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初雪后的清晨,青云古庙的屋檐挂满晶莹的冰棱。范阳如往常一样早早起身,拿着竹扫帚清扫台阶上的积雪。他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薄雾,手中的扫帚有节奏地划过青石板,发出沙沙的声响。

      "小范!"老安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快来尝尝新磨的豆浆!"范阳应了一声,刚要转身,突然听见庙门外传来车轮碾过积雪的咯吱声。抬头望去,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下来一位身着黑色羊绒大衣、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

      "范先生,冒昧打扰。"男人递上名片,烫金的字体印着"星耀集团陆星遥"。他的目光扫过庙前古朴的建筑,"我是做文化产业投资的,看了您在'墨韵斋'的展览,很感兴趣。"说着,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合作方案,我们计划在全国打造百座传统文化主题乐园,想请您担任首席顾问。"

      范阳正要开口婉拒,陆星遥却笑着摆摆手:"先别急着拒绝。我知道您向来低调,但这次合作,不仅能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多人生活,还能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建免费的研学基地。"他的话让范阳想起福利院的孩子们,握着扫帚的手微微收紧。

      就在这时,豆豆顶着一头雪花跑出来:"范哥哥!小芳姐姐说豆浆要凉啦!"陆星遥看着孩子红扑扑的脸蛋,眼神柔和下来:"我在国外考察时,见过不少将文化与娱乐结合的成功案例。但那些都太西方化了,我希望能做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乐园。"

      范阳沉吟片刻,邀请陆星遥进庙详谈。厢房里,姜老正在教学徒制作铁皮风车,李明和苏晴围着电脑讨论新的机关设计。陆星遥饶有兴致地拿起一个会行走的折纸人偶,仔细端详齿轮结构:"这些精巧的设计,如果能放大百倍,搬进主题乐园..."

      "文化...不是游乐场的布景。"范阳突然开口,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古籍复刻本,"就像这书里写的,'察其要,审其微'。每个机关、每个故事,都要经得起推敲。"他的话让陆星遥陷入沉思,半晌后,这位见惯商场风云的投资人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了。合作方案,由您来主导。"

      接下来的日子,古庙比往常更加忙碌。陆星遥派来的团队与范阳的伙伴们常常讨论到深夜。他们走遍全国,考察各地的非遗文化,收集了大量民间技艺资料。在一次云南之行中,范阳偶然发现了失传已久的"竹簧"工艺——将竹筒内壁削成薄片,雕刻出精美图案。他立刻邀请老艺人加入团队,共同研究将这项技艺融入主题乐园的设计。

      然而,就在项目稳步推进时,资金链突然出现问题。星耀集团的董事会认为前期投入过大,要求缩减传统文化展示部分,增加更多商业娱乐设施。陆星遥在电话里声音沙哑:"范先生,我尽力争取了,但他们只看短期利益..."

      范阳没有慌乱。他召集团队,连夜制作了一份特别的方案。第二天,他带着李明和苏晴,以及福利院的孩子们,来到星耀集团总部。会议室里,孩子们用折纸演绎了《山海经》中的故事,李明展示了结合AR技术的古代建筑模型,而范阳则用简单的竹条,现场搭建出一座可以自动开合的微型城门。

      "这些不仅仅是玩具。"范阳将城门模型放在会议桌上,"它们是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董事们,"如果乐园里只有尖叫和欢笑,却没有文化的根,再热闹...也只是空壳。"

      会议室陷入长久的沉默。最后,一位白发董事打破僵局:"我孙子每次看你们的折纸视频,都会缠着我讲古籍里的故事。或许,我们真的该相信年轻人的眼光。"董事会最终决定,不仅保留原有规划,还追加了资金用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雪又下起来了,范阳站在古庙的银杏树下,看着陆星遥的车缓缓驶离。李明拿着修改后的设计图追出来:"范阳,他们同意在乐园里建'青云分馆'了!"范阳接过图纸,折出一只展翅的纸凤凰,任由它在风雪中飞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