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身不由己 ...

  •   天光微动,安王府中午后难得的安静。

      廊外垂枝轻摆,几缕风拂过石阶,带来庭中药香与熏炉檀气交融的气息,熏得人脑仁发沉,却又醒得极快。

      应如是正坐在暖阁之中,为沈行之做一套吞咽肌群的按摩训练。他今日状态尚可,虽然说话仍含混不清,但咬字比两日前清楚许多,舌根也未再频繁抽动。

      她将一枚薄软的矾石药片贴在他下颌穴旁,语气自然:“这个位置要温灸两刻钟,别扭头。”

      沈行之“嗯”了一声,眼神从她指尖移开,落在窗外飘动的帘角上。

      屋内的熏炉幽香未散,他靠坐在矮榻上,身上披着一件墨灰软袍,腰部缠着束带,看上去松松垮垮,似乎只靠着她方才扶着坐起的支撑勉强立着。

      应如是低头查看时间,又看了看他尚算平稳的气息,这才缓缓将药罐盖好,坐回他身边。

      她顿了一下,语气刻意平稳:“行之。”

      沈行之转头看她。

      “我想给你换个东西。”

      他的眉微动,眸光里浮起一丝不明的警觉。

      她却没有卖关子,语调仍然平缓,像是日常诊疗里会交代的每一句注意事项:“前几日的事,不能不防。”

      他呼吸轻轻一滞。

      “我做了几个自制的吸液夹层,比起常用的布裤薄很多,透气,也方便清洁,”她解释道,语气尽量克制理性,“你现在肌力退化得太快,不能再抱侥幸心理。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不让你在症状加剧时真的没得选。”

      沈行之脸色一点点僵住。

      他望着她,眼神中那一点惊愕慢慢变成不可置信,再转为极深的羞耻。

      他的嗓子像被堵住了,半晌,才低低吐出一个音节:“不、不要。”

      声音极轻,像是风拂过雪地,落得无声却冰凉。

      应如是没有立刻应话,只看着他。

      片刻后,她将身边那只小木匣打开,从中取出一枚干净的浅灰色布包,摊开,是一件形制极为简洁的吸液裤——中间厚,边缘薄,缝线整齐,内里嵌了薄薄一层草药粉末,用于预防褥疮与感染。

      她将它摊在膝上,低头理线,仿佛在处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医疗工具,脸上神色未变,只道:“没得选了。”

      沈行之没有再出声。

      他手指动了动,却发现自己连想要起身的动作都已经变得艰难。他知道,她说得没错。

      可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却又是另一回事。

      他几乎下意识地想伸手去拿,可刚抬起手臂,那一丝支撑就从指节间滑开,整只手臂软绵绵地垂落在膝头——如同那日他发现自己控制不住膀胱的那一瞬,毫无征兆,也毫无尊严。

      他的脸一点点涨红,连呼吸都变得凌乱。

      应如是抬头看他一眼,语气淡淡:“要不要我叫小春子?”

      沈行之猛地抬头,眼神里带出一种惊惶的反应,像是瞬间被击中了最后的尊严防线。他下意识地摇头,嘴唇轻轻动了两下,才勉强发出一个含糊的音:“不……”

      她望着他,静静地不说话,只轻轻将那布裤收好,放在膝头:“那你决定。你穿,或者我帮你。”

      空气里落下一片极难言的沉默。

      沈行之咬着牙,嘴唇发白,喉结上下滚动了几次,终究像是憋出一口气似的,用一种极低的声调说出一句:“你、你……来吧。”

      他说得极慢,尾音几乎含糊不清。

      这一次的“认输”,比任何一次语言训练或站立扶持都要艰难百倍。

      他不是不知这等近距离对他意味着什么。

      可他的身体,已经让他没有选择。

      应如是没有说话,只“嗯”了一声,动作克制地起身,将窗帘半掩,再回身蹲下。

      她动作熟练,指尖稳而冷,像是真的在为一个需要长期照护的患者穿戴工具。可即便如此,沈行之仍觉得自己的脸几乎烧得可以滴出血来。

      他的腰几乎支撑不起,只能侧卧半靠,她轻轻拉开他腰带时,他下意识地蜷了一下腿,几乎要推开她。

      她却只是轻声道:“别动。你会扯到腰。”

