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不成熟地炫富 ...
-
沈霏暗戳戳瞄了眼黄天天,小声问她:“你竟然认识祝昌平老师?”
黄天天如实回答:“见过几面。”
我跟祝爷爷说:“你是不是知道我们学校今天开家长会,特意赶来救我的?”
“小机灵鬼。”祝爷爷戳我脑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祝爷爷是愿者,每次都上钩:“来都来了,就帮你到底吧。”
“谢谢祝爷爷,我给你捶捶腿捏捏肩吧?”
搞定了这件事,我心情大好,一直持续到吃午饭的时候,我妈回来了,脸色果然不是很好,但碍于祝昌平这个长辈在,没有发作。
沈霏又问我:“你和祝老师很熟吗?”
我想了想,的确算挺熟的吧?毕竟是我干爷爷呢,就回答到:“很熟。”
沈霏目瞪口呆,很惊讶的样子:“祝老师特别特别厉害的,而且……总之就是学术泰斗啊。”
“的确。”我点点头表示肯定。
沈霏愿意靠近我我还是很高兴的,就告诉他:“你把你的剧本给他看,他肯定喜欢,下次就能给你署名了,你的话剧不是水涨船高?你们社团也不用局限在校园内了。”
沈霏激动地看向我:“真的吗?”
“当然,你很有天赋啊,我说话不夸大其词,是真的觉得你有天赋。”
沈霏高兴得眼泪汪汪,星光闪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她做事认真严厉,社团内的人对她颇有微词,大概也不会夸奖她的剧本吧?
今晚她没去参加庆功宴可能也是因为和社内一些人有矛盾,所以不愿意去。
难道迄今为止,我是第一个夸奖她的人?
这么优秀的剧本被埋没我也会觉得可惜,既然现在有能力不如就挖掘一下宝藏吧,给金子发光的机会。
“再过半个月就是禺式鸥话剧奖评选了,不如就拿这部作品去角逐吧。”
上次看完话剧回来,我就觉得不让这个故事大放异彩就对不起它,所以搜罗了一些相关奖项,恶补了话剧相关知识。
禺式鸥话剧奖是国内比较有含金量的奖项,最重要是的这是一个独立的话剧奖。现在大部分戏剧是被包含在影视作品奖中评选的,他们的侧重点往往在表演者的演绎以及舞台效果协同上,这就导致大多数杀出重围的话剧得奖者往往用的都是一些知名话剧本子的改编而非纯原创。
这些作品带着原著文学底蕴及知名度的加持,再加上一个好导演便可一骑绝尘,把很多原创剧本拒之门外。
而戏剧市场同样是这样,很多外行人将戏剧作为娱乐方式,更偏向于选择比较有噱头且大火的戏剧,这种多人观看带来的效应完全会碾压原创。
而禺式鸥则是偏向于话剧作品本身,邀请的评委也都是文学相关的业界大佬,所以能在这个奖项中得到提名或者得奖,就会大力证明其作品的内容含金量,以后想在话剧行业走远,这个奖便是敲门砖。
“如果能让祝爷爷参与修改,至少提名还是可以的。”
祝昌平这个水平的人不常亲自操刀,若真的下场了,在场评委谁不得给个面子什么的?更何况,这部作品是块璞玉,不经雕琢便已然发光,若经过雕琢,定然光芒四射。
之后的一个月,我们便开始锣鼓紧凑地开始修改剧本,凌大也很支持这个项目,便把舞院的一间练舞室批给话剧社使用。
有了祝老的加成,话剧社成员也都干劲高涨,加之第一次的演出效果的确很不错,当时文学院的副院长都夸他们的确很好,大家付出了辛苦收获汇报,心里也都是很开心的。
还有不少成员都站在角色的角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提出了一些意见,力求让每个角色的形象都更加丰满,而不是把高光过多集中在男女主角的身上。
沈霏能和大家敞开心扉沟通,大大推动了话剧修改进程。
她吃饭时跟我说,我是她的福星,她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剧本可以达到这个高度,从前都是自己挑大梁,如今能大家一起商讨才感觉到合作的魅力。
