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现在通话时间长了,诸葛真便有时间经常跟姜余一起商讨季汉未来的走向。
想要普及教育,搞生产力□□,来提升季汉的战争潜力,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乃至资源不是什么小数,放到21世纪,还有很多小国在基础教育上头是一坨呢!就算诸葛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也只能是搞小范围试点,真要是大范围搞起来,她也支撑不起。
相比较而言,想办法扩大地盘,在不能确定荆州到底能不能守得住的情况下,扩大实际控制范围,就是个好办法了。
姜余一开始想的是拿下汉中之后再拿下凉州和关中,这也是比较正统的办法,但两人结合了网络上查询到的资料之后发现,这样估摸着就是重复诸葛亮当年六出祁山的过程。
关中不是从前的关中了,被战乱祸害了好几次之后,关中人口凋零,盗匪横生,偏生还又在异族的家门口,真要是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经营关中,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得面临各方的压力。别的不说,在地理意识大于民族意识的时候,指望益州人心甘情愿掏钱让关中重新繁荣起来,那不是天方夜谭嘛!明朝那会儿江南地主还觉得辽东跟他们无关,不肯交税呢!如今,这种乡梓地理的情节,只有比千年后更严重的。所以,诸葛亮死后,就再也没人有这个威望组织起大规模的北伐了。
与其为了一点家国情节,不断将实力耗费在北伐上,不如先往南往东走。
孙权控制了交州又如何,其他地方还很大啊!历史上的诸葛亮只是简单地稳定了南中,却没有对这些地方进行深度开发,只要能够实控这些地区,甚至再往南一点,按照诸葛真学习地理时候的了解,他们就能找到通往南亚次大陆的通道,那里是大片的平原,盛产黄金宝石,最重要的是,那里有着可以养活如今一整个中原人口的土地。唯一叫人烦心的就是那里的宗教,佛教如今已经传到了中原,但佛教在那边就是失败者。
那边顽固的宗教势力让那里很适合殖民,却不怎么适合吞并,因为大多数人是无法抗拒自己做人上人,其他人都是奴隶的!到时候要是这样的传统也想要传到中原,那可就糟心了!中原可不相信什么这辈子吃苦,下辈子享福,上辈子做了孽,这辈子理所当然做人下人。中原崇尚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下头逼急了,是真的有人会跳出来玩族谱消消乐的!
不过诸葛真很乐观,诸葛亮是民族治理大师,只要那里有足够的利益,诸葛亮大概是不会介意多费一点心力的。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诸葛亮愿意将目光投入到那个地方!
教导阿斗就是个很好的渠道,别的不说,教导阿斗地理知识的时候,让他知道南亚次大陆的富庶与繁华,此时那里应该是贵霜,如果诸葛真历史学的没问题的话,贵霜如今也是满头包,正适合趁虚而入。
不过,这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事情,诸葛亮真正去安抚南中都是刘备去世之后的事情了,在这之前,得先将蜀中梳理一番才行。
历史上的诸葛亮做的事情就是重新分配,而在诸葛真看来,与其在原本的那点利益上头纠缠不休,不如将蛋糕做大。不跟着自己走的,那就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沉沦,跟着自己走的,才能及早吃到最新鲜的蛋糕。
不过,这些话诸葛真暂时没法跟诸葛亮说,这种权谋之事,她总不能也说是神仙教的,那这位神仙管得也太宽了点。
诸葛真年纪小,终究是人微言轻,所以,她只能是先搞个试点出来,才能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正好,诸葛亮之前许诺她给她一座田庄,诸葛真便打算由此起步。
作为最初提供了玉米和红薯种子的人,在新的一年开始搞玉米红薯推广种植的时候,诸葛真只是开了口,就得到了不少种子,准备开春就种下去。
而阿斗也跟着诸葛真跑到了田庄上,跟在诸葛真身边总会遇上一些新鲜事,所以阿斗乐得跟在诸葛真身边,而且也不会耽误什么功课。
主要是这年头小孩子需要读的书真的不多,竹简能够承载的信息量是很有限的,所谓汗牛充栋的竹简上,记载的文字放在后世,大概也就是十来万字,随便看本小说字数都比这个多。
