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前传·多情厌恼相思苦 ...

  •   红绡复姓纳兰,曾是名动京城的第一美人。
      旁人说她温柔可亲,知礼懂数。
      然而不是的。
      红绡长这么大,都是循规蹈矩的一个人。在外看来她娴静柔贞、端庄雅致,然而在内、在她的继母和父亲面前,她便什么都不是了。与其说是在父母身边尽孝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还不如说是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不错,她就是为了联姻而存在的。
      不过,就算她这张十分讨厌的脸一直在继母的面前晃荡,继母也不能说什么。毕竟红绡这张脸,和当年某位风华绝代的女人有着些许的相似。
      那女人是不是红绡的生母还犹未可知,但那张脸确确实实是无数大家族组长眼中的白月光。然而红绡却比那女人漂亮的多。
      但这脸却不是她的保命符,而是她的阎王帖。她虽然知道自己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联姻,但好歹联姻对象最起码是个世家公子,再不济也得是个新贵。然而最后得知她须联姻给一个五旬高官做续弦——凭什么?她才十五岁?那人的年纪却都适合做她的祖父了。
      她怎么可能愿意去和一个能做自己祖父的男人成亲?更何况那人已经儿孙满堂,她一旦嫁过去是做什么?他不明白为何父亲会给她做这样的决定,她没有虽然没有拒绝的权利,但她却也能猜想到,她作为这一辈唯一的一个嫡女,被拿来联姻,用处该有多大,故此,家族必然是遇到了什么大事。
      她父亲自然肯告诉她是遇到了什么事,那一番也只是她自己的想法。四姓八族哪有这么容易衰落的?然而,红绡,她怎么能让自己嫁给一个五旬老人?她是如何好、如何年青的一个姑娘,有怎么能嫁给一个儿孙满堂的人?她本来听从父命的心思越想越是不对劲儿,渐渐转为了疑虑和焦急。
      纠结半天后,她挣扎着找到她的父亲。告诉他她不想嫁。
      那天是夏季的最后一日,正要入秋。红绡跪在父亲的跟前,头埋到最低,一双眼睛盯着地面,余光可以瞥见父亲的那双鞋子,鞋尖微微向上勾起,衣角处绣着精致细密的十二章。
      她小心地不敢动弹,生怕触了父亲的霉头。她这副胆怯样子,和在外头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在外头嫡母会要她多与人交谈,留好印象给诸多世家公子,献才献艺她不知做了多少回,也从未有过如此胆怯的时候,然而面对她最不该害怕的人、她最应该亲近的人——她的父亲,她居然能怕到这种地步。
      她想不通,此刻的脑子里也有些混乱,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跑来找父亲——可是,如果不找父亲,自己当真要被许配给一个老头子吗?
      她有些不甘,但最多的还是无能为力。
      她伏在地上,只听见父亲威严的声音没有给她留一丝退路:“你嫁过去便是锦衣玉食儿孙满堂,还有哪里不合意的?”
      她颤颤地跪倒在父亲的面前,心里是咯噔咯噔地被一块块石头砸着砸着,就快要被砸碎。父亲忽然对她说:“你出嫁还有六个月,这些日子我不会让你母亲再管你。”
      他静静地看着跪在面前的女儿,就好像看见许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女人跪在他的面前苦苦哀求。
      但面前的是他的女儿。
      他有着苦衷,但终归是下了狠心。
      “这些日子,你想要去什么地方,做什么,只要不逾规矩,便没有人再会管你。”
      他说得风轻云淡,但放在膝上的手却是止不住地颤抖。他怎么能舍得?红绡哪怕再与他不亲近,到底也是他的亲女儿,若是家族繁盛,他又怎么肯将女儿嫁给一个五旬老人?然而时局所迫,他手上唯一、也是最后能用的一颗棋子必须得用在刀刃上。
      他下意识地伸出了手,想要去摸一摸红绡的头发,但又及时止住了手。
      男女授受不亲,即便是父女之间也不行。
      “你先起来吧。”他将头扭到别处,不再看红绡,“要跪出去跪。”
      良久,两人没人再动。父亲轻咳一声,红绡才缓缓站起身,朝着门外走过去。
      父亲以为她走远了,便轻轻起身站了起来,他走到书架边上,上边儿摆着一只锦盒。他从衣袖里掏出一枚金质的钥匙,缓缓将它插进钥匙孔,轻轻一拧。
      锦盒骤然掉落在地上。
      一卷帛书从中滚落,与之一同掉落的还有一只金镯子。
      以前他总笑说金物俗气,然而如今保命之时,却也管不了它究竟俗不俗气。他缓缓蹲下身,将那帛书和金镯子一块儿拾起来。
      帛书上最前端写着三个大字“与君书”。
      他蹲在地上屈着身子,一时怔忪在原地。
      不知多久,他蹲到腿有些酸麻了,才缓缓从地上站起来。
      他将那帛书藏进衣袖里,玉镯也一并藏了进去。
      外边已经隐隐开始打雷,天色已经暗沉。他想到今天还没有考教儿子的课业,就要推开门去唤人来时,看见正跪在门外红绡。
      默了一会儿,两人无言。
      雨水先是落了几滴下来,渐渐开始呈瓢泼之势。
      红绡在地上跪着,过了一会儿,她才听见头顶传来的声音:“你回去吧,容我想想。”
      红绡没说话,便有两个侍卫将伞递上前去为她挡着,门被砰的一声关上,红绡猛地抬头,脸上是雨水划出的伤痕:“父亲!”
