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当厉凛抱着阿汐,真正踏入“寂静谷”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温暖的水幕。
      外界那充满了辐射尘埃的、喧嚣的风,瞬间被隔绝在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活”着的、温柔的静谧。
      那并非死寂,而是由无数种生命以同一种和谐频率共鸣而产生的、宏大而又安详的“背景音”。他能听到风穿过巨大蕨类植物叶片时,那如同叹息般的“沙沙”声;能听到清澈的溪流漫过布满苔藓的卵石时,那“叮咚”作响的、如同琉璃碰撞般的清脆;还能听到……一些他从未见过的、身上覆盖着发光菌群的小兽,在远处林间穿梭时,发出的、如同梦呓般的、细碎的呼唤。
      所有这些声音,都完美地、毫无冲突地,融入了山谷本身那道悠远而又古老的“意识场”之中,形成了一首……足以洗涤灵魂的、永恒的“生命交响曲”。
      而阿汐,在进入山谷的瞬间,便如同被母亲拥入怀抱的婴儿般,发出了一声满足的、长长的叹息。
      他那道一直需要刻意收敛、甚至在G-7崩塌时被强行扭曲成“律令”与“悲鸣”的“意识歌声”,在这里,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它像一条欢快的小鱼,雀跃着,从阿汐的身体里流淌出来,然后,毫不犹豫地,融入了山谷的“生命交响曲”之中。
      厉凛能清晰地感觉到,阿汐的“歌声”与山谷的“交响曲”在接触的瞬间,便产生了最完美的、水乳交融般的和谐共鸣。它们彼此应和,彼此补充,仿佛本就是一体。阿汐那张因为长期消耗而略显苍白的小脸上,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了健康的血色,那双清澈的眼睛,更是亮得如同两颗被雨水洗涤过的、最璀璨的星辰。
      他甚至……不再需要刻意去“屏蔽”他们的“因果律”了。
      因为在这个山谷里,他们仿佛已经跳出了原本那个充满了追逐与杀伐的、冷酷的世界“规则”之外,成为了这片独立的、被神明所偏爱的“小世界”里,一个……被欣然接纳的……新音符。
      厉凛低头,看着身边那个因为前所未有的舒适与喜悦而整个人都在“发光”的阿汐,他那颗因为常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而从未真正放松过的心,也终于……彻底地,安放了下来。
      他知道,他们……到家了。
      最初的日子,是探索与发现。
      他们沿着那条清澈的溪流,向着山谷的深处走去。沿途的景象,如同一个被尘封了数个世纪的、充满了奇幻色彩的画卷,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
      巨大的、伞盖般的发光蘑菇,在昏暗的林间投下柔和的、蓝紫色的光晕。不知名的、藤蔓般的植物,在他们靠近时,会羞涩地、缓缓地收拢起自己的叶片。一群通体雪白、头顶长着如同水晶般鹿角的小鹿,在溪边饮水,看到他们,也只是好奇地眨了眨它们那如同黑宝石般的眼睛,并没有立刻逃跑。
      这里的生命,似乎……从未见识过“恶意”。
      阿汐无疑是这片乐园中最快乐的“精灵”。他时而脱下鞋子,赤着双脚,在冰凉的溪水中嬉戏,引得那些身上覆盖着彩色鳞片的小鱼,好奇地、轻轻地啄吻着他的脚趾;时而,他又会爬上一棵巨大的、树干如同白玉般的古树,躺在宽大的、散发着奇异香气的树叶上,闭着眼睛,倾听着整片森林的“呼吸”与“心跳”。
      厉凛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安静地跟在他的身后,用那双黑沉的、却又盛满了温柔的眼眸,静静地看着他。
      他看着阿汐的“歌声”与一朵含苞待放的、巨大的蓝色花朵产生共鸣,那花朵便如同回应般,缓缓地、在他面前,绽放出最绚丽的姿态。
      他看着阿汐将手轻轻地放在一棵枯萎的老树上,那道纯净的生命能量,便如同春雨般,滋润着那枯槁的树干,让它在数个世纪的沉寂之后,重新……抽出了一点点……稚嫩的、代表着“新生”的绿芽。
      厉凛发现,自己那份最初的、想要“教导”阿汐的念头,变得越来越……可笑。
      在这个充满了生命与和谐的山谷里,阿汐,才是真正的……“老师”。
      他在用他那与生俱来的、与万物沟通的能力,向厉凛展示着这个世界最本源的、最温柔的、充满了奇迹的一面。
