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分享 ...
-
一个期末,好像是二年级上的时候吧,我考了年级第一,很荣幸,很开心。
那天散学典礼,就是领成绩和一些表演讲话之类的。
那只用在学校半天,是上午,下午就不用了。
那天,母亲补休了半天,中午去接我,她带了两盒精致的杯子蛋糕,说是给我的期末礼物。
那段时间,母亲与梁毅母亲关系很好,基本每天都聊天,我也很高兴母亲有了新的好朋友。
我出学校之后,母亲说把一盒蛋糕给梁毅,一盒里面有九个,每个都不一样,很漂亮,我就同意了。
原本不打算同意的,母亲说,这是和梁毅母亲一起买的,本来就是给我们两个的,我原本也只有一盒。
这几句话逻辑上并不合理,前后矛盾,可能当时我太兴奋了吧,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以为那一盒是我的,另一盒是梁毅的。
回家的路上,母亲没有问我成绩,我却憋不住了,说了出来
“妈妈,这次期末我考了199.5分,语文是99.5分,数学100分,是全年级第一名哦。”
二年级的时候,还没有英语这门学科,只有两科——语文和数学。低年级的知识确实简单,能考高分的人也不少,但我的数学经常因为审题或粗心而被扣个一两分,拿满分的次数屈指可数。语文也是作文上有错字,不是错字被扣0.5、就是错标点被扣0.3,从来没有拿过一百,但是到现在的语文都没下过95。
母亲很惊喜啊,她说果然没做错,她有预感我会考得很好,所以提前给我买了小蛋糕,还说一会会去一个老朋友家吃饭,叫我做好准备。
我很喜欢社交,也喜欢去别人家玩,搬到新家之后对周围的环境不了解,家旁边也没有邻居,都是空房子。除了学校的同学以外我在校外没几个朋友。
母亲说起她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印象,就是记得三岁还是四岁的时候两家子人一起去过海边。那时候只有我和母亲,和她们一家一起去。
她们家有个妹妹,比我小一岁,也是之前我的朋友,没太多印象了。
母亲回到家之后,却口风一转,说要把蛋糕带去她们家,和那个妹妹一起吃。我对那个妹妹没有感觉,现在算是陌生人的关系,虽然之前认识过,有关的都不记得了,知道的信息都是母亲说的。
我并不想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一个陌生人,况且这是通过我的努力得到的,天知道我为了考这么高分花了多少努力,知识点都掌握了是没错,但让我改掉粗心的毛病很难,这次我却做到了。
母亲前面已经说过是给我的蛋糕,现在又说要和别人分享,如果这个人是我的亲人或是仅仅的普通朋友我都会同意,我也并不是有多爱吃杯子蛋糕,我只是觉得通过我的努力得来的东西我不想分享给别人,具体来讲是那个认识过得“陌生人”。
可母亲却坚决让我和那个妹妹一起分享,一开始是询问我的意见,我多次表示拒绝之后母亲就生气了。那如果自己的心里早已有了答案为什么还要我问我呢?
那时我们已经回到家了,母亲就在家里和我争辩,讲了许多大道理
“妈妈之前是不是教过你有了好东西要学会分享?这次我们是要去别人家做客,我们是客人,要带一些东西过去的。你这样子太小气了,你带过去人家还不一定吃,你给人家吃你几个蛋糕怎么了?”
母亲说的确实有理,这是不可否认的,这些道理我也都懂。但我觉得既然是给我的奖励,那么我有权决定是否分享,而且年级第一唉,就几个小蛋糕还要分给别人。
如果说这个蛋糕买了本身就是带去那个妹妹家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那为什么一开始要说是给我的奖励呢?如果说一开始就是为了奖励我而买的,那为什么不另外买一个东西去呢?一定要用我年级第一的奖励吗?
再换个角度说,如果这个东西是为了去她们家买的而刚好奖励我,在与大家分享时我也可以吃一些,那为什么一开始不说清楚呢?一开始是说给我的,后面又强迫我分出去,这让我怎么想?
我把我的想法给母亲说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听到我拒绝的话就变得非常气愤,一句话没说完就打断了很多次,对我大吼。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与人吵架声音高一点就会哭,我不想哭的,哭了就更加说不清楚话了。
母亲一直换不同的话术劝说,想要把我忽悠过去,我也不是傻子听不懂她一语双关,就一直拒绝,还不停的嚷嚷
“这是我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分给别人!”
“你说了这是我的蛋糕,是我一个人的,现在又要给她们!”
哭着的时候只能喊出这几句话,明明是我占理的事,我也想好了一连串的理由,但就是说不出来,我只能喊得很快很快,再长一些又要被打断了。
再后来母亲被气急了,直接把蛋糕从冰箱里拿出来,往我身上砸,边砸还边说
“你的蛋糕!你的蛋糕!现在给你了,全是你的了,你不是要吃吗?吃啊!”
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那时我们是在房间里吵架,她就对着我乱砸,砸也砸得不怎么准,我就一直躲着,围着房间跑。
于是呢,我的被子、窗帘、衣柜…上面全是蛋糕的奶油和碎碎的蛋糕胚。我的头发和衣服上也沾了奶油,不得不说
“妈妈我错了,我不应该这样子,我要学会分享,我下次不这样了。”
哦哦,我几乎是忍着心中的怒意说的,母亲看我又哭又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才以为我快岔气了,其实是太生气了,说出来的话与心里相反,这种话是最难说出口的。
母亲不再砸了,剩下三个,我也没有想吃的欲望了,这个蛋糕真的不好吃,这句并没有什么隐喻,是真的难吃,但就算难吃我也不想分享给别人。这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难道大人都会把自己的工资分给别人吗?
蛋糕只剩三个了,自然是不能再带去别人家,我也松了口,说同意分享,我担心母亲再度拿衣撑杆打我,心里还是不服气的。
后来,母亲买了一家甜品店的许多东西去她们家,不过都不给我吃,说这是给我的惩罚。
到了她们家之后,原本是一起吃饭的,我赌气说中午在学校吃太饱了不想吃,母亲也说“不管她。”我就没吃。我是真的不饿,气饱的。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虽然我哭的很厉害,眼睛肿了两天,但心里没有一丝伤痛,一直压着一股火,很气愤。那三个蛋糕在冰箱里放了一周,母亲期间一直叫我吃我都用其他理由推脱了。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我考了年级第一不仅奖励被砸了还被骂了惩罚了。我大一点之后母亲和我道过歉,我也没那么气恼了,唯一不理解的是这么小的事情是怎么做到闹这么大的。
后一段时间,母亲一直认为我是不爱分享,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我和她们并不熟,怎么会有人把自己努力的成果分享给陌生人呢?只要是换一个和我熟悉一点的人我都不会拒绝。
我是真的不爱吃蛋糕,但我考得好母亲给了我奖励无论是什么我都会很开心,因为这证实了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我的回报也许是年级第一,有这就够了,没人夸奖、没有奖励,我也不会放在心上,学习毕竟是自己的事情,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将来的自己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但如果给了我奖励,我希望,这个多余的回报,像收获到的知识一样,是属于我自己的,我有支配权,不然,在我的认知里,这不是奖励,是带着“奖励”这个噱头的利用工具。
这些道理,8岁时的我都懂,母亲怎么可能不懂呢?她只是认为我不懂罢了。
——
分享的意义在于增进双方情感,坚固情谊,不是受益方欢乐,分享者委曲求全。
—分享应该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