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大纲篇 ...

  •   今天来讲的是有关大纲的问题。端午节过完了,也要开始工作了哈哈哈哈哈,牛马的一天(捂脸)。我知道有很多宝子都不写大纲,也不想写大纲,那可以直接跳过这一篇。哈哈哈哈,每日碎碎念。

      好,来说说大纲。

      为什么要写大纲?大纲写出来又是给谁看的?

      我相信很多宝子们都有过被迫写大纲应付编辑的经历,但是既然要写,那为什么不把他写好,让他成为自己写文章的一个助力呢?

      我一直都认为大纲写出来是来给自己看的,而等到卡文,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也就到了大纲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很多宝子应该都有过卡文的经历,或者写了一个很厉害很厉害的开头,但是后续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大纲的时候了。

      与其写一天想几天,为什么不提前花费三到五天写一个大纲,把所有的大小情节理清楚,到时候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废了这么多话,主要还是要说这个大纲的好处,后面就开始说大纲的要素,怎么写,应该是什么样的思路。

      我个人给的建议就是,先想背景,是仙侠还是玄幻,是科幻还是都市。盖房子一样,这个背景就是这个大纲的地基,地基打好了,后面安排人设、剧情什么的时候才会更轻松。

      就是说,不同的背景需要准备不同的东西。前几天也有宝子问我就是这个世界观到底需要什么内容,这些就都是要在大纲里面体现的东西。

      比如,仙侠、玄幻之类的,在大纲中需要体现的就是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像传统仙侠灵力修炼于丹田,玄幻各种炼类似的。修炼体系决定了这个主角该怎么开始开挂人生的问题,这是背景的第一步。体系完了之后就是这个等级划分了,像剑三的天地人设定,斗罗大陆的魂师等级什么的,有了等级划分,就有了最基础的战力,毕竟咱既然都要弄玄幻了,这个战力就不能太玄乎,否则后期很容易写崩,自己写起来也不方便。

      随后就是这个门派划分,修仙世界观不能没有门派是吧,随之而来的就是门派的战力分配、门派特色,战力分配主要就是说这一堆门派,肯定有好坏之分,有等级之分,像什么巅峰级的修士有多少,人数多少(虽然在修仙世界观里面这个人数的作用微乎其微)。门派特色主要就是说这个门派到底有哪里与众不同的,是都培养输出流的修士,还是培养速度流的,或者靠暗器发家还是怎么的。

      门派主要就是大大小小的独立势力,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加入学院划分什么的。要是卡文了,来一场门派比武,几万字就有了,世界观也能得到延伸。有点类似于高中到大学的区别,学院就是高中,让修士们先学会基础的,门派就是大学分流,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后专精于某一方面提升。学院的划分跟门派大差不差,就不多废话了。

      另外,除了门派、学院之外,假设想要世界观更宏伟一点,可以加上王朝的设定,毕竟现在很多修仙类的文章都是融合了传统古言的王朝,王朝之下,学院、门派相互竞争(有点走江湖风了哈哈哈哈)。王朝之间同样会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等级,不同的治国理念,比如之前写过的北靖国全员辅助,外围输出,冰煜国练蛊,风离国全员输出……什么的,也可以参照古代个王朝的治国,唐朝注重外交,宋朝重文轻武,乌孙全民皆兵……这种,总之就是给一个足够细致的设定,让背景站得住脚。

      上面说的都是偏向于人类的一个统治政策,这里说句题外话,就是咱们这个世界观在设定的时候,放在乱世比盛世会更有写的,毕竟乱世中不可避免的战争、侵略、生死……这些都是在盛世里面很难体现的。而且盛世的等级划分也会更困难一些,比如盛世中假设整个大陆板块共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这要写什么啊!这种理想的状态除非在经济发展到了一种恐怖的高度之后,否则是很难达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地域的不平衡导致经济的不平衡,战争不可避免。