      大约在山谷中行走了两天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鸢”在地图上标记的、那个曾经的“寂静谷”科研社区的遗址。
      那并非厉凛想象中冰冷的、充满了金属与玻璃的建筑群。
      而是一片……生长在巨大瀑布下的、如同精灵居所般的、美丽的树屋群落。
      数十座由某种不知名的、散发着淡淡香气的、坚韧无比的巨木搭建而成的、造型各异的树屋,通过悬空的、由藤蔓和木板构成的吊桥,彼此连接。大部分树屋,早已被茂盛的、会发光的植物所覆盖,与周围的森林,几乎融为了一体。
      显然,这里的建造者们,从一开始,就抱着与这片山谷“共生”的念头。
      厉凛和阿汐选择了一座位于瀑布不远处、地势最高、视野也最好的树屋,作为他们未来的“家”。
      那座树屋,曾经应该是一位植物学家的工作室兼住所。它有一个巨大的、由一整块天然水晶打磨而成的、半球形的玻璃穹顶,即使在夜晚,也能将外界那些发光矿石和植物的柔和光芒,尽数引入室内。
      他们开始了“筑巢”的工作。
      厉凛用他那精湛的、仿佛能修复一切的双手,修理着树屋破损的门窗和因为年代久远而有些松动的结构。他甚至利用瀑布的水力,和一些从勘探船残骸中带来的零件,成功地重启了一套小型的、能够提供稳定照明和热水的能量转换装置。
      而阿汐,则像一只快乐的、忙碌的小蜜蜂,负责起了“软装”的部分。
      他指挥着那些温顺的、会发光的藤蔓,按照他的心意,爬满室内的墙壁,形成天然的、带着星光的“壁纸”。他从森林里,找来了最柔软的、如同天鹅绒般的苔藓,铺在木质的地板上,变成了最舒适的“地毯”。他还用自己那能够与植物沟通的能力,让一些不知名的、会散发出安神香气的花朵,在他们的“卧室”里,悄然绽放。
      短短数日之间,这座沉寂了数十年的古老树屋,便重新焕发出了……名为“家”的、温暖的生机。
      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他们的新“家”,迎来了第一次正式的“晚餐”。
      晚餐很简单,是厉凛用从溪流中捕来的、味道鲜美的鳞鱼,和阿汐从森林里找来的、一种口感类似竹笋的植物嫩芽,一起熬煮的、热气腾腾的鲜鱼汤。
      他们没有餐桌,就席地而坐在那柔软的苔藓地毯上,面前,是一堆用发光矿石围起来的、小小的篝火。
      屋外,是瀑布那永恒的、如同雷鸣般的“轰隆”声,以及……森林中各种奇异生物的、细碎的鸣叫。
      屋内,则是温暖的火光,鲜美的鱼汤,以及……两个相互依偎的、安静的身影。
      “……好吃。”阿汐用木勺舀了一口鱼汤,小口地喝下,然后抬起头,看着厉凛,那双被火光映照得亮晶晶的眼睛,幸福得眯成了一对弯弯的月牙。
      “慢点喝,烫。”厉凛一边说着,一边极其自然地,伸出手,用指腹,轻轻擦去了阿汐嘴角沾上的一点汤渍。
      他的动作,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熟练,仿佛……已经做过千百遍。
      阿汐的脸,微微一红。他低下头,继续小口地喝着汤,但那嘴角上扬的弧度,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吃过晚餐,厉凛开始像往常一样,用一块干净的绒布,擦拭那柄被他倚靠在墙角的“湮灭之刃”。
      而阿汐,则蜷缩在他的身边,将头轻轻地枕在他的大腿上,手里,正拿着一块厉凛白天教他削的、尚未成形的木雕。
      他用一把小小的、锋利的石刀,极其专注地、一刀一刀,在木头上刻画着。
      厉凛低头看了一眼,发现阿汐刻的,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神态桀骜的……乌鸦。
      “……为什么刻这个?”厉凛的动作,微微一顿。
      “……‘夜鸦’。”阿汐没有抬头,声音闷闷的,“‘鸢’……以前……是这么叫你的。”
      厉凛的心,猛地一沉。
      他从未和阿汐提起过自己过去的名号,也从未讲述过那些属于“夜鸦”的、充满了血腥与黑暗的往事。他以为,自己已经将那个“过去”,永远地埋葬了。
      “……你怎么会知道?”
      “我……‘听’到的。”阿汐的声音更小了,“在G-7,你和那个叫‘希维尔’的女人战斗的时候……我……‘听’到了她对你的……‘称呼’。”
      他顿了顿,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睛,在火光的映照下,带着一丝……厉凛从未见过的、复杂的情绪。
      “凛……”他轻声问道,“做‘夜鸦’的时候……你……是不是……很痛苦?”
