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麻木 ...

  •   日子像被按下了循环键,表面的平静又回来了。赵国亮确实“变”了很多:他会主动带孩子,在服装店里帮忙也勤快了些,尽管影像厅那边没关店,但也每天都在店里守着。另外,出去和朋友玩会提前跟王秀梅报备,有时甚至还会邀请她一起去。

      这段时间,在邻居朋友眼里,在公婆口中,赵国亮俨然成了“顾家”好男人。王秀梅起初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只是心里总像蒙着一层灰,高兴不起来。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感如影随形,感觉自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对生活的热情正一点一点地被熬干。

      让她困惑的是,她似乎找不到不快乐的理由。

      当她让赵国亮带孩子,他会兴高采烈地把孩子带去网吧。小小的安然和无恙坐在爸爸旁边,不哭也不闹,而是瞪着大眼睛看屏幕上的打打杀杀,好奇极了。赵国亮玩得投入,孩子们也看得新奇,爷仨都挺快乐。可王秀梅远远看着,心里却像堵了块石头。

      当她看到赵国亮带着两个孩子泡在游戏厅。小小的赵安然居然只用看大人的操作,就能动手摇起杆来,打得有模有样,引得旁边一群男人啧啧称赞。安然脸上满是兴奋,无恙也乖乖地在一旁看着,偶尔也上去玩几下。父子三人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笑声不断。王秀梅站在门口,那笑声却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酸楚。

      当她看到赵国亮领着孩子们出现在人声鼎沸的台球厅。两个孩子被安置在角落的凳子上,盯着老板放的动画片,王秀梅听着激烈的碰撞声,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当她看到两个孩子跟着爸爸和大人们打麻将,在烟雾缭绕中,两个孩子在一旁攥着赵国亮给的零花钱买的辣条,吃得津津有味,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搅,说不出的抵触。

      每当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涌上来,赵国亮仍然很贴心。他会立刻凑过来,招呼她:“秀梅,来一起玩啊,哇塞!看安然好厉害!” 或者 “老婆,来试试这个,我教你,这个操作特简单!”

      于是,王秀梅也“融入”了。

      在网吧,她和赵国亮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坐在电脑前。赵国亮手把手教她操作,跟她讲团队协作,屏幕上炫目的光影和激烈的音效暂时淹没了她的思绪。游戏进行时,似乎也有一丝短暂的快感。可当一局结束,屏幕暗下来,看着躺在怀里的孩子,她立马被拉回现实,一种巨大的空虚感瞬间将她吞没。

      在游戏厅,赵国亮像是回到了恋爱时,耐心十足地指导她和两个孩子,俨然成了“老师”,她和两个孩子都是他的学生。有时赵安然也学着爸爸的样子,煞有介事地“教”妹妹。王秀梅看赵无恙配合着,心里却一片茫然。

      在台球厅,赵国亮更是倾囊相授,不厌其烦地讲解握杆、瞄准、力道的技巧,陪她一局接一局地打。王秀梅有时觉得,他恨不得把自己培养成职业选手。恍惚间,她甚至觉得他可以去台球厅当上班了。

      在他和朋友们搓麻将时,他会主动让出座位,把王秀梅按在牌桌前,自己则抱着赵无恙站在她身后,给她指点:“打这张!听我的没错!”

      必须承认,赵国亮是个极有耐心的“老师”。在他的一手“培养”下,王秀梅的游戏水平、台球技术、麻将技巧都突飞猛进。在外人看来,他们简直是模范夫妻。丈夫体贴,妻子贤惠,儿女双全,其乐融融。

      王秀梅自己也常常对着镜子问:我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和公婆关系融洽,长辈会帮自己带娃,会在经济上资助小家庭;两个孩子健健康康,不惹是生非;丈夫凡事都会跟自己报备,经济大权都在自己手里,也会陪伴孩子成长;做什么事情都会想着自己,会让自己融入他的兴趣爱好,融入他的朋友圈。

      可偏偏就是这样,让王秀梅内心的压抑和痛苦如野草般疯长。快乐如同烟花,绚烂过后是更深的寂静与空洞。每当喧嚣散尽,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时,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空虚感便席卷而来。她感觉自己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新鲜感,变得麻木。

      是的,麻木。一种在他人眼中被定义为“幸福”的麻木。

      她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当初争吵时赵国亮那句“变的人是你不是我”,竟一针见血。