      这里似乎说到了基于现实的这个问题,感觉之前说过,就是这个设定要逻辑自洽,在写完之后就去问自己,我的这个设定放在这里我到底能不能圆回去,回不去的时候就是逻辑漏洞的地方,需要修改。

      当然,现在的网文快节奏,其实很少会有读者去思考这个设定到底逻辑通顺不通顺的问题,我本人比较保守吧,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了,后面写起来也可以更轻松一些,再不济就当是让自己学习一点新东西。

      废话说多了,转回话题。就是前面说的都是人类的世界观,但是在修仙世界中,不可能只有人吧,那样的世界就有点狭窄了。就连最传统的修仙,也好歹有个人、神、魔的划分。就是说,咱们需要在人类王朝世界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其他物种(再说句题外话,人类世界观不局限于王朝统治,有些独立于王朝、江湖之外的势力也是可以的。毕竟也是需要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势力的存在。),言归正传,这个物种可以是已经有的设定,像是神啊,魔啊,妖啊之类的,也可以是自己创新的物种……

      有了物种,就要给物种一个类似于人类的政治制度,等级划分,所处环境什么的,不同物种的政治制度一般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妖族可以参照动物的自然界法则,谁强听谁的、一个加一个的小部落。这种,其他的就要宝子们发动聪明的小脑瓜好好想想了,毕竟既有的东西读者也看腻了,创新总也是好的。

      整个大陆板块上的种族、制度,都确立好了,就到相互之间的关系了,就像是前面说的设定在乱世那样,种族之间是需要有冲突的,可以参照现在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小国林立”,也可以参照冷战时期的两座山互殴(其实是我忘了这个说法了哈哈哈哈哈)。

      而这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是空穴来风,是要有清晰的逻辑的,我给的建议就是,站在利益的基础上去想这个关系。有了利益交互,就有冲突。就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格局来说(猛地让我说我也只能想起来这个)。西域有三十六国,三十六国中,乌孙最强,所以与他相邻的姑墨、乌兹都和他友好往来,甚至连和他隔了千里的楼兰也跟乌孙关系不错,有利益上的交互。

      但是,在公元440年左右,姑墨不满足于当下稀少的领土(利益冲突),于是联合东南的且末、精绝、若羌三国(且末、姑墨、精绝都是小国)攻打乌兹(战争),乌兹并没有坐以待毙,他派使者去往东方,说服楼兰出兵【原话应该是说等到三国联盟灭了乌兹,下一个就会是离他们最近的楼兰,而且楼兰地处三国夹角处,易攻难守】(利益交互)。先说服了楼兰,但是光一个楼兰不够,还有北地的乌孙,但凡乌孙倒打一耙,五国说不定都得玩完(利益交换)。于是,使者在说服楼兰之后,北上乌孙,说服乌孙。结合当时的□□势(北方有匈奴时刻紧盯,南方混战久矣,乌孙王拒战),因此说服了乌孙不出兵,看好戏。

      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说,要有绝对足够圆回去的□□势,如果想不明白,可以参照历朝历代的局势,以此扩展。

      说了这么多,都还只是一个简单的背景,咱们的主人公连个毛都还没有哈哈哈哈。也到了该让主人公出场的时刻了,主角是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哪个门派,什么属性,等级多少……最初只想这些就够了,不要执着于要写一个性格怎么怎么样的主角,先给主角有了一个地位,才好安排他的性格啊,天之骄子必然骄傲,废柴必然隐忍……是环境、地位塑造了人设,而不是人设决定了地位(这句话有点歧义我知道,不过宝子们懂我的意思就行)。

      前面对于人物的介绍相当不少了,这里不多赘述。

      人设也是需要在大纲里面体现的,不要说你知道就行,要写出来(划重点),不写出来永远不知道哪里有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

      有了主角之后,就可以安排其他的人了。在安排其他的人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下文章的题材,是耽美还是言情,是百合还是属水仙,还是无CP……因为这个题材决定了主角的身边需要什么样的人,或者更无情点,就是说,这个剧情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来推动。

