悦交织的泪花,饱含着对外孙女深深的牵挂。她赶忙上前,紧紧抱住外孙女,仿佛生怕一松手,茗玉就会消失一般,声音颤抖地说:“我的玉儿,可让外祖母好想啊!”茗玉眼眶也红了,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外祖母怀里,轻声说道:“外祖母,玉儿也想您,日日都念着您呢。”

      众人寒暄一番后,便一同走进府中。一路上,茗玉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兴奋地向胤禩介绍着府中的景致与过往的趣事。他们穿过雕梁画栋的回廊,那精美的雕刻仿佛在讲述着王府的传奇故事,每一处线条都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绕过碧波荡漾的荷花池,池中荷叶田田,荷花虽已凋谢,但残荷依旧别有一番韵味,让人不禁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画面。

      来到宽敞明亮的正厅【葳蕤轩】,厅中早已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桌上摆满了各种珍馐美馔,有鲜嫩的烤鸭,外皮酥脆,泛着诱人的光泽;有精致的糕点,造型各异,宛如一件件艺术品;还有鲜美的羹汤,热气腾腾,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众人分宾主落座,开始用餐。

      用餐时,大舅母佟佳氏笑着说:“八阿哥,我们玉儿自小就被宠着长大,性子直爽,若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还望你多担待些。”胤禩赶忙起身,恭敬地微微欠身,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说道:“大舅母放心,福晋聪慧贤良,与我相处甚是融洽,胤禩定会好好待她,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二舅母乌雅氏也笑着附和:“看到你们夫妻如此恩爱,我们也就放心了。这夫妻之间啊,就是要相互扶持,相互体谅。”说罢,她轻轻抿了口茶,眼神中满是对这对新人的祝福。

      多罗安悫郡王玛尔珲端起酒杯,目光真诚地看着胤禩,说道:“八阿哥,如今你与玉儿成婚,便是我安郡王府的至亲。往后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们安郡王府虽比不上皇宫,但也有些底蕴,能为你排忧解难。”胤禩连忙双手举杯,微微低头谢过:“郡王殿下厚爱,胤禩感激不尽。日后若有需要,定不会客气。”

      勤郡王蕴端则与胤禩谈论起诗词书画、朝中局势,二人相谈甚欢。蕴端轻轻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八阿哥,近日朝堂上关于新政的讨论沸沸扬扬,依你之见,这新政推行起来,会面临哪些阻碍呢?”胤禩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新政虽立意深远,旨在富国强民,但触动了一些旧贵族的利益,推行起来恐怕阻力不小。不过,若能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因势利导,或许能事半功倍。”蕴端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道:“八阿哥所言极是,看来你对朝堂局势看得透彻。”大表哥华玘也不时插上几句,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笑着说:“我虽未在朝堂任职,但也听闻了一些消息。我觉得可以先在一些小地方试点新政,成功后再逐步推广,这样或许能减少阻力。”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气氛十分融洽。

      茗玉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温暖。她转头看向外祖母,外祖母正慈爱地看着她,眼中满是欣慰,仿佛看到了茗玉美好的未来。茗玉握住外祖母的手,轻声说:“外祖母,您看,玉儿如今过得很好,爷对我也极好。”外祖母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轻轻拍了拍茗玉的手说:“好,好,看到你幸福,外祖母就安心了。只要你们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用过饭后,下人端上了香气四溢的茶。众人一边品茶,一边继续聊天。茗玉陪着外祖母回到她的院子。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卉,虽已入秋,但仍有几株菊花傲霜绽放,香气扑鼻,为院子增添了几分雅致。外祖母拉着茗玉的手,坐在廊下,细细询问着她在八阿哥府中的生活。外祖母轻轻抿了口茶,微笑着问道:“玉儿,在八阿哥府里,吃得可好?睡得安稳吗?”茗玉乖巧地回答:“外祖母,府里的一切都好,膳食合口味,休息也安稳。爷对我更是体贴入微。”外祖母时而点头,时而叮嘱她要与府中上下和睦相处:“玉儿,在府里,要宽以待人,不可仗着福晋的身份盛气凌人。与下人相处融洽,府里才能和和美美。”茗玉认真地听着,连连点头:“外祖母,玉儿记住了。”

      胤禩则与几位舅舅和表哥在书房中,谈论着朝堂之事、家族未来。玛尔珲向胤禩分享着自己多年来在官场的经验,他神情严肃地说:“八阿哥,官场如战场,处处充满了明争暗斗。你行事一定要谨慎,不可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胤禩认真聆听,不时请教:“郡王殿下,那在这复杂的官场中,如何才能站稳脚跟,施展抱负呢?”玛尔珲思索片刻,缓缓说道:“首先,要广结善缘,多与正直有识之士结交;其次,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随波逐流。”蕴端也从旁补充,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八阿哥,除了在朝堂上施展才华,还需注重民间的声音。民心所向,才是稳固根基的关键。”华玘则在一旁静静聆听,偶尔发表自己的看法:“八弟,我觉得家族的支持也很重要。我们安郡王府定会全力支持你。”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那晚霞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红的似火,橙的像霞,将整个天空装点得如梦如幻。茗玉与胤禩知道,是时候告辞了。他们来到正厅,再次向众人道别。外祖母赫舍里氏眼中满是不舍,拉着茗玉的手说:“玉儿,往后要常回来看看外祖母。”茗玉点头,眼中含泪:“外祖母,您放心,玉儿一定会常回来的。您也要保重身体。”

      胤禩与茗玉登上马车,缓缓驶离安郡王府。茗玉透过车窗,看着安郡王府的大门渐渐远去,心中满是眷恋。胤禩握住她的手,轻声说:“福晋,往后我们会常回来的。”茗玉转头看向胤禩,眼中满是爱意与感激。在这温馨的氛围中,马车缓缓驶向他们在八阿哥府的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