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石头砸出个夫君 ...
-
宁青竹当时想逃,可惜没半点机会,她被京城的热心民众们堵在树上下不来。
砸晕探花郎的“凶器”手帕上绣有一丛青竹,角上还绣了个青字,算是人赃并获。
可她万万没想到,因这随手一砸,她的婚事便定下了。
三个月后,宁青竹坐着一顶大红花轿,稀里糊涂嫁进探花郎府中。
也是成婚后她才知晓,那时殿试放榜,不少勋贵人家打算榜下捉婿。
她的便宜夫君纪渊茗是世家子,出身不低,长得好,年纪轻轻中了探花,被国公府瞧上了。
魏国公想将嫡次女陈芷柔嫁给纪渊茗,这本是件好事,奈何纪家乃簪缨世家,向来以利益为重。
魏国公府只有两位嫡出千金,嫡长女陈清妍和嫡次女陈芷柔,陈清妍两年前已入二皇子府为妃。
皇帝登基不足十年,尚在年富力强之际,国公府却已然旗帜鲜明地选择支持二皇子。
哪怕太子殿下身子骨弱,随时可能撒手人寰,这也不是提前站队的理由,毕竟后面还有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
国公府提前站队的行为,与世家利益不符。
纪渊茗之父能力不足,纪渊茗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家主,与国公府结亲,意味着将整个纪家绑在二皇子船上,纪家没这么心大。
但纪家也不想得罪魏国公,且不说国公府自身权势,若二皇子最终坐上那个位置,难说纪家会不会被穿小鞋。
纪家正一筹莫展之时,天上掉下个宁青竹,不对,是树上掉下来的。
宁青竹之父出身寒门,原为清河县县令。清河县属中下县,宁父的官职只有从七品。
去岁,清河县发大水,宁父因救灾有功,被擢升为正六品朝议郎,这才举家进京。
更巧的是,当年宁父科考,纪家老家主是那一届科举主考官,也就是说,老家主是宁父的座师。
可以说宁父之所以能进京为官,还是老家主看在这层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上,在朝中为其美言过几句。
宁父进京后,还特意来纪家拜会过老家主,而拜会的另一层意思,是宁父自此便成为纪家官场上的“自家人”。
纪家老家主初听闻自家孙儿被人砸晕,还气愤不已,等宁父带着宁青竹上门赔礼道歉时,便只觉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这枕头啊,不是别的,就是宁青竹。
若宁青竹嫁入纪家,纪家便可对外放出风声,说二人早有婚约,主街上被砸晕的乌龙是未婚夫妻闹着玩没把握好分寸,这样一来,笑话瞬间变美谈。
最要紧的是,能借此婉拒国公府联姻的提议,可谓一举两得。
宁家虽是寒门出身,可如今也是纪家在朝中的“自己人”,在国公府对纪渊茗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宁家无疑是眼下的最优选择。
话虽如此,但孙子的态度也很重要,于是老家主亲自询问纪渊茗自己的意见。
面对老家主的询问,纪渊茗不知为何迷茫了一瞬,仿佛心底有个声音一直催促他,鬼使神差般地,他微微颔首。
后来纪渊茗与宁青竹解释起来的时候,特意隐去他自己点头认同这桩婚事的环节,只言纪家与魏国公府利益不符。
宁青竹听完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她随手砸回来的夫君,是一切都赶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