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章三十二:命案频频 ...

  •   老住持将话说罢,周侧几人都未作声。
      沈忆沉思片刻,才道:“改容换貌一事真假不明,且先不论,既然樊进三日前已来还过愿,为何昨日夜间还会再来?观音庙酉时便关山门,樊进既是常客,怎会不知庙内的规矩?”
      静慧法师摇头道:“阿弥陀佛,老衲也是不知。本庙闭门后,弟子们需静修半个时辰,再行晚膳,小徒慧岸是饭后去挑水时发现的尸首,算来该是酉时六刻前后。”
      “酉时六刻……”沈念喃喃念道,“若要杀人,他会在甚么时间动手呢?”
      沈忆也站在门旁,听闻兄长之言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却是古怪:为何他这般确信是常人所为?此人死状奇特,合该是妖物所害……
      “鼓楼内昏暗,你过来替我掌灯。”沈忆仍在思索,却已听沈念随手指唤了个人,他抬眼一瞧,发现此人正是躲在一旁的师爷陈升。
      陈师爷忙转言去看沈忆,迟疑道:“大人,这……”
      沈忆也不知他大哥在打甚么主意,求助陆斩也不听答话,只好自己转面朝沈念道:“大哥,仵作仍在此地,若要验尸,不妨叫其过来一趟?”
      却听沈念不依不饶道:“你适才说了,瘟疫一事是这位陈师爷透露的,他既这般熟悉此事,还是需由他来为我详说。”
      沈忆一愣,暗忖道:大哥之言,是疑师爷所言有假?
      “陈升没有说谎。”便在此时,久不开言的陆斩忽然插嘴道,“我适才附身其上,看到了他的记忆,果见四年前瘟疫横生,与他所言无二。”
      “……道长,你几时有了这般本事?”
      陆斩闻言恼怒:“我在师门多年,也不是白修炼的!况且这十年间我皆是在宝镯之内养气凝神,早较从前精进许多,只是我不多展演,你瞧不见罢了。”
      沈忆忙道:“道长果真厉害!那你这番本事能否用在我大哥身上?你若是能瞧见他的记忆,不就可以知晓他是否为真凶了?”
      “哪有这般容易?且不说你兄长是个妖怪,我这术法施展不得,便是在凡人身上这术法也不可多用——这附身之事极损阴德,于人于己都是百害而无一利,我适才用上也是迫不得已,不过是为了早些查明真相。”
      沈忆心觉可惜,又道:“既然陈升并未说谎,那便是说此案仍是与四年前的瘟疫有关?”
      未听陆斩答话,那旁的沈念却早已站在尸体旁,十分不耐道:“二郎,你傻站着做甚?”
      沈忆只得先止住心内话头,又命陈升上前:“陈师爷,我兄长从前也曾在官府做事,对这探案之事颇有心得,他既要你掌灯,定是有事相问,你到时只管答来便是。”
      他随口胡诌了几句,虽不见得能骗过陈升这老狐狸,好歹先缓了此人疑心。
      陈升面上只是应好,又毕恭毕敬地执灯上前,朝沈念道:“公子有事,嘱咐下官便是。”
      沈念不答,顾自蹲下身子,一把掀开了盖在尸体上的白布。
      入目所见正是一具无头男尸。死者身形中等,衣着讲究,确是一副富商打扮,只是颈部血肉模糊、项上空空荡荡,便是再多的富贵气儿也难叫旁人艳羡。
      沈念略略看了几眼,便指着那断颈,冲陈升道:“师爷可认得这痕迹?”
      “小人……”阵阵血腥味扑鼻,陈升煞白着脸道,“从前验尸都有仵作,小人不曾细看。”
      沈念哼声不满:“听你说得信誓旦旦,原也是个怕死人的,你既未亲眼瞧过尸首,为何如此确信此人是遭瘟疫所害?”
      “这、这……”陈升急得额冒冷汗,转头去寻沈忆,跪地求道,“大人,小人所说句句属实啊!”
