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1、第九十一回 故友重逢 ...
康熙三十八年这一整年,康熙数次离京,春日南巡、夏季巡视河工、秋狝出关、年底谒陵,每次都有皇子陪同,但没有一次让胤礽伴驾出行。与此同时,在其余皇子轮番陪同圣驾之时,唯有大阿哥,四次皆伴在左右。加上自三十六年秋狝之事后,康熙对胤礽的管教愈发严苛,这让许多人不由得开始揣测皇上是否有了易储的心思。
三十八年年底,在众人都沉浸在新年的气氛之中时,一道谕令自乾清宫传出,送至宗人府。
「信郡王鄂扎、贝子鲁宾、已经革退衙门。今衙门办事无人,著以简亲王雅布补授信郡王原缺,办理府事。苏努已授为贝子,著补授鲁宾原缺,为左宗正。苏努原缺以辅国公普奇补授,为左宗人。」
九月时上奏要求严惩三阿哥府邸众人的宗室官员全部落马。三阿哥被降为贝勒,这“投名状”在当时看似是成功了,但如今圣上的一道旨意,让他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谕令传出之后的当晚,胤礽在毓庆宫后殿之中,将写着宗人府前任宗正名字的纸条掷入炭盆之中,脸上虽带着淡淡的笑,语气却冰冷得如外面的数九寒天一般:“宗人府可以不管了。给张浩尚传信,让他准备着吧。”
“嗻。”郑奉应声。
康熙三十九年正月二十三,巴林淑慧长公主薨。
二十六日,上率皇子、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尚书、侍卫等送巴林淑慧长公主殡。至裕亲王园,于公主柩傍恸哭,诸王大臣劝慰再三,乃回宫。
三十日,上巡视永定河,命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祯,皇七子多罗贝勒胤祐,皇十三子胤祥随驾。去年四次伴驾的大阿哥未能随行左右,再加上宗人府调动任免之事,让易储的传言被压了下去。
三月,乙卯科殿试。励廷仪高中。赐宴之后,励廷仪亲赴毓庆宫,向胤礽见礼。数年未见,却未曾生疏,儿时的情谊,于他们来说,都是不曾忘怀的。在东宫见过礼后,齐云野亲自送励廷仪出宫,二人并肩同行,励廷仪道:“前些年的事情,我有所耳闻,只是未曾想将你折磨成了这样。”
“倒也还好,这两年养得好多了。”
励廷仪说:“我……后来去探望过额楚,只是他没有让我进门,只隔着门说了两句话。”
“他是为你好。”齐云野叹了一声,“其实你今日不该来的,你已入仕授官,如今来了东宫,难免会被人误解。”
“在旁人看来,我早是太子党了。我若不来,反倒会有人觉得我是故意避嫌,,既如此,我倒不如随心而为。”
“官场复杂,如何能容得你随心而为?莫要天真了。”
励廷仪却道:“我说的随心,是遵从本心。我只做我愿做的事情,我并不打算攀附,也不打算靠着主子得什么照顾。我今日来东宫,是因为我曾为哈哈珠子,来拜见旧主,这是我愿做的。可日后若有人想通过我来攀附主子,那不是我愿做的,我也不会因为那些事就来东宫叨扰。”
齐云野笑笑:“你啊,这么多年,性子倒是没变多少。”
“可你好像变了。”励廷仪看向齐云野,道,“瑚图里,你还想走吗?”
“不想了。”齐云野摇头,“早就不想了。如今我大概终于能够像你当初同我说的那样,既来之则安之了。”
“其实……我一直挺愧疚的,尤其是听闻你这些年的经历之后,我总担心是当初我那句话让你留在了太子身边,让你放弃了想离开的念头,进而让你受了这么多苦。”
齐云野:“这倒是你想多了。话是你说的不假,但是否听进去,又听进去了多少,听进去之后又是否会照样去做,那可都不是你能控制的。难道没有你,我就不知道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吗?所有的劝慰与开解都只是耳畔拂风,真正做决定的人是我,既然如此,后面这些年的境遇也都是我所做的决定带来的结果,这与你无关,只是我的选择而已。”
“没想到,你如今倒是通透了。”
“我亲眼看到了生死,也亲身在鬼门关前绕了一圈,若再不通透,便真是愚不可及了。”齐云野说,“令士,你是良善之人,未来也会成为纯直朝臣,如今党争已起,你出身汉臣家族,比满臣少了家世庇护,听我一句劝,在此混乱之时,明哲保身才是正途。”
“可……”
齐云野抬了手,打断励廷仪的话,说:“千万不要参与党争,你今日来东宫这一趟,正如你说,是全了昔年主仆情意,也就仅止于此了。日后无论是主子还是我们这些主子身边人,又或者是别的阿哥的拉拢招揽,都不要回应。你是朝臣,是大清的臣子,而不是某位皇子王爷贝勒的臣属家奴。你永远只需要忠于最高位者,现在这些贵人们争来斗去,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无法知道鹿死谁手。看似安稳的可能暗潮汹涌;看似张扬的不一定是虚张声势;而看似低调的,也有可能是在韬光养晦。最终登上高位的只能有一个人,谁是最高位者,你就忠于谁。这是一条很难走的路,没有捷径,但是最适合你的路,只要你走好了,未来定有你大展宏图的一天。”