      在这一点上,我经常被批判,说是我将笔下的人物当成是工具,说他们只是因为这段剧情需要才被创造出来。

      可是说句不中听的话,在我的观念里,能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重要的部分,我让这个人出现,一定有他出现的道理,我写这个人,也一定有他必须要写的道理。就是将剧情看成是一张蜘蛛网,每一个人就是蛛网的节点,他们的故事就是蛛网的线,所以每一个人环环相扣,是从故事的开头,从这个人出现就决定了他的结局,因为这个人的结局,又产生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导致了很多人的结局,这样才是好的剧情,真正的He或者Be都不应该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他们所有人在不断的交互之中达到的必然结局。

      有关这个问题,我从高三和朋友吵到现在也没有谁服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朋友认为作者应该给这个角色倾注无尽的爱,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顺风顺水,哪怕不顺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而不是被故事的丝线牵引,被迫走上不归的结局。但是我的想法恰恰相反,我大概是有点无情,或者说,我的共情能力很差,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主角去主导剧情,而不应该让剧情主导主角。

      废话有点多了,言归正传,主要就是要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决定,这个主要看自己。

      人物也有了,现在就剩下剧情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剧情?

      我给一个词语“成长”,对的,成长是永恒的话题,记得在很久之前,曾经听一个作者说过,原话想不起来了,但大致意思就是,假如一篇文章的主角从开始到结局没有精神上的升华的话,那这篇文章一定是很差劲的。

      就是成长,读者为什么能共情到你的文字,大抵是被文章中的角色、剧情所触动,看着他们从开局时的一个棱角分明的少年,在大浪的淘洗中磨平棱角,实现一个全新的蜕变。

      就像西游记里,为什么后面被孙悟空打死的妖怪越来越少了,是孙悟空变弱了吗?当然不是的,是因为孙悟空成长了,他懂得了人情世故,知道这些妖怪或多或少都有背景,所以不能打死。

      成长,不止于要学会人情世故,也可以是学会爱人、学会担当,学会珍重……凡是能够使认知产生变化的改变都可以称为成长(这里主要说的是正面的),从好人变坏人那叫黑化哈哈哈哈哈。

      有了大体走向之后,就要知道结局了,是He?还是Be……或者是Oe,不同的结局就会有不同的故事走向,有了开头,有了结局,内容也就好填充了。

      后面就开始写大纲剧情部分了,我给的最简单的思路“起承转合”四部分,一般起、转、合的部分都会较少,承是文章的主体。就像水千丞的188男团故事里面,一般节奏就是前二十章虐受,二十章到九十章虐攻,九十章附近会有一个转折,基本就是攻为了保护受受伤,然后一两章修成正果。

      哈哈哈,这个主要看个人,不用太死板,毕竟不同的剧情、不同的题材也是需要不同的节奏的。

      废话不多,上方法。

      我个人更喜欢用数学中的“逆推法”来写故事,就是,一般我会先写出来一个开头,就是这两个主角怎么相遇的,或者是无CP中主角是怎么出来的,开局是个什么东西。随后跳过承、转部分,直接跳到合的部分写结局。

