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湿透的官袍都搭在了一旁,霍煜接过谢不宁手中的巾帕,擦拭干净又披了里衣后才去细看这一盘棋。
先前观着大势,白子自然要胜黑子一筹,落在高目或是中腹处都能阻其成势,而后吞吃拆棋,黑子要想再成气候,便是难如登天。
既是谢不宁问他,霍煜看得便更仔细,再去看厮杀在一处的棋子,又觉出下在方才想到的两处都不够好,占一时之利却延误绝杀的时机,以后想要再寻破绽就得万分专心了。
他从棋盅中同样捻了一枚白子,撑在桌案边想再寻出一处更妙的空当。黑子虽然势微,但只这一步棋,能落的地方太多,反倒教人在此踟蹰。
下棋虽没有迟则生变的道理,但毕竟是谢不宁请他下这一步棋,不如当下立断,往后再徐徐图之。
被雨浸湿的发散了一绺搭在案上,霍煜将手中的白子落到了先前便思及的高目处,“若我执白子,大抵会下在此处,虽无绝势之功,倒也算是行军先遣,只消部署妥当,瓮中捉鳖绝非难事。”
话音刚落,他便听得谢不宁应了这步棋,“将军步步为营,这一棋落在高目,黑子登高不得,聚七也难,形单影只,瓮中捉鳖该是谦辞。”
谢不宁又捡起刚落在棋盘外的那枚白子,只停了须臾,那棋子就冷下去,又沾了从屋外带来的雨水,蹭在他指间留了水痕。
“听闻中原几县遭了大旱,这场雨该算来得及时,该翻过去的事借此翻过去也正合中庸之道。”在先帝崩逝之前,谢不宁曾在朝中待有三五载,这半月内文官们都争遍了的消息,霍煜并不意外他会知道。将军府也非宫中高墙,知道少些,知道多些,在自己身边都不至于有祸福之说。
中原修渠本是便利与民,扯出贪墨的案子该是世间常事,何况与前年江南大案相比,其中赃款不过九牛一毛。霍煜思及朝中日渐惶惶的人心,又觉得恐怕新帝不会让此案就这么容易翻过去。
中原一案与武将无关,与北疆更无关,他在大殿上都未曾议事,自然更不会在府中与谢不宁相议朝堂重案。
谢不宁似乎也只是轻描淡写,谈及此事只为下文一般,“五谷得泽,黎民得利,都该是喜事一件,”他的叹声很轻,更像寻常的抱怨而不带多少哀情,“只是白雨跳珠,倒是惟独困我于屋内,离将军休沐却还有四五日。”
他又弯着眼,“便只能与自己对弈聊以消遣,既然霍郎现已归府,这消遣断早一些也无妨。”谢不宁的笑同样很轻,那枚白子正落在棋盘中腹之处,离天元再近不过。
“徐徐图之自然稳扎稳打,若是与人对弈,这盘棋怕是还能下上几刻钟,”那一落处,也和霍煜方才想得半分不差。
“若是不算对弈,多一步棋,少一步棋都无什么过错,”谢不宁的指尖点在黑子的要害处,“只需要多这么一步,黑子便无路可逃,自然溃散得不成样子。”
“这一局,是将军赢了。”霍煜刚见棋子落定,就听到这番论断。混在北疆习惯了,这样的属下他经常见。只是在他眼中,谢不宁原不该是会这般随心所欲的人,而今亲耳听到,脑海中那株雪地里的梅淡了,却又开得盛了些。
“至于我,不输不赢,正合了消遣的意思。”这场雨来得急,方才才小了声,现在传来的雨声又磅礴起来,添了清静之意。
似乎正如谢不宁所说,聊作消遣的棋局无须再观下去,收拾得便快。他捻着棋盘上的棋子,将它们都归入棋盅之中。霍煜也抬手帮他归整棋子,直到最后剩下的两枚黑子落进去,棋盘就又回到了最初那副空落的样子。
只是归府匆匆,霍煜并未多想,又未来得及观这一整盘棋是如何下的,自然也未深究同是谢不宁手中的棋子,白子和黑子之势为何相差得颇远。
历来都是狂风不终日,暴雨不终夕,京城的这场雨却一连下了几日,断断续续竟然压到霍煜休沐前一日的午时才彻底散了云。
檐边积着的雨仍旧往下一滴一滴地坠着,原本该同北疆的书信一起到的骏马才送进了将军府中。性子烈的马都留在了军中驯成战马,送到府中的却是一时没看住□□下来的杂种马——虽然样子好看,没了脾性则更适合平日养在马厩之中,偶尔跑一跑城郊也算赏心悦目。