诸葛真也没用什么《千字文》、《三字经》给阿斗启蒙,一方面她自己也就记个大概,另一方面她觉得,其实也没这个必要。她直接打着神仙传授的名义,将拼音给搞了出来,在她口中,这拼音是神仙见百姓蒙昧,读书识字门槛太高,因此结合了异域文字,创出了拼音,为汉字注音,方便学习。
现在起码诸葛家的人都知道,诸葛真经常能得神仙梦中授艺,因此,对此深信不疑。连诸葛亮也觉得有道理,毕竟,便是周边小国,但凡是有文字的,多半也是结合了汉语衍生出来的,甚至,绝大多数胡族根本没有所谓的文字,有统一的语言,都算得上是大族了,比如说匈奴、鲜卑、乌桓,这几个族群都是有自己的语言的。其他一些,连独属于自己的语言都没有。
所以这种与汉语迥异的文字,看起来还有了成熟的体系,显然不是诸葛真一个女娃能随便编出来的,那么,源自神仙传授,就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说法。
诸葛真直接就在田庄上开班,她叫人弄了个木板,都不刷漆,直接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然后就在露天开课。她也没特意编什么课本,就是从《诗经》、《乐府》里头挑选一些没什么生僻字的诗歌,每次就教导个几句,先学常用字,一天学个五六个,一年也就把常用字学全了。
她还让阿斗给别人上课,毕竟他进度可比其他人快很多,给别人做个小先生还是可以的。毕竟,农庄上过来上学的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孩子,还有很少的成年人,这属于那种有点上进心的,毕竟,能多认识几个字,将来出路也会更多一些,别的不说,哪怕是去参军呢,同等条件下,肯定是识字的人起步更高,进步更快!学个手艺什么的,也是识字的比不识字的更吃香一些。再不济,多认识几个字,起码不会随便被人糊弄,在不认识的契书上头签字!
相比较起来,阿斗的教育资源那一直是顶级的,小小年纪,已经将《诗经》背得七七八八,常用字就算不会写也都认识了,那就是普通人眼里的学问人了,教导他们那是绰绰有余啊!
阿斗对此很是得意,他在学习这件事上其实没有得到过太多的认同感,诸葛真比他还小,懂的却比他还多,也就是他不是那种特别争强好胜却比较心窄的,要不然,早就有些别扭了。但如今一看,他也就是比那些真正的天才差一点,在其他人眼里,自己才是那个小先生呢,顿时就神气活现起来,每日里正儿八经摆出一副先生的模样,担心自己教不好,还私底下偷偷用功,生怕在那些“学生”面前漏了怯。不过是小半个月的功夫,阿斗的自信心就培养出来了。
因为田庄在城外,所以,阿斗自跟过来之后,五天才能回去一次,每次回去还未必遇得上刘备,等着刘备发现阿斗的精气神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多月后的事情了。
倒不是刘备不关心儿子,主要是北边传来的消息太惊人。
之前曹操受封为魏公,加九锡已经叫人心惊,刘备差点骂了一夜的曹贼,但前段时间听说消息,天子、伏皇后和国丈一起密谋诛杀曹操,事情泄露,结果曹操直接代替天子写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当着天子的面叫人拉走了伏皇后,将其诛杀,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也被毒杀。皇后皇子尚且不得幸免,国丈伏完自然没有挣扎的余地,连着宗族都被曹操杀得干干净净。
这已经是演都不演了,当初王莽也没干过这样的事情啊,消息传出去,大家再次意识到,汉室威严尽丧,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刘备听说此事,恨不得立刻引兵北上,为天子雪耻,结果又听到消息,说曹操有意征讨张鲁。
这下子算是戳中刘备的要害了,张鲁守着汉中,汉中却是入蜀的门户,真要是汉中被曹操拿下,以后再想要北伐,那是难上加难。
因此,这些日子以来,刘备这边都在准备如何应对此事,哪里还顾得上阿斗如何,结果这一日难得有空回到后院,就看到阿斗活蹦乱跳地从吴夫人院子里头出来,身后几个小厮帮着背书包,拿笔墨文具,都是一溜小跑,几乎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刘备本来心情就有些急躁,见状不免呵斥道:“这是去哪儿,这般慌忙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