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 42 章 ...
-
谭殷听了却是微微皱起眉头,“你才见了她几次,就想给她做衣服了,也没见你给我做过什么。”
他这话酸溜溜的,叶静程听在耳中十分无奈。
他怎么还和一个小孩子吃醋?
谭殷转过身来,静静的看着她。
“上次说的事情,你考虑清楚了吗?”
叶静程刚开始工作,哪有功夫想要不要谈恋爱的事。
她刚想打个岔糊弄过去,就被谭殷截住话头,“别说其他,我只问你,有没有想好?”
这小丫头明明对谁都不错,偏偏他感觉她心里有一道防线,还又高又结实,任谁也跨不过去。
谭殷承认上次说的为了分房子是个借口。
他邻居的确是革委会的人,但相处这么久,他没吃过亏,还从他那里得了不少消息,两人关系处得还行。
他以前没想过结婚,但和这小丫头在一起,他才感觉心里舒坦,如果一定要找个人结婚,他只要她。
看见谭殷脸上的执拗和认真,叶静程不自觉低下头思索起来。
她在现代没谈过恋爱,每每看到室友和男朋友整天黏在一起都会奇怪,难道他们不会腻吗?
但当她回想这几次和谭殷的相处,却发现自己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厌烦。
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她对别人没有这种感觉,难道这就是喜欢?
穿越后,她怕叶家大队的人看出端倪,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寡言,偶尔说一两句不中听的话骂人,也像是老实人被逼急了的模样。
后来在尹怡然、贺奶奶她们面前,她不那么拘谨,性格和前世一样,但到底有些顾虑。
她们一个住在叶家大队,一个在叶家住过一段时间,难免不会和旁人说话提起自己。
她生怕哪天自己的一个小习惯就会引起旁人的怀疑。
只有在谭殷面前,她是真正的做自己。
叶静程不是个犹豫的人,她轻轻碰了下谭殷的手,“那就试试。”
反正要是处得不好就随时换掉,她手里有系统,有底牌,还有什么好怕?
当然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
谭殷拉住叶静程想抽回的手,缓缓放在自己的胸口上,他微微笑,“不会让你失望。”
叶静程在制衣厂缝了半个多月扣子,终于领到了工资。
她拿的是正式工工资,但是因为还不满一个月,所以只拿了25块钱。
这样算下来,她要工作两年,才能赚回买工作花出去的钱。
不过她手头还有几百块钱用,也不缺,生活物品从系统商城买更划算。
最近黑市消停了,她也不用再倒物资。
上次去废品收购站淘到的几个古董换了很多积分,她每天在随身空间里好吃好喝、躺着看看书,过得十分自在。
不过这时候的叶静程还没想到,不过半年,她的职工等级就再次升级。
原因还是系统奖励的几本缝纫机维修书籍。
她本来就有些基础,加上书里的知识要超前许多,修缝纫机简直信手拈来。
王科长发现叶静程会修第一台缝纫机时,她觉得叶静程脑子灵。
给她发了一副白手套和一个搪瓷缸。
王科长发现叶静程能修第二台缝纫机的时候,她从自己份额里分了两张肉票给她。
王科长发现叶静程能修第三台缝纫机的时候,她彻底坐不住了。
这三台缝纫机坏的地方不一样,厂里也有技术员,但他们来修起码得花两天的时间。
但叶静程不一样,这儿敲一下,那儿打一下,再换个小零件,机子就好了。
这样的人才让她去缝扣子、裁布料,真是太可惜了!
于是叶静程调到了技术科。
原本技术科也就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兼任的。
他俩都是在工农兵大学学了一点维修方面的知识,才被调到了技术科。
之后技术科的维修,便都交给了叶静程。
踩缝纫机的工人发现自己的缝纫机经过叶静程的捣鼓,变得更好使了,那些阻塞的小毛病通通都没了。
从前他们即便是天天注油,也不如现在的好使。
缝纫机坏的更少了,厂里的进度也快了。
叶静程在技术科比缝扣子还清闲,技术科里的另外两个人也不如之前忙了。
他们制衣厂的缝纫机有XX台,都是二手的,时不时就罢工了。
但自从叶静程来了,这些事她一个人就能搞定。
他们俩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
一开始对叶静程的那点不满和轻视全没了,还会帮她打水拿报纸。
有能力的人在哪儿都吃香。
叶静程闲着没事,就用缝纫机做了两套衣服出来。
这衣服是她自己设计的,参考了后世的一些剪裁方法和设计思路。
布料不要求多好,但是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这衣服一做出来就被虞佳悦抢去试穿了。
“静程你这衣服设计的真好,我穿上之后感觉很舒服。”
叶静程:“那当然,你以为我整天就是在这儿闲坐着呀。”
现在的衣服很宽松,宽松的衣服比紧身的要舒服,但一定程度上也会臃肿。
她设计这两件衣服的时候,特意在容易堆积脂肪的地方放了松量。
既省了布料,又不让穿着者觉得紧身,就会感觉舒服,也显得人很精神。
唯一的缺点就是对制作的手艺要求很高。
虞佳悦:“难道不是吗?”
她每次来技术科找叶静程,都看见她无所事事的看报纸。
原来她是在闷头学习吗?
果然父亲说的对,有些聪明人看着在玩,实际人家是在工作,轻轻松松就胜过大部分人。
叶静程在制衣厂工作的第二年,县制衣厂的名气一下打到周围几个市里。
原因无他,制衣厂里做的衣服穿上漂亮得很。
这价格又不像布拉吉一样贵,还很结实耐磨,大姑娘小媳妇儿都喜欢。
制衣厂的厂长、副厂长们笑得合不拢嘴。
制衣厂的业绩高了,他们虽说没什么明面上的好处,但这些功劳都是记在档案里的。
再打电话跟老朋友炫耀上几句,心情那叫一个好。
作为最大的功臣,叶静程当然不可能被落下。
她现在已经成了技术科科长,兼生产科副科长。
厂长高升前,拍着她的肩膀,乐呵呵道:
“小叶,继续努力,说不定以后你能坐上我的位置呢。”
他看热闹不嫌事大,到时候说不定几个副厂长会被这个小年轻拉下去,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后来叶静程已经不满于国内的市场,县制衣厂改名红叶制衣厂,彻底成为国内知名制衣厂。
他们制衣厂扩大了好几倍,虽然不能占领全国的份额,但全国的制衣厂都知道他们制衣厂。
负责接待外厂考察的那位副厂长,一年下来甚至没休息过几天。
叶静程还找了原书中的女主合作,把衣服卖到了港城去。
原著中的女主不是个短视的人,她看中的是叶静程的设计能力。
国内讲究简朴,但只要将布料一换,这衣服立马变得高贵起来,价格也变得高不可攀了。
国内设计师的衣服在港城大卖,这事也上了报纸。
国内也是想要赚外汇的,更别提之前的核心卖点是廉价劳动力,这次的核心卖点是技术。
劳动力容易被取代,利润低,而知识与技术则恰恰相反。
这是服装制造业向外拓展的一大步。
谭殷的同事都认识叶静程,这消息一出,纷纷调侃他以后不如让媳妇养家。
谭殷捧着叶静程给他准备的盒饭,懒得搭理他们,只嗤笑一声。
“你们想吃软饭还吃不着呢。有我长得帅,有我会说话吗?”
不出意外,这话引起了一大波仇恨值。
谭殷又道:“明天我闺女满月,都来家里吃饭,我下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