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礼物 ...
-
五一假期第三天,陈知父母一早拖着行李到了家。
行李中最大的物品,莫过于陈知经过一番查阅搜索后,指定他俩从国外带回的乐高——国内官网不在售的——美国队长大盾牌。
“爸妈,辛苦辛苦,太感谢了!”陈知一眼就看到了夺目的乐高盒子。
陈妈妈瞅了眼儿子,边往卧室走边说:“谢你爸,这个大盒子,一路都是他拎来放去的。啧~可真够宠你的。”
“谢谢爸,谢谢您对我的宠爱。”陈知一本正经地道谢,竟逗乐了自个儿爹。
“呵~!快看我这‘波澜壮阔’的鸡皮疙瘩。道谢收下了,准备开始交代原因吧。”
“你和妈不休息会儿倒倒时差?”
“怎么?打算撰写一篇儿EI出来?最多给你一分钟。”
“得嘞~我现在就去组织语言。”陈知转身,将盒子拎进了书房。
拜托自个儿爹妈购买并带回这个乐高盾牌,其……
目的——作为礼物送苏道。
原因——苏道喜欢。
作用——和苏道亲/亲/腻/腻一起拼这个三千多块儿的费劲儿玩意。
深意——能给苏道带来安全感的,即使是玩具这样的摆设,也得由他置办。
以上这些,陈知是不可能全部告诉自己爸妈的,毕竟关乎的是目前仍八字没一撇之事。
他在视频电话里,只说了自己要什么、在哪买,然后配上一句:拜托你们了。
陈知父母从没被儿子“拜托”过。俩人一对视,从彼此的眼神中读出了共同的心声——这小子不对劲儿。
于是,作为不惜将机票改签,而完成儿子“拜托”的条件,是陈知必须当面告知他俩如此这般的原因。
“成交”自然达成,即使陈知心里门儿清——爸妈绝对会应了他的请求;陈知父母也知道——处在青/春/期的儿子肯定会有所保留。
“说吧,为何使唤我俩越洋带这么个……盾牌?”换上了家居服的陈妈妈,抱着双臂靠坐在沙发上。
“爸妈,我要再次谢谢你们。”陈知稍作迂回,接着说:“首先,这款乐高国内官网没在售;然后,国内的代/购我怕不保真;末了,我想拿它来送,朋友。”
“朋友……她叫什么?”
“苏道。”
“苏dao……茶道的道?”正在研究茶道的陈妈妈,不由做了关联。
“嗯。同样也是,知道的道。”
陈知特别的说明,令妈妈不由一愣。她看了眼自己老公,发现其正盯看着那个乐高盒子……
罢了,“红脸”还得她来,“你和她怎么认识的?”
“通过周畅,他俩是好朋友。”
陈爸爸不知是看出了啥,突然插了一句:“难得有了个能让陈知上心的,朋友啊。”
“是挺难得的。”陈妈妈看着儿子,“为什么要送苏道这个?”
“他喜欢,我就想送。”
“她喜欢?”陈妈妈忽略儿子逐渐不耐地表情,“你呢?”
“……妈,您不会送朋友礼物吗?”
“会啊,但不……”
“好了好了,”眼看老婆儿子的对话快有打破家庭和谐之险了,陈爸爸立马打断——
“别把陈知‘吓得’再也不敢拜托咱俩了。”
“……”
“爸妈,不会的。而且,我和苏道只是朋友。”
“……行了,我懂了。你就负责想好中午请我俩吃什么吧。他爸,补觉去了。”
“嗯,成。”陈知应道。
此刻,陈知几乎绷直的双肩再次有了弧度,他挪进书房,准备继续备战信息赛。
坐到电脑前的他,不由瞅了眼书桌旁的大盒子,心算一番,得出——距苏道生日还有一百四十一天……啊!
被陈知一家念叨的苏道,在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和妈妈道出了自己数学学习的困境。
这事儿自然被苏妈妈上了心,找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也被其于当日就提上了日程。
只是,她在北城的信息渠道有限。所以,问了查了找了若干天,仍踌躇于合适人选。
“儿子,辅导老师是大学生的话,可以吗?”苏妈妈对着吃早餐的儿子问道。
“可以啊,不用‘非特级非名师’不可。”
“而且不用急。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暑假了,到时大学生们也放假,时间上更好安排。”
苏道不想妈妈为这件事过于犯愁,而且自己在数学学习的路上已“艰难”两年了,再“吭哧”一两个月也不是不行的。
“如果大学生的话,就干脆安排在暑假,到时一周多上几节。名师我也继续找着,能寻到合适的就再好不过了。”
“嗯!妈,辛苦你了。”
“不辛苦,应该的,毕竟得对我遗传给你的智商负责。”
“……”
苏妈妈的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地梗住了苏道的心。
日子往前,五月暂退在即,六月盎然降至。
这天放学到家,刚进门的苏道,就收到了陈知的消息。
陈知:到家了吗?
