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六十七 扬名外 ...
“那一夜七次虚假夜袭让联军几乎彻夜未眠,被逼急的联军指挥于次日晨起发起总攻,结果一夜之间,叔亭就命人将羊马墙上的缺口重新填好,完全看不出前一日被攻破过。而且羊马墙上搭起了木架塔楼,塔楼之上架起连弩和砲车,砲车投射的不是石块而是黄泥团,有些黄泥团甚至还带着金汁!”太子不禁拊掌道,“这般折辱人的法子,倒不知是哪个手下想的,按照叔亭的性子,怕是做不来这种事的。”
此时距离燕山关大捷已过半月,太子收到了端淑公主寄回来的书信,信中详细描述了作战过程,是以他才能如此详尽地讲给许箐听。
“兵者,诡道也。”许箐面色波澜不惊,问道,“之后呢?”
太子:“后来联军堆黄土搭幔道,想要翻过羊马墙,结果登上墙头才发现,他们搭幔道时我们在堆瓮城,他们即便从墙上翻下,也只是又进入了一座瓮城之中。”
“当真是进退维谷。”许箐笑了笑,说,“要换作是我,我大概已经崩溃了。遭遇七次夜间袭扰,完全无法休息,天亮之后又堆了一上午的土,以为自己能打进城去,却发现还没有前一天突袭时的效果。前一天好歹还到了主城墙下呢。”
太子调侃道:“所以你注定无法成为士兵。”
许箐眉梢轻挑,心说:我曾经可是两杠一星的少校啊!仔细算算,若是没有穿来,时间又没有折叠,自己现在怎么也能升到中校了。
“确实,我这般体质,怕是还没到阵前就被打倒了。”许箐一语双关地调侃了一下自己。
太子自然不知内情,只继续说着那守城之战的战况——
长羽军以逸待劳,折损联军近三成主力,又以退为进,将对方的对楼引到城墙下,利用对楼高大笨重且只能前进和后退的特点,从侧方将对楼击倒。剩余远处的对楼则在重砲的攻击之下坍塌倾倒,四部联军斥巨资搭建运送的二十架对楼最终只余两架,也已残破不堪。
鏖战一整日,联军损伤颇重,只得再度退守。这一夜城中照例响起喊杀之声,烛火照亮了半边夜空,联军疲乏不已,在意识到此时的喊杀并非如前一夜那般是虚假袭扰之时,联军的粮草库已燃起大火。熊熊烈火久扑不灭,粮草燃烧殆尽,气急败坏的联军剩余部队含恨出击,誓要再度杀进城中,结果刚出营帐就被长羽军前一夜提前放置好的铁蒺藜伤了不少,侥幸躲过铁蒺藜埋伏的士兵又遭遇了前方陷马坑和拒马枪的连环阻拦。骑兵落马,战斗力大降,在城墙之上的长羽军士兵占据高位,以连发强弩将草原联军拦截在壕沟之外。
最后一日的总攻,联军竟连羊马墙都没碰到就含恨败走。
经此一战,长羽军士气大涨。一来,他们亲眼看到草原莽汉也并非无法战胜,心中畏惧之意消减不少;二来,此战军中伤亡甚少,减员不足一成,这在以往对战之中是很少见的;三来,端淑公主于阵前亮明身份,与将士一同上阵,亲自斩杀敌军低阶军士数十人。国朝最受宠爱的公主提剑上马杀敌,对士兵来说是何等震撼之事。
而在太子的斡旋游说之下,天家一道旨意送至燕山关,默许了公主在军中之事,同时依例对此战将士都进行了嘉奖和抚恤。即便是依例嘉奖,对被打压数年的长羽军来说都已是难得的喜讯了。
近来难得安稳,许箐也轻松了不少,天气渐热,他又有些倦怠,恨不得日日挨着冰盆过活。太子知道他苦夏,特意吩咐人定期往他那小院中送冰。这日东宫无事,许箐便早早回了小院,躲在屋里不出来。及至日头偏西,他才被即墨允连哄带闹地拽了出来。
卢瑄大抵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醉琼楼如今算是日进斗金了。今夏又上了一些新鲜菜品,一部分是许箐提出的,不过大多数还是卢瑄和厨子一起研究的。
三人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将近来的新鲜菜品各要了一份。即墨允正在长身体,吃得多也不见胖,倒是身高猛蹿,如今已快与戚烨一般高了。许箐总是打趣般说不要让即墨允再长了,不然打不到他头了。每当这时即墨允就会躲到戚烨身后,做着鬼脸喊“师兄救命”。
少年的兴致总能将许箐从那沉闷的朝堂琐事中拽出来,今日也是如此,与即墨允和戚烨说笑几番,许箐自觉那些令人头痛之事都已抛至脑后,便向堂倌要了新酿的酒来。
邻桌客人已酒过三巡,许箐原是未曾在意,但见即墨允和戚烨都向他使眼色,他才着意去观察。
邻桌共四人,年纪都三十左右,穿着虽看上去比较规整,但言行举止都不像是朝中人。
其中一人正在侃侃而谈:“……这言公子可乃神人,在二十七年时就开始辅佐那位……”
许箐一口酒哽在喉头,险些呛到自己。他不想承认,但自带字幕早已显示清楚,是“言”而非“严”。此时不似后世逢人便尊一声“公子”“少爷”,如今“公子”只特称公侯伯爵之子,京中世家公侯皆无“言”姓,这“言公子”说的是谁,他已心中有数。
说话之人仍在继续:“我听说,这言公子是‘中斗落凡’的命格。”
另一人如捧哏般问道:“这中斗落凡是什么意思?”
