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0703 ...

  •   首先是经过尝试,发现晚八点才离开自习室不大可行。因为她木有把手机带去自习室,加之又木有人跟她聊天说水话,那么到下午四点多时,她就感到了极度的无聊。(再者她每天只有中饭一顿在外面吃可以出去溜风)想出的解决办法暂有:带手机去,下午四点多玩一会然后再继续学;早点走,例如6点,等到4点的时候专门去上个厕所再暗示自己只要再坚持一会就能溜了。
      嗯,前一个方法应是不大可行(基于她实在是太欠了经常管不住滑动屏幕的手);后一个方法有待尝试并记录效果。

      她更想强调的是下面这些:

      1.训练自己关注并思考有深度的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做数学题的,尤其是大题
      她最近发的贴文中写到:某度热搜上的很多问题和生活零碎上的问题思考深度偏浅,只是范围很广,所以她想训练自己关注更有深度,答案是一层套一层的问题。训练的方法之一那天出去玩时,经她同学提点,她读书时写的诸多篇幅冗长结构繁多的课程论文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显然,这个方法现在不具备实施条件。
      另一个方法其实就在她手边——写数学题。考研写数学题的通用步骤一般是听课、回看教辅资料、刷题(某些天赋异禀的同学是可以跳过第一步骤的但显然不包括她,这点下文会着重讨论,暂且不表)。听课(附带记笔记)的步骤她第一年已经做过了且只做过这个(这个的原因b站上的某篇贴文也已写明原因(哎,就是她懒),所以她现在是从看教辅册开始。
      今天看的章节出题点多集中于大题,大题多包含几个小问,一般设置是从易到难,从源头的函数到进一步应用。嗯,聪明的你已经发现,这就是典型的一层接一层的思考模式。只是很多时候,她可能在这一层都没有写完理解清楚的情况下就按照套路去写下一层。例如分布函数写出后多半会接着让你算一个新的概率。第一层是根据题目写出函数表达式,是只涉及一个变量,写离散或连续,还是先给出x变量的分布函数再根据y=g(x),写出y的分布函数,还是让你写二维的......但不管怎样,写出的最终都是函数,函数的定义就表明它是有定义域的。那么写出新的函数的这一层,最后一定会要写出新的变量的定义域。
      她记得她第一次写这种大题的时候是忘记这一小步直接算新的概率,对答案时才发现竟然还要写这个。而且她后续写题的过程中好像还经常忘记过或是写错过但也不觉得影响多大(一般考题中新的定义域只占1-2分)。
      现在想想:其实就是没有完全理清这一层就急忙按照套路去写下一层了,忽略了可能不适配下一层的风险。要知道,其实很多经济学理论中的公式都是有很严苛的前提条件的,但一些时候,这些条件只会跟背景含义过往理论等又臭又长的文字写在一起不便于一眼看见:教材只会专门空出一块来写公式,老师出的计算类的题大概率也是直接符合前提条件,学生做多了习惯了就直接记公式套公式得分。只有到写证明题(证明稍有变形的经典公式)时才会被真正对理论烂熟于心的老师放倒一片。
      这或许也是她很久之前拍脑袋抨击的的某经济学家引用了三位先贤的理论来证明某些东西,想批评的就是他忽略了前提条件的适配性,加之古往今来那么多先贤发明了那么多理论,偏偏只引用对他有利的。
      所以,重新审视写数学题的意义吧。
      绝不只是因为考试要考数学所以才刷数学题。如果现在连这种有标准答案的可被重复练习的虚构的一层接一层的复杂问题都写不出写不好,怎么会有能力去解决真实生活中更为复杂的且涉及米的金融问题呢?

      2.或许得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劣势,是否以后做衍生品的方向+别赢了一场只有她自己参赛的比赛

      前文写到,很久之前提过,她在数理上不具备优势(当然也不具备劣势)。但请注意,这是有比较对象,有所处样本的。如果放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应该是这样;放在就读或从事理科的群体中她可能是有劣势了;但如果放在从事或就读金融的群体中呢?要知道,学金融的有相当一部分曾经是文科生;但如果放在从事金融细分的衍生品方向的呢?要知道很多理工科学子会在读研时转攻金融,他们的数理优势使得做这一细分方向的占比尤其的高。(就跟有些学校金融科技方向只针对本科为理工科招生,相关岗位特别注明欢迎理工科学子的一样)
      那不就显而易见的完犊子了。
      将来跟她竞争的,竞争某一方面的,可是比她有优势的人呢。她吭哧吭哧费了好大劲学懂了结果人家手拿把掐。当然,在英语方面,她肯定是有优势的。但问题是这个岗位看重英语不?她怎么不去跟学英语的大学生竞聘同传翻译岗呢?
      意思就是,她得看清她的“敌人”是谁,身上要被比较的是哪些方面。别赢了一场只有她一个人参赛的比赛?!

      说到这里,她想起她前天跟她老妈去早市买菜时,以及她每天骑车时看见的街边拿三轮车或货车卖水果的人:十元一整个西瓜,整车西瓜全卖完有200元,但要几天才能卖完?卖完后到手的净利润有多少?两元钱一把青菜,十几把捆好的青菜铺满了整个摊子,旁边还有一大袋零散的未被整理的菜,全部卖完有多少钱?
      怜悯?难以置信?鄙视?优越感?......这些情绪是她曾经一时短暂的产生过的,但现在想来,是她自作多情树立假想敌了。仗着自己曾经能一天在空调房里雨淋不到太阳晒不到的敲打键盘一天赚五百米,或是看到了别人能一天赚几千一年赚几十上百成千万:自己参加了一个把自己和他们放在一起,赢得胜利,但实际上只有她一个参赛者的游戏。再者这些摊贩天天能早起,力气还大能搬得动货物,手脚又勤快,身上有韧劲等等,都是现在的她所不具备的。
      她为自己曾经产生过的那些想法而感到不耻。
      人家好端端的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未经他人允许,把人家的某一面拿来比较获得所谓的优胜感。就算她脑子抽的当着他们的面“质问”他们,能获得快感,但风水轮流转,她不也可能有被而且已经被比她更“厉害”的人(例如她最大的一个表姐,这个家里在她这一辈算世俗意义上混的最好的)看不起的一天。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永远不要参与到这种莫名奇妙毫无意义的“游戏”中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