      若非陆斩有言在先,沈忆这会儿倒真不敢确信陈升之言,可既然陈升并未说谎,那这起命案就必然与四年前的瘟疫有所关联……若果是这般,那大哥四年前还在南郡,此事就绝不能是他所做。
      想到此处,沈忆眉间微松,长长舒了口气,他越过一旁跪着的陈升,强忍着不适去看这具尸首,几乎是在视线触及的一瞬,他就已然觉出了不对,沉声道:“大哥,他的脖子……”
      沈念也在此时站起了身子,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这具尸首,缓缓开口:“颈上没有刀斧劈砍的痕迹,皮肉外翻,皆呈撕裂状……这颗头颅,果真是自己飞走的。”
      事已至此,纵然沈念极不希望此案与妖邪相关,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伤势绝非人力可为。
      他想至此处,心内不合时宜地出现些许烦躁,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孤身一人留在漳邺,为何也会碰上这等怪事?沈念长长叹了口气,忿忿想到:便是妖邪作祟,只要不惹到我头上,我又何必管他?只消在城内待足十日,若再不见仲亭的面,便去京中寻他。总归这些妖物在凡间惹祸,必会引些“高人”来降,别的不说,那陆斩定会来此,只教他们斗去便罢!
      如此想罢,他心内果真舒坦不少,又朝沈忆道:“看来,果如师爷所言,此案是瘟疫之患。这般倒也好办,它四年前是如何解决的,如今便也这般解决,二郎也不必太过忧虑。”
      言罢便要往屋外走去,哪知跪在一侧的陈升忽而提声道:“……晚了,已经晚了!这颗头颅已经不见了!”
      沈念顿足转身,道:“甚么意思?”
      陈师爷瘫倒在地,汗如雨下:“头颅不见,便证明已有下一人遇害。大人呐,这颗头,它……它是个活物!”
      眼见陈升态度大转,几人心中都升起些古怪,不过沈忆联想到此人先前言语,忽而明白了几分,开言道:“孙良志孙县令乃是我大梁忠臣,他老人家一辈子未办过冤假错案,四年前更是消灭瘟疫立了大功,当真是一世英名。”
      沈忆说话时心中也拿不定主意,只是为了试他一试,不料他话音未落,陈升的面色便已十分难看。他心中一喜,暗道:看来此事果真与孙良志有关,他既要演个主仆情深的戏码,我便也成全了他。于是接道:“他老人家既已告老还乡,我今日查出甚么定也不会有损其名声,若有过错,便由我这新县令一人来担。如此,陈师爷可愿直言?你们四年前为除瘟疫,究竟做了甚么?”
      这番话说得是气势十足,可沈忆胸中却是怦怦跳个不停,他双手微微发颤,只得攥在袖中不叫人发觉。而此言一落,大哥打量的视线便毫不遮掩地落在自己身上,陆斩也是轻笑道:“看来还是有些长进,起码官架子摆的威风!”
      好在陈升就吃这一套恩威并施之法。
      陈师爷以袖拭汗,他动作缓慢,想是要借此拖延时间再作思量,只是他自己也已明白,这次的瘟疫既已出现便躲不过,若再不实言,这将功补过的机会便要拱手让人了!陈升心中一凛,一路膝行至沈忆脚下,叩首道:“大人,小人直言便是!四年前在挖出那几具尸首之后,因着发现了几人的头颅均已不见,我等惊骇之余,又命仵作再行验尸,这一回更是发现了几条古怪线索。”
      “一来,便是发觉脖颈处伤势古怪,非是利器所为,而似是有怪力硬生生将这头颅拽了下来;二来,则是死者的死因……仵作验了十几具尸首,肯定这些人俱是中毒而亡,而且这毒,似乎是蛇蝎之毒。”
      “既是中毒,后又怎说是瘟疫?”沈忆追问。
      陈升咽了咽唾沫,垂头叹气道:“小人调查了这些死者间的关联,发觉这些人住处相近,都在相邻的几个村子内,而且……每一具尸体的躯干上都未发现伤口。”
      “躯干上无有伤口,这便是说……”
      陈升颔首:“我等猜测,那伤口只能是在头颈处,消失的头颅才是关键。于是,我命官差将最后一名死者所在的村落重重包围,埋伏了半月之久,可是……”
      沈念也叫他一番话勾起了好奇心,接道:“莫非并未再死人了?”