那人手指向上指了指,回答:“天上众星拱北辰,这‘北辰星’又叫‘紫微星’,对应到地上就是咱们的天家。天上紫微星旁有四颗星,共称四辅,又称四弼。在帝星旁的四颗星,对应着就是辅佐天家的相公们。”
又有人问:“你怎么说起这四辅来了?”
那人摆摆手,道:“莫急,这就到了关键之处——这四颗星有一总称,叫‘中斗’。帝星旁有四颗星,朝廷上有好几位相公。可这位言公子的命格是‘中斗落凡’,是四辅星降世至他一人身上!”
“那他岂不是比朝上那几位相公加起来都厉害?!”
“是啊!所以太子才会招揽他做幕僚啊!可是这言公子性格古怪,不见外人,听说至今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模样。”
…………
“阿清,”即墨允小声道,“他们刚才还说了许多,你都没听到吗?”
许箐心说,我又不是真的姓言,哪就会那么敏感了?他摇了摇头:“这酒好喝。”
“你又来了!”即墨允道,“你若听不惯,我们走便是了。”
“喝完酒再走。”许箐笑了笑,“酒菜未齐,我为何要提前离席?流言蜚语而已,你信吗?”
“我自是不信。”即墨允立刻道。
许箐:“知情者不会被扰,不知情者又与我无关,我何须烦忧?”
即墨允道:“你总有说法,随你便是。”
邻桌四人说了许多关于“言公子”的传言,大半都是虚构的,有一件事却是真的——税制改革的一整套内容都是他的手笔。
只这一句,许箐便听出了些端倪。当初有人想以官员经商为由砍断太子臂膀,却反被釜底抽薪,自然有人愤恨不已。但这税制改革牵扯民籍商户的内容很少,普通百姓若非着意关注,根本算不清其中的纠葛关系。但说话的那四人却将这事背后之事说得清楚,可也只是“说”清楚,而非真的理解,有些措辞用语突兀,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说闲话”的状态。
回家路上,戚烨忍不住问道:“阿清,方才那四人,可是那位的手笔?”
许箐摇头:“他不会做这种事。”
“当真?”
许箐道:“其一,他之前应承过我,不会对外宣扬;其二,将我名声外露,旁人的觊觎、天家的猜忌、臣僚的疑惑,这些对他百害而无一利。”
戚烨:“如此说来,是有人故意针对他?”
“我大概知道是谁,此事不必理会。”许箐停顿片刻,道,“戚兄这两日总是欲言又止,若是有话直说便是,不必犹豫。”
戚烨轻叹一声:“果然是瞒不住你的。我……我已同小允说好,再留半月,便回山里去了。”
“如此甚好。”许箐习惯性地捏着腰间的革带,“京中风云渐起,我已深陷其中,日后恐牵连至你二人。”
“果然,我就知你不会挽留。”
“挽留无意义,此处终归不是你们的家。”
戚烨无奈一笑:“小允还是想将你拐带回山。”
“我不会跟你们走的。”许箐道,“你此时带他回去也好,免受这乱世侵扰,也省得他迷了眼,蹉跎了岁月。人生一世倏忽而过,总有种种意外,戚兄也该寻个时机同小允说清楚。”
“那你呢?你同子隽说清楚了吗?”