      可她还没说第二句话,屋内就传来一声惨淡的叹息:“你回去吧,没有人会改变主意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嫁出去。”
      红绡呆呆地望着那扇紧闭的木门。
      过了一会儿,她什么也没说,就跌跌撞撞地爬起来,回自己院子里去了。
      后来的一个月,她是不怎么出门的。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一生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尾,但好在结束之前,她还有完完全全的六个月是属于她自己的。
      又过了一个月,天气已经完全凉了下来。继母说要带她去做几身衣服,便亲自带她上长安街上去做衣服。到了裁缝铺却又有丫头来说,少爷在学堂里闹了事。继母便匆匆丢下红绡和十几张银票去了学堂。
      裁缝铺的人问她还要不要做衣服。
      红绡把银票收好。站在裁缝铺门口,冷声道:“你看着做几套送上来。”
      说完,她领着丫头走了。
      她带着丫头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丫头忽然指着买糖葫芦的老头,怯生生地问道:“小姐,我想吃那个。”
      红绡点点头:“想吃去买,给我带一个。”
      丫头一蹦一跳地去了。
      红绡静静地看着她,全然忘记了自己站在路中央。
      她茫然地把头抬起来,忽然身边有人将她往边上一推。
      她重重地摔在地上。半晌没回过神来,最后还是丫头的哭声渐渐在她耳畔饶了几圈,她才反应过来有什么问题。
      方才有辆马车险些要撞到她,而一个老婆婆则扑上来将她救了。
      红绡僵硬地扭头看过去,就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坐在一边,手上拿着根木枝充当拐杖。红绡心里暗暗一紧,暗道闯祸了。
      那老婆婆却是站起来,指着方才撞人的马车怒骂道:“你们长没长眼睛,人家小姑娘就站在路中央!”
      那驾车马夫朝那婆婆大喊道:“你……你们自己堵在路中央,还有脸说?”
      红绡被慌张跑来的丫头扶了起来,扶到一边。她看着为她吵架的老婆婆,一时不知作何感想。
      那马车上挂着旗,上面明晃晃地写着“独孤”二字,红绡晓得四姓八族里有个叫“独孤”的,却没想到被自己给碰上了。她只晓得独孤家都不是什么好惹的,只管跌跌撞撞地走上前去扶过她,并对那马车里头坐着的人道了一声:“适才走神,不想挡着了道。”
      她身子微微一屈,作道歉状。那驾车的马夫还想说些什么,却听见马车的锦帘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走神是人之常情,然而在道上走神却是容易丢了命的。”
      那锦帘被缓缓拉开,先是一只纤纤玉手探出来,紧接着是一张精致温雅的脸庞。
      “县主……”红绡视线与她对上,她便认出来这坐在马车上的女人是未萤县主谢婉儿。红绡朝她行了一礼,“未识县主,冲撞了。”
      谢婉儿朝她微微一笑:“无妨,但下次别再路上走神了。这可不是习惯。”
      红绡称是。
      谢婉儿走后,红绡把那老婆婆带到一边。丫头跟在身后盯着。
      “婆婆,”红绡问,“您想要什么?”
      那婆婆轻咳两声:“你要真想谢我,就请我吃顿好的。”
      红绡无言地将那婆婆带去玉京最好的酒楼。婆婆二话不说立马点了一桌子的菜大快朵颐起来。红绡则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她,等她吃得差不多了,红绡才温声道:“还要吗?”
      婆婆点点头,毫不客气道:“好啊。”
      红绡便唤了外边的人来接着上菜。她带来的丫头有些看不下去这婆婆的这番做法,你不就是救了个人吗?人家请你吃一桌子东西就够了,怎么还得寸进尺地想吃第二桌?
      红绡道:“您救了我,想吃多少都可以。”
      那婆婆安安静静地坐着,没多少啰嗦,等又一桌菜上来之后又开始吃,目光丝毫不给红绡一眼,红绡也不恼,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看着她。
      身边的丫头看着不太开心,但是这是自家小姐做的事,她又能说些什么呢?
      红绡又静静地看着婆婆吃完了第二桌饭。
      婆婆放下筷子,细细打量着她。
      “你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吧?”那婆婆忽然问道。
      红绡微微点头,然而却有些不适。她莫不是想攀上门来?
      丫头也坐不住了,险些一下子伸手指那婆婆,被红绡伸手暗暗拦下,她这丫头是个护主的急性子。那婆婆对红绡道:“可否将房里的人都请出去?”
      丫头立马就急了,她望向红绡,只见红绡朝她点点头。她正要说些什么,只见红绡朝她笑笑,温声道:“没事儿的。”
      丫头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门,但没把门关上。
      红绡微微一笑,朝门口道:“把门给我关上呀。”
      丫头这才不情不愿地关了门。红绡扭过头来,轻声问道:“您是有什么私密话想要和我说吗?”
      婆婆笑道:“我看你一副蔫儿样儿,是遇着什么事了吗?”
      红绡恰好是有一腔愁意无法说清,此刻又刚好有人问她,她便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那婆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