      “不……”陈升咬牙道,“死了人,村子里每晚都在死人。”
      “起初,官差们还是驻守在村内,可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只得退至村外,进不去也撤不得,接连锁了几日几夜,最后是孙县令他、他下了命令……叫我等放火焚村,这村内的人无论死活,一个都不能留……”
      沈忆倒吸一口凉气,面上尽是不可置信。
      而沈念却挑眉道:“若此法真有效,那今日你也不该见到这具尸首了。”
      陈升苦笑:“情况紧急,我等已无良策,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那一夜过后,瘟疫果真停歇,而孙县令也上书皇上,言焚毁的是已死之人,为的是斩草除根,防止瘟疫再行肆虐。”
      “……好一个斩草除根。”
      沈念在南郡时,曾听老管事胡万贯说起过此事,当时不曾在意,不想真相竟是这般。他心觉唏嘘,但仍不觉此事与自己相关,只是同沈忆随口说道:“看来二郎还是得好好查一查此案,至少这观音庙周边的村户得看紧些,下一个死人估计就在其中。对了,天亮之后也得派人去樊家看看,我不觉着那东西是随意害人,它既选中了樊进,想也与那丑孩儿有甚关联。你分派几路去查,总能有些线索的。”
      沈忆心中也有此打算,封锁焚村既已行不通,那就必须找出害人根源。此案既在自己任上重现,就必得将其侦破,否则他良心怎安?
      ……
      外头天色渐亮,这一夜的审讯也到了头,周侧官差走走停停,都是领了沈忆的命令行事。独独沈念一人靠在门旁仰头发呆,他心中算着时辰,想他与萧镇分别还不到一日,却已是万般思念,一日光景便这般难捱,接下去的九日又该如何度过?
      沈念长长叹了口气,有意想些别的事情不叫自己深陷愁绪,转眼正巧看见陈升也在鼓楼前,亦是摇头叹气状。沈念想了一想,忽而记起还有些事未曾打探,这人既是官府师爷,不问一番岂不可惜?便又唤了陈升上前。
      这陈师爷也是叫他问怕了,却也不敢不来,只好先开口服软道:“瘟疫之事,小人已是知无不言,还请公子饶了小人罢!”
      沈念摆手道:“我又不是官府中人,哪有本事定你的罪?此回唤师爷上前,乃是另有所问——师爷既在漳邺府衙多年,对衙门内的捕头应也熟悉?”
      陈升心内不解,只得先答:“凡同小人打过照面的,都是记得。”
      沈念面露喜色,直问道:“那你可曾记得捕头王枰?”
      陈升眉心紧锁,思索一番,肯定道:“名字倒有些印象,可小人在府中数年,却不曾见过此人。”
      沈念抿了抿唇,心内渐生不安,又问:“……那陈观、梁修呢?”
      “有些耳熟,也是不曾见过。”
      沈念一掌拍在门旁的檐柱上,怒道:“又说耳熟又说未见!岂非自相矛盾?你不说出准话,我即刻叫二弟来治你的罪!”
      陈升吓得连声叫唤:“容小人再想想、再想想……”
      陈师爷毕竟不是吃干饭的,身上还是有些本事,他将沈念说的几人想了又想,总算记起了在何处见过,他面色一改,急急道:“记得、记得!”
      沈念正要追问,却见陈师爷倒吸了一口凉气,望着自己的眼神也是又惊又惧:“小人初来时曾受孙大人委派,整理了一番旧时文书,其中便有这几位官差的名字,只是他们……他们俱已身亡啊!那梁修是个疯子,乃是在自个儿家中暴毙而亡的,至于其余几位,死的更是蹊跷,是在追捕一伙儿山贼时突遇雷暴,活生生叫雷给劈死的。”
      “说来也怪,这几年间漳邺还发生过几件离奇命案,却都是天灾而非人祸……也不单是这些捕快遭了殃,我记得还有城中傅太师府上的几名下人,有一个名唤连山的,死得最早,该有七八年了,死相也最为凄惨,竟是叫成群的毒蛇给咬死的,他家中本就无甚亲眷,叫人发现时那些畜生还攀在他身上,整个身子烂了大半,已是臭不可闻了!”
      陈升连连慨叹,却不见沈念满面冰寒,一副骇人之态。
      “全死了?全死了……”沈念喃喃自语,忽而又似发觉了甚么一般,追问道,“连山不是有位胞弟唤作连风?”
      陈升一愣:“公子定是记错了,他哪里有甚胞弟,家中从来只他一人呐!”