“他……”许箐浅笑一下,说,“戚兄又在拿我寻开心了,我如何能同子隽说清楚?且再等等吧。”
戚烨沉默片刻,道:“我们走后,你记得莫要太过自苦。我师门既有承诺,日后定会尽力。若是那位伤了你,或是你当真厌烦了这斗争,便传信给我。”
“好啊,我一定不会同你客气的。”许箐笑道,“能傍上江湖隐宗,那可是我的荣幸。”
“你啊!”戚烨摇了摇头,“有时我希望小允能长大,可看到你这少年老成的模样,我又希望小允一辈子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
“戚兄会如愿的。”许箐低喃道,“我们,都会如愿的。”
似乎是一夜之间,“东宫幕僚言公子”之名就在京中传开了。太子气得险些摔了茶盏,还是被许箐拦了下来:“你那一个茶盏的价格够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了!”
太子的手举在半空之中,半晌才愤愤地将茶盏放下:“阿清,当真不是我做的,你要信我!”
许箐摆摆手:“我知道不是你。”
“我原是想着你怕热,才命人往你那院子里多送些冰,没想到反而被人查出了踪迹——”
“无妨。”许箐打断道,“即便没有你送冰,东宫日日有马车进出,有心人也总会察觉到的。而且东宫这么多宫女内侍,难免就有一两个口风不紧的,我既随你入了东宫,早就料到会有这样一日,你不必太介怀了。”
“可是……可是现在要怎么办?天家早晚会知道,若到那时……我怕我护不住你。”
“东宫有幕僚,昇王府难道没有门客?”许箐挑了挑眉,“昱王府不是也养了几位西席吗?昇王和昱王皆无正经差遣,他们府上的门客西席是做何用的?吃喝玩乐?”
“你是说……也把他们的名头都放出来?”
许箐点头:“你是当朝太子,我辅佐你,也是在替朝廷做事。昇王府和昱王府那些谋士在谋划的又是什么?即便我当真如传言所说,是什么辅星降世,我辅的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他们自己立场都不稳,还来挑事,既然如此,那就把事情闹大些,大家都有幕僚,谁也别说谁,天家要罚也一起罚。”
“你倒真是无所畏惧。”太子长叹一声。
“不必苦恼。”许箐道,“还记得税改之时我让你暗中帮扶的那几家酒楼茶肆吗?”
“自然记得。怎么?”
许箐:“此时正好可用。酒楼茶肆是人流聚集之地,最开始关于我的传言就是在酒楼之中传开的。如今我们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只需将昇王府和昱王府养的那些幕僚门客的身份背景调查清楚,交代他们散出流言即可。若是那些谋士以前有什么持身不正之事能查实更好,挑些百姓爱听的,寻人编成唱赚和鼓子词[1]到瓦肆之中唱演。”
太子愣怔片刻,旋即笑道:“你可真是……!我以为那时你让我照顾帮扶的那几家店与你有关,却原来你从那时就在谋划着这种手段了?”
“倒也不只是为了对付你那几个兄弟。”许箐解释说,“皇宫宫禁森严,你即便在宫中累得吐血三升,百姓也不会知晓。政令落地需要给百姓解释,而民生民意也需要通过除官府以外的其他途径反馈至大内。”
“各处皆有登闻鼓,难道不够吗?”
“即便敲响登闻鼓,审案断案的依旧是朝廷官员。”许箐提醒道,“燕山路转运司难道没有登闻鼓?可为何当年蓟城之事需要你在背后筹谋助力,才有人敢在京中敲鼓鸣冤?若非我偶然在坊间听得消息,许叔亭和覃永和守城之功岂不是就此被抹去?”
“这倒是。”
“百姓向来是顺服的。日常中一点点‘委屈’大多自己咽下,实在艰难时,互相帮扶着也能糊弄过去。但百姓的顺服换来的该是官员设身处地为他们分忧着想,解决他们的困难,而不是当权者肆无忌惮的欺压。你高坐东宫之中,所听所见的都是旁人整理好矫饰过的奏疏,如何能知百姓真正需要什么?除了官员奏疏之外,你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息。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前车之鉴甚多,你比我清楚。”
太子点头:“是。‘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魏徵当年以此谏唐太宗,广开言路,才有贞观盛景。阿清,你当真是——”
“别!”许箐连忙打断道,“我还想活命,你可别说那些大逆的话了。”
太子眨了眨眼,道:“你知我意。”
几天之后,街头巷尾关于“天降辅星”的言公子的讨论已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昱王府门客狎妓写艳诗,昇王府谋士曾因夹带字条被解试除名的消息。
—————
注:
[1]唱赚和鼓子词:宋代的戏曲形式。
·这两章的战争细节有参考南宋顺昌大捷。
·《宋史·天文志二》中记载:“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闳云:‘四辅一名中斗。’”除此之外都是编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7章 六十七 扬名外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首发于2022年。与《赤霄》为同系列作品,是后写的,但故事是前传。都是独立故事,随便先看哪个都行~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