      沈行之闭着眼,眉头紧皱,整个脸侧向一边,不敢看她。

      应如是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只专注地完成手中的事。她先将他的长袍从侧下摆轻轻掀起,避开胸口与脊背,只露出腰下那截已经极瘦的身形。

      她低头,一手扶着他的膝弯,一手将折好的布片轻轻探入他身下。动作极慢极稳,像是在翻一页旧书纸——不碰声响,不起尘埃。

      沈行之只觉下腹像是被火灼着一般,连耳根都在发烫。他从未经历过这种羞耻,也从不曾设想,自己有一天,会以这样狼狈的姿态,被一个姑娘扶着腰,被她的指尖轻轻托起腿,慢慢换上一件……他难以启齿的东西。

      “抬一点。”应如是声音很低,不带情绪,“我数三下。你配合我。”

      他没有回答,像是默许。

      “一,二……”

      她话音刚落,他努力抬了一下腰,然而力道太小,整条腿只轻轻晃了一下,又迅速落了回去。

      她没有催他,只沉默地再试了一次,双手轻托他的骨盆和大腿根,将他微微撑起——他极瘦,肌肉萎缩得厉害,她几乎可以一只手撑起他的整个下身。

      这才是最令他恐惧的。

      不是她看到了他的尴尬,而是他自己在这短短几秒中,真实地感知到自己的退化——那是一种从骨缝里涌出的虚无感,仿佛连“作为一个男人”的基本形体也正在一点点剥落。

      “你抖得厉害。”她低声道。

      沈行之没有回应。

      他紧紧咬着牙,唇色苍白,一双手死死扣在床缘上,手指几乎抓出了青筋。

      她不再说话,只将布片从两侧包合,重新整理他的衣物。整个过程不急不缓,像是一场被他强行拉长的羞辱,也像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医疗操作。

      系上最后一道暗扣时,她声音依旧冷静:“好了。”

      他仍旧闭着眼,像是那样就可以假装这一切都未发生。

      应如是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蹲在那里,看着他极僵的姿势。过了片刻,她轻声道:

      “你不是不能接受这个东西。”

      “你是不能接受,是我替你穿的。”

      她的语调仍是那种平稳至极的医生口吻,却带着一点不容置疑的直白与温和。

      “我知道你还想保住一点点自尊。”她顿了顿,指尖轻触了他腰侧那片微凉的布,“可你自己也明白……你没有多少时间了。”

      沈行之喉头滚动,嘴唇颤了颤,最后仍没说话。

      “我不是看不起你,”她说得更轻了,“我只是想你还能多撑一阵。”

      “撑着,还能说几句话,还能动动胳膊,还能……告诉别人你是谁。”

      她的声音近在耳侧,轻得像是屋外晚风拂过柳枝,却一点点落进他心底,重得像石。

      他喉头发紧,像要说什么,却只发出一声含糊不清的“唔”。

      她没再逼他说。

      只是起身,安静地收起那些布料与小罐,动作一如既往的利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沈行之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再也不能假装自己只是病着。

      他是残了。

      是要靠她一点点,替他把失控的身体捡回来的那种“活着”。

      而她,是真的不怕看见他狼狈,哪怕他已经不成人形。

      *

      过了半刻钟,小春子悄悄走进来,欲言又止地看了女主一眼,声音压得很低:“郡主,府里来消息——太子妃今早到了太傅府,说是找您。”

      应如是动作微顿。

      她眉眼未动,只轻轻“哦”了一声,指尖仍在沈行之下颌边稳稳地按着,但掌心明显停滞了半息。

      “她人现在在哪儿?”

