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七十 赤霄院 ...

  •   张培离开之后,即墨允立刻从屋里跳了出来:“阿清!我要吃饭!”
      “来吧。”许箐无奈摇头,“怎么不见戚兄?”
      “师兄去买好吃的了,一会儿就回来。”
      “那你不等他回来再吃?”
      “不用啊,我跟师兄从来都不用这样的。”
      许箐:“可是戚兄每次都会等你。”
      即墨允停住手,抬头看向许箐,缓缓道:“好像是欸。”
      “小允,”许箐苦口婆心地说,“你与戚兄自小亲厚,所以有些细节你便不曾留意。但要知道,这些心思和善意是戚兄单独给予你的。因为你对他来说很重要,所以他才会这样。但是没有给予是不需要回报的,你享受着戚兄对你的宠爱回护,却不曾给他回应,时间久了,戚兄心中也会难过。”
      “可是师兄从来都没说过。”
      “不说不代表没有。”许箐道,“不如这次等一等,看戚兄回来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即墨允眨了眨眼,放下筷子道:“也好,听你的。”

      不过一刻,戚烨便拎了食盒回来,他见二人未曾动筷,便问:“怎的不吃?”
      即墨允:“在等师兄啊。”
      戚烨惊喜万分,摸着即墨允的头说:“小允懂事了。快吃吧,我买了你爱吃的。”
      即墨允福至心灵般夹了一块肉递给戚烨,道:“这是师兄爱吃的。”
      戚烨叼住那肉,满眼都是欣喜和宠溺。许箐将二人这模样看在眼中,不由得欣慰地说道:“这才像样子,戚兄如此用心,小允也该有所回应才是。”
      戚烨听得此言垂眸道:“阿清这话说的,倒是教我无地自容了。”
      “快吃吧!我都要饿死了!”即墨允道。

      戚烨还带了些酒回来,即墨允酒量不好,所以吃完饭后就跑去一边自己玩耍。戚烨给许箐斟了酒,道:“小允是不会自己想到要等我吃饭的,多谢你。”
      “若是为这个,当真不必。”许箐说,“戚兄,我心中羡慕小允的天真洒脱,也羡慕你们二人这般真诚且心无旁骛。”
      “昨夜……可是出了什么事?”戚烨问。
      许箐:“我做了件错事。从一开始就做错了。”
      戚烨略想了想,说:“其实你所做之事本无对错,关键在于那人能不能容得下你。若他能容你,你便是功臣;若他容不得你,你便会被弃用。”
      “是啊!”许箐长叹一声,“弃用倒还好,怕只怕他会卸磨杀驴。”
      “阿清,我那时说的话仍作数,若你需要,玄墟山定会护你周全。”戚烨诚恳说道。
      “先谢过了。”许箐喝了口酒,“戚兄,带小允走吧。我如今东宫幕僚的身份被天家认可,但仍算不得毫无危险。玄墟山与太祖皇帝有旧,是好事,也并非全是好事。昨夜在宫中,天家问我是否出自玄墟,这足以证明最起码历代皇帝都知道玄墟山之事。若天家知道与我在一起的你二人出自玄墟,恐怕会疑心忌惮,世外之人,本不该入世。你们早日回去,对所有人来说都更安全。”
      戚烨颔首:“我明白。原本我也是打算这两日同你告辞的,今日小允高兴,暂不与他提起,免得扫了他的兴。”