不知道是他手下哪个副将出的主意,他还在府中的时候就送来了两匹,说是刚好凑成一对,给自己消遣用。
山高路远,这是料定了他的军令如今还下不到北疆去,罚不了他们。
京城的夏还未过完,下雨的那几日一过,白日里又是燥热难忍。霍煜刚脱了冠带,见管事吩咐着人去牵马就走上前去看这一回送来的一对马。
同是枣红色的马仅有一片花纹和公母不同,从边关一路到京城马鬃上都沾了不少的灰。他伸手顺过结成缕的鬃毛,想到了谢不宁那日说的话。
平日采买都由下人负责,除了那日进宫,谢不宁确实再未跨出过府门。雨天下棋该是雅事一件,只是要他听着,却觉得跟自己那时心境有几分相像。在京城之中不便纵马,休沐日跑到郊外也能痛快半日。
性子怯弱的马在战场之上容易受惊,送到京城供人骑乘赏景却再合适不过。谢不宁从前示外的身份一直都是中庸,在少时也该学过骑射,这对马衬他似乎正好。
无须再择日,霍煜嘱咐着管马厩的小厮,让他们午后就将这一对马洗一遍,再去库中配两副上好的马鞍和辔头。
自己纵马不过是为了散心,既然恰好得了机会,同谢不宁一起并不是什么麻烦事。若是交与旁人来,他反倒会顾及坤泽的身子,总不能安心下来。
檐边的水滴在了霍煜肩处,推门而入的时候,下人刚布好了午膳的饭菜。谢不宁落座其间,浅淡的声音总是同样的一句,“霍郎回来了。”
归府也是日日都有的事,从谢不宁口中说出来这样一句,却多了几分归家的安定。霍煜接过木箸夹着菜应声,又提及方才思及的事,“明日轮到休沐,正巧北疆那边送来了一对骏马,”他瞧着谢不宁的身量,总觉得用药之后坤泽又消瘦了几分。
“只有性子温良了些,北疆军营里生出来的马样子都是极好的,”他望向谢不宁,“与其在府中待一日继续熬着又热起来的天,不宁可愿意和我一同去城郊外跑马望山?”
府中的饭食即使会换,三五日后又该轮到同一顿饭菜了。加上日日要服的药,谢不宁每顿也吃不了多少。
至于府中府外,也都在京城之内,于他而言并无多大分别。那日说给霍煜听,不过是为了引下一句话,大雨纷来,那时下棋算不得静心之举,况且在下棋一道上,他从来不以此为消遣。
棋子星列,阡陌交错,不过用来观人之心计,最好步步都避开错处,如此这般才能吞吃掉对方的大半棋子。
从前身为皇子,不管处境如何,骑射都是要先学的。说是学,那时也不过是看先帝旨意,像谢不宁这般想不起来的儿子,便是随意指给师傅教着。
待到十三四岁,真正分了乾元、坤泽和中庸后,倒只有乾元能多花些时日在骑射练武一事上,剩下的人自然久居宫中,读
过典籍经书学为臣之道而已。
今日霍煜提及,谢不宁才忆起学骑射的几月。既是宫女所生皇嗣,身边的侍人又暗中得了妃嫔授意,从禁军调来的师傅自然不会太上心。
分得的那匹马是旁人挑剩下了的劣马,掌住缰绳的时候脾性便古怪,当走却停,当停又跑得极快。这样的马不好驯,他也没学会在马上如何驯马。只是不在马上,白日里摔过的疼都私底下叫那难驯的马再尝一遍。
磨着磨着,等到入秋,就算是控住了那马。后来先帝不再考校他们的骑射,谢不宁也没了机会再碰这些,再加之经年服药,他更没有心力去做这些。
那匹先前古怪的马死的时候也古怪,在马厩中跪了下去,堆着的草料却是都吃完了的,马肚鼓胀得不像样子。消息传在宫人之间,他听到时倒已经想不起那匹马原先该是什么样子了。
谢不宁只想了一瞬,拿着瓷勺吃进冰酿的甜糕,那抹凉顺着肺腑直下,“要论骑射,不过少时匆匆学过几日,跟将军相比,说是会便也显得牵强。”
既然霍煜今日邀他,出府让乾元心安几日,也好方便日后行事。北疆的骏马向来在京城难求,将军府中倒是养了许多,不知是爱马之举,还是出于预备应祸的考量。
“现已过去数年,怕也早忘了干净。城外望山却是抒怀的好消遣,霍郎既然开口,闲居屋内,我没有不应的道理。”
“只是到明日,得劳烦霍郎好好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