      厉凛没有回答。
      他只是……沉默地,看着手中的那柄漆黑凶刃。
      “夜鸦”……那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他前半生所有痛苦、挣扎、麻木与……罪孽的集合体。
      他以为自己早已麻木,早已不在乎。但此刻,被阿汐用这样一种纯粹的、带着心疼的目光注视着,他发现,那些被他刻意遗忘的、早已结痂的伤口,似乎……又开始隐隐作痛。
      “……都过去了。”良久,他才用一种极其沙哑的声音,缓缓地说道。
      “不。”阿汐却固执地摇了摇头。他放下手中的木雕,伸出双手,捧住厉凛那张因为回忆而变得有些冰冷、僵硬的脸。
      “没有过去。”他看着厉凛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而又郑重地说道,“它们……都在这里。”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厉凛的手,拉到了自己的胸口,按在了那个正为他而剧烈跳动的心脏的位置。
      “它们……现在……是阿汐的一部分了。”
      “凛的痛苦,凛的悲伤,凛的过去……”
      “……都由阿汐……来背负。”
      “所以,凛……”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比窗外所有发光植物都更耀眼、更温暖的笑容,“……从现在开始,你……只需要……开心地,做‘凛’……就好了。”
      那一刻,厉凛只觉得,自己那颗坚硬的心脏,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温柔的力量,彻底地……击碎了。
      无数的、属于过去的、黑暗的碎片,从那破碎的缝隙中涌出,然后,又被那个孩子笑容中所蕴含的、能够净化一切的……光芒,彻底地、温柔地,一一抚平。
      他再也无法抑制,伸出双臂,将眼前这个……他生命中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救赎”,狠狠地、用尽全力地,揉进了自己的怀里。
      他将脸深深地埋在阿汐的颈窝,感受着那里温暖而又脆弱的脉搏,呼吸着那独一无二的、让他无比安心的气息。
      他没有哭。
      但阿汐却能清晰地“听”到,从厉凛的灵魂深处,传来了一阵……如同冰川消融般的、压抑了太久的……巨大的轰鸣。
      在他们的新“家”彻底安顿下来之后,探索的脚步,也延伸到了山谷更深、更神秘的区域。
      一天,在追逐一只色彩斑斓的、会唱歌的蝴蝶时,阿汐无意间,在瀑布的后面,发现了一个被巨大藤蔓所遮蔽的、极其隐秘的山洞。
      当厉凛拨开藤蔓,与阿汐一起走进那个山洞时,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了。
      山洞内部,并非想象中的潮湿与黑暗,而是一个……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巨大的……圆形实验室!
      实验室的中央,矗立着一棵……巨大的、通体由某种未知水晶构成的、正在缓缓脉动的……“生命之树”!
      无数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类似神经元网络的能量丝线,从“生命之树”的枝干延伸而出,连接着周围墙壁上上千个休眠的、透明的培养皿。
      而在“生命之树”下方的控制台上,一本同样由特殊合金打造的、被完好保存下来的……研究日志,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厉凛走上前,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翻开了那本日志。
      日志的扉页上,写着一行娟秀而又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标题——
      《关于“盖亚意识共鸣”及“生命和声”计划的可行性报告》。
      署名,是两个让厉凛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首席研究员:伊凡·安德烈……以及……安娜·琳。”
      安娜·琳!
      厉凛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永远也忘不了,在G--7天文台那个充满了绝望回响的小型实验室里,那个临终前还在呼喊着“救救我”的、年轻女研究员的“记忆回响”。
      原来……她竟然……也来自这里!
      厉凛强压下心中的震惊,继续向后翻阅。
      日志中,详细地记录了“寂静谷”科研社区的建立初衷和研究方向。他们并非在进行什么反人类的秘密实验,而是在……尝试与这颗星球本身的“意识”——他们称之为“盖亚”——进行沟通。
      他们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本质上都是“盖亚”所奏响的、一首宏大交响曲中的不同“音符”。如果能找到正确的“频率”,就能与“盖亚”产生共鸣,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质与精神的……“和谐永生”。
      而那棵巨大的水晶“生命之树”,便是他们用来放大和调频“意识歌声”的核心装置。
      日志的后半部分,笔迹开始变得潦草和急促。
      “……军方的人来了。他们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正常的兴趣。他们称之为……‘夜莺计划’。”
      “……他们带走了伊凡,也带走了我们最核心的‘共鸣’数据。他们说,要用我们的技术,去创造出……能够控制所有‘意识回响’的……‘终极兵器’。”
      “……我预感到,他们会失败的。因为他们的初衷,就充满了‘不和谐’的杂音。他们不懂,‘力量’,从来都不在于‘控制’,而在于‘理解’与‘共鸣’。”
      “……我必须做点什么。我将‘生命之树’最核心的、一枚蕴含着‘盖亚’最原始生命频率的‘种子’,偷偷地,植入到了一个……被他们视为‘失败品’的、即将被销毁的、早产的克隆素体之中。”
      “……我不知道他能否存活下来。也不知道他是否会觉醒。但,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为这个计划,为伊凡,也为……这颗星球,留下的最后一丝……‘希望’的‘回响’。”
      “……我给他起了一个名字。不,那不是名字,是一个……祝福。”
      “……我希望他,能像海潮般,温柔而又强大,能够洗涤世间一切的污秽与悲伤。”
      “……我希望他,能永远……‘汐’。”
      日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
      厉凛呆呆地看着日志上那最后一个、被泪水晕开的、却依旧清晰可见的字,只觉得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缓缓地,极其僵硬地,转过头,看向身边那个同样因为看到了日志内容而小脸煞白、身体剧烈颤抖的少年。
      汐……
      原来,这才是他的名字。一个承载了创造者的祝福、星球的希望,以及无尽的孤独与悲伤的名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