      傍晚时分,许箐接到夏景宣的邀请,往醉琼楼去吃酒。夏景宣包了三个房间,以确保他们的对话不会被旁边的包间里的人听了去。
      两个人都已经说过那般交心的话,也就没有过多寒暄,自在地吃了些酒菜,待吃过一半,夏景宣才说起了正事:“宫中传出消息,天家有意效仿太|祖旧制,重新设立监察所。”
      “这是何意?”
      “太|祖曾有过两位亲信,形同臂膀,太|祖对他们非常信任。开国之初,太|祖曾命那二人建立一种名为‘议会’的制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后来太|祖皇帝又命他二人率领一众通政事、敢直言的官员入昭文阁,昭文阁官员的选拔和晋升与其他官员体系完全不同且独立,太|祖更是言明昭文阁可议天下一切不平事,上谏天子下参朝臣,凡事皆以‘公平’二字为准则。但因为太|祖太过信任那二人,反倒让当时的朝臣忌惮猜疑,觉得那二人是谄媚逢迎之辈。太|祖抵不过大臣们的接连上奏,最终准许那二人辞官隐退,昭文阁一众职事渐渐只作为台谏高阶官员的贴官存在。”
      “我明白了。”许箐道,“这些年无人敢真的‘上谏天子’,台谏监察皇权的职责已消失殆尽。天家是想重新设立监察所,以将当年昭文阁的职责恢复。”
      夏景宣颔首:“正是如此。但如今的官制之中,昭文阁也好,台谏也罢,都无法摆脱官员迁转磨勘体系。当年太|祖皇帝尚因阻力太大而未能做成的事,放到如今,只会更难。”
      “所以……?”
      “所以天家要单独设立监察所。”夏景宣说,“设立一个新的机构,摆脱来自各方面的掣肘和牵制。”
      许箐想了想,问:“子隽,你是想接手?”
      夏景宣郑重道:“是。”
      “你可知监察并非易事?你可知这事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
      “我知道。”夏景宣说,“我已权衡过。这新的监察所要不牵扯朝堂党派,独立于官员晋升体系之外,就一定要由有一定权限和地位的人来掌控。霁王叔年事已高,又缠绵病榻,爹爹的首选一定是我的几位兄长。那几位兄长若真的掌控了这监察所,对六哥绝无好处。我虽不愿卷入朝堂斗争之中,但若是让几位兄长借着监察所来与六哥为难,倒不如由我来掌控,保六哥平稳登极。因为一旦兄长们拉下六哥,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我,我不只是为了六哥,更是为了我自己。”
      许箐心知夏景宣所说非虚,他略想了想,问:“你可还有旁的缘由?”
      夏景宣沉默片刻,承认道:“卜家留给了我许多人,包括苗新也是卜家送到我身边的。这些人在京中除了谋生之外,还兼着探听消息的任务。我想让这些人过了明路,如果有监察所在手,这些人能少些后顾之忧。”
      “我明白了。”许箐抿了口酒,“但此事我只能尽力,若天家让内侍来掌管监察所,我怕是也无法过多干涉。”
      夏景宣道:“我得到的消息是,天家是想让你来。”
      “我?”许箐不由得轻笑一声,“我就知道天家不会放过我的。你既想好了,我助你便是。”
      “多谢。”夏景宣举杯。

      次日,天家派内侍亲至小院请许箐入宫,他这一入宫,又是一整日未归。这一次天家并没有为难许箐,只是与他详谈监察所的构成及行事规矩。因错过了宫门落锁的时间,才让人送许箐先往东宫暂歇,命他于次日持天家特旨开始筹备监察所。
      当许箐被内侍送回家时,即墨允和戚烨已收拾好行囊等在院中。许箐先是一愣,旋即笑道:“小屁孩儿终于待腻了要走啦?我送送你们。”
      “言清!”即墨允红着眼道,“你就真的忍心吗?!”
      “小允,这世道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你我相逢一场,我珍惜与你的友情,但也仅止于此,我不会用友情来绑架于你。你有你的人生,和属于你的深情。”许箐轻轻拍了拍即墨允的肩膀,“适时回头看一看,你身后才是你该珍惜的人生。”
      “阿清……”即墨允哽咽着。
      “小孩儿,别哭。”许箐抬手替他擦掉眼泪,“人是在离别中学会成长的,经此一遭,你也该长大了。”
      即墨允抽噎着说:“我……我能抱你吗?”
      “你可真腻歪!”许箐说着,却还是让即墨允抱了他,“好了,别哭了。走吧,我送你们出城。”

      在那一刻,即墨允被一种名为“不舍”的情绪完全包裹起来,他感知不到自己的理智和思维,只遵从本能地抬起了手,一个手刀将许箐打晕。
      “小允!你这是干什么?!”戚烨惊道。
      即墨允将许箐放回到屋内安顿好,退出房间关好门,跪到戚烨面前磕了个头,说:“请师兄责罚。”
      “你!”戚烨气急,“即墨允!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知不知道后果?!”
      “我知道。所以我才请师兄责罚。”
      戚烨从腰间抽出软鞭,直接抽在了即墨允的背上,即墨允不曾躲避,也没有出声,咬牙扛下了这一鞭。