      是的,赵国亮一直都没有变。从恋爱到结婚,再到有了两个孩子,他骨子里那种天然的“孩子气”和对“自我”的执着,丝毫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而收敛。他天然的做自我,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活的肆意又畅快。

      他依旧热衷于他喜欢的一切,无论是在服装店、录像厅、网吧、游戏厅还是台球厅,他永远能成为那个引人注目的焦点。哪怕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仍然会有年轻的小女生在背后窃窃私语,偶尔投来倾慕目光,王秀梅对此并不陌生。因为当年,她也是被这样的赵国亮所吸引。

      如果是恋爱时的王秀梅,她或许会和那些女孩一样,带着崇拜的眼神望着他。但如今,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王秀梅,看着这样的赵国亮,内心却激不起一丝波澜,甚至有些厌倦。

      她变了。

      她变得渴望安定,渴望责任,渴望一个能为家庭未来筹谋的丈夫。她内心深处,是希望赵国亮能跟着她一起“长大”,一起承担。她不想看到他继续沉迷于这些在她看来是“玩物丧志”的花花场所,尤其还带着孩子。可是,看看周围的人,在这小小的乡镇里,能像赵国亮这样没有太大生活压力,还能自由“吃喝玩乐”,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混得不错”的证明了。

      她还能期望他做什么呢?

      像婆婆杨红翠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菜卖菜?或者养猪养鸡鸭?杨红翠自己都舍不得儿子干这些,她只盼着儿子开店挣钱,过得体面些。公公赵兴强农闲时也不过是在街上摆摊或打打闲牌。相比之下,赵国亮开着店,朋友多,玩得开,在他眼里,已经比他这个父亲“强”多了。

      两个孩子似乎也适应并享受着这种生活。他们的零花钱比同龄孩子多,还总有一群“时髦”的叔叔们带着玩,零食不断,新鲜玩意儿不断,无忧无虑。

      似乎,不满现状的,只有王秀梅自己。

      王秀梅看着赵国亮跟着朋友出入乡里的娱乐场所,她心里就不舒服,尤其是孩子也跟着一起,虽然赵国亮没有强迫她必须一起去。但她也找不到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去阻止他。不去这些地方,在这个单调的农村环境里,还能去哪里?还能做什么?

      直到李超的离开,她才从这种麻木中慢慢清醒。

      李超跟着他叔叔跑长途客车好几年了。他家就在街上的学校旁边,父母开着杂货店,在乡里算家境殷实。他也是赵国亮那个“吃喝玩乐”小团体的一员。按部就班下去,他大概也会娶个村里的本地姑娘,继承父母的杂货店,或者自己再开个小店,和赵国亮一样。

      但他选择了离开,离开了清泉乡。

      他去了市里学汽修去了。他的离开在赵国亮那群朋友里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大家嘻嘻哈哈地给他送别,转头又认识了新的玩伴。因为走了李超,还有张超、王超……总会有新的朋友跟他们一起玩。

      只有王秀梅觉得不一样。

      有一次她和赵国亮去市里进货,顺道去李超学汽修的地方看了看,请他吃了顿饭。不大的汽修店里机油味刺鼻,李超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钻在车底下忙活,脸上带着专注。偶尔被老师傅骂了,也笑呵呵的,眼神里有一种以前没有的亮光。

      看着这一幕,看到他望着自己亮晶晶的眼神,王秀梅心里某个沉寂的角落突然被触动了。她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商场打工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每一天都充满干劲,心里揣着对未来的憧憬。

      她想要挣钱,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尤其是现在两个店子生意不太好之后,她开始感到焦虑。可转头看看赵国亮,他却没有,他还是那么心安理得地享受快乐。这种对比,让王秀梅感到深深的不平衡。

      另外,他所有的付出,陪孩子、陪她,最终都导向了他自己享受的玩乐方式。他需要的,只是她和孩子融入他的世界,成为他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他从未真正考虑过,她王秀梅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

      她内心那些被压抑的渴望、那些无法言说的失落,他是否曾试图理解?这才是她痛苦的根源。

      王秀梅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她改变不了赵国亮,自己也回不到那个懵懂无知、满心满眼只有爱情的自己。她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麻木中一点点清醒过来,看清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又没有勇气逃离这一片无形的泥沼,只能清醒地看着自己,慢慢沦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