苏道:真巧~刚进家。
五一后,陈知会每天对苏道进行“例行问候”,不啰嗦、不多言、不太晚、不过早,只刷存在感。
于是乎,至少在网络世界里,苏道对陈知很是熟络。
陈知:我爸妈带回件东西,我左瞅右瞅,怎么都觉得更适合你,怎么办?
陈知今晚放学回家,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提起了礼物之事。
他这才想到那个被自己搁置在储物间,等着“名正言顺”被送出的大家伙。
苏道:那……我买下来,送给自己?
“嘿~!”陈知瞬间将自己咧开的嘴映在了手机屏幕上。
陈知:友情价,一顿饭。
苏道:成交~但我能先知道是什么东西吗?
陈知:暂时不能,它还得积攒点神秘的价值感。
苏道,突然也暂时不知道说啥了……
沉默空档,陈知打来了电话。
“喂,陈知。”
“一直没回信儿,我还以为你被土遁了。”
“……”得,陈知绝对看了又长又很长的火影。
“你父母他们,从国外回来了?”
“嗯,他俩呆了没几天,早又又又飞走了。”
“……”
苏道默默数着陈知话里的“又”字……忽然,心里有点难受。
这种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的生活,对他来说——想象不出,但更多的是——不敢想。
“你是多久,就是……用了多长时间,适应了这种生活?”
“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的日子?”
“嗯。”
两个手机同时静了几秒,而后——
“其实谈不上适应不适应,我好像对他俩物理在不在场,没太大的感觉。”
“……”苏道的理科学渣消化系统,“消化”起“物理在不在场”——这个充满了科学奥秘的词汇,着实顾得脑就顾不上嘴了。
“苏道,能GET到我的意思吗?”
“能的,吧……”
“……我换成语文表达,就是……尽管人的实体不在我身边,但我能时刻感受到他俩其实是在我身边的。”
“……”苏道努力在脑中思考着陈知以上的话,突然想到:“这个表达,倒是被你说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
“……真别说,就是这种感觉!”陈知忍不住赞叹起来,“苏道,你的引用,比最优解还让人破防啊!”
“……”如此“最优解”比刚才的“物理不在场”,还要让苏道顾不上嘴。
“不早了,”陈知转过头看表,“你该休息了。那~挂了?”
“嗯,好!哦对了,那个……嗨,没事儿了,挂啦。”苏道及时撤回——“你知道靠谱的数学一对一老师吗”,并果断挂断了电话。
只因,他瞬时想到—— 天才怎么可能关注补课的相关事宜啊!
“……”
看着挂断的手机,陈知顿感憋闷。
关乎苏道的事儿,他不可能有丝毫放过,于是——
陈知:你刚才是有什么事儿要告诉我吧?说来听听。
他盯着对话框左上方的“在输入”,大概一分钟后,感受到了手机的振动——
苏道:本来想问问你有没有靠谱的数学家教推荐。
苏道:然后我突然觉得问你这种事情很不贴合实际,就收回了。
陈知:这样啊。
陈知:不过,我还真有可以推荐的人。明天电话详谈吧。不早了,晚安!
苏道:这样啊,那太好了!明天联系,晚安!
苏道寻找数学的辅导老师——
这件事儿让陈知忍不住兴奋!
可比他脚边的那个礼物,更“礼物”啊!
当晚挂了电话后,陈知计划里设想过的场景,在他脑中逐渐显出了物理形态。
于是,第二天……
“喂,陈知。”
“苏道,你的数学课外辅导老师,我自荐下本人,如何?”
“……啊?”
苏道那不太擅长思考人际问题的脑子,在若干秒内,只反馈出这样一个——“啊”字。
“于其让陌生人辅导,我更适合你。这样,你只管和家人打个招呼,明儿我去你家详谈。”
“就是……我觉得这样挺怪的,好像不太合适。”
“相信我,如此正合适。我明天上午十点过去,可以吗?”
“可以的,明天我和妈妈全天在家。”
“嗯,那就这样,明天见,挂了。”
“好的,明天见。”
苏道挂了电话。到此,脑子还是没建立起“因为所以为何如此”来。
但其心情,倒是熨帖得很。
他确实不太想被陌生人辅导功课,如果不是数学学习实在是连爬着也费劲儿,他肯定还会——坚持一个人,爬着。
……
土壤,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