      “还在东厅,说是想等您回来。”小春子低声道,“老爷已经命人设茶接待了。”

      应如是没立刻回话,只低头看了沈行之一眼。

      少年靠坐在榻上,额前发丝微湿,眼神藏得很深。

      她却像什么都未察觉,只是淡声道:“明日我再来,你记得及时换。”

      说完,她起身往案边走去,步伐极稳,连衣摆都没晃出一点急色。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刻她心里是真的愣了——

      苏箴言,竟然来了太傅府。

      而且是来找她。

      应如是将药纸重新铺好,眉间轻蹙,却仍未转身。

      这事——太不寻常。

      *

      苏箴言是原主的至交好友,闺中之好,自小一同习书、学舞、赏花观灯,说是亲姐妹也不为过。两人之间虽有出身、性格之异,但感情却极深。原主情绪活泼,苏箴言持重含蓄,一个张扬一个清冷,正好互补。

      哪怕是穿越初来乍到时,翻看原主留下的信笺,她也能从那一封封、字字珠玑的书信中看出两人间的密意深情。苏箴言甚至曾为原主顶撞过苏家老夫人,只因原主与应如烟闹翻时吃了亏。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友,自从春宴一别,两人之间却再无深交。

      应如是心里清楚。

      不是苏箴言变了,而是她变了。

      她无法复刻原主与苏箴言之间那些微妙的默契,也不愿刻意装作从前的亲密。她的行事风格、说话方式、态度取舍,皆是一个“外人”的模样,即便再像,也终究与原主那种温柔软糯的性子大不相同。

      苏箴言又聪明。

      她未说破,却也不再主动靠近。春宴之后,她多半就意识到——眼前的“应如是”,已不是从前那个“如是妹妹”。

      所以她从不多言,也从未私下登门。

      而如今,她却突然出现,还是在太傅府等她。

      这其中必有缘由。

      *

      马车沿太傅府外道缓缓驶入。

      车中静得很,应如是半倚在车壁,手中把玩着一枚青瓷药瓶,指腹微凉,像她心头此刻的一团水,沉着,却未能彻底安静。

      她不是一个喜欢反复琢磨人情的人,穿越前在医院里,病例厚薄胜过人情冷暖。可苏箴言这个人,却总是让她心里多出几分不该有的纠结。

      她记得自己刚来这世界时,对苏箴言这个名字,是从那叠书信和日记里读来的。

      “箴言说,女子最重要的是识大体,懂进退,莫要辱夫颜。”

      “她教我绣新荷裙时说,婚后若能事事顺夫君之意,便是一桩好姻缘。”

      “她为我顶撞祖母,说女子虽应温良,也要有骨。”

      ……

      原主显然对她情深意重,可她每每读来,却只觉得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

      在她的世界里,婚姻从来不是“事夫如天”的束缚,而是两个成年人之间平等的同行。苏箴言的温婉中总带着一股“为夫纲所设”的隐忍,从前她不觉得,可现在的应如是,却每每听到那些字句都忍不住想翻白眼。

      她不是讨厌苏箴言。

      她只是无法认同她那一套对人生的定义。

      所以从春宴之后,她便没有再主动联络。

      她清楚两人终会疏远,也觉得这是正常。她不会勉强自己去维系一段早已无法继续共鸣的“闺中情谊”,更不愿在每一次交谈中忍受那种“你虽不同,但还是可以慢慢教”的目光。

      苏箴言不是恶人,只是太温良了,温良得让人窒息。

      如今她突然登门而来——应如是心里没来由地泛起一丝不安。

      *

      马车停稳。

      应如是掀帘下车,一眼便看见东厅那扇半掩的门。

      廊下有人传话:“姑娘回来啦,苏家小姐还在厅中候着。”

      她点头,步伐不紧不慢。

      夜色下,她的背影映在廊砖上极长极静,一如她此刻心绪——既不惊喜,也不冷淡,只是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提防。

      她从不是那个“如是妹妹”。

      苏箴言——若还当她是,就不该来找她。

      可若不是,那这趟造访,又到底是为了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