励廷仪沉默了片刻,点了头,道:“我记住了,多谢你。还有,私下里不必以字相称,你大可以还像小时候一样叫我廷仪就好,我们自幼相识,用不着那些客套的方式了。”
“好。”齐云野站定,看向励廷仪道,“前面就是东华门,我就送到这里了。廷仪,祝你得偿所愿。”
励廷仪回礼:“我也祝你随心自在。”
时隔二十年的光阴,这祝福仍未改变。
四月,康熙再度巡视永定河堤,命皇长子多罗直郡王胤禔、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祯和皇十三子胤祥随驾。
五月,任新科进士励廷仪、年羹尧、张廷玉等共四十三人为庶吉士。同月,康熙从新届秀女之中指定了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张佳氏为大阿哥继福晋。五公主获封和硕温宪公主,出尚佟国维之孙。
六月,来保娶富善之女舒穆禄氏为妻。富善与齐云野未能成为岳婿,但也算是结了亲家。
七月,上巡幸塞外。命皇长子多罗直郡王胤禔、皇三子多罗贝勒胤祉、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禛,皇五子多罗贝勒胤祺、皇八子多罗贝勒胤禩、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随驾。
胤礽仍未跟随,但这一次,康熙却命所有朝臣,凡有事宜,先报太子处置。
九月圣驾回銮,康熙对胤礽所处理的政务一一查看,称其“无一错漏”,多番嘉奖。
同月,康熙又谕:“用太监不过取其当差勤谨老实,寡言稳重。即如梁九功人甚伶俐,凡有差遣,朕尚时加防范。今看毓庆宫内俱是少年首领,并无有年纪之人。高三变虽言语钝拙,而办事诚实;贾应选、赵国士谨慎老实,可以当得首领,送与皇太子去。”
顾问行带着三位首领太监进入毓庆宫,虽是“任凭皇太子殿下差遣”,但顾问行却并未离开,而是等着将胤礽如何安排这三人回报给皇上。胤礽看了那三人,而后道:“既是汗阿玛的恩赐,自是不好让三位总管去做扫洒粗活儿,然我宫中事宜各有规则,这些年来也都成了惯例,或许与汗阿玛处并不相同,三位总管大抵是需要些时日才能熟悉的。正好,前些时候膳房和茶房都出过岔子,贾应选和赵国士是汗阿玛亲口说了的谨慎老实,便各领一房吧,如此也不必我日日提心吊胆,怕茶房膳房再有歹人暗害。高三变领惇本殿院内事,如此一来,郭玉也能松快些,专心管理后院的事宜。如今惇本殿的侍卫首领是多西珲,他管着侍卫,你管着太监,日后你们二人同心协力,前院的事情想来也不必我操心了。”
三人领命退出,胤礽叫住了顾问行,道:“顾总管,不知我这么安排能否让汗阿玛满意?”
顾问行垂首躬身,回话说:“太子爷这是哪里的话?皇上只说送这三名奴才给您,并未指定他们去何处当差。”
胤礽喝了口茶,淡淡说道:“那便是我想多了,还望顾总管在汗阿玛面前替我周全一二。”
“太子殿下!”顾问行连忙跪地,“殿下可折煞奴才了,奴才不敢。”
“顾总管是前朝旧人了,连皇玛法都伺候过,如今宫里大概没有比你资历更老的了。”胤礽顿了顿,垂眸看向顾问行,“你年岁也不小了,不知是更加耳聪目明了,还是老眼昏花了?”
“奴才……奴才请太子殿下明示。”
“如果汗阿玛身边当真有我安排的宫人,二十九年时我还会遭人陷害吗?三十六年时我又怎会一下被人断去德住和额楚两条臂膀?”胤礽的手指轻轻划过杯托下缘,道,“毓庆宫大门敞开,随时可查可验。顾总管,你们该防的从来都不是我。我自己的茶房出了问题,从东宫被贬斥到敬事房的原本该被处死的太监为何后来又出现在了行宫之中?这些事情,我可以听汗阿玛的不再追究,但顾总管你真的就不打算再查了吗?是谁在拦着汗阿玛探查到底?是谁在给汗阿玛吹耳边风?浸淫深宫数十载,那些低贱手段你比我见得多,也知道得多。这紫禁城里的风从哪吹起来的,到哪一宫会被助长,又到哪一宫会被压制,你应该是最清楚的。”
胤礽抬了下手,郑奉便上前将顾问行搀扶起来。
看顾问行站起来,胤礽才接着说道:“顾总管劳苦功高,这一辈子在宫里,侍奉了皇玛法和汗阿玛,临了,可别学吴良辅,落得个那样的下场。宫里宫外斗来斗去,其实与你都没太大关系,你把汗阿玛伺候好了,汗阿玛自然念着你的功劳给你一个善终。你说你站在汗阿玛的身后,原是最安稳的,怎的就非要在东风和西风之间摇摆呢?”
顾问行回道:“太子殿下点拨,奴才明白了。”
胤礽摆了手,道:“顾总管事忙,我就不多留你了,郑奉替我送顾总管出去。”
顾问行打了千儿恭敬退出。
这番对话之后几日,内务府收到谕令,以昔年册封温僖贵妃为旧例,筹备册封仪典。
十月,拟定册封吉日,吉服册文皆已备妥。
十一月,顾问行以年老乞离,康熙允准,赐金银车驾送还归乡,同时还派了小太监跟随伺候。
十二月,册封佟佳氏为贵妃,瓜尔佳氏为和嫔,卫氏为良嫔。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首发于2023年,写得仓促,可能有bug,见谅~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