      沈念闻言悚然,思绪乱作一团,隔了许久,才恍恍惚惚记起一句话来——
      “他同你一样,皆是异类。”
      这是当年孟涯走前对自己的叮嘱,只是后来他满心满眼都只萧镇一人,又同其蜜里调油般过了十年,若非回至漳邺、遇此疑案,又哪会想起这陈年旧事来?
      可他不愿记起,却偏偏有人要叫他记起。
      思绪一旦被引回,沈念便记起许多事儿来。他当年是为了萧镇才去的傅府,对府内的几个侍卫都无甚印象,只记得他们对萧镇分外恭敬,进进出出都要唤他大哥。
      “大哥?”沈念呼吸一滞,先前城门外的几位官差,还有守在寺庙外的几人,不也称那古怪男子为大哥吗?不……还不只是称呼,几人的语气态度,分明也是刻意模仿萧镇的手下。
      沈念愈想愈是心惊,咬牙暗恨道:好个冒牌货,当年假扮连风进了傅府,如今又施法叫这些凡人作戏,分明是把自己当作仲亭!
      他胸中怒火渐炽,又想到与萧镇有所关联的人全都死了,定然也是这畜生作祟,这东西竟敢惹到萧镇的头上,沈念又怎可能袖手旁观?
      他拳头攥得咯噔作响,心内暗暗发誓定要在这十日内将其解决,才好同萧镇双宿双飞。
      ……
      城门已关、官道难行,自漳邺至京城虽不足百里地,却也叫几人行了一夜。这一行人衣着干练,年岁却都不大,正是先前护送沈念的小兵。
      “程哥,馆驿森严,咱们几个儿真能见到将军?”几人坐在馆驿外的茶馆内歇息,说话却都不敢太大声。
      那年岁最长的程姓小兵微微颔首:“将军走时曾下军令,命咱们几个儿护送沈公子回漳邺,办完此事再回京复命,他待沈公子这般看重,如今又怎会不见咱们?”
      几人纷纷颔首,言谈间,忽有一人嘿嘿一笑,挑眉朝身旁之人问道:“你说,那位沈公子同咱们将军是甚么关系?”
      程姓小兵闻言斥道:“将军之事,哪容得下人多嘴?”
      “程兄莫气,不过随口一说。”这小兵讪讪一笑,“只是咱们将军神武非常,样貌又是一等一的好,偏偏是无妻无妾,连个贴身的丫鬟都不曾有,难免惹人多想。”
      “是啊,再说那位沈公子的模样又如此清俊……”
      程姓小兵将茶碗狠狠砸在桌上:“将军一心为国,不顾家事,竟还惹得你们如此编排,实在叫人寒心,尔等休要再言!”
      其余几人面上难堪,也只好转了话题:“程哥所言在理,那位沈公子若真是顶顶重要之人,将军又怎会不将其一同带来京城,反要将他送往漳邺?若要送也该派些本事高强之人,怎会派咱们这些新兵前往,想那公子在将军心中也不过尔尔。”
      程姓小兵瞪了几人一眼,却也不多反驳。这几人便在茶铺饮了壶茶,稍稍解了渴意,才要起身离去,却忽见馆驿外来了一辆翠盖车,远远瞧着便觉好生华贵。
      众小兵见状,当是哪家的贵人到此,自然不敢上前,只是几人的眼睛却都一动不动地盯着这马车。只见馆驿的下人急忙上前,先是冲着车帘作揖问安,再将备好的交杌放下,这才退身在旁。
      翠盖车内先是下来一位年轻姑娘,姿容姣好、身量匀称,一袭嫩绿袄裙,真是清丽脱俗。小兵们见了都以为这便是车上的贵人小姐,不料这姑娘下车后又躬身在旁掀起了车帘,扶过一双纤纤玉手,引着车上之人下了车来。
      几人皆是瞪大双眼、屏住呼吸,直直盯着那位佳人移步进了馆驿,久未回神。便是那稳重的程姓小兵也是双眼发直,一副少年痴态,直至那位小姐不见了身影后,他才喃喃道:“世间竟有如此佳人……”
      他痴叹许久,才猛然回神,恍惚道:“将军回京后,整座馆驿便只侍奉他一人,那这位小姐……只能是为将军而来?”
      几位小兵嘴上不言,心中却都暗自想到:有如此佳人相候,也难怪将军多年未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