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近乡情怯 ...
-
五一小长假,除了旅游就是回家。
旅游,虽然交通不顺,虽然没钱,但想玩也总能玩成。然而我知道,该回家了。
三月中下旬回了次家,之后从清明到现在,一直没有回家,有两次都行程过半,又临时返回了公司,原因只有一个,不想回家。
回家意味着要面对母亲的数落,面对亲戚的评判,面对乱七八糟的相亲,一个更比一个烦。烦到我又想去吃黛力新了。
可是没法直言不想回家,说了又是一通数落责备,给自己不稳定的精神状态白白添堵。于是借口工作,借口社交,借口出游,总之为了逃避回家之后面对一切不想面对的给自己找尽理由。
但这次没有借口了。五天假期,无论是工作值班还是外出旅游,五天都尽够了,而且虽然是一整个月没回家,但时间跨度是三个月,四舍五入小半年,总该抽出时间回家看看。
真的很烦。
而且根本没法理解我妈那种,上一秒说着支持你出去多走多看,下一秒就是明天几点到家。已经说了我要出去玩两到三天,最快后天回家不是吗?
偶尔觉得我不是我妈的女儿,而是她的养老工具,是她的情绪出口,是她的人生赌注,是她给自己的失败找的借口。她不满意自己的婚姻,不满意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满意自己的生活现状,不去想办法改变,而是一直和我灌输“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一定比现在过得好”的思想。我从小就对她存在负罪感、愧疚感、责任感,觉得我不应该存活于世,我的存在阻碍了母亲的幸福,我贪生怕死苟且偷生害了母亲,我对母亲的幸福负有责任。但是作为母亲,作为成人,她的不幸和我有什么关系?难道是我诅咒她人生不如意,是我要求她必须生养我,是我承诺她会带来功名利禄,是我要求她对我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可是这种对母亲的不满也不合适,其实父亲和母亲也尽他们所能抚养了我,可以说我没有在合适的时间从他们身上得到希望的支持,可以说他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爱我,而我因为自己的状态不好并将原因归咎于父母一开始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这其实也不公平,他们在自己父母手里大概也不是什么受宠爱的孩子,他们做父母也是新手,当然不可能尽善尽美。
所以果然我才是那个有问题的。不然为什么相似环境下,有人能成为父母希望的孩子,但那个孩子却不是我呢?可是我又凭什么要按照他们的心意发展?
有时候厌烦感情。如果不存在情感牵绊,大可自顾自去外面求学工作,只过自己的日子。然而感情和血缘无法避开,因为存在情感,所以希望能够回应他们的期待。但又非己本意。尝试沟通的结果是,父亲说“孩子读书读傻了,都不孝了”。再一次认识到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感伤于与母亲明明应当处于天然同盟却得不到理解支持反被背刺。只好一直内耗自厌。
顺带提一嘴相亲。
有段时间我迫切希望通过相亲进入婚姻。能被介绍给我相亲说明我的父母能接受这个男人,省去了自谈可能会遭遇的父母反对。进入婚姻,嫁给男人,组建自己的小家庭,能以一种大家都支持认可的方式逐渐淡化来自原生家庭的束缚。父母认为他们的任务完成,任务物品已移交,他们不会再过多插手我的生活,不会因为我一晚上没接电话就发动亲朋好友去我的住处寻人。
后来见识到许多男人糟糕的一面,自夸自大,出口带脏,醉酒发疯,随地小便,忽视别人的需求,当着女同事面吞云吐雾,办公桌不收拾,工作文件随手放,脚底带泥就进房间,不肯主动做事干活,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有些毛病不分男女,有些毛病我确实目前只在男的身上见过。或许有可能同事朋友和妻子母亲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在乎同事的看法,所以能随意展现各种性情,而一旦在乎妻子的感受,他们会自觉收敛。可我不想去赌可能。我讨厌那些在男人身上看见的毛病,也不指望他们能改正自己,尽管他们多数时候看起来衣冠楚楚。我现在不想接受婚姻了。
况且,婚姻本也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虽然现在结婚非常方便,不用户口本,不用双方父母同意,两个年轻人拿着各自身份证就能登记结婚。可是婚后呢?如果可以因为结婚而断绝与双方家庭的往来,传统道德伦理认定不孝。如果因为婚后养娃问题不得不和某一方父母住在一起,我起初希望通过新家庭逃离旧家庭的目标无法实现。当然,我现在已经发现这是个很傻的想法。无论新旧,无论宽严,牢笼就是牢笼试图通过结婚摆脱父母的控制,其实是将权力从父母身上转移到了丈夫和公婆身上。
我的愿望是,做事可以凭己心意,而不是非要征得谁的同意才可以。之前我以为可以找一个自己能拿捏住的丈夫,让家属意见成为形式,我自己管控自己的生活,如此通过新家庭摆脱旧家庭,虽然父母对我的权力转移到了丈夫手中,但其实与在我手中无异。实际上,因为某次失败的恋爱经历,我充分认识发到了这种想法的异想天开。结婚前,能施加影响的是父母,结婚后,能施加影响的是男方和他父母甚至还有他乱七八糟的七大姑八大姨。总之,结婚是从一个牢笼进入另一个牢笼,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制造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