      就像做数学中的证明题一样,给了条件要我们推出结果,我们从正向要得到结果是很难的,写的写的可能就不知道故事该怎么走了。但是假如从结果倒推过程的话,那就很容易了。

      就像是假设在设定里,结局是主角团团灭了,那就去问自己,他们怎么团灭的?为什么团灭?这时候就想啊,他们可以是遇到了外来者入侵,打不过,可是硬抗,所以团灭了。怎么团灭,那就想着让他们一个一个团灭,这个为了保护朋友,那个是灵力耗尽……这样想完之后,转的部分就基本完善了,随后就是承的部分。那接着往前推,外来者为什么入侵?主角团为什么非要打外来者?这里就想到说是空间裂缝,所以外来者入侵。因为主角团是最强的,所以让他们打。在这里,就可以加上战争的部分,这里就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也就是承的部分。随后就是起的部分了,主角团怎么建团的,成员怎么相遇的,原先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就想这样,一个一个的问自己问题,很快就可以从结局推到开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是绝对完善了,故事线是清晰的,什么伏笔啊之类的,也都是可以的。因为作者是从结局出发写的文章,所以在前面埋下的伏笔才会有让读者二刷时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里说一下伏笔的问题,我个人是喜欢将伏笔一遍又一遍重复,就是那种小细节,会让作者写三遍以上,读者都发现不了。就像我那本桃源仙客里面,都说我给和尚设定是猫妖是临时起意,说是在蹭毛茸茸的热度,但是我从第一章里面和尚死而复生就是在埋伏笔,在暗示(猫妖九命),后面第二章,又说和尚的体温比常人高(猫的体温高),两万字左右,道士第一次开天眼时,我也在写道士看到和尚跳动飞快的心脏(猫的心跳频率比人类高),我不厌其烦地暗示,但读者就是发现不了哈哈哈哈。

      伏笔的埋设也是需要标在大纲里面的,就是可以特意在某处标一下,这里有个什么伏笔。

      插了个伏笔的问题,思路有些乱了(掰回来哈哈哈),接着说剧情的起承转合。

      按照前面的思路,已经把起承转合写完了,但这样也还是不够的,一个只有简单的起承转合的大纲,那不叫大纲,那叫简纲。

      在简纲的起承转合之下,再给他拆分成起承转合的四部分,细致的大纲对行文的作用就相当于是有了思维导图的程度。具体写法跟前面的大差不差,也就不赘述了。这里需要额外交代的就是,这个细致的大纲在写的时候可以标注这一部分多少字,方便写的时候控制节奏。

      到这里,可能就有很多宝子要说一个问题了,就是这个大纲敲定了之后,如果在写的时候有了更好的想法不就没法加进去了吗?我知道这也是很多宝子不愿意写大纲的原因。

      答案是绝对不需要担心的。就是前面说的一大堆起承转合的其实都是文章的主线剧情,在不动主线的前提下,那些好的想法都是可以作为支线加进去的。

      比如,我在写裂域时,原先设定里面没有鸡毛掸子标记指挥官这个情节,但是后面有了想法,所以就加进去了。但并没有影响到故事走向,依旧是玲珑窟——天空城——外来者——团灭……这个想法也不过就是一个支线而已。

      这里或许又有宝子要问,假如新想法影响到故事走向了呢?宝宝啊,怎么说,假如故事的走向都变了,咱们为什么不重现开一篇呢?你这个文章都给逻辑推的完善了,结果因为一个半路多出来的想法,给他换了,这跟小三上位有什么区别?

      可能我话有点重了,但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色,咱们不能一口气把所有的想法都丢进一篇文章里面,那就成大杂烩了,是不好的。因为说不准这个想法放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就是锦上添花,放在这里反倒画蛇添足。

      好,剧情基本就到这里了。这里还没有把大纲说完,实在是这个部分确实大哈哈哈哈。

      就是前面说的都是咱们自己看的东西,但读者肯定看不到,后面就要标注文风的问题了,是古早老白文,还是偏现代的文风,这些是读者能够直观看到的东西,咱们在写之前就要想清楚了,不同的文风有不同的写法,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比如老白文中的描写极尽细腻,写一个东西就要给足描写。现代风使用的形容就要更偏现代一些,古风文使用的文笔就能古色古香。假如编辑说你的文风跟题材不贴合,可能就是这里稍微出了点问题。

      文风不止于文笔的不同还包括笔力的不同,下一篇讲讲笔力的问题吧。

      到这里基本就是一个完善的大纲了,花上这么几天的时间完善了之后,后期写文也会更加轻松。

      我在这里都只是举了一个题材的问题,其他不同的题材也大差不差,就是给个思路,说的太多反倒会限制宝子们的思维。

      假如有遗漏的,也非常欢迎补充呀!

      好,暂且就说到这里了,宝子们一起加油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篇文章为了让更多宝子看到,修改成了小说,希望可以帮助到宝子们!!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