她之前总是担心和别人有摩擦,变得关系不好,但现在发现这种摩擦都是正常的,大家并不带恶意,只是意见相左罢了。
祝爷爷一把骨头了有时候和沈霏讨论起来那依旧是跟小孩一样,我看着他们对一句成语、一个诗句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才感觉这部作品真正成为了一部作品,而不是话剧社团的一次学期成果展示。
我因为期中考的不好,平时都被我妈锁在家里补课,只有周末才有一些空闲时间。
周五下午的课一结束,我马上拎起书包让司机送我去凌大。今天沈霏说要请我吃饭,明天让我帮忙一起选一些演出服和饰品。
也就是说,我可以帮沈霏选旗袍啦,不仅旗袍,她在戏中有很多套完全不一样的衣服,各有各的好看。
晚饭时,沈霏说我是她的福星。
前世我连自己都救不了,现在托生在一个家境好的肚子里就成了别人的福星了。
“是你自己的实力,和我关系不大。”
“要不是你,我哪能得到祝老师的指点,怕是进禺式鸥连提名都没资格吧。”
“沈老师退休前也是凌大的教授啊,你是凌大的学生,能得他指点不是名正言顺吗?”
“你不懂,像沈老师这种级别的哪里是说见就见的,别的大学请一场讲座都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何况是亲自出手改剧本还加上指导署名了。”
“我觉得剧本本身已经很好了,祝爷爷的加入不过锦上添花罢了,你要对自己有点信心啊。”
“我觉得有了祝老师的指导,这个剧本才是真正向一部作品迈进了,个中细小的差别虽然看起来不显眼,细读却越品越有味道。我原来写的东西很多地方是经不起推敲的,多读几遍就露馅了。”
“你这么一说,我可太期待作品的最后展现了。”
趁着中秋节,我和沈霏一起去挑了戏服,因为天气日渐变冷,眼看就要到入冬前兆了,我觉得单穿旗袍还是太薄了,也不够有气势,便挑了一件大氅给沈霏。
灰蓝色的,衬得沈霏面庞白皙,这个颜色其实很青春活泼,沈霏最后成功时也不过才二十岁,还算是一个小姑娘呢,纯黑色未免死板老气,但如果加上这件蓝色调的衣服,那就增添了一分年轻人的灵巧而又不失沉稳。
沈霏看向这件衣服,也眼前一亮。
“妹妹,这件大氅我们是非卖品。”店员过来跟我们说。
我难掩失落,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放下那件披肩。
回去之后,我越想越觉得可惜,那种租戏服的店,哪会有什么非卖品,只看剧组能不能出钱买得起这些珍藏着的价高一等的东西罢了。
于是我缠着我妈央求她试用一下钞能力,并承诺我期末物理肯定考及格。
我妈就差翻白眼了,她先兑现承诺,等到期末我做不到了她又能怎么办?这无异于空头支票啊。
而且我爸妈都是理科生,数理化直逼满分,对于及格什么的那属实是不屑一顾。
“是你沈叔叔参加改编的那个?”
我点头如捣蒜,想让我妈看到我的诚意。
我妈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我拎着购物袋跑到舞蹈排练室,把衣服举到沈霏面前,说送你的,不用还回去。
沈霏打开包装,不可置信地看着我,眼泪都要流出来。因为昨天服化道以及演员们都在,很多人纷纷好奇我是怎么买到非卖品的,沈霏也很好奇。
我总算体会到有钱人炫富的感觉了,但笑不语,把装逼进行到极致。
沈霏捧着那件大氅爱不释手,还反复穿到身上对着巨大的镜子看自己,又脱下小心叠起来放回到袋子里。
过一会她又拿出来,抚摸着上面的毛,披到身上看着自己,眼泪都要掉下来。
我看着觉得好笑,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