      许箐醒来时只觉得颈侧剧痛,他揉着脖子尚未起身,戚烨就推门进了来:“阿清,我听到你醒了,就擅自进来了。”
      “戚兄?你……”许箐缓了缓神,叹道,“小允这孩子……”
      戚烨:“已经傍晚了,我来给你送些吃的。”
      “你该带他走的。”许箐走到桌前说。
      戚烨笑着摇了摇头:“我想跟你聊聊。”
      “坐吧。”许箐说道。
      戚烨将饭菜摆好,而后落了座,他给许箐倒了杯酒,说:“小允看到了天家特旨,他已打算接下。”
      许箐愣了愣,道:“那圣旨不是给他的,你们真的该离开了。戚兄是明事理的,你看到那圣旨时就该知道,我掌握了太多的秘密,未来恐怕难以善终。你们有原本的生活,不该被尘世污染。这破世道,是会吃人的。”
      “小允已下了决心。与其让他回到师门去闭关自苦,不如让他跟着你活个痛快。更何况这世间没有什么原本该过的生活,你不是也说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吗?这是他的选择,他若后悔,我自会带他走。”戚烨平静说道,“师门原就与仲渊太|祖皇帝有旧,我早前便同你说过,太平避世,乱世安邦。此时仲渊式微,民生多艰,正是乱世之时。我和小允既是玄墟弟子,原就该入世相助。师门那边我自会去说,你不必介怀。”
      许箐摇头:“自太|祖朝至今已多少年了?即便当年有天大的恩情,到此时也不会有人逼迫你们入世。人总是趋利避害,没道理让隐居多年的玄墟山此时掺和到纷乱朝政之中。”
      “君子重诺。即便我和小允回到师门,掌门得知此时此地境况,也还会派人下山。我们已在仲渊多时,倒不如就让我们继续留下。”
      许箐长叹一声,道:“就算你们留下,也不必接那圣旨,只像往常一样便可。”
      戚烨道:“你还是不懂。小允抢那圣旨,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留下来。他跟你哭闹也好,跟我撒娇耍赖也好,那都是小孩子闹脾气。就算你松了口让他留下,可你若不让他做事,他心里还是难过的。他想让我们不再待他如懵懂无知的孩童,他想真正做成些事情,想跟你比肩,而不是让你像哄孩子一样把他保护在你的羽翼之下。”
      “可他就是孩子。”
      “你只比他大不到一岁,现在已是东宫幕僚了。”戚烨道,“阿清,你只看到了他天真烂漫的一面,却不知他其实是懂分寸是非的。”
      许箐:“他懂吗?他若真懂,怎会此时还不知你心意?怎会一次又一次当着你的面说那些逾矩的话让你心酸?”
      戚烨摇头:“我和他之间的事,需要我们自己解决。小允他……我刚才下手重了些,他怕是要躺上几日,待他好了,我便离开一段时日。这些年我总是围在他身边,或许反倒让他看不清了。”

      “你要去哪?”许箐追问。
      戚烨:“总要先回趟玄墟山将事情告诉掌门和师父,之后……大概往军中去吧。我不似你有逸群之才,只一身武艺尚可一用。”
      “军中太过危险!”
      “可总有人要去的。普通百姓并无武学家传,仍为家国舍生忘死,我既有这能力,自然也当尽一份力。”戚烨道,“关于我的去处,还请你帮我瞒着小允,待我安顿下来后自会与你们联系。”
      许箐重重地叹了口气,道:“你们玄墟山的是不是都是一个性子?一旦认准了就死不回头?”
      戚烨笑了起来:“或许是吧。阿清,其实你也是如此。你总说这世道不值得,可你依旧在为改变世道而努力着。你心有不甘,难道我们就真的忍心袖手旁观?”
      “你们如此做,要将我置于何地啊!”
      戚烨:“阿清,你这般通透,难道不知‘因缘际会’四字是何意?这条路是我们选的,你又何须因我们的选择而自责难过?更何况,当初你明白拒绝小允多次,是他先缠上了你,不是吗?”
      “戚兄,你怎的也会这诡辩之术了?”许箐道。
      戚烨稍抬了下手,道:“此事不必再争了,我意已决。我只请你照看好小允,也借此让他收收性子。”
      “罢了。”许箐不再争辩,“便遂了你们吧。”

      十日后,天家诏令自大内传出——
      「朕缵嗣基图,统临寰宇,荷上帝眷怀之命,赖良臣翊戴之劳。宜当布政之辰,特举畴庸之典。具官即墨允,挺金石之明诚,激风云之壮气,竭忠规而许国,九霄特示于殊恩。特授金紫光禄大夫,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着专领赤霄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首发于2022年。与《赤霄》为同系列作品,是后写的,但故事是前传。都是独立故事